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天子赐颜色(六)

第二日一早,刘铁就上了张主事家,说是要寻大名府的王世昌,那少年出得来,刘铁便问他道:“先生问你,丁某弟子,临兵斗者阵列于前,勇者不前,怯者不后,你可能做到么?”王世昌愣了两三息,点了点头。

“先生问你,丁某弟子,读圣贤书,当行圣贤道,知行合一,你可能做到?”王世昌便又点了点头,这些话都是正理,便是做不到也不会有人在街上叫喊“学生读圣贤书,却是要行奸邪之道!”除了点头,他也没有其他选择。

刘铁便从怀中摸了一封信出来,递给王世昌道:“内有三道题,你若三天之内做得出,披甲、提刀,上德胜门城头寻先生拜师便是。”又把着王世昌的手臂,诚挚地对他道,“先生门下尽是热血之士,铁看王君也然,努力!努力!”说罢便转身而去,不再多说一句。

王世昌拿着信站在院门口,跟被雷劈了没什么区别。

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便是国子监的举监生之类,可能都会对此当成一个笑话。

丁一不过是个秀才,门下收些军士教他们识字开蒙倒也罢了,居然敢来收王世昌为徒,还留下题目考较!王世昌是什么人?大名府王越王世昌,不要提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要提还没发生的,只有丁一才知道的成就。

单单现在的王越王世昌,就是有名的神童啊,七八岁的时节,因为县里祭祀时候去玩笼里的兔子,导致兔子跑掉。县官责备他,叫他做首诗出来赔罪。王越当时马上就成诗,“我今放汝上广寒。甚弗遣迹到人间。殷勤寄与嫦娥信,丹桂留枝待我攀。”

这等人,丁如晋居然说要收他为徒还考较?

但王越绝对不是一般人,他是有大能耐的人,有大能耐者,是能捉住机会,创造机会的人。历史上说他前附汪直、后附李广,但事实上,张居正不和冯保结盟,又如何顺利能推动他的政令呢?

王越王世昌能与权阉结盟。说明他这个人把世情看得很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并没有什么故忌。而现在丁一把橄榄枝伸到他面前,接与不接,王越都不会如一般士子的心态去处理。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并没有马上拆开信封。而是磨起墨来。

丁如晋会给他什么样的考题?王越认为一定不会是八股题,没有一位秀才考另一位秀才八股的事。这也太滑稽了。也许是诗词歌赋吧。王越一边磨墨一边这么想着,如果要拒绝丁一,他便于这诗词上,做些破格失叶之类的错误,暗示自己不愿投入丁一门下就是。王越无奈叹了一口气,看来待人处世太热忱也是不好的。

当他磨开了墨。拆开信时,却就愣住了。

因为丁如晋给他留的题,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三道不同类型的题。

第一条写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这是《礼记.大学》里的话,接着丁一又写道:“何以水能载物?因水上之物,不若水之密度,如油浮于水,则以能装十斤水之器皿,装十斤油,则盈。然瓷器之密度甚于水,此若有疑,可将瓷碗称重,再碾碎瓷碗成粉,置于瓶中椿实,刻下记号,再取同重之水置之,可见水必越过先前刻度……”

最后问王越:“何以瓷碗能浮于水?”

第二条写着:“民为重”

这也是定论了的东西,但后面和格物致知一样,被丁一偷换了概念,说的是如王越为一小县县令,此县于山区之中,民贫如洗,便是夜不闭户路不携带遗,也无法让百姓富足,问王越当如何?

第三条却是“多算者胜”

却就是一场敌我双方小队作战的纸上模拟题,有详实地形述说,要求王越以甲方首领做出作战的方案;再以乙方首领做出应对方案。

无论哪一道题,王越都觉得格外的新奇,不禁拍案叹道:“丁容城,国士哉!”

至于挖空心思想把王越拐上贼船的丁一丁容城,此时却已没有功夫去理会王越到底做什么反应了。能做的事做完,现在就得看他丁某人到底有没有王霸之气,能不能把这种历史上的牛人唬上船了。

景帝题了字的那杆旗,此时已插在德胜门城头,明黄金线绣出的八个字,与那陈旧残破的旗帜,极不协调,却也因此显得极为鲜目。吉达披了盔甲,便依旧守在这杆旗下,如当日在瓦剌大营中一般。

丁一自然也不可能幸免了,只能披了全身甲挎着景帝送给他那把堪称艺术品的长刀,走上城墙左右巡视,按丁一自己的想法,景帝是不是想着让自己在万军丛中格外醒眼,好让瓦剌人一箭把自己射死呢?丁一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但他能怎么样?

如果不赐这旗这刀,还可以说是国土安全局衙门职责所在,是侦查敌军细作,以此为由不上城头;而现在旗也立了,刀也挎了,丁一也只能上来城墙吹风,等着瓦剌人铁骑的到来了。

果然如那兵部职方清吏司的郎中胡宁所说,于谦已经开始在划分城墙上的守护了,不得不说,于谦还是颇有几分水平的,至少丁一看来,他留下了足够的预备队,也没有一古脑把所有人都安到城墙上死抗,而是轮流分组替换。

“安全衙门的人手呢?”于谦行到丁一这边,却就急眼了,“如晋!到了这关头,你如何这等不晓事?不是闹意气的时节,不是你挑选弟子的时节,你是上过沙场的人,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事么?”这关头,于谦也顾不得伸量丁一,这节城墙,就吉达守旗,丁一挎刀而坐,看着倒是威风。只是于谦又不是书呆子,一旦蚁附攻城,别说丁一,就是常遇春再世,还是高宠重生,也不可能一个人两只手,照顾得过这么几十米的防守范围。

丁一淡然笑道:“先生放心,依学生看,鞑子今晚是攻不了城的,就算紫荆关破。最快也得明朝才能攻城。”这年代夜盲症是极多的,不论中原还是草原的军兵,都不能例外,夜战攻城虽有突然性,但是势必点起火把。这就成了活靶子,也先又不是王振。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于谦事多得要疯掉。也没有空闲与丁一多说,只是无奈叹了一声:“老夫记得你还有十数弟子在京啊!”

“学生教他们好生安睡,储蓄气力去了。”丁一闲闲答道。

不叫他们上城来协助防守不说,也不叫他们去操练或是去招募军士,居然叫他们去睡!于谦不禁觉得再说下去,自己又要爆炸了。他也搞不清为什么每回遇着丁一,自己这当了二十年侍郎的人,总是会被他气得失控,一时间恶狠狠冲丁一扔下一句:“好!老夫看你丁如晋。明天怎么守住这城墙!你便是战死在这里,只要让鞑子上了城墙,你也是千古罪人!”便气冲冲地走了。

丁一摸了摸鼻子,笑了起来。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如果有兵员,丁一又何必如此?

问题是没有啊,青壮都分不到他手上,除了国子监那数十个热血的举监生之外,根本就招不到一个人,那些民壮都让其他衙门分了去;而那几十个举监生,叫他们上城墙的话,丁一比他们自己还害怕,都是让他们拿着两斤重的刀,伸直手抬到与肩平齐,都坚持不了三息的,杀敌?得了吧!

但是丁某人带给于谦于大人的郁结,并没有随着他走过城墙上丁一的防区而结束。

当于谦与组织民壮的官吏吩咐各式防守器械包括金汁——也就是粪便,这玩意烧开了淋下去只要敌军身上有伤口或烫伤,就可能感染发炎坏疽——准备,别看古人不懂细菌病毒等等,但架不住实践出真知。

却就看着兵部的吏员快步赶来,一张脸跟憋了三天没上茅坑也似的,说不出是高兴还是忧伤,见了于谦便苦笑道:“天津卫那边来报,番禺县已光复,随报捷文书附贼众首级一千三百二十级,获贼军船只七十五,盔一千五百顶、甲七百领、兵刃无数!”

立时于谦于大人的脸面也跟这位吏员一般无二了。

因为着实说不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想来朝廷封赏文书,包括给予丁如玉官职的公文应该还在路上,就算天随人愿,顺风顺水最多也就是刚刚送抵,明显这战报和首级都是在公文没到之时就送上来的,这本来是应该开心的事,说明朝廷有识人之能,拔于危难之中的将官果然是能任事的,接着再给这将官升官赏赐便是。

京师保卫战在即,有这么一则报捷文书,自然也是大大振奋军民士气。

问题是,这统领义民的战官,这位朝廷已封赏的大鹏千户所百户、昭信校尉丁如玉,她是个女人啊!

她要是男儿身,于谦该是神飞色舞,可偏偏她是女的,接着怎么弄?只能接着给她升官了,这等功绩没有赏赐,谁还愿在战事之中拼命为国尽忠?只是按着这么下去,于谦担心江西那边还没出兵,丁如玉会不会就把广东光复了?到时怎么办?国朝要出一位女将军么?这是不可能不赏的啊,到时硬给整出一位女将军、都指挥使?

只不过于谦明显也没有选择,只能苦笑道:“吩咐下去,报捷,大张旗鼓从天津卫报捷入京!”孰轻孰重,于谦还是分得明白的,是否出一位女将军,那是后面的事,此时这份报捷文书,能给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中京师军民起到的作用,已足够让于谦可以暂时不考虑后面的事了。

商辂此时也上了城头,远远就看着那面风中招展的残旧明字战旗,八个金黄的字格外显眼,他轻轻地长叹了一声,低声自语道:“如晋,天子赐尔明黄色,你可知?黄泉黄土也皆黄!”

对于这位学霸中的学霸,他十分清楚,天子赐予丁一的,其实,便是死的颜色。

ps:??没存稿的人,不敢呻吟什么了,唉……弄点推荐票来就好了,其他的,等我有加更的存稿再来呻吟了。搞点推荐票来吧各位看官。

第6章 伤别离(十)第49章 破家(一)第71章 闲游独木桥(一)第3章 永镇广西(十三)第85章 赢取自由身(十)第6章 伤别离(十一)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丁一的奋斗十二第7章 辞京(九)第4章 万山在握(二十)第3章 爪哇(十)第1章 旧部(四)第20章 欺主(一)第3章 爪哇(十四)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第7章 辞京(六)第7章 狰狞(十四)第6章 会师(四)第4章 新君(十七)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7章 狰狞(十一)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二)第60章 更有强中手(五)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二)第7章 风萧萧(八)第7章 风萧萧(八)第7章 考较(一)第5章 忠义无双(十二)第7章 狰狞(八)第1章 风吹海不平(三)第8章 转进(十二)第64章 更有强中手(九)第53章 谋遗产(一)第1章 督广西(二十)第3章 飞地(四)第28章 江山万里烟(十八)第7章 狰狞(十)第2章 割袍(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4章 万山在握(十八)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五)第43章 幽怀恨无句(十三)第19章 大祸(三)第3章 立储(十六)第3章 立储(五)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一)第10章 快意(二)第56章 更有强中手(一)第9章 风*流*眼(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8章 决斗(十二)第13章 江山万里烟(三)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5章 君临(十八)第1章 督广西(六)第9章 风*流*眼(十一)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7章 狰狞(十四)第106章 血腥序幕(三)第3章 永镇广西(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87章 万事皆备(六)第4章 万山在握(二)第26章 视死忽如归(四)第8章 转进(八)第6章 欧洲(九)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九)第3章 永镇广西(三十)第24章 江山万里烟(十四)第4章 万山在握(十五)第5章 君临(五)第2章 定埃及(二)第68章 把吴钩看了(一)第84章 万事皆备(三)第6章 伤别离(八)第1章 督广西(十八)第39章 幽怀恨无句(九)第2章 明敕星驰封宝剑(四)第84章 虎脱柙(九)第51章 离别易销魂(二)第6章 欧洲(十三)第57章 交易(一)第91章 万事皆备(十)第4章 万山在握(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83章 其血玄黄(七)第20章 江山万里烟(十)第4章 新君(十)第1章 督广西(十)第4章 万山在握(十三)第6章 会师(五)第1章 入埃及(九)第1章 督广西(二十二)第32章 幽怀恨无句(二)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61章 更有强中手(六)第1章 风吹海不平(二十二)第32章 或言尧幽囚(五)第74章 闲游独木桥(四)第94章 万事皆备(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