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7章 哀心在此,不妨成烬

往常来东华阁,好几次李正书都在。

当年在这里背《景略》,说“太子射龙狐”之时,都是李正书在旁答疑解惑。

但今天的李正书,在摧城侯府里主持他亲侄李龙川的丧礼。

能以布衣之身,常伴读于东华阁,甚至得了个“东华学士”的雅号,李正书绝对是天子最亲近的几个人之一。

但以后的李正书,将不再来东华阁。

皇帝陛下高高在上地坐在那里,从来不让人看清他的喜怒哀乐:“你知道么?玉郎君从来都是个很懂事的人。”

“李先生很有学问。”姜望道。

皇帝道:“你知道朕说的是哪个懂事。”

姜望沉默。

“李正言是朕的逐风统帅,各方面都是上上之选,尤其用兵风格多变,挥洒自如,如书华文。但朕实在要说,纯以修行天赋论,李正书胜他不止一筹。文华自不必说,能在青崖书院出头,是写得了天下文章的。至于武略……”

皇帝看了姜望一眼:“玉郎君也自谓‘不知兵’,从来不谈兵事,不读兵书。但有时较论史例,依朕来看,他韬略不输李正言。”

姜望觉得这个“也”字实在是很莫名其妙。说李正书就说李正书,扯那么远呢。

皇帝道:“他是李家的庶长子,生母死得很早,自小是李老太君把他带大。因为个人才华太过,他选择压制修行进度,晚成神临,以此避免和李正言竞争。因为李家荣华太盛,所以他不肯入朝,情愿为家族韬隐——这样的人,你说是不是一个懂事的人?”

以前姜望从来不会揣测天子的心思,但今天他想——天子大概是觉得,李正书这一次的辞行,是有些任性了。

那么懂事的李正书,突然不懂事一次,天子不习惯。

姜望不由得说道:“懂事的人,常常是受委屈的人。总是咬着牙不吭声,慢慢别人竟不觉得他会痛。”

皇帝的声音像在极高的位置漂浮:“你在朕这里受过委屈吗?”

“草民没有。”姜望垂眸道:“草民不懂事。”

若真没有受过委屈,曾经的国之天骄,列国最年轻军功侯,今日为何称“草民”!

天子冷笑一声:“连你也没有真心话跟朕讲了么?你们一个个的,心里积着怨呐!”

今晨本该有雨,外间都起了雷霆,却在这刻,惊散了。

暖阁之中悬明的宝珠,暖光都摇晃。

姜望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这位亲手建立霸业的皇帝:“如果您要这样讲话,那草民现在就会觉得委屈了。”

霍燕山努力地让自己藏在廊柱后面,但因为他在内官之中罕见的高大身形,躲藏十分失败。

“霍燕山!”天子抬高音量。

霍燕山急步而前,低声应道:“陛下。”

天子道:“江汝默今天去摧城侯府,传达政事堂的意见,要予朕的定海神将以风光大葬。摧城侯是怎么答的?”

霍燕山道:“摧城侯说,此事有公私两论——于私而论,李龙川不是正死,不宜大办,久视伤心。于公而论,李龙川享国之俸,不是为国家立大功而死,不配受大祭。”

“狗胆!”天子骂道:“事涉世袭国侯,你敢有一字不实吗?”

霍燕山伏身道:“内臣以项上人头作保,未有一字增减。”

“姜真人!”天子道:“你怎么看?”

盛夏的东华阁,给人凉飕飕的感觉。

姜望昂首直脊,受了这声“姜真人”。

他扭头看着霍燕山,居高临下地问道:“敢问霍公公,江相当时是怎么回应的?”

霍燕山抬头看着天子。

天子只道了声:“说!”

霍燕山道:“江相说,李龙川是国家良将,他的丧事就是国事,理应国礼治之。但在这种事情上,一位父亲的意愿,高于一切。哪怕是国家礼制,也当为此让步。摧城侯既然不喜喧嚣,怕惊扰了英灵,此事也就作罢。咱们哀心在此,不妨成烬。”

姜望转身对天子一礼:“天子气度恢弘,真乃千古仁君!”

皇帝冷漠地道:“江汝默是个老好人,惯会说场面话。只有你这样的鲁钝之人,才会当真。”

姜望道:“‘老好人’的评价,草民也听过。‘面慈心黑’的评价,草民也听过。江汝默可以是任何一种人,草民眼拙,无法看清,更不敢妄评。但大齐国相在摧城侯府,当着李龙川的遗体,只有态度,没有场面。”

皇帝道:“那也只是江汝默的态度。”

姜望道:“您用江老为相国,这就是您的态度。”

就像曹皆在海外,无论做了什么决定,都代表齐天子。

哪怕齐天子自己未见得会那么做!

姜述这样的帝王,是愿意让臣属担美名,自己担恶名的。若真有什么事情激沸民怨,他也绝不会诿责于谁。只会说,“朕躬亲”。

“不必说江汝默如何了。”皇帝一拂袖:“你来揣摩一下朕心!朕也想知道,你姜青羊会如何想朕。”

姜望道:“草民岂敢妄测天心!”

“你不得不揣摩。”皇帝说。

姜望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伐夏一战,逐风铁骑连下奉节府二十三城,而后跃马江阴平原上,对峙夏军。正面铺开,刀尖对刀尖。一次冲锋,减员三万余,直接打废了故夏之镇国军。摧城侯亲为先锋,跃马迎敌。其子其女,都在阵中,紧随其后为次锋。举家于一战,此草民之所未闻而亲见。”

“在鬼面鱼海域,李凤尧与草民言,说李氏接受朝廷的一切决定。在摧城侯府,老太君跟草民说,李家吃的是军粮,端起这碗饭,就不会怨。此草民之亲闻。”

“石门李氏如何,对不对得起国家,实在不在草民的言语中。在已经过去的那些年月里,在那洒落的鲜血,折断的弓,在您眼中!”

他抬高声量:“陛下这样的圣明天子,怎会不体谅一个父亲的伤心!”

言似金玉,掷地有声。

皇帝看着他,却道:“你心里想了这许多,讲起来滔滔不绝,还说你不敢妄测天心!”

“……我临时想的。”姜望道。

皇帝冷声道:“这要衍道了,也不装鲁钝了,敢说自己脑子转得快了?”

姜望道:“说真心话,用不着脑子转得快。违心的人才要费心思!”

皇帝看了他一会,道:“接下来打算去哪里证道?”

姜望道:“中域。”

皇帝又冷笑:“中域风水好。大概更适合你。”

姜望道:“自古而今,没有评出来的第一,更没有自认的第一,只有打出来的第一。”

皇帝问:“那为何不去北域?”

姜望没有说话。

“你这样子真叫朕心烦!”皇帝把奏折扬起来,好像要砸他,但最后只是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响:“滚吧!朕要上朝了。”

姜望拱手一礼:“草民告退。”

转身便往外走,姿态十分洒脱。

皇帝的声音又在后面响起:“出门就去中域,还是先回一趟博望侯府?”

姜望又转回来,端谨地道:“回去看一眼。”

皇帝不耐烦地甩了甩手,像是驱赶恼人的苍蝇。

姜望这回清静地走出了东华阁,再未被打断。

唯独是当他走出东华阁的时候,回看那廊台楼苑——大齐皇帝的龙辇,已经起步。隔着帷帘,只看得到皇帝的侧影。他以手支额,靠坐在华盖之下,似在短憩,又似是在沉思着什么。

天是蒙蒙亮的,尚有几颗星子。今天子履极至尊六十五年,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去紫极殿。除非亲征在外,否则风雨无阻。

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刻,齐天子在姜望心中,要么代表威严,要么代表力量,要么令人敬畏臣服,要么叫人感恩戴德。

但是此刻他感到,这真是一个孤独的人。

……

……

如果说偌大的临淄城里,有什么地方是永远锁在记忆中,永远叫姜望觉得不会改变的,亦只有一座博望侯府。更具体地说,是重玄胜和易十四的家。

他们这时候当然都在家中。

和重玄胖在摧城侯府里碰见,只是对了个眼神,彼此没有一句话。这会儿在博望侯府里再见,话就说个没完。

十四不说话,只是默默沏了两杯茶。

茶香淡雅宜人。

重玄胜中止话头,强调道:“十四自己炒制的明前煎雪茶,跟易大夫学的手艺。”

十四便微微地笑了。

姜望道:“好茶!”

小饮一口,复赞道:“真好!太好了!天下无敌的好!”

十四拿来一只青翠色的玉竹茶罐,放到姜望旁边,眼角都泛笑:“带着身边喝。”

重玄胜大手一抓:“别啊,我都不够——”

只抓了把空气。

姜望把这只茶罐仔细收好,又问道:“告诉我罢,十四,咱们向来同一阵线——胜哥儿这段时间都做了些什么?”

十四笑着摇摇头。

重玄胜道:“杀了几个人。都是小角色。有什么好问的?”

“那也值得你亲自动手?”姜望问。

“气不顺,撒撒气。会有人理解的。”重玄胜道:“倒是博望侯出面维护李家,多多少少让人不安。”

姜望道:“天子不会在意这些。”

他又看向重玄胜:“你也不需要我来提醒。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重玄胜摊开大手:“我知道拦不住你,所以没有给你写信。我知道去鬼面鱼海域没有意义。所以没有去。”

“不想说算了。”姜望喝了一口茶,又赞道:“这味道真是不错!茶选得好,炒制手法更是出神入化。要是每天都能喝到,我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再夸也没有多的给你——”重玄胜蓦地转头:“十四,守住咱们的家当!”

十四本来探向储物匣的手,划了一个大圈,捏了捏自己的额发。

重玄胜这才看回姜望:“这回入宫,天子跟你说什么了?”

他又摆了摆手,补充道:“你们私人的话不必说,说说涉及李家的部分吧。”

姜望就把自己和天子关于李家的对答讲了一遍。

重玄胜靠坐在那里,静静地听完,而后叹了一声:“龙川以前总说,他大伯是如何好,是怎样风流人物,以前总带他去哪里玩耍。他对他的大伯,还不算真的了解——李正书这样的人,若不是生在李家,现在也该封侯拜相了。”

大家都在侯府,大家都有大伯。但……

大伯和大伯,有时候仿佛是两个名词。

姜望点头同意:“李先生确实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你没懂我的意思。”重玄胜说道:“若天子能够问鼎六合,李正书就是下一任相国。倘若不能,那么李正书就是他留给下一位皇帝的相国。”

姜望沉默了一会。

他本想继续沉默。

但还是忍不住道:“啊?”

重玄胜按了按额头,跳过这个话题:“天子提到我了没有?”

“他提你做什么?”

“你好好想想。”

姜望认真地想了想:“‘出门就去中域,还是先回一趟博望侯府?’——这算吗?”

“太算了。”重玄胜长舒一口气:“你姜真人确实是好用。”

“怎么?”姜望问。

重玄胜靠坐在大椅上,仰看穹顶,语气略有唏嘘:“于无声处听惊雷。东华阁里的这番聊天,是天子对李家的安慰,是天子对你姜真人的关心,也是天子对我的——劝勉。”

这番话要费点劲才能理解,姜望想了想:“你是说……对你的警告?你本来打算做什么?”

重玄胜闭上眼睛:“你不会想知道的。”

“恐怕是你不想告诉我。”姜望说。

“事情不会再继续了。没有什么说的必要。”重玄胜睁开眼睛看着他,笑了笑:“暑气凌人,不如吃茶。”

“我也要劝勉一下你。”姜望乜着他道:“讲话清楚些,不要总是云山雾罩。”

十四安静地旁听着,清澈的眼睛里,也有疑问。

“有些时候讲不清楚。”重玄胜笑着对十四解释:“譬如我说天子对我劝勉,这就叫懂事,叫‘体天心’。但我若像某些人一样,说天子是不是在警告我啊?这就叫心有怨望,非是良臣。往后可就危险了。有些升斗小民,讲什么都无所谓。你相公可是国家重臣,一言一行,都得费些思量。”

十四轻轻摸了摸他的肚子:“相公辛苦了。”

重玄胜用大手盖住她的小手:“能与你携手,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乐在其中。”

“你这样子真叫我心烦!”姜望把茶喝了干净,将空盏在茶桌上一顿:“爷滚了!路远事繁,不与你扯闲篇!”

说罢真个按剑起身,扬长而去。

“姜真人!”重玄胜在身后喊了一声,而后道:“此去山长水远,风疾路险,不知你能否一步登天?”

姜望拍了拍悬腰的剑:“你只需要静等。”

就此孤身出门。

这是道历三九二九年的盛夏。

一个名为“姜望”的青年,决定去中域证道。

第六十二章 人间山河皆矩也(最后一天求月票)第1090章 寒光万道破蒙昧 (为盟主霸天剑魔第592章 拜山第八十九章 终究天下一局棋第1485章 争渡第1136章 ?近神之躯,天府之威第1086章 世上无难事 (为盟主骑牛南下加更第1858章 水中捞月,梦里看花第1066章 好为人师(求月票!)第1173章 剑仙人 (为盟主人间凑数的加更!第591章 怀岛第2207章 尸龙鬼虎第1866章 薄幸郎君第1404章 久违第1717章 电蛇撕裂长空,将有一场骤雨第1645章 寻常事耳第2312章 永镇山河第574章 大幕第1348章 剑仙人驾临第1469章 白塔第554章 远行第1446章 诚于开阳第1396章 我的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谁得广闻谁在瓮中第1327章 世间有姜望第989章 ?渺渺乎第1670章 复见何年第六十一章 薪尽枪第1333章 ?道不同第1485章 争渡第1663章 “正确”第1608章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第421章 红鸾 霜杀第230章 倒悬如林第1762章 欠我忆我须还我第四十一章 每个人都有他的软弱第377章 重玄浮图第七十章 众生之下第776章 燕子来时新社第1545章 明月照江河第1627章 拂袖风云动第980章 ?纸上有一生第258章 我等你第568章 独孤小的小周天第812章 官威第2184章 先削帝号,再削长生第453章 小烦第663章 买命第420章 舀星河之水第1619章 青史自有言第242章 弃我去者(诸位元宵安康!)第762章 执敌首第六十二章 王命不止(补假还更2/4)第569章 神道大昌的时代第1428章 ?贼人休走第284章 悬命第1810章 神霄之局第1823章 我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第1804章 不许说话不许动第1468章 伽玄已死第1302章 生不辞颜第1119章 ?英雄之志第1405章 易胜锋第861章 汹涌第954章 回命无命,还魂无魂第1337章 ?非无傲骨,不傲姜望耳第2193章 空握万里风霜第1240章 抚宁(为盟主陈泽青加更!)第十五章 若为求道,履险如夷第1475章 从幻想中……归来第965章 ? 万仙来朝图第208章 横扫第255章 一剑围城第455章 悬颅之林第960章 ?满门第498章 势如破竹第1139章 得意第1837章 苦海曾听潮声恶第460章 骤返第644章 山云迟来第813章 翠芳萝第182章 遥望天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351章 平生未见临淄第469章 七明而二隐第387章 打更人第1197章 龙虎金缕第一百零一章 今日记死第1510章 “苦”心第三章 旧地重游第1535章 此心如何第三十六章 恐今日见殴第1676章 吾欲以此树为栋梁第1358章 ?为一束花开等五百年第193章 孤狼绝食而死,独鹰触柱而亡第374章 前何倨,后何恭第1490章 西雨南晴第1647章 今时人,古时路第315章 十步之内第五十四章 山河不过盆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