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君(十九)

一旦战事不顺,怎么样去面对这些失望的人?这不单单是士大夫阶层,大明上下都指着战争红利呢。天津守备处那边,直隶地区要报名从军的良家子,每日络绎不绝,对于有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传统思维的华夏人来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利益,因为一旦出征海外,所得的利益,分配到手的津贴、饷粮,还有各种名目的补贴银子等等,以及打扫战场取得战利品,在归公统计之后,按百分比返回到缴获者手里的银子……基本只要活着回来,就绝对至少成就了小富之家。

而要是死了、残了,因为现在伤残军士基数很少,丁一照顾得很到位,可以说,也让报名从军的人,没了后顾之忧。

但这一切,是在闪电战的基础上达成的。

不论是云远、关外大草原、朝鲜、倭国、埃及、几内亚、休达、吕宋、爪哇,丁一都是以闪电战的方式,通过单位时间内,集中手头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出火力优势来结束战事,关外大草原上,更是不惜亲身历险,以斩首战术来摧毁瓦剌的指挥中枢。

从来,就没有打过相持时间很长的战争。

当然,在丁一遭遇海难以后,木骨都束的历程或许长一些,但那几乎就是一个敌c≡后武工队,开拓解放区的传奇故事,谈不上大模式的战争。

正因为商辂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所以他才会提出这个问题:“彼时战事不顺,朝野共讨。户部、兵部等一应衙门,失了热忱。漂没、克扣之事,难免重现;民众见战事难以短期结束。投军殷切之景,必也难复。当何如?”

丁一其实有许多回应的言辞可以选择,比如说,路易十五那著名的“我死之后,那管洪水滔天!”或是更残暴些,直接告诉商辂,刺刀和子弹,会让国内一切不安的因素都平息;或者,根本不去做这种假设。战事会有所不顺的假设。

但很明显这不是丁一的路数,他压根就不是那种死后不管洪水滔天的人,要不然,他还推动什么立宪?早就该称帝了;他也不太可能指挥军队来镇压本土百姓,否则的话,也不会一再让军队里、天地会里不要搞个人崇拜。

所以,商辂提的问题,对于丁一来讲,是一个迈不过的坎。

更因为丁一清楚。抗战打了八年,最后武器精良的侵略者,终于还是没能吞下中华;黑鹰也可以在索马里亚坠落;阿富汗让苏、美两大帝国头痛无比等等的事迹,所以丁一也不可能象那些期盼着战争红利的人一样。认为现在的明军,就是无敌于天下了。

“战争,向来是最不可预期的事情。就算有所不畅,不是很正常的吗?”丁一是这么反问商辂的。

后首听着。苦笑摇了摇头:“汝说的是正理,只不过。汝用十年的长胜不败,教这泱泱天朝,教这万千黎首,都觉凡战者,大明必胜,若匪能胜,则容城出,必胜。不然,何以姚公曰‘若君上有不忍言之事’而使军事警察速入宫墙?”

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觉得,丁一可以让这国家,这人民,得到好处。

担心那些内侍行刺朱见深这皇帝?扯吧,再过一刻钟左右就早朝了,不能等一会,皇帝没来上朝再做计较?退一万步讲,不能由大臣派个人入宫去求见圣驾?一切都扯蛋,只有利益,永恒不变的主题!

这时宫门之内,怀恩已匆匆提袍飞奔而出,顾不得什么礼仪,冲着首辅拱了手,面色铁青地问道:“德公,何以有军兵入宫禁之中!”这是近乎质问了,但他真的顾不了许多了,因为对于宫里来说,这是很荒谬的一个事,也是很恐惧的一个事。

李贤抚须道:“可有惊扰宫人?可有言语犯禁?可有私掠财物?”

怀恩听着,咬牙道:“德公!兵入宫禁……”因为李贤这么说,整个性质就不同了,直接回避了兵入宫禁这件事的严重性,而去纠结入了宫禁的胸甲骑兵,军纪上有没有问题的细节,无形中,已经默认了这队胸甲骑兵入宫的合法性!

所以怀恩觉得不对,但他没说完话,就被边上的礼部尚书姚夔冷声截住话头:“怀恩公公,此言差矣!宫中内侍勾连驻京营士卒,欲谋不轨!已伏尸数百!万幸靖海殿下查明罪魁祸首,不得已事急从权,以免贼人得悉,惊扰了君上,这不是兵入宫禁,这是肃乱!”

“当是如此,难道得悉宫中潜伏乱党,危及皇帝,我等为求自保清誉,顾君上安危于不顾乎?”兵部尚书马昂也在一边接着话茬,反过来质问怀恩了,“此为大义,岂为一已令名,而陷上于危?”

怀恩被呛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王翱行了两步过来问道:“皇帝可安好?”

“圣躬安。”怀恩不得不回应王翱的话。

于是首辅李贤却就变脸喷道:“如此,当入金水桥南候鸣鞭,何以于此相阻?”说罢便道,“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入内去吧!”于是文武百官,便由左右掖门而入,到金水桥,等候鸣鞭。

怀恩被晾在宫门外,大佬们压根就不去理他,还是丁一走过去对他道:“莫慌,只是缉拿嫌疑内侍,非乱。”才教得怀恩稍为心安。

朱见深今日上朝,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颇为难看。

因为皇城本来就是皇帝不可侵犯的势力范围,别说进入了,里面连男人都不允许有,除非皇帝召见,要不宫里就是女人和阉人,这么一连的胸甲骑兵,骑着高头大马入内去,唱名搜缉,他一开始,还以为是乱兵入宫,要改朝换代了呢!

“皇叔,兵入宫禁,何以教朕?”朱见深连太监循例要说的有事启奏之类的话,都等不住,咬牙向着朝班之中的丁一,非常不客气地这么质问,尽管他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任谁都听得出,他是无比的愤怒。

丁一出了班,从容说道:“启奏圣上,有内侍勾连京营军兵,已教军兵伏尸数百,臣恐?宫中有变,故派员入内,清肃已查证的人等。”

“皇叔何不遣使入宫知会此事?”朱见深显然是很生气,不打算这么就算数。

这就让文武百官颇有些静默了,因为看着皇帝是准备翻脸了。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如果皇帝真的要和丁一撕破脸,哪么朝廷大臣将如何自处?

不过丁一并没有给奉天殿上的大臣们,去思考如何选择的空间。

“事不密则成害,故之,臣以为当如是。”

朱见深真是怒极反笑了,一扶龙椅扶手道:“皇叔当真好决断!”

“圣上明见,决断两字,正是根本。”丁一抬头,向前一步,微笑道,“土木堡之役,臣便凭着这两字,方护着先皇周全;猫儿庄,其时上无朝廷之命,下无军兵调派,也正是凭着这两字,方自护着圣驾入关;当夜复迎先皇登位,凭的也确就是这决断两字!”

丁一说着,又向前一步,按理来说,皇帝身边的太监,仪仗的大汉将军、锦衣卫等等,应该上前喝止了,但谁敢来阻丁一?谁敢?

“臣向来不愿涉立储之事,先皇问及,臣也是凭着这决断两字,方才不得已建言!今日蒙圣上称赞,臣,不敢欺君,愿当之。”

朱见深看着一步步行近的丁一,那怒火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下意识地把身体往后缩,但再宽大的龙椅,也终是很快就挨到了椅背的,他不得不面对,离他越来越近的丁一。此时,丁一已行到龙椅之下,微笑望着朱见深:“今圣上已熟知政事诸务,臣也算是不负先皇遗命,故请乞骸骨,赴海外就藩。”不单是要去海外,而且是连官也要辞了。

“皇叔!”朱见深却是急了,从龙椅上起了身,下阶来持着丁一的手,殷切说道,“皇叔何忍弃朕而去?若是朕错了……”

丁一摇头止住了朱见深的话:“陛下,臣意已决。”

因为这回他看深了,人是会变的,眼前这位,不再是那个结结巴巴,叫着三叔的可怜小人儿了。包括现在这席话,朱见深说的这席话,都透着假,透着虚伪。

丁一很清楚,为什么朱见深又不舍得他离开京师。

因为他要利用丁一在军中的号召力,来对抗日益壮大的相权。

“朕不允!”朱见深就急了,丁一要是离开了,那他怎么弄?李贤不是善茬啊,这天顺年就以喷皇帝为业的人物,到了这成化朝,李贤会客气?不但李贤不会客气,王翱、姚夔都是数朝元老,谁会跟他客气?特别是现在推行立宪了,朱见深要是不小心出了什么错,不一脸口水才怪呢!

现在很多时候,还可以互为制衡,丁一有时看不过,还是会出来打圆场;

丁一去海外,那真的皇城以外,现在的朝廷大臣主持之下,真的就没有皇帝什么事了。

ps:??老舅转到普通病房后情况还是不稳定,好两天坏两天,心态也时而乐观时而悲观,天天跑医院,感觉在生老病死病死面前,人真是太脆弱。

第3章 飞地(二)第36章 刺杀(二)第84章 虎脱柙(十二)第7章 风萧萧(十八)第83章 其血玄黄(十六)第115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七)第119章 待从头(二)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七)丁一的奋斗九第3章 永镇广西(六)第28章 或言尧幽囚(一)第18章 大祸(二)第1章 督广西(二十四)第3章 永镇广西(十七)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1章 风吹海不平(七)第103章 只待东风(七)第9章 风*流*眼(二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2章 明敕星驰封宝剑(八)第2章 绝户计(十五)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42章 幽怀恨无句(十二)第80章 赢取自由身(五)第1章 督广西(十四)第7章 风萧萧(五)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117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九)第3章 立储(七)第2章 绝户计(十九)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六)第6章 伤别离(五)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3章 爪哇(七)第9章 风*流*眼(四)第17章 大祸(一)第3章 爪哇(三)第84章 虎脱柙(二十)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二)第3章 飞地(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一)第5章 租界(五)第40章 熟人(二)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4章 新君(十二)第67章 更有强中手(十二)第7章 辞京(十)第1章 督广西(十八)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三)第3章 永镇广西(十一)第3章 永镇广西(二十二)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第2章 远航(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2章 远航(十九)第2章 绝户计(七)第3章 飞地(二)第2章 绝户计(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第1章 风吹海不平(五)第6章 欧洲(十五)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六)第87章 赢取自由身(十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四)第55章 离别易销魂(六)第59章 更有强中手(四)第3章 永镇广西(九)第3章 永镇广西(九)第26章 视死忽如归(四)第11章 江山万里烟(一)第2章 定埃及(二十)前情回顾已阅第一卷的读者请略过第13章 江山万里烟(三)第57章 交易(一)第8章 万事开头难(八)第6章 欧洲(十三)第11章 日久见人心(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1章 温柔乡(四)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9章 风*流*眼(二十一)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一)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70章 把吴钩看了(三)第80章 翻云覆雨(十一)第108章 天子赐颜色(二十)第99章 只待东风(三)第1章 风吹海不平(二十)第2章 绝户计(五)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十四)第9章 风*流*眼(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3章 心如铁(十四)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一)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二)第5章 故人心(一)第14章 江山万里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