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捷足先登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返大隋》更多支持!)

(感谢静静的人支持,谢谢!)

高颎心里五味杂陈,对这份结果难以接受,他想要反对,可话到了嘴边,他又停住了。他看到了皇帝眼里的那份不容置疑,这在他们君臣相伴的十几年时间里是很少见到的。这时他马上又想到了皇帝把幽州大总管府除三蕃羁縻州外,把其它的十一个州都提升为总管州的异常之处。先前他还一时没有在意,此时却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大隋立国之后,实行三省六部之制,皇帝与宰相们共治天下,对于朝廷官员的任命,早有成例,那就是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命归由吏部。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员的任命,则归于三省。至于三省以上的官员任命,那向来是由皇帝决定的。州刺史有三等,上州刺史正三品,中州刺史从三品,下州刺史正四品。一般情况下,州刺史的任命由吏部提名,三省审核决定任命。而现在皇帝直接把幽州府诸州都提升为总管州之后,那么各州刺史由诸总管兼任,其级别已经直接跨入正三品行列。如此一个看似很小的变动,却等于把这些总管刺史们的任命权收到了皇帝的手中。他这个尚书左仆射,就算身为百官之首的首相,对这些总管们的任命也仅仅只有一个建议权而已。

皇帝是有备而来。高颎迅速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他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没有置疑的权力了,或者说是皇帝根本不打算让他插手。他感到一阵悲哀。做为天子的首相十余年,没有想到。如今却被天子如今抛弃。如果天子真想要任命那些人,只需要一句话。根本不必如此设计,他照样会同意皇帝的意思的。但现在,皇帝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他,让他觉得一阵心凉。身为皇帝的首相,却被皇帝如此的不信任,他继续呆在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或者说,他还能继续呆在这个位置了吗?

其实如果不是心里觉得被皇帝耍了,高颎对于这份名单也并非不能接受。只是扫了一眼。他其实就明白了这份名单的意思。这不是太子举荐的名单,也不是他举荐的名单,更不是杨素和晋王、汉王举荐的名单。这份名单的核心意思就一个,那就是这些新任总管们其实都能算是赵王的人。从前他们也许不是,但他们或多或少跟赵王有关系,皇帝让他们到赵王麾下担任总管,这无疑是在为赵王凝聚实力。虽然其结果并非如他所期望的一般,通过燕荣案从晋王手里夺走幽州府,在这一个新设的地区安插上太子一党的人。但如今的结果。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毕竟,赵王不就是太子的嫡长子吗。如今赵王做上了大总管,下面的这十位总管也不是晋王、汉王党的,就算原来不是太子党的。如今他们就算是赵王党,那赵王也还是太子之子,这赵王党也算是太子党了。

高颎在心里安慰自己。这并不算是最坏的结果。

“冀州查获军马走私一案,朕已经下旨着大理寺接手调查。目前大理寺查明,此事宇文智及主谋。不过并未涉及到宇文述。朕已经令逮捕宇文智及,并削宇文述俸一年,降爵一等。冀州查获的那一千匹军马,着令他们交还赵王,这事到此为止。”皇帝的一句话,又一次深深的打击了高颎。他苦心思划,准备以军马走私案为突破口,发起对晋王党新一波的进攻,却在皇帝这里无声的破碎了。有了皇帝这句话,这个案子就算到此为止了。

“臣遵旨!”高颎苦涩的吐出这三个字,行礼退下。

望着高颎离开的背景,皇帝杨坚长长一声叹息,伸手到桌上又拿起了一本奏折。那是大理寺少卿杨约上呈的密折,奏报上柱国王世积亲卫将领皇甫孝谐告王世积暗蓄反志,意图谋反之事。皇甫孝谐举出了两条证据,一是王世积当年参与平陈之役后,他请江南一个极有名的道士为他相面,问将来富贵。那道士说公当为国主,又对其妻说夫人当为皇后,王世积大喜重赏道士。而去年东征兵败皇帝授他为凉州总管时,他称病不肯去,后来皇帝发现他装病,用七百侍卫送他到凉州上任。到任后,王世积的亲信对他说,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而王世积则回答说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此外,这名王世积的亲信还报告称,此次王世积入朝,带来了他从凉州一个富商手中强夺的四匹汗血宝马,一匹自用,另外三匹则分别送给了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左仆射高颎三人。皇甫孝谐还向大理寺举报称,当初皇帝代周后,王世积曾对高颎言,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而高颎听后并没有反驳,也没有上奏。

杨约的奏章中还提到皇甫孝谐检举王世积诸多违法之事,包括贪污受贿,放贷收利,夺田占产等不少事情。

对于这些,杨坚并不太在意。王世积身为上柱国,几朝名将,贪婪受贿这些并不能成为处置他的原因,对于皇帝来说,官员到了一定的级别之后,这些就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忠心。只要能忠心,那么贪婪受贿只要是在一定限度内,都不会成为问题。而如果不能忠心,哪怕他再有才能再清廉公正,那也不能为皇帝所容。

而王世积现在,两条全犯了。

杨坚绝不能容忍的就是臣子怀有二心,何况王世积还是当朝重将。杨约奏章上禀奏,对于皇甫孝谐检举王世积之事,大理寺经过多方调查。已经证明皇甫孝谐所言王世积请道士相面以及在凉州时与部下所说的那番话都是事实,有人证可证。而王世积送给元旻元胄高颎三人汗血宝马一事也属实。至于王世积是否曾经对高颎说过吾辈俱周之臣子的那番话,则暂时无法查证。不过王世积确实与高颎关系密切。经常有礼物往来。王世积受贿、放贷、夺田、占产等一些事情,也俱属实。

杨坚冷冷盯着这份奏折,他相信杨约不会欺骗自己。而且他已经另派人查证过,杨约所奏皇甫孝谐检举之事基本属实。王世积该死,他已经在心里给王世积定下了死罪,凭这些确切的证据随时可以处死他。但现在让杨坚还犹豫不定的是这件事情,是究竟只处置王世积,还是要如燕荣案一样,干脆办成一桩大案。他其实很想将这桩案子办成一桩大案。来一场大清洗,把那些该死的家伙一个不留的处死。不过事情已经牵涉到了数个重要人物,左右卫的大将军之外,竟然还牵连到了高颎,而且还有大批太子系的重臣牵涉其中。杨坚已经意识到,王世积案背后,恐怕也并不那么简单。这个案子的表面之下,只怕又是一次诸皇子的争斗。

高颎啊高颎,杨坚叹息一声。最后摇了摇头。这个时候还不能拿下高颎,甚至不能拿下元旻元胄。虽然他们都该拿下,但刚经历了燕荣案的清洗后,如果再来一次清洗。只怕朝廷就要大乱了。这对即将开打的北方战事极为不利,甚至有可能让事情失控。为了北伐,他得先控制这件事情。

暂时先放高颎一马吧。但杨坚心里已经越发的对这位信任了十几年的首相厌恶起来。他心里暗暗道,等北伐突厥捷报传来之日。就是他免除高颎之时。

“来人,召大理寺少卿杨约立即入宫觐见!”杨坚向上前听旨的宦官道。高颎暂时可以先不动。但王世积却必须立即处置。

易风在离开甘露殿的时候,把李渊和杨义臣拉到一边,笑着对两人道:“向两位透露一个好消息,唐国公马上就要成为易州总管,而秦兴公则将成为檀州总管。”

李渊和杨义臣闻言都是一喜,然后又有些不太相信的道,“赵王莫要拿我们开心了。”李渊道,“某现在不过是一六品的千牛备身,一侍卫而已,若殿下说我将成为一镇镇将我倒是相信,可成为总管刺史,这我可不敢相信。”杨义臣也在一边连连点头,虽然两人心里都无比的希望这是真的。做为关陇贵族的一员,他们都是承袭着父辈打下的功勋,但内心里却无比的期望能出镇地方,统领兵马,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光耀门楣,建功立业。

“好消息我可是告诉你们了,信不信则由你们,不过不管你们信不信,这事情出我口,入你们耳,但绝不能再有第四人知道。”说完,易风哈哈一笑转身离去,只留下面面相觑的李渊和杨义臣两个。

“看来这事情应当是真的。”杨义臣小声道。

“或许吧。”李渊点头,心里已经对此事信了八-九分了。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将成为易州总管刺史,李渊的心里就忍不住的兴奋起来。终于要离开这座宫殿了,再也不用整天佩着这把千牛刀,顶着父辈传下的唐国公爵位,却只能充当一名侍卫,他可以去建功立业了。

易风出宫回到王府后,陈婤一边为易风泡茶,一边说起了宇文玉波的事情。

“殿下究竟做的什么打算,真想金屋藏娇么,那可是位郡公主,绝无可能给殿下做妾的。”陈婤一面泡着茶,一面对易风道,“你只怕还不知道呢,现在广平公主府上已经乱了套了,公主派人四处寻找女儿呢,闹的京中是鸡飞狗跳的。太子府和晋王府,也都派人一起寻找呢。这事,现在已经成了京中的一道笑谈了,说什么的都有,什么长宁王与河南王二王争一郡主,还有说郡主与府中马夫私奔的,甚至竟然还有一个传闻说郡主被赵王金屋藏娇了。”

“哦,这么说有人已经知道郡主在我们府上了。”易风皱眉道,“看来麻烦要上门了。”

“是不是该送郡主回去了,玩玩闹闹也就算了,真要让人找上门来,到时可就不好看了。”

“那得看她自己意思,我当初既然让她留下来了,那我现在也就不能再赶她走。”易风摇了摇头。

易风其实挺佩服宇文玉波的,出身于这样的豪门,却还敢努力的为自己的爱情和自由争斗。而自己,却为了其它的东西,而放弃了对感情上的纯粹与坚持,进行了妥协。

“嗯,我去看看她,你有空也去多陪陪她,估计这段时间她心里也不会很好受的。”易风说完,起身前往梅园。

陈婤目送着易风远去,端起刚给易风泡好他却还没来的及喝上一口的热茶,自己慢慢品味着。乐昌公主这时从屋里走出来,笑着对她道:“丫头啊,你知不知道,宇文玉波那鬼女子可没表面上那般的简单,她这一来,只怕再想让她走就不容易了。偏偏你这个时候,还说这样的话,你还真是嫌事情不够乱啊。”

陈婤对着姑母微微一笑:“那又如何呢,反正我也只是个四房而已,连个赵王嬬人都不是,只是个赵王媵而已。宇文玉波要真想留在这里不走了,对我来说又有多少关系呢。真正要着急的,也应当是那位襄国公主府上的河阴郡公主吧。”

乐昌公主有些痛心疾首:“你这傻丫头,怎么能这样想呢。凌云是个优秀的男子,这样的男人女人自然会多,可不管怎么说,你就真的甘愿更多的女人来与你分享男人?你得想办法为自己圈地盘,扎篱笆。”

陈婤摇着头轻笑:“赵王这般英雄的男人,又怎么会为后宅的女人所束缚呢?”

“可你也不能把他往别的女人怀里推啊。”

“就算我不推,可别人也会自己缠上来。”陈婤给乐昌公主倒了一杯茶,递过去。

“你说的是红拂?”乐昌公主有些尴尬的道。红拂本来是她在杨素府上时相识的孩子,曾同是南陈人。这次重返大兴,红拂过来看了她几次,她也越发的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认了她做干女儿,本来这也是桩好事。红拂从此后经常隔三差五的就过来一趟,一开始乐昌公主还很高兴,可马上她就发现事情不太对劲了,红拂来的太频繁了,而且每次来后都总要借故去找凌云。这个她再怎么着,也都发现这里面的猫腻了。

“这事情是我对不起你。”乐昌公主叹息道。

“姑母不要这样说,没有张出尘也会有李出尘,这事有什么可意外惊讶的。不过如红拂这般胆大奔放的倒有些少见,这方面宇文郡主可就比红拂差的多了。我现在倒是觉得很有趣,不知道这两位谁能捷足先登呢?”陈婤带着些俏皮道。乐昌公主见陈婤这般没心没肺的样子,叹息一声也便罢了。既然她都不在意了,自己又有什么话可说呢。

ps:今天下午狂风暴雨大作,间又下了一场猛烈的冰雹。比鸽子蛋还大的冰雹,从所未见啊,坐在房间里,好担心窗户会被砸碎。窗户没碎,电却停了。晚上来电,码了这章送上。

(未完待续。。)

第273章 捉钱第316章 武州新总管第326章 一枝红杏出墙来第167章 难以相信第347章 典签李密第414章 打怕他第512章 荆门第381章 大肥羊第167章 难以相信第96章 交锋第262章 财源第209章 **难耐第434章 杨勇第115章 破阵第277章 死党第456章 进击的李靖第225章 钱能通神第359章 放弃怀荒第245章 桂香院第320章 不安好心第63章 白马坡第203章 冰之城堡第172章 双刃第504章 南征第519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第386章 随军僧道第342章 凤求凰第570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363章 梅开二度第190章 一路向北第370章 当时就懵逼了的杨广第211章 天崩第171章 皇长孙第572章 最 致命的一击第391章 迟暮的王者第140章 野狐城第69章 义薄云天窦建德第447章 易风的十三封求援信第105章 夺兵权第455章 我们投降第154章 杀鸡屠狗第145章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第481章 野心勃勃第209章 **难耐第201章 高颎第228章 吃醋第560章 人头滚滚第503章 金墉第136章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538章 屠龙第327章 金屋藏娇第393章 雪夜一第494章 送女人第163章 晋升第66章 河南绿林第440章 胡马度阴山第53章 父子相见第226章 借鸡生蛋第482章 双封皇太子第87章 我又回来了第370章 当时就懵逼了的杨广第379章 下一盘大棋第100章 头把交椅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丽第510章 七国来朝第248章 房玄龄的计划第390章 千金市骨第155章 绝望深渊第91章 冠军将军第453章 意外抓到一条大鱼第319章 三生契合第467章 弃子第113章 请君入瓮第324章 天子之怒第264章 打狗何须看主人第312章 美人计第106章 八骠骑第150章 谢文东第67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第171章 皇长孙第348章 与民争利第507章 名将对决第20章 乐极生悲第414章 打怕他第93章 霸府第325章 无情第323章 阻击第79章 神仙打架第470章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跟我说这个?第308章 揣摩圣心第192章 松山第69章 义薄云天窦建德第317章 赐婚第376章 触中G点第352章 太子、太孙并立第84章 圣人第557章 卫国公第133章 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