第八百零二章 不轻狂,枉少年

三皇子离宫的时候面上乌云密布,甚至仿佛就在暴风雨前夕,而等到他回宫的时候,那却是晴空万里无云,整个人从头到底都写满了开朗和喜悦。就算不熟悉这位太子殿下的恶人看不出这一点,侍读慈庆宫的年轻人们却绝对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而且,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三皇子的这一心情变化,不是因为在九章堂中和那金发小子的一番见面,而是事后在张寿那学厅停留一会儿之后才发生的。也就是说,不过是盏茶功夫的逗留,原本弥漫在这位太子殿下身上的阴云就都消失了。

由此可见,张寿这一个老师,对太子的影响力大概比其他东宫讲读官加在一起都强。

而等到回了慈庆宫之后,某位素来自诩辞藻华美的东宫侍读更是接到了一个完全没料到的任务——那就是为太子草拟一道奏疏。

奏疏的内容却有些突兀,因为太子请征调西夷文字的通译四人在九章堂旁听,熟悉各种算经常识之后,以便将来他们能够协助翻译那些算经典籍。另外,于广州等市舶司所在之地,择选资质聪颖之人充当随船通译,学习番邦文字,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这是非常正式的陈情,因此那位接受任务的侍读压根没去想自己往日对算经是何等敬而远之,这件事又会在朝中引来何等反响,他只知道,太子的第一篇上书由自己代为草拟,这是非同一般的光荣,立刻欣喜若狂地慨然应允,打定主意好好炮制这一篇锦绣文章。

而接下来,放了此人和其他侍读一道出宫之后,三皇子却单独留下了陆三郎。这在往日也是常有的事,人人都知道,齐良和陆三郎是太子殿下相当敬重,常常以师兄称之的心腹,因而哪怕嫉妒,却也争不过,争不得。

然而,正当小胖子认为,三皇子是要因为那金发小子的事情交待自己什么,又或者是对张寿今天表现出来的,对海外诸国的那种熟稔而有所探问时,他却只见面前的小小太子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足足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眼神中流露出了某种打定主意的坚决。

“陆师兄,我希望你帮我一个忙。我想瞒着父皇,当然还有老师去一趟通州,我想见见四弟,但去去就回来。楚公公正好有事要离开几日,所以这时机刚好。”

陆三郎顿时渐渐瞪大了眼睛。这意思是,三皇子希望自己帮忙,演出一场太子逃宫记?要知道,眼前这位可不是当年任性跳脱的皇帝,这位是大臣们赞不绝口,沉稳大气的贤明储君,居然会玩这一出?

饶是陆小胖子素来是胆大包天,此时也不禁有些惴惴:“这件事好像不容易,太子出宫,内外都有记录,更何况天天都有讲读官来讲课,有侍读来陪读……”这怎么溜号?

嘴里说着这个,陆三郎却在心里说,如果说这些事情还有办法解决,那么,三皇子这个太子的安全问题,那却是绝对没办法解决的。就算他陆家确实有很多可靠的护卫,可那也要他敢用啊!

万一这些护卫当中有人不可靠,那他可就是身死族灭的大罪!

而且,三皇子要瞒住皇帝出宫去见四皇子,这可以理解,人为什么偏偏打算瞒住张寿?这要说和张寿闹矛盾了,三皇子之前进张寿那学厅面色凝重,出来时却神采飞扬,他对此也看在眼里,所以这不可能啊!闹矛盾之后怎么可能那样神清气朗地出来!

三皇子看出了陆三郎那纠结和犹豫,当即诚恳地说:“不是我一定要瞒着老师,而是因为一旦老师知道这事,他明白我因为太久没见四弟,自然会尽心竭力帮我安排。可我不想告诉父皇,所以回头一定会连累他受父皇责难。”

陆三郎忍不住很想要吐槽。如果是张寿来安排这事,皇帝要找人算账肯定找张寿,可如果是我出手,难道皇帝找人算账时,就不会找我吗?我也不是专门背黑锅的啊!

然而,这终究是堂堂太子的一种信任,所以小胖子虽说心中悻悻,却也不好这么说。而接下来三皇子说的又一个理由,却货真价实地让他感到头皮发麻。

“当然,出宫这种事实在是太大,我打算瞒着父皇,却已经禀告了太后,得了她老人家允准,这才会找陆师兄你。太后答应我,届时会事先安排好足够的人跟从,以免回头出了问题,连累你们这些无辜的人受责。”

见陆三郎明显因为太后的参与而目瞪口呆,三皇子却腼腆地一笑,随即小声开口说道:“而且,我虽然不打算告诉老师,但太后说,她会告诉莹莹姐姐,莹莹姐姐肯定也会帮我的。”

呃……有太后加上朱莹这两个超级强大的女人,还需要他这个微不足道的帮手吗?又或者说,干嘛非得瞒着皇帝和张寿两个男人?陆三郎越想越觉得糊涂,到最后终于忍不住满脸严肃地问道:“为什么?”

虽然可以装蒜地反问上去,什么为什么,但三皇子却没有太多犹豫,直截了当地说:“因为我想要和四弟好好谈一谈,而这样的谈话,在他没有回宫之前,比他回宫之后要来得好。不想让父皇知道,是因为父皇这两天心绪不佳,我想事发之后再让他知道。”

这是什么见鬼的想法?不是最好别让皇帝知道吗?为什么要事发之后再让他知道?

陆三郎心中越想越不妥,越想越嘀咕,可三皇子一副吃了秤砣铁了心似的模样,背后还有一个太后在,他在反反复复斟酌之后,最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那太子殿下既然和太后娘娘商量过,打算怎么出宫,要我怎么帮忙?还有,四皇子在哪,除了老师别人不知道吧?”

三皇子腼腆地一笑,这才小声说道:“因为有叶小姐去给四弟和张琛当评判,所以海陵县主在家里闹着要去拜访她,王叔少不得派出人手打探,所以他告诉我,我就知道了。至于你怎么帮我……”

年少的太子殿下盯着陆三郎笑了笑,最后凑上前去,在人耳边低低说了几句。顷刻之间,一向自诩为天不怕地不怕的陆小胖子,那张脸有红转青,由青转白,最后看三皇子那眼神,就和看鬼似的。

你确信要这么做?这还不如和皇帝通个气呢,说不定皇帝爽爽快快直接就答应了!

然而,陆三郎那在心里转了好几圈的话,最后却因为三皇子那小声嘟囔给噎在了喉咙口:“太后娘娘说,父皇小时候逃课、离家、翻墙、偷听……各种小动作无所不用其极,相形之下,我实在是太老实了。既然我现在还小,尝试一下也不坏。”

“就算被人发现了,到时候只要推说我年纪小不懂事就行了。太后娘娘说,年少不轻狂,以后就没机会了。”

当陆三郎离开慈庆宫的时候,虽然他没有失魂落魄,但如果是熟悉他的人,那么就会从他那平静到麻木的眼神就可以知道,小胖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那可是一向被朝臣们评价为女中豪杰的太后,怎么会对三皇子提出这么离谱的建议?三皇子不是糊弄他吧?可那是太子,又不是四皇子这个坑人的熊孩子……天哪,太受东宫储君信赖真心不是什么好事,下次他应该躲远一点!

太子殿下感染了轻微风寒,当几个东宫讲读官乍一听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恐怕要清闲几天了。然而,宫中送信的人捎的话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那赫然是说,太后担心孙子,所以让太子姑且在清宁宫暂住几天养病,但是……慈庆宫的课照旧!

生病不停课,这五个字自然分量非同小可。以至于在乍闻消息之后第一个去慈庆宫授课的岳山长,当见到面色青白,强打精神的三皇子时,竟是忍不住提醒道:“太子殿下勤奋好学的心思是好的,但身体要紧,若是不行,还请不要苦撑。”

“我明白,多谢岳先生。”

三皇子感激地行礼,随即却突然剧烈咳嗽了几声。见岳山长眉头紧皱,他咳完之后连忙喝了两口茶水润嗓子,继而就开口说道:“陆师兄,你帮忙去搬个屏风把我和岳先生隔开,以免我过了病气给岳先生,冬日生病的滋味不好受。再把我的书桌和椅子搬到屏风后头来。”

虽说三皇子这个太子只叫了陆三郎,但其他侍读哪里会只让陆三郎一个人干活,当下少不得慌忙上前帮衬,不一会儿就料理得妥妥当当。

而岳山长全程目瞪口呆地看着众人忙碌,等三皇子真的转到了屏风后头入座,他虽说觉得这实在是有些太勉强了,但思前想后,到底还是按照计划上完了这一天的课。

一天的课之后,又是第二天,第三天……讲读官换了一圈,就连前来讲课的张寿也被三皇子这突发感冒咳嗽吓了一跳。别说如今这年头,就算是后世,感冒发烧有时候都会要人命的,他怎么能不担心?

虽说还不至于干出责备病人的事情来,但他还是提早结束了授课,又一再提醒三皇子多多休息,不要硬撑。而也正因为太过于担心三皇子这场突如其来的风寒,他的注意力全都在三皇子的身上,完全没看到陆三郎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他。

而几天之中,庞大的东宫讲读老师团都已经轮过了一遍,接受了三皇子带病坚持上课这一种现实,朝中上下也都在称颂太子贤明好学的时候,自己把三皇子留在清宁宫陪伴太后的皇帝,却是烦躁得犹如困兽。只留一天也就罢了,太后不把人放回来是什么鬼?

从前他身边有两个小小的儿子承欢膝下,就算后来两个都去慈庆宫读书,至少晚上还都会回来,陪他说话,他还能逗上他们一会。哪怕四皇子那个熊孩子不懂事地离家出走,好歹他还有个知心知意的太子在,可现在倒好……

已经死了两个儿子的他,身边竟是一个儿子都没了!四皇子野在宫外就不回来了,一贯很听话的三皇子不但住在清宁宫,而且竟然病了还不休息,抱病上课不说,而且一下课就被清宁宫太后派人接去了,恨得他几乎想半路截道!

花七不在楚宽不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顶雷,陈永寿着实被一肚子无名火到处找人发的皇帝给折腾得焦头烂额。然而,很擅长规劝皇帝的裕妃在安胎,据说临盆很可能在年前,永平公主正在外头和朱莹折腾女学,那位皇贵妃是八辈子不管事的,至于其他妃嫔……

包括四皇子生母蒋妃在内,一个都指望不上!

于是,哪怕他自己也很怕被皇帝迁怒,却还不得不鞍前马后地任劳任怨,外头有什么事都尽量藏着掖着,生怕本来就气性不好的皇帝突然爆发。直到这一天,他派去慈庆宫打探的一个小内侍回来报说了一个消息,道是太子殿下提到,公学半山堂那第一场推演要开始了。

作为乾清宫管事牌子,陈永寿记得自己曾经听皇帝说过这件事,此时登时心中一动。

深知皇帝就犹如困兽一般好几天了,再没个地方纾解派遣,接下来乾清宫上下肯定有人会倒霉,就连朝中也说不定有人会触霉头,因此他当机立断地赶到了皇帝面前。

“哦,那帮小家伙们终于开始了吗?”

皇帝懒洋洋地摸着自己的小胡子,虽说着实提不起多少兴趣,但是,这总比他继续憋在宫中转圈来得强。因此,换了一身便服之后,常常出宫溜达的天子就准备出宫了。可就在这时候,清宁宫那边却又传来了消息。

“莹莹亲自来接太后去女学看热闹?”皇帝只是皱了皱眉,最后就没好气地笑了一声,“莹莹既然早就和朕说过了,太后也难得出宫散心,那就去吧!”

来禀报的那个小宦官犹豫了一下,又小声说道:“她们还说,要特意去慈庆宫探望……”

一想到三皇子,皇帝那脸色立刻就黑了。没等人把话说完,他就一甩袖子道:“去就去,这点小事,不用禀报给朕!好了,天大的事情等朕回宫再说,备马,把人都叫上,朕要出宫去看热闹……不对,是散散心!”

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九章 小先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柜最轻松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惊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灵犀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才有鬼!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七百九十六章 来自佛罗伦萨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六十六章 留宿庆安堂第九十七章 求救讯号110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却不同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犹如阳光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给我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干?第八百八十二章 余韵第六十五章 进府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兴师问罪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错能改陆尚书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借口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十四章 三面受敌?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坚钢意如铁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两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决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养媳第三百三十章 无耻的境界第四百八十四章 郑鎔和斋长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扬威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尽,送礼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项向天歌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八十一章 我想当斋长!第四百四十章 兴隆茶社的预热日第五百三十四章 赏秋遭遇熊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争先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请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训多第三百二十五章 礼贤下士?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第四百三十四章 虚惊一场……而已?第三十五章 颜值不够,衣服凑第六百五十章 嫁妆,土木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东渡漂流记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张旗鼓,退避三舍第二百九十一章 误打误撞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六十四章 府试第七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十二章 道是无晴却有晴第一百八十二章 赐给你吧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编码方式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战国子监第三百零七章 鸡毛飞上天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当诛,其情可悯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礼如戏第五十二章 难得糊涂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四百六十九章 颠倒的兄弟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八十三章 张博士上京第两百二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两百零八章 历法是个坑第九十八章 拯救陆三胖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乡遇老乡?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为女须强第七百九十六章 来自佛罗伦萨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胁?妥协?第四十章 师徒闹翻?第一百零九章 问君心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风景第四百六十九章 颠倒的兄弟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八百二十一章 赐金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间亲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