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温厚竹君子

在众多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中,多喝了几杯的张寿伏案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他甚至还听到了那些贵介子弟的欢呼雀跃,觥筹交错,隐约还有皇帝赏赐什么官职的承诺,以及朱莹那清脆悦耳的笑声。而很快,就连这些声音,也从耳畔渐渐消失了过去。

直到额头传来一缕刺痛,他才突然清醒了过来,再一看时,自己已经不在那露天的酒席上,而是正躺在一处屋子里的软榻上。

他支撑着坐起身,茫然四顾,半晌才重新收回目光,有些奇怪地看着面前那个冲自己吹胡子瞪眼的老者。

www •T Tκan •c○

“老师?我之前好像是在国子监里,还见到了皇上……难道我是做梦?”

“什么梦,白日梦!”葛雍恨得并起食指中指在张寿的额头上又戳了两下,见人捂着额头,依旧有些浑浑噩噩,他就没好气地说,“你呀,皇上特意在国子监给你们开庆功宴,你倒好,酒过三巡鼾声四起,睡了个昏天黑地!”

张寿顿时讪讪:“昨夜一宿没合眼,所以一个没留神就睡过去了。”

葛雍顿时无语。他没好气地扯了扯胡子,这才沉着脸问:“莹莹之前送你来时告诉我,你在皇上面前说,八月十四那天晚上众人齐心协力,于是方才把那二三十个临海大营的乱军一网打尽。我问你,你说的这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假的。”张寿非常爽快地迸出了两个字。

见葛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便诚恳地说:“老师,我知道这是欺君之罪,但那时候我这么说了,莹莹附和我,我就知道,她之前应该也是这么说的。不是我要把功劳分润其他人,平心而论,除了张琛,这些人虽说是贵介,但大多在家中也不过是不受重视的子弟而已。”

“他们平日走马章台,斗鸡遛狗,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也许将来就是个浪费粮食的废物,说不定还会闯出什么大祸。可他们既然当初能在翠筠间留下来,甚至硬着头皮学算经,哪怕不如陆三郎那样有天赋,可终究还可以挽救。”

“既然如此,用些许功劳激励他们上进,用皇上的肯定和嘉许换取他们回头,应该有效果。一个平民,浪子回头只是拯救了他自己和家人。而一个贵介子弟,浪子回头,不止是拯救他自己,挽回了家声,而且可能惠及更多人,因为他们为恶则祸害一方,为善则造福一方。”

“当然,我知道这就算出乎善心好意,其实也是不对的。所以我想写一封谢罪书,老师能帮我呈送给皇上吗?”

张寿刚说完这话,就只听到一阵响动,侧头一看,他就只见隔帘高高打起,然后露出了一张他完全没想到的脸。在最初的惊愕过后,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只能趿拉鞋子下榻,苦笑长揖谢罪道:“真没想到,皇上居然也会听壁角。”

“嗯,听你一席真话,朕觉得听壁角也不错。”

皇帝见自己曾经的老师葛雍用不善的目光看着自己,分明是责备他说好不出来,却还随随便便现身,他却只当没瞧见。他若无其事地从门内出来,随即笑眯眯地端详着张寿。

“之前看你好梦正酣,朕想着九章堂还没修缮,总不能让你继续呆着,就索性叫人用马车载你到葛府。话说你倒大胆,之前居然在朕面前耍花招,难道没想过花七会如实禀报?”

“当然想过。”

张寿已经从睡眼惺忪的状态中彻底回过了神,当下直言不讳地说,“但臣抱着一丝侥幸,所以想试一试皇上是否不会拆穿臣那点谎言,赌一赌莹莹是否也会这么说。臣以为,那些人未必需要真金白银甚至官职的奖赏,也许只需要皇上一句话的嘉赏,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小小年纪,心眼不少,但心眼却不错!怪不得在之前九章堂前,面对那种突发状况,你不是作壁上观,而是灵机一动,想到了那么个办法。否则朕要是真的一冲动,命人把太祖题匾给劈开了,结果却找不到所谓的密卷,那时候就是气得杀人也是白搭。”

张寿顿时干笑:“臣记得皇上那时候面对出首之人,淡然若定,安之若素,处断公道,怎至于如此?”

“那可不一定,你看到的,说不定是朕想让你这么认为的。”

皇帝嘿然一笑,随即就冲着一旁的葛雍说:“老师,朕没摆卤簿就跑出来,肯定有一大堆人正等着劝谏,朕就先回去了。张寿今天那个妙断太祖题匾藏密卷的好办法,估计能让周勋和罗毅日后对他的态度好一点,你帮朕测试一下是否可行,可行就回头试试。”

“虽说宫中古今通集库里太祖手迹堆了一屋子,不差什么密卷,但朕有点好奇。对了,还有那件事老师您别忘了。”

见皇帝冲着自己使劲眨了眨眼睛,还一脸此事需保密的样子,原本准备拉着张寿一块参详的葛雍只能叹了口气,继而委实不客气地说:“知道了知道了,你一个日理万机的天子,赶紧回去吧,别闹得太后跑我这儿要人!”

眼看皇帝呵呵一笑,就这么转身便要扬长而去。就在这时候,张寿终于忍不住开口叫道:“皇上之前说,如果周大司成恳请,能让他进宫临摹太祖皇帝手迹?那……”

他后半截话还没说出口,皇帝就头也不回地说:“你也想看?可以,等你立下一桩别人无可置喙的大功再说,否则,朕倒是无所谓,那些阁老尚书们就能把你烦死!好好努力吧,很多人都很好奇莹莹四处宣扬的你这个温厚竹君子!”

直到出了房门,皇帝看到院子里阿六正陪着两个少年站在那儿,分明是张寿的两个学生,而一见他出来,三人连忙行礼不迭,他就呵呵一笑,在几个卫士上前拱卫之后,大步离去。然而,直到离开葛府上马,他那漫不经心的表情方才收了起来。

十六年了,当初寺中一场惊变后诞生的孩子们,居然一个个都这么大了!

哎,想当初永辰八年,他亲政时,也才张寿这样的年纪,那时候他在干什么?好像是想着把满朝文武全都大清洗一遍,换上他看得顺眼的人,想让太后看看自己的雄才大略吧?然后接下来就闯出一连串乱七八糟的大祸,太后差点没气得打死他这个逆子……

从这一点来说,张寿确实算得上是个温厚君子……

果然是当初赵国公朱泾说的,乡野间长成的孩子更坚韧?

他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快掐出狗脑子了,至于刚开始启蒙的三皇子和四皇子,则是还看不出好坏……他要不要把他们也扔到乡下或是军中去磨砺一下?

想当初太祖皇帝差点给皇子皇孙定下这么个民间军中的历练制度了!

话说回来,赵国公朱泾那场仗拖了这么久,也应该有个结果了……

心思千回百转,皇帝终究跃上马背,在数百骑兵的簇拥下,于长街上呼啸而去。

第三百二十章 赠剑,耿直第五百零二章 正宾和陪客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过关?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乱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争先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锻炼第四百一十七章 谢生婚否,会馆吃客第四百三十八章 绊脚石须除第一百八十章 设套和再发难第七百九十章 意难平,过不去第两百一十八章 好事将近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严师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会审,著书立说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训熊孩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鱼脑袋要靠砸第四百八十五章 贵客云集兴隆来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风情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同存异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寿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捣黄龙,绝妙捧哏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阵仗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寻长辈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钟双制?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语?第九十一章 太祖题匾藏密卷?第三百一十一章 骇人听闻第四十六章 跑还是打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物利用第六百四十七章 万钧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内定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后算总账?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两百二十三章 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第五百九十章 虚惊和捧哏……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钱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只落地的靴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紧急任务第七百五十七章 称呼,谗言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后急求援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发第两百一十七章 选婿之后第四百三十四章 虚惊一场……而已?第三百八十三章 从公式到建港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见?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柜做不成?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护短的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么?第三百零九章 滚出去!第十九章 要想富……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四十八章 夜色杀机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剑!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头壳问配方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柜最轻松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八百七十章 舍弃第七百六十一章 鹰犬和评判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才有鬼!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尝后买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零七章 夜无澜而晨惊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乱了第六十七章 婚约由来第八百二十一章 赐金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饱腹,织者无寒第六十九章 “二”少爷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的三道题第六百四十四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罚站的小伙伴第四百三十章 当年糗事,循循善诱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七百三十一章 动之以理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谊第二十九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凑热闹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镖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从不甩锅王大头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鸡用牛刀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