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旅顺战役六

32 旅顺战役(六)

新兵怕枪,老兵怕炮。作为老兵中的老兵,15军三师负责战场交通指挥的副师长吴胜利连炮都不怕了。一发200以上口径的炮弹过来,想躲都躲不了。要么死要么生,听天由命吧。

所以吴胜利副师长干脆笔直的站在战场一出小坡上,完全无视自己在敌人200口径以上重炮的射程内,专心的指挥着下面的交通。心思不在躲避炮弹上,吴胜利副师长倒是把自己有可能随时被一发炮弹给命中的可能性忘记的干干净净。眼瞅着三百米远处一发炮弹爆炸,气浪掀翻了附近的一辆三轮车。他立刻命人过去帮忙。“先救人,再把旗插在那里,指挥后面的车辆从另一条道路过去。”

现在是上午10点18分,从半夜12点开始炮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个小时,吴胜利感觉是一眨眼的功夫。最糟糕的局面并没有出现,日军海陆军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实现联合防御,在最早的计划中,如果日本海军加入战斗的话,炮兵部队会不顾伤亡的让火箭炮部队到海边对靠近海岸的日本军舰实施炮击。

到现在,工农革命军的攻城部队已经抵达要塞下面,顶多半个小时,正面战斗就会打响。吴胜利此时心情非常亢奋,到现在的伤亡甚至比预计的乐观情况还要乐观的多。

刚想到这里,日军的炮兵又是几发炮弹飞了过来,这次的准头比较差,除了在地上炸出几个大坑之外,吴胜利暂时没看到出现新的伤亡。

旅顺要塞就是一个由大量小型堡垒组成的一个大堡垒群。逐次进攻注定伤亡极大,所以工农革命军干脆用火箭炮洗地的模式开局。日本人根本没想到自己会突然遇到空前密度的炮火杀伤,不仅原先的防御计划全盘报废。现在连新的计划也没有着落。

原本用来保卫堡垒的步兵掩体阵地现在已经和里面的步兵一起化为齑粉,新指挥部残存的将官与校官们一个个面容扭曲,根本想不出新的办法。外面的步兵阵地上放了一万多日军,整个要塞四分之一的兵力几个小时内就完蛋了。

第一次炮击后派出去的部队又被毒气给熏了回来,强行留在外面的部队在中国军队第二次炮击下又全军覆灭。继续向外这么派遣部队,已经是送死的趋势。但是守在一个个孤立的据点里面,结果只可能是被一个个摧毁。中国军队的炮火太猛,埋设的较浅的电话线已经被炸断,一些要塞此时已经成了孤岛。曾经看似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现在如同沙滩上修建的沙子堡垒般崩坏了。

“呼叫海军有结果么!”要塞防御司令官红着眼问道。他已经呼叫了海军好多次,但是海军异乎寻常的沉默到现在都没有回答。

“海军还是没有回应。”参谋答道。陆军观察员看到旅顺港附近的海军遭到中国人空军轰炸之后,立刻撤向更远的海域。原先认为绝对靠得住的海陆共同炮火封锁此时竟然就这么靠不住了。

“向陆军部发电报!向参谋本部发电报!请他们立刻派遣援军!”临时司令官几乎要嚎叫起来。

陆军部早已经接到了旅大地区遭到工农革命军进攻的电报,田中义一万万没想到中国人竟然在此时进攻旅大地区。这位平素里也算是谈笑风生的陆军部大军头,此时脸色一点都不比面对工农革命军猛烈攻击的旅大地区日军更好看。

田中义一最懊恼的是,自己还是小看了人民党的决定速度。9月21日中国送救灾物资到东京的人员,在接中国侨民回国的时候被一批别有用心的家伙袭击。9月25日,中国政府就给日本政府发电,要求旅大地区在27日0点前要么撤出旅大,要么就向工农革命军缴械,暂时由工农革命军看管。

日本方面当然知道这种事情不可能善了,实际上日本陆军部根本没想到居然有人袭击运送救灾物资的中国人。六天后日本方面也没有查出来到底是谁策动的此事,只知道有人煽动日本灾民说,中国人要带着从日本赚到的大量金银从东京撤走。结果青年团就带着大群灾民包围了撤侨的中国人,日本军队当然不敢对人多势众气势汹汹灾民开枪,而灾民们则用石头砸中国救灾人员以及侨民。十几名中国人受伤,其中两人头部被石头砸中,伤势严重。

这件事在日本当局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放在国际上,就让人民党彻底占了道理。袭击敌对国家的外交人员就足够引发战争,更不用说袭击外国运送救灾物资的人员。

而且中国救灾人员又不是满清政府的李鸿章,被袭击之后还能腆着脸留在日本签署条约。他们根本不管日本政府的好言相劝,立刻登船撤离。根本给日本政府留下做出补救行动的机会。

中日之间肯定要因为旅大地区发生军事冲突,田中义一很清楚,发生袭击事件就成了陆军部的把柄,朝野肯定有人会拿此事作为攻击陆军部的借口。

如果是以前,陆军部当然可以用现中国宣战这类借口转移矛盾。问题现在不是以前,日本统治阶级只要不是傻瓜的成员都很清楚,中国远比日本更期待日本向中国宣战。日本恰恰是要避免一场全面战争。

怀着沉重的心情,田中义一参加九点半钟举行的内阁议会。和他想的不同,没人吭声,没人攻击负责东京治安的陆军部。眼下的局面已经很清楚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获胜。田中义一并不清楚,海军部也得到了联合舰队的电报。通告了联合舰队遭到中国空军袭击以及潜艇袭击的事情。在电报中,联合舰队没有敢说瞎话,他们根本不提联合舰队是否击沉袭击潜艇的问题。那就说明中国潜艇击中联合舰队后是全身而退的。

在这样的窘境下,陆军部与海军部都不想就扩大战争进行任何努力。内阁里面每个人抽烟,喝茶,就是不想说话。就在此时,太子侍从官走进了内阁会议室,众人里面有人心中一惊,觉得裕仁王太子准备逼问内阁讨论结果,也有人脸上明显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侍从官说道:“殿下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终止战争。毫无意义的战争并不是现在日本需要的事情。”

内阁所有成员都松了口气,其实这些人早就想过旅大地区投降的事情。问题是没有人一个敢开这个口。内阁成员都不是傻瓜蛋,用日本独特的腹语术来解释的话,裕仁已经下达了允许投降的命令。这下内阁里面立刻就活跃起来。首相山本权兵卫马上答道:“遵从殿下旨意。”

说完这些,甚至不等裕仁的侍从官离开,山本权兵卫就让外相牧野伸显联络中国驻日大使,要求无条件停战。

日本内阁发挥出空前的效率,中国驻日使馆也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10点17分接到日本方面的通告之后,立刻发电报给中国政府。10点30分,中国政府就回复,“日本旅顺守军可先向中国方面派遣停战代表。商议立刻停战。”

11点种,也就在工农革命军刚开始要拔掉旅顺要塞防御群的时候,旅顺要塞很多炮台打出了白旗。而战役总指挥部也发来消息,“如果日本方面打出白旗,可暂缓进攻。”

12点钟,中日前线两方代表就开始面对面的进行谈判。日本方面表示愿意撤出旅顺,但是日方不能作为战俘向中国方面投降。而且日本只能在旅顺的武器弹药全部撤出之后才能撤离。中方则要求日本联合舰队的战斗舰艇必须先行撤离中国海域。

穆虎三等米丰向中央发了电报之后,这才说道:“日本方面有能人。”

米丰并没有因为穆虎三没有称赞自己前期进攻的精妙安排而不高兴,他也认真的点头称是,“拿得起放得下,这样的日本还真不好对付。”

穆虎三点头道:“好歹咱们部队不会遭受更大损伤了。也就这么一件事能称得上可喜可贺吧。”

听穆虎三说部队不会遭到更多伤亡,米丰才露出了真正的笑容。进攻旅大这样坚固的要塞,伤亡过万是很正常的推演方案。实际上这场战争到现在的进度之顺利,伤亡之小大大出乎米丰的想象。他对穆虎三说道:“穆司令,战争的模式已经变了。以后的战争和以前完全不同,如果我们的敌人也有这样的水平……”

穆虎三阴沉着脸,默默的点了点头。

当年李鸿章和日本签署《马关条约》的时候,日本代表开口就说,无论如何都要得到台湾等地。这次中国谈判代表也开口就说,“无论如何,日军都得在9月30号之前全部撤出旅大地区。如果日本军队不肯撤出,那就让我们把他们给抬出去。”

既然战争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工农革命军不仅没有撤出阵地,放到在阵地上开始强化进攻战的准备。旅顺要塞里面的日军代表倒也抗议了,然而工农革命军方面根本不为所动,依然自顾自的做着准备。

然而日本内阁也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在停战期间,前线的详细汇报回到了日本国内。一听说旅顺要塞仅仅是几个小时内就死了近两万士兵,还有近万士兵毒气中毒,战斗力大打折扣。日本内阁虽然也在破口大骂工农革命军手段残忍,然而却再也不敢提任何继续战争的观点。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日军可以留下一部分撤离收尾人员,作战部队则在9月30日中午12点前撤出旅大地区。后续的武器运输以及物资撤离,可到1923年11月5日前结束。

这个协议倒也顾全了双方的面子,政治局立刻同意了协议。倒是军委里面的同志对此很有些愤愤不平的意思。旅顺战役准备了太久,自打收回东北之后,工农革命军就在准备这场战役。最终的结果居然是这么草草收场,军委的同志们觉得浑身不自在。

何足道一人就镇压这种态度,即便率先提出异议的是军委副主席,也是现在掌管军令的武星辰,“武星辰同志,咱们的战役目的就是收复旅大地区。既然目的已经达成,就没有必要继续追击下去。”

武星辰是在日本人手下吃过大亏的人,即便完全理解这点,他依旧摇摇头。以武星辰为代表的同志是很希望趁此机会打进朝鲜去的,他用郁闷的语气说道:“说来说去,还是怕英国人么!”

何足道并不感到生气,他坦然答道:“没错,以我们当下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英国。而且英国人好歹替我们挡住了美国人,这次打的这么轻松,因为我们的工业实力远远超过了日本。但是我们的工业实力还没有达到美国与英国的总和。”

听了何足道认真的分析,武星辰突然觉得心中一阵激动。即便认识陈克快二十年,武星辰依旧觉得自己弄不明白陈克到底在想什么,这个人好像总和别人不同,在别人会畏首畏尾的时候,陈克总是胆大包天。在所有人准备乘胜追击的时候,陈克却总是会守住步伐。但是听了何足道的话,武星辰突然觉得自己竟然有点明白陈克了,他感到陈克的目标是彻底打垮英国与美国。甚至早在遇到武星辰之前,在武星辰还惶惑不知所措的时候,陈克早已经定下了目标,而且坚持不懈的走了下来。

然后武星辰的态度就突然变化了。

失去了发言人,军委的态度很快就平息下来。即便在旅大放过了几万日军,可不等于在朝鲜也会放过日本人。

在国庆之前,军委下达了新的命令,凡是部队中朝鲜籍人员,统统集中。而且部队还得到了更加机密的消息,在中国的朝鲜人统统详细登记,等到朝鲜解放后一律送回朝鲜。这些命令足以证明,中国的战略方向已经转到了朝鲜。

9月30日,永田铁山找到了冈村宁次,大地震后的日本好歹算是恢复了平静。冈村宁次负责新闻管制,关于旅大的消息一概不允许发布。日军的撤退并没有影响到国内。

因为光线的原因,永田铁山的眼镜片上反射着一层光芒,“冈村君,外面都在传说,是你向裕仁殿下进言放弃旅大的。”

冈村宁次是9月27日8点钟被裕仁召进皇宫问话,但是两人当时谈的根本与旅大地区的事情无关。但是冈村宁次也没有否认,因为对于旅大问题,冈村宁次更早之前就和裕仁谈过了。那时候冈村宁次就很认真的向裕仁分析了旅大的局面。除非英国人决定对中国宣战,否则中日两国在旅大打得尸山血海,也不可能得到外国的干涉。美国人虎视眈眈,法国人自顾不暇。中国与新建立的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和平协议》,在协议中中苏倒没有达成军事同盟,不过协议中规定,尽管中苏两国之间并不用承担任何军事义务,不过两国中的一国在遭到其他国家军事入侵的时候,另外一个国家都不开放本国领土领海给其他国家通行,而且两国不在本国建立针对另一国家的由其他国家军事存在的基地。条约为期五年,每五年续约一次。

这样有限义务的条约恰恰是最容易遵守的,中苏两国都是大国,本国领土上自然不可能接受其他国家的驻军。中苏两国之间只要没有直接军事冲突,更没有向其他国家开放领土领空通行权力的可能性。背后有苏联挡住来自西方的入侵可能,中国靠自己的力量很容易挡住来自东边的进攻。即便在旅大地区失败多次,中国都能够卷土重来,而英日同盟仅仅能保住中国不进攻朝鲜,英国却不可能派兵参加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

很明显,裕仁理解并且接受了这样的战略分析。而且在情况紧急的时候,下达了相当聪明的指示。

“陆军部和海军部对殿下有什么看法?”冈村宁次问道。

“他们什么都不敢说。”永田铁山脸上露出了笑容。在日本,什么都不敢说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意味。特别是对未来的天皇什么都不敢说的时候,就意味着裕仁通过这件事取得了相当的优势。

没等冈村宁次松口气,永田铁山笑道:“他们对殿下什么都不敢说,不过我听说,你申请去朝鲜的事情被人给拦下了。”

冈村宁次并没有露出任何失望的神色,他点头答道:“我知道了。”

永田铁山太聪明了,有些话冈村宁次并不想对永田铁山说。如果旅大还在日本的手中,冈村宁次还敢去朝鲜。中国收复了旅大之后,下一个战略方向绝对是朝鲜。冈村宁次并不怕死,但是他也知道现在以他一个大佐的身份,去了朝鲜就只会被人给卖了。即便想去朝鲜,也得等到现在陆军那帮家伙们碰的头破血流的时候再说。

巴登巴登三鸟羽中的两人交换了意见,然后就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九十章 结束的开始十五一八九路线分歧二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三一九九河南冲突六120 先手九107 青萍之末八一八四冲突的前奏十一第76章一五一划地和份额六第114章135 乱战十五新开始二十九六十九二次反围剿前的准备一二十三章 前奏三二十革命党受挫一一五九划地和份额十四十九基层四一九三路线分歧六一百三十四章 崩溃二十二29 旅顺战役三第68章195章 蝴蝶的翅膀十三131 乱战十一第115章六十四章 四一二七九十八光复会的态度四各式各样的波线十二连锁反应选举和生产队上第119章第183章 no_name第84章十四章 不速之客五新开始四十一二十四章 前奏四86 南望六59 螳螂捕蝉新开始三十三236 飞来的买卖一连锁反应十三53 战时路线五八十二章 结束的开始七新开始三十连锁反应何足道的忠诚心第10章 不速之客(一)208章 构架十243 华盛顿公约五新开始三十一八十三第二次反围剿一123 乱战三第8章 骚乱(八)57 战时路线九112 先手一80 飞去的黄雀十三一四三极不情愿的妥协十六一一六中德冲突一150 巨变九一二四中德冲突八七十七第三次安庆战役二一八七冲突的前奏十四一百二十九章 崩溃十七83 南望三一三四极不情愿的妥协七一百三十四章 崩溃二十二25 无奈的经验五114 先手三三十四章 天下初战七一一五辛亥之变十四暂时不全一百五十六章 三千里江山十六基层一七十二次反围剿前的准备二一三三极不情愿的妥协六二十六章 前奏六六十四革命先行者们六第77章五十四争夺与重组六206章 构架八一百零二章 开始的结束十一百零五章 开始的结束十三八十二章 结束的开始七关东之殇二一四一极不情愿的妥协十四75 飞去的黄雀八三十维新志士与革命志士六新开始二十81 南望一一百零四章 开始的结束十二一百零四章 开始的结束十二第64章新开始二十二一零五辛亥之变四第166章 no_name178章 血债血偿十四第52章87 南望七121 乱战一188章 蝴蝶的翅膀五连锁反应九八十七天下纷乱一八十五进步和守旧一新开始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