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兵过雁门

河东,太原。

杨勇在太原称帝后,定太原为北都,以西城晋阳宫为北都宫城,又将晋祠列为皇家内苑。西城的诸多宅院府第,尽皆被杨勇征用,然后赐予太原拥戴他称帝的元佐文臣武将们。高颎做为新朝的元佐首勋之臣,被杨勇加封为太师加太尉,位列三师兼三公,又晋封尚书省尚书令,齐国公,加上柱国,食邑五千户真食封三千户,另封高颎三子为郡公,五个孙子不论长幼皆为县公。追赠高颎父高宾为太保,并晋代忻州等十三州总管。并特赐高颎赞拜不名,自今已后,虽有愆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

那栋原本属于太原王氏别府的大宅如今高悬着太师府的牌匾,门前列戟,左右各蹲着一只铜铸狮子,朱漆大门,甚至在街头还新立了一座石刻的高大三重牌坊,上面刻着高颎的各种官职爵位皇帝御赐封号。

这些极致的荣耀,高颎却并没有多少高兴。

十几年来,他费尽辛苦的保太子,如今太子终于坐了龙椅当了皇帝,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原因很简单,杨勇不是唯一的皇帝,除此之外还有杨广杨秀两个皇帝,一个占着关中一个据着江东。最最要命的是,新册封的皇太孙居然不是皇帝亲生的,而是杨广的私生儿子,现在杨广也给杨林册封为太子。高颎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张地图。

地图上,圈圈画画,满是记号。

一个庞大的大隋王朝。如今却有三个皇帝。

哎,高颎长叹一声。他相信皇帝是被杨秀弑杀的,而原因,如今也基本上清楚了。皇帝听闻代北大捷,便打算开始结束总管制度。废除亲王分镇各地,统州率民的制度。改以施行由太孙提议的省州县三级制度,并继续封建宗室。继分封了汉王与皇帝兄弟的四子外,这次皇帝打算直接把秦州总管府撤消,然后把秦州总管蜀王杨秀封到东海的琉球岛做琉球王。皇帝的这些举措,高颎是很支持的。如果不是杨秀胆大包天弑君篡位。那么此次北伐胜利之后,政策推行下去,用不了几年,大隋的宗室诸王都将分封到南疆,各总管府也都将撤除。设立诸行省,兵权重归朝廷中央。那时,太子继位,天下将是太平的,继位也会是平稳的,而绝不会有如今这样诸王称帝,割据天下的情况。

杨秀在大兴称帝,他现在控制了京师。还有陇右大部。陇右剩下部份地区,如今却是有杨素统兵占据着,杨素和史万岁手里有十五万西路军。不过他刚刚在灵州大败达头,虽击败达头十几万兵马,可自己也损失了八万骑,所调拨的骑兵几乎损失殆尽,如今手里加上俘虏的突厥军一起也不到十万。不过虽然西路军元气重伤,可杨素、史万岁之名却也是相当煊赫。杨秀京师弑君篡位。利用先手之机,又恰逢诸王出京。将相在外,他控制了关陇大部份地区。可杨素和史万岁两人却根本不理会杨秀。至今未接杨秀的诏书,不过因为杨素和史万岁各自支持晋王和太子,因此西路军如今也分裂成两部份,杨素、史万岁各领一军,杨素驻灵州,史万岁驻凉州。杨素占据着河套灵州、丰州,史万岁占着凉州、甘州、兰州,都不肯表态承认杨秀。

而杨广重回到坐镇了八年的老巢扬州,夺了杨俊的兵权,自立称帝,淮南、江南等旧部纷纷响应,大部都支持了杨广。而就在今日,太原朝廷又收到一个消息,代荆州总管河间王杨弘,已经正式倒向了杨广。荆襄江汉之地,顿时尽归杨广,而如此一来,杨广长子韩王杨昭的益州大总管府诸州也与杨广控制的州县连成一片,长江以南,几乎已经尽归杨广,江北的淮南、荆襄也基本上归杨广。

其余的太原朝廷现在控制着雁门关以南的河东地区,以及整个河南,还有河北的南部。

而河北北部,河北代北,则由皇太子杨林控制着。

三个皇帝,天下的疆土则被分成了四大块,以及陇右河西的两小块。

总的来说,其实是杨秀、杨勇、杨广、杨林这四大势力,杨素原是杨广一系,史万岁是太子一系,不过眼下两人在西北,态度也是难料。

四大势力中,论起地盘来,无疑却是杨广拥有最大,江南、淮南、荆襄、巴蜀,都归杨广,基本上原来扬州、益州、荆州三大总管府的地盘都被杨广接收了。不过,岭南地区那大片疆土,现在还没有表态,似乎保持着中立,不过岭南多是俚越土著,并不能影响到如今的大局,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若论兵力,无疑则是杨勇和杨林两个相当,数量相当,精锐也是相当。杨勇在太原附近就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兵马,另有两万突厥降兵,然后河南河北之地也有数万的兵马,若把府兵都征召起来,杨勇所有的兵力大概能凑个四十万,其中精锐青壮就有不下二十万。但杨林同样兵强马壮,雁门关外就有二十万,加上留守的,同样不下三十万。其中还有十三万突厥军。此外,杨林还押契丹等三蕃,三蕃又有数万胡兵。而论起兵精将勇,铠甲精良,杨林更不比杨勇差。

实力最弱的反而要数杨秀,占据京师,弑君篡位,现在勉强还控制着关陇,但真要打起来,杨秀肯定最先完蛋。到时讨逆军一到,定然会有诸多官员反水,将士起义。可高颎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局势却又并非如此简单。

兵力最强的两方,杨勇和杨林却是紧挨在一起,原本父子一体,如今却反有可能要先分个你死我活,搞不好就是一个强强相争,两败俱伤的局面。这方面,反倒是杨广占据极大优势。他独占南方半壁江山,兵虽不如杨勇杨林,可地方粮足钱富,且在天下百姓之中还有很高的声望,在贵族官员里。也不乏许多支持者。现在他又还是杨林的亲生父亲,若杨林最终投向他,哪怕就是在河东跟杨勇先打起来,那么杨广也很有可能因此早一步入关讨逆,诛除杨秀,抢占京师。

原本杨勇是太子。杨秀弑君篡位,诛除杨秀后,自然杨勇继位最名正言顺,同时拥有河北河东河南,以及此次北伐的中路和东路大军。最具优势,接过天下毫无疑问。但现在,问题出在了杨林身上。

一切又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杨林支持杨勇,则杨勇就对其它两个兄弟有绝对的优势。杨林如果支持杨广,则杨勇立刻处于极度的劣势之中。

高颎又从怀里取出了那封亲笔信,仔细的看了起来。

高颎跟太子是儿女亲家,多年来他又一直是太子党的核心,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太亲密了。总之。自己跟太子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现在。杨勇要完蛋了。

得不到杨林的支持,而且还成为杨林的对头,杨勇没有半点机会在这次的诸王争霸之中取胜。杨勇一完,他高家也得跟着完。

现在转投杨林,会不会太晚?自己转投杨林,他真的能相信自己吗。他会不会将来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杨林能接纳自己吗?高颎越想越觉得可怕。不知不觉中竟然出了一身的冷汗。他难以确认,那信上杨林的承诺究竟是真是假。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高颎又低头看信。看着其中的两句话,低声念诵,一遍又一遍。

三天后,雁门关上。

高颎站在关城上远眺,旁边是雁门守将韩僧寿。

“韩柱国,你以为若我太原军与怀荒军交战,胜负几何?”高颎问。

韩僧寿铁甲锦袍在身,腰悬宝刀,一副长须,勇猛不减当年。面对高颎的提问,他手抚长须,良久才回道,“昨日某易装出关,亲自去细细观察了一番太子的军营,无丝毫破绽。其兵将铠甲精良,士气高昂,据说太子不但给麾下所有将士高薪厚禄优俸重赏,而且居然还给每个兵将买了什么保险,若战死者,抚恤之外还能额外得到最高六十个月的薪俸。怀荒军毫不畏战,甚至求战渴望,我们拿什么跟他们打?况且就算打赢了,那也绝对是两败俱伤,那时也依然是败了,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再与其它人争夺天下。”

“是啊。”高颎也是长叹。“因此,我打算迎太子入晋阳,由太子监军国事,统军讨逆,平定江山。”

“什么?”韩僧寿以为自己听错了,惊问。

高颎重复,“老夫要迎太子入关,监军国事。”

韩僧寿这下听清楚了,可依然震惊不已。“监军国事?相国是欲?”后面的话韩僧寿一时没敢说出来,实在是那番话从高颎的嘴里说了来,太过让人难以置信了。

“你我迎接太子入关,软禁皇上,让太子监国统领军政,待平定二伪帝之后,到时再让皇上禅位,传位于太子,退居太上皇!”高颎这次把话说的明明白白,毫无半点疑义了。“韩帅可愿与老夫一起?”

韩僧寿最初的震惊过后,迅速的权衡着高颎的提议,半响后,不得不承认,高颎不愧是执掌近二十年朝政的宰相,提出的建议就是好。皇上跟太子如今的关系,不打起来就是好的,想得到太子的支持,几乎毫无可能。可如果他们真如高颎的计划操作,那却很有可行性。太原朝廷掌控的二三十万兵马,并不一定对杨勇有多少的忠心,如果他们拥太子入关进太原,把皇帝架空,这是没问题的。而架空了皇帝,太子杨林就等于把太原朝廷的兵马和幽州府的兵马两股势力强强联合,瞬间,太原朝廷的实力就能俯视诸王。

这两支势力合并,最终的赢家必然就是太子了,而做为选择支持太子的人,他也一样会笑到最后。家族荣耀富贵,个人的功名利禄,全都保住了,还能因此大大收获一笔。他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不过韩僧寿心里暗笑,如果没有高颎带头,这个计划也很难实行。毕竟这雁门关上,他是元帅,可下面的兵将却并不都是他的人。但有了高颎主动带头策划这件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某愿与相国共进退!”

“好,富贵一起,荣辱与共,为了我们的家族!”高颎向韩僧寿点点头。

太原朝廷的首相与元帅一起达成了共识,接下来的事情可就简单的多了。高颎与韩僧寿在军中都有不少的心腹部下,两人各自依次分别找来他们。试探可靠之后再告诉计划,然后再通过他们去掌控调动兵马。很快,高颎和韩僧寿已经彻底的掌控了雁门关,掌控了在雁门关的这支军队,关键的位置上都换成了自己可靠的人。

马邑城。

“齐国公奉皇帝旨意。前来犒军。”

“哦?”易风正在看书信,来自京师的书信,这些天几乎每隔一天,都会有一封书信自京中送来。不是李丽仪写的就是萧素美写的,有时还有元家或者李家写来的信。送信的人都是杨秀派的人,其用心已经是毫不掩饰了。不过对于杨秀这种公开的威胁,易风毫不动容。刘邦为了逃跑可以把自己的儿女扔下马车,项羽抓了他老爹。写信给他要把刘老爹炖了吃,他甚至还回信说记得分他一块。易风不敢说自己能跟刘邦一样做到那样的地步,可如今这个时候。也不会因为妻妾在杨秀手中,就因此听他指挥调动。易风一封信也没给杨秀回,不过却从旗卫队、后勤团和飞虎队三支特战部队中抽调组织了一批精锐,让他们与特科三个情报部门配合,一起前往京师,组织实施营救行动。

“犒军还不用劳驾高颎亲至。看来那封信起作用了。”易风微微一笑,对着李密道。

“殿下认为高颎肯支持我们?”李密激动道。

“若非如此。高颎何必前来。走,随我一起前去迎接高相国。”易风哈哈笑道。

不多时。高颎携韩僧寿款款而来,两人皆身着梁冠襕衫玉带束腰,挂着紫金鱼袋,腰悬玉头剑,装扮的倒是极其儒雅。离的老远,高颎和韩僧寿就向易风行李,“臣拜见太子殿下!”

“高相,韩帅,有劳两位亲来,快快免礼请坐。”易风见两人那态度,心里越发的已经肯定了猜测,当下满脸带笑。双方一阵客套无比的寒喧之后,高颎终于奔向主题,“臣等特来迎接太子殿下入朝,监国理政,统兵讨逆,安定天下,还天下太平。”

“这是皇上的意思?”易风问了一句。

“非也,这是臣与韩帅之意,另外也是雁门关上十万守军之意,相信其它将士官员,也都同意臣的看法。还请殿下率帅入关,入朝主政。”

易风笑笑,“请我入朝主政,那陛下呢?”

“陛下有太子殿下如此贤明之储君代为统御寰宇,自可安心享受美人歌舞,醉享太平。”高颎眼睛望着易风道。

“贺若元帅是什么态度?”易风又问。

“暂时还没有与贺若元帅提起此事,但臣相信,只要殿下率兵一入关,到时驻守北都的贺若元帅自然会大开太原城门迎接殿下入朝的。”

“哈哈哈!”易风这下也忍不住大笑了,他只是给高颎写了一封信,阐述了一下如今的局势而已,没有想到高颎居然如此的配合,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啊。“高相,有劳你操心国事,为孤谋划了。也多谢韩帅,某在此一并谢过了了。”

“事不宜迟,还请殿下立即率军入关,好早日接管国政,扫清寰宇,平定天下,还天下黎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高颎起身躬腰行礼道。

“嗯,好。”

易风立即传下命令,让窦建德与李靖各率本部一军兵马随韩僧寿入雁门关,而他与高颎随后就来。

对于高颎,易风也还是留了个小心腰的,他把高颎先留到身边,也算是扣了个人质,又特别交待李靖和窦建德让他们入关之时,先派个仔细侦察一下,务必小心陷阱圈套之类的。谁也不能保证,高颎是不是使诈。

雁门关。

李靖十分小心谨慎,虽然是自己亲舅舅来带路,可李靖也没有丝毫大意。一路多派斥候,特别小心,每经过一堡一塞,都要求立即派兵接管,韩僧寿虽心下有些不满,但也全部满足。等终于到了雁门关下时,李靖又先派了一个团的斥候先行入关,仔细的查探发现无事后,又还先派一个营入城,接管了关门,等一切正常之后,才亲自带着先锋大军入关。入关之后,也依然是老一套,派兵接管了雁门关,然后回报杨林。

李靖接管了雁门关的消息传回来时,易风还刚带着大部队走了不到十里路,磨磨蹭蹭,走一会歇息半天。高颎看出太子这是还不完全相信自己,当下也只做不知,陪着易风一路上东聊西扯。等易风听到李靖终于已经控制了雁门关后,终于是一颗心彻底放下心来,雁门关都送给自己了,杨勇高颎不可能玩的这么大。

“传我命令,加速前进,到雁门关内吃午饭!”易风笑着喊道,“所有将士皆赐钱十千!”

易风话一落,附近的将士们都兴奋的欢呼。很快,从易风的身边已经驰出几名传令骑兵,他们各举一面杏黄大旗,上面是临时绣上去的黑色大字,“所有将士皆赐钱十千”,举着旗帜,他们纵马沿大路飞奔,沿路之上,旗帜上的字迹极为显眼,所有看到的行军将士们,无不欢呼,顿时士气大增,个个健步如飞,士气如宏,嘹亮的军歌飞扬,直冲云宵!

午时未到,易风已经率大部队赶到雁门关下,李靖、窦建德、韩僧寿等一众将校早出关来迎,易风骑着高大健壮的白马,向他们挥着手,无比高兴的策马进入雁门关。

雁门关一过,太原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未完待续)

第280章 雷霆雨露第118章 根基第502章 杨素第355章 赞助第279章 卧榻之侧第249章 共赢互利第317章 赐婚第421章 抄获千万第326章 一枝红杏出墙来第343章 副相第35章 侮辱第151章 瓮中之鳖第312章 美人计第257章 游侠第217章 后会有期第427章 奇货可居第41章 冤大头第448章 汉旗飘扬第341章 反诗第316章 武州新总管第63章 白马坡第499章 太子薨了第140章 野狐城第396章 雪夜(四)第75章 算我一份第188章 战车第367章 战长街第201章 高颎第493章 天上天下 唯吾独尊第228章 吃醋第32章 傲娇第515章 亲征第473章 两难选择第539章 白狼城大捷第85章 刘黑闼与王伏宝第97章 先下一城第570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477章 突厥雇佣军第137章第196章 我看行第290章 狭路相逢第280章 雷霆雨露序章第529章 三辞从命第497章 我们的目标是洛阳第387章 谍中谍第54章 条件第8章 公主第18章 就是现在第432章 封建第25章 重口味的木兰第254章 英雄 英烈第380章 开张第354章 书生第466章 攻防易主第66章 河南绿林第548章 全面战争第413章 女怕上错床,男怕跟错人第146章 军粮第167章 难以相信第150章 谢文东第56章 我愿意!第269章 一拍即合第64章 不打不相识第214章 完美第466章 攻防易主第83章 好算计第500章 爆菊花第495章 被惹怒了第223章 特科第10章 吉时已到第44章 陈雄必须死第387章 谍中谍第266章 保险第553章 钦封战神第321章 可敬的对手第14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94章 归宗第214章 完美第35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66章 有刺客第356章 为我所用第479章 兴兵讨逆第410章 满满的都是算计第289章 买买买!第347章 典签李密第351章 愿做太上皇第215章 联军第436章 全都高兴的太早了第565章 再次北伐第474章 自信满满的苏支第471章 高颎的投名状第537章 伴君如伴虎第352章 太子、太孙并立第100章 头把交椅第131章 突厥人的反应第232章 进击的杨谅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