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温厚竹君子

在众多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中,多喝了几杯的张寿伏案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他甚至还听到了那些贵介子弟的欢呼雀跃,觥筹交错,隐约还有皇帝赏赐什么官职的承诺,以及朱莹那清脆悦耳的笑声。而很快,就连这些声音,也从耳畔渐渐消失了过去。

直到额头传来一缕刺痛,他才突然清醒了过来,再一看时,自己已经不在那露天的酒席上,而是正躺在一处屋子里的软榻上。

他支撑着坐起身,茫然四顾,半晌才重新收回目光,有些奇怪地看着面前那个冲自己吹胡子瞪眼的老者。

“老师?我之前好像是在国子监里,还见到了皇上……难道我是做梦?”

“什么梦,白日梦!”葛雍恨得并起食指中指在张寿的额头上又戳了两下,见人捂着额头,依旧有些浑浑噩噩,他就没好气地说,“你呀,皇上特意在国子监给你们开庆功宴,你倒好,酒过三巡鼾声四起,睡了个昏天黑地!”

张寿顿时讪讪:“昨夜一宿没合眼,所以一个没留神就睡过去了。”

葛雍顿时无语。他没好气地扯了扯胡子,这才沉着脸问:“莹莹之前送你来时告诉我,你在皇上面前说,八月十四那天晚上众人齐心协力,于是方才把那二三十个临海大营的乱军一网打尽。我问你,你说的这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假的。”张寿非常爽快地迸出了两个字。

见葛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便诚恳地说:“老师,我知道这是欺君之罪,但那时候我这么说了,莹莹附和我,我就知道,她之前应该也是这么说的。不是我要把功劳分润其他人,平心而论,除了张琛,这些人虽说是贵介,但大多在家中也不过是不受重视的子弟而已。”

“他们平日走马章台,斗鸡遛狗,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也许将来就是个浪费粮食的废物,说不定还会闯出什么大祸。可他们既然当初能在翠筠间留下来,甚至硬着头皮学算经,哪怕不如陆三郎那样有天赋,可终究还可以挽救。”

“既然如此,用些许功劳激励他们上进,用皇上的肯定和嘉许换取他们回头,应该有效果。一个平民,浪子回头只是拯救了他自己和家人。而一个贵介子弟,浪子回头,不止是拯救他自己,挽回了家声,而且可能惠及更多人,因为他们为恶则祸害一方,为善则造福一方。”

“当然,我知道这就算出乎善心好意,其实也是不对的。所以我想写一封谢罪书,老师能帮我呈送给皇上吗?”

张寿刚说完这话,就只听到一阵响动,侧头一看,他就只见隔帘高高打起,然后露出了一张他完全没想到的脸。在最初的惊愕过后,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只能趿拉鞋子下榻,苦笑长揖谢罪道:“真没想到,皇上居然也会听壁角。”

“嗯,听你一席真话,朕觉得听壁角也不错。”

皇帝见自己曾经的老师葛雍用不善的目光看着自己,分明是责备他说好不出来,却还随随便便现身,他却只当没瞧见。他若无其事地从门内出来,随即笑眯眯地端详着张寿。

“之前看你好梦正酣,朕想着九章堂还没修缮,总不能让你继续呆着,就索性叫人用马车载你到葛府。话说你倒大胆,之前居然在朕面前耍花招,难道没想过花七会如实禀报?”

“当然想过。”

张寿已经从睡眼惺忪的状态中彻底回过了神,当下直言不讳地说,“但臣抱着一丝侥幸,所以想试一试皇上是否不会拆穿臣那点谎言,赌一赌莹莹是否也会这么说。臣以为,那些人未必需要真金白银甚至官职的奖赏,也许只需要皇上一句话的嘉赏,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小小年纪,心眼不少,但心眼却不错!怪不得在之前九章堂前,面对那种突发状况,你不是作壁上观,而是灵机一动,想到了那么个办法。否则朕要是真的一冲动,命人把太祖题匾给劈开了,结果却找不到所谓的密卷,那时候就是气得杀人也是白搭。”

张寿顿时干笑:“臣记得皇上那时候面对出首之人,淡然若定,安之若素,处断公道,怎至于如此?”

“那可不一定,你看到的,说不定是朕想让你这么认为的。”

皇帝嘿然一笑,随即就冲着一旁的葛雍说:“老师,朕没摆卤簿就跑出来,肯定有一大堆人正等着劝谏,朕就先回去了。张寿今天那个妙断太祖题匾藏密卷的好办法,估计能让周勋和罗毅日后对他的态度好一点,你帮朕测试一下是否可行,可行就回头试试。”

“虽说宫中古今通集库里太祖手迹堆了一屋子,不差什么密卷,但朕有点好奇。对了,还有那件事老师您别忘了。”

见皇帝冲着自己使劲眨了眨眼睛,还一脸此事需保密的样子,原本准备拉着张寿一块参详的葛雍只能叹了口气,继而委实不客气地说:“知道了知道了,你一个日理万机的天子,赶紧回去吧,别闹得太后跑我这儿要人!”

眼看皇帝呵呵一笑,就这么转身便要扬长而去。就在这时候,张寿终于忍不住开口叫道:“皇上之前说,如果周大司成恳请,能让他进宫临摹太祖皇帝手迹?那……”

他后半截话还没说出口,皇帝就头也不回地说:“你也想看?可以,等你立下一桩别人无可置喙的大功再说,否则,朕倒是无所谓,那些阁老尚书们就能把你烦死!好好努力吧,很多人都很好奇莹莹四处宣扬的你这个温厚竹君子!”

直到出了房门,皇帝看到院子里阿六正陪着两个少年站在那儿,分明是张寿的两个学生,而一见他出来,三人连忙行礼不迭,他就呵呵一笑,在几个卫士上前拱卫之后,大步离去。然而,直到离开葛府上马,他那漫不经心的表情方才收了起来。

十六年了,当初寺中一场惊变后诞生的孩子们,居然一个个都这么大了!

哎,想当初永辰八年,他亲政时,也才张寿这样的年纪,那时候他在干什么?好像是想着把满朝文武全都大清洗一遍,换上他看得顺眼的人,想让太后看看自己的雄才大略吧?然后接下来就闯出一连串乱七八糟的大祸,太后差点没气得打死他这个逆子……

从这一点来说,张寿确实算得上是个温厚君子……

果然是当初赵国公朱泾说的,乡野间长成的孩子更坚韧?

他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快掐出狗脑子了,至于刚开始启蒙的三皇子和四皇子,则是还看不出好坏……他要不要把他们也扔到乡下或是军中去磨砺一下?

想当初太祖皇帝差点给皇子皇孙定下这么个民间军中的历练制度了!

话说回来,赵国公朱泾那场仗拖了这么久,也应该有个结果了……

心思千回百转,皇帝终究跃上马背,在数百骑兵的簇拥下,于长街上呼啸而去。

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来谈谈心吧第三百八十三章 从公式到建港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静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违第六百四十七章 万钧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一百零二章 礼遇和麻袋第七百二十八章 识诈第二十五章 前驱和搭档第两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钱第七百八十九章 谁干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一百九十九章 听你的第六十八章 授课和闹事第两百一十二章 无趣和有趣第四十章 师徒闹翻?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讲理,看张郎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谬推演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机灵第五百八十章 为老不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剑,别小气第六百四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护短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四百九十章 将嘴贱进行到底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后第四百七十四章 乌鸦嘴和宋混子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三十二章 打击一大片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别要钱!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谊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四百零九章 教学相长第四百八十四章 郑鎔和斋长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挂东南枝第四百四十一章 诬良为贱的惯犯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九十七章 求救讯号110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辈子白活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游第五百八十章 为老不尊第七百零四章 领命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老师是正人君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调研,升堂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将和打赌第一百三十四章 钓到了好大一条鱼……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辈子白活了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书和多事之秋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六百零九章 蹊跷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决意第两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钱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场,头铁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头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难自禁第二百五十章 众星捧月第二百六十五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会审,著书立说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第一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懒和猜测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国公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训多第四百六十四章 礼轻情意重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借口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师充家长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欢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五百五十九章 铿锵第五百零八章 嘉尔志高华?第九十二章 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乱投医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语?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头今成才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词典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师常背锅第一百零三章 闲极无聊的出题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宽和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