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萧萧(十五)

沉溺在悲伤与孤独之中的丁一,本已有一股气憋在胸口。听着刘吉的话,拍案而起:“善,便作匹夫之怒,不假手他人!”就是丁一要亲自下场和穆罕默德二世做过一场,而不是以各自的代表下去决斗,或是派上百十手下去决死。

“先生!”这话都刘吉吓得在外面当场跪下去,磕头道,“汉王宁斗智而得天下!今新朝船坚炮利,虽先生有信布之勇,也不必亲身涉险啊!”对于刘吉来说,能进谏到这个地步就很难得了。他也不想逆丁一的意,但这感觉真不靠谱啊。

“不必多言,我意已决。”丁一不想再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了,“欲除此獠久矣!”

刘吉无奈,只好下去和穆罕默德二世的使者磋商这事怎么办。听着丁一的话,奥斯曼人也是大惊失色,不过倒没有刘吉那么紧张。因为如前文所述,决斗在这个时代是很流行,两国君主,互下决斗之邀也是有的。

当然真正到了下场之时,会不会真的两国君主都愿意履行自己的承诺呢?这个毁约的也很多。所以使者也就没有和刘吉谈太多,直接就回去找穆罕默德二世复命。而让使者没有想到的是,穆罕默德二世听着大笑道:“不过仗火器犀利,怎么敢说出这样的大话?好,便亲自下场,不假手他人!”

于是使者奔赴士麦那,重和刘吉相议细节,就把这场轰动欧洲的决斗定了下来。

其实,穆罕默德二世那边也有许多人劝阻他不要这么干的。但他们很快就被穆罕默德二世说服了:“若无火器,波塞冬能得士麦那?”这话说将出来,大家都觉得有理。因为在士麦那那十数万大军里,能和丁一的部队,进行肉搏战的,几乎没有。

甚至连开弓对射的机会都绝少,步枪,就算是黑火*药驱动的步枪。它也是线膛步枪啊,那准确性,要比弓箭强出许多倍了。而是开枪所耗费的体力,准备动作等等。也比开弓射箭快出无数倍;何况于射程上的碾压?根本没进入弓箭的射程,就已进入步枪的有效瞄准射程了!

所以奥斯曼人是不服的!真不服,他们认为如果没有火器的话,丁一的部队,就应该跟其他被奥斯曼人征服的国家、民族一样。在他们的铁蹄和弯刀下惨叫呻吟。

穆罕默德二世的话正好挠着大伙儿心头的痒处,故之进劝的声音很微弱,很快就被淹没。

取而代之的是两条关于决斗的要求:一是禁用火器,为了公平,奥斯曼方也不使用弓箭;二是分两场,一场是丁一跟穆罕默德二世做过,另一场是百人对百人的骑兵决斗。

“不妥。”刘吉第一时间就拒绝了,他可不是丁一,要是丁某人听着,说不定战场创作后遗、抑郁症等等心理疾病——或者应该说是间歇性精神病发作。还会一口答应下来。刘吉是肯定不会这么干的。

要什么面子?跟刘吉谈面子?史称刘棉花,不怕弹!关键是利益,只要有利益,刘吉还会在乎什么见鬼的面子?所以他不单马上拒绝,还嘲讽穆罕默德二世的使者:“不若贵方自断双手,我方为公平起见,割发代首,然后双方公平决斗,不知以为如何?”

这使者马上发现,面前这位别看长得好眉好眼。那比无耻的话,真还不容小觑啊!

这不是嘲讽啊,刘吉说得很认真的,他真当一个合约选项来谈的。

人怎么能无耻到这地步?嗯。刘吉就是能干得出来。

于是当然谈不下去了,穆罕默德二世使者一点也不在意,拖嘛,他认为拖多几天,丁一这边就玩完了,就得撤军东去。这样,奥斯曼帝国不单兵不血刃收回失地,里子有了;而且面子也有了,到时完全可以宣称,丁一是害怕决斗,所以才狼狈东逃的!

而刘吉当然也不怕拖,因为他觉得拖下去的话,华夏那边援兵会过来,美洲情况也会好慢慢好转,魏文成接替了刘铁在维持着北美,进展是不大,但还算稳定;而万安在南美不单粮食能自给,扩展也搞得不错,甚至还有余力,训练了一个土著团,派船送去北美支援魏文成。

一个土著团当然是济不了什么事,更多的是万安在炫耀自己治世、治军的本领。

但只要魏文成能维持住北美局势的话,万安这边继续扩张,人口红利、资源红利,一点点开始往士麦那输血,那情况必定会越来越好。而休达那边王越率领的荣一师,就可以被解放出。如果荣一师和王越而投入到奥斯曼这边来,那局面肯定会好转的,至少能更为主动和强势一些。

这也是刘吉一再劝阻丁一不要理会这决斗的原因,没必要,只要拖下去就好了。

拖是一门学问,原本历史上,李东阳就是靠这拖字诀把刘瑾拖死了。

加上刘吉这位真的随时可以不要脸的,按理说,两方应该无休止扯蛋下去。

但丁一却在这时候发作了:“禁用火器、弓箭,可!我与穆罕默德二世之决斗,禁着一切甲胄;至于百人对决,若同样禁火器弓箭,则步战,不禁甲胄。彼若敢应,便以此定下日期,血溅五步!”

刘吉和文胖子、曹吉祥力劝无效。其实许彬又回华夏去了,于谦远在苏伊士,说是力劝,除了文胖子之外,刘吉和曹吉祥这两位,也不太可能敢怎么喷丁一的,能进谏一下算是很有良心,所以最后便以丁一这决定,去和穆罕默德二世的使者相磋商。

奥斯曼人也只能飞马回报,结果穆罕默德二世听着,却冷笑道:“波塞冬以为,我是会被大话吓退的么?”他认为丁一提出双方不着甲胄,纯粹就是吓唬人!否则的话,为何百人对决,又不禁甲胄呢?

穆罕默德二世身边那曾帮他教导杀手,使其混入士麦那防线的华夏人,倒是告诉他:“丁容城当年便以长刀在土木堡,扬威天下!未曾腾起之际,更于华夏江湖,有风雷动九州之侠名,绝对不可轻视!”

但穆罕默德二世听不进去,奥斯曼诸多大臣也听不进去。

他们听不进,是有原因的:“瘸狼安在?”他们说的瘸狼,是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就算奥斯曼没有如原本历史上一样,快速拿下君士坦丁,但帖木儿帝国在小亚细亚也仍是被奥斯曼人欺负的。所以不得不东遁,向天竺转进,企图杀回华夏。

奥斯曼人认为,瓦剌就是和帖木儿帝国一样的角色罢了,就算是丁一打败了他们,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他们这么认为,并不是狂妄,而是事实依据和逻辑存在的。不单是瘸狼的帖木儿汗国被他们欺负到不成了,便是原来属于金帐汗国的克里米亚汗国,也是成了奥斯曼的附属。【就是最萌总检长那个克里米亚】

所以奥斯曼并不认为鞑靼人有多么强大。

“就按他的要求,定下决斗日期!”这就是穆罕默德二世的答复。

双方的君主都亲自干涉了,于是无论是奥斯曼的使者,还是刘吉,都拖不下去。

这场决斗就定了下来,分两场,一场是百人对决,步战,禁用火器、弓箭;一场是两国君主对决,不着甲胄的单人决斗,兵器是刀。

这在欧洲被誉为“狂人之战”。

上流社会对于百人对决的关注度很弱,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人去谈论;但两国君主不着甲的决斗,却就是无数人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是真的会死人的,很可能在来不及认输时,就被砍死了!

“会放弃的,会有人在最后关头放弃的。”对此路易十一是这么评论的,被丁一拒绝了联姻的路易十一,并没有太过愤怒。至少他没有表现出来,“蒙苏丹和奥古斯都的信任,把决斗的地点放在巴黎,所以我不方便评价任何一方。不过我确认,肯定会有人在最后退让的,毕竟,在冰冷的刀锋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他们都是有着很高智慧的人,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他说的苏丹当然就是指穆罕默德二世,奥古斯都指的就是丁一。

而大胆的查理,给他女儿玛丽的信里,要说得更为明白些:“在他退却以后,你应该结束这次旅行,回到故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羽管键琴和长剑用得一样好。你也许还不明白这一点,但作为一位能谱出《月光协奏曲》的伟大音乐家来说,我想他有这样的智慧。”

这就很明白地指出,丁一最后必定会退让的。因为他提到了丁一所“作”出的乐谱。

在西方上流社会为了两位君主的决斗而陷入狂欢之时,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到达了木骨都束的事情,明显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更加没有人注意到,这支船队在木骨都束停泊以后,有一艘驱逐舰快速地扬帆,驰向士麦那,甚至没有在苏伊士运河衙门做任何的停留。(。)

【有书友去了北京,发现真有金鱼胡同就在皇城,大奇。哈哈哈,作者没乱写啊!】xh118

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二十)第2章 绝户计(十六)第2章 筚路蓝缕(一)第5章 忠义无双(二)第2章 定埃及(十)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6章 伤别离(二十二)第4章 新君(二十)第1章 风吹海不平(七)第95章 万事皆备(十四)第1章 督广西(二十八)第3章 飞地(十八)第1章 督广西(七)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6章 伤别离(十七)第1章 风吹海不平(四)第46章 教看风云手(七)第19章 江山万里烟(九)第23章 种田(二)第3章 爪哇(十五)第3章 立储(十)第1章 入埃及(六)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丁一的奋斗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13章 江山万里烟(三)第82章 雄鸡一唱(十八)第5章 夺门(七)第36章 刺杀(二)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一)第5章 夺门(一)第31章 幽怀恨无句(一)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二)第24章 江山万里烟(十四)第6章 会师(四)第92章 天子赐颜色(四)第5章 夺门(二十)第1章 风吹海不平(二十二)第85章 赢取自由身(十)第3章 立储(六)第5章 租界(五)第1章 风吹海不平(二十三)第1章 督广西(十)第43章 幽怀恨无句(十三)第3章 永镇广西(一)第11章 日久见人心(九)第14章 进京(二)第105章 天子赐颜色(十七)第82章 万事皆备(一)第7章 狰狞(三)后记第41章 幽怀恨无句(十一)第3章 永镇广西(二十七)第70章 工欲善其事(二十)第3章 飞地(七)第3章 立储(二)第5章 租界二第2章 筚路蓝缕(一)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六)第48章 寻人(二)丁一的奋斗二十九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1章 督广西(二十五)第41章 杀熟(一)第73章 把吴钩看了(六)第1章 风吹海不平(五)第4章 万山在握(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第8章 决斗(十四)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五)第30章 或言尧幽囚(三)第2章 定埃及(二)第6章 伤别离(三)第5章 夺门(五)第2章 绝户计(四)第80章 翻云覆雨(十一)第9章 风*流*眼(五)第6章 欧洲(三)第1章 旧部(六)第82章 雄鸡一唱(二)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6章 伤别离(十一)第52章 淡马锡(二)第7章 狰狞(十七)第61章 交易(五)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四)第1章 旧部(一)第5章 夺门(十三)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二)第3章 飞地(十七)第4章 新君(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3章 飞地(九)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1章 督广西(三)第3章 永镇广西(八)第8章 决斗(十三)第5章 租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