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伤别离(十九)

这场兵演于石彪来说,只有赢也只能赢,石亨为首那一众的军头,在丁一面前才能挺起腰说话,才能在丁一南下的时间,渐渐地消除去丁某人于军中传奇一般的身影,因为丁一现在就已经是一个传奇!不论是募兵还是卫所里的正军、军余,都在下意识地神化着丁一的事迹,石亨叔侄都很清楚这一点,丁一在军队的影响力,要远比在士林更为可怕,这也是为什么文胖子他们在皇宫里,能发展出冲锋队成员的根本,很多的人,比如那些内侍,根本就不懂什么理念,压根就是因为丁一是大英雄,他们觉得给丁一这大英雄当跟班的,准没错!

必须击败、击杀李云聪这六十人,而且还要赢得漂亮,才能让丁一这个神话破灭。

而在于李云聪来说,如果他想跟丁君玥一样,得到一个独当一面的职务,这就是最好的机会了,证明自己,不是在于战胜石彪,也不是在于以少胜多,而在证明他可以很好地理解丁一所教授给他的作战思维,能够在极短时间里,把这种战法战术用到实战之中,以体现出他的接受能力和悟性。

故之,对于石彪和李云聪来说,这场兵演是他们必须投入全部的心血与智慧、经验乃至于生命去取得胜利的事情。但于丁一而讲,这样的一个夜,这场兵演已经被留置到很靠后的位置上,战争向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战争,包括以兵演为形式也不例外。

丁一望着眼前的兴安,仍旧是没有开口的,因为兴安拿出来筹码是不够吸引力的,而丁一对于景帝的处境,却是有几分了解,也许是因为丁一的到来,景帝还要比历史上稍好些。至少英宗让他和吴贤妃、杭氏、唐氏都回到了宣宗生前在宫外包养吴贤妃时,购置的物业里。

历史上景帝要更惨一些,直接就押在西苑,过了两日就死了;而他的母亲吴贤妃,更不消说了,丈夫生前她是小三,丈夫死后总算入宫了。儿子也出乎意料坐上龙椅了,这下可好。孙子去了、儿子也去了,她除了等死,真的也没什么盼头。

现时朱见济还活着,病情已有好转;景帝也没被押在西苑,只是派着兵马看管罢了。

但景帝对英宗干过什么事,他自己心知腹明,英宗的怒火他知道一旦渲泄,只怕连他儿子都无幸理的。所以他绝对是着急,如果能随丁一回广西。景帝以为怎么说还能保得一条性命在,就算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他也才二十五、六岁,还有几十年好活吧。

“容城先生,王爷真的就拿不出什么东西来请您帮忙了,毕竟事发突然,谁也不曾料到这一节……”兴安有些无奈。皇帝富有四海,谁想到有一天被赶下龙椅怎么办?不过他知道,如果无法说动丁一,景帝只怕就是命不久矣,所以咬了咬牙道,“或是先生有什么要求。只管示下吧!”

丁一终于开口,他向兴安问道:“此事于学生而言,有何好处?”

这个对于兴安来说,却就是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他马上就给丁一背了一段话:“韩国公铁券,曰:‘朕起自草莱,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居群雄肘腋间,未有定期,而善长来谒辕门,倾心协谋,从渡大江。于是定居建业,威声所至,无不来附,不一二年间,集兵数十万,东征西伐,日不暇给……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勋。於戏!……’,先生可曾闻?”

韩国公指的就是李善长,大明开国功臣,这段话就是当时写在铁券丹书上的,朱元璋给予李善长的评价。也就是说,朱元璋是因为有李善长来投,才从一二年间,从于群雄夹缝间生存的数千人小势力,发展到数十万之众。所以,朱元璋是在铁券丹书上,注明只要不是造反,就可以免去李善长二次死罪,以及他儿子的一次死罪。

丁一听了没有说什么,兴安却又说道:“当时‘萧何未必过也’,日后又如何?若王爷随先生南下两广,则可防他日之变。”萧何也不一定比得过,这话也是朱元璋当时给李善长的评价。兴安没有一句话涉及到英宗,但句句都是在提醒着丁一这个问题:天家无情。

帮朱元璋打下天下李善长还是死了,据记载就是胡惟庸企图谋反,派李存义去劝李善长,而后者说这是灭九族的,不同意;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再去劝,李善长也不同意;最后胡惟庸亲自出马,李善长还是不同意。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就算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上,所能给他罗织的名目,也是李善长没有揭发胡惟庸。七十多岁的李善长却与妻女弟侄七十余口一起被斩,故居被抄毁。所谓人证,也不过是李善长的奴仆说李善长和胡惟庸有私语。

私语,就是说悄悄话。

所以就算现在看起来,英宗对丁一如何的信重,丁一的功劳又是如何大都好,兴安的意思,是这些都不能说明问题,说不准哪一天,英宗起了心,找个罪名把丁一斩了,也是不好说的。

“公公想得太多了。”丁一温和地笑了起来,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是为什么陈循看了立宪秘约之后会心动的根本。尽管丁一要南下,但是士大夫阶层是不会放弃立宪这件事的,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生死悬于皇帝的一念之上。

知谋逆不报是条罪名,但李善长已做到丞相了,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胡惟庸谋逆成功,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何况他都七十多了,这玩意,是真的经不起推敲的事,但就这么入罪,七十几口一同斩了。

但兴安也知道如果从这一点都劝不动丁一,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只能揖手说道:“先生仁厚,咱家也不好再说,便当咱家今晚没有来过吧!”说罢长揖行礼,便要辞了出去。

但这时门外却就传来了“报告”的声音,丁一叫了入来,却是文胖子、朱动、曹吉祥三人,三人却是齐声说是有事要禀,请让兴安回避,丁一点头准了,兴安一出得去,这三人却就跪下,朱动禀道:“先生,弟子以为,挟郕王下两广,有百利而无一害!先生是坦荡君子,然天家最是无情啊!”

丁一摇了摇头道:“朋友贵在相知相信,遇人只说三分话是无错的,然若世间无一人可信,这人活着也太可悲了。当今不是这样的人,带了郕王回两广的意思,便只有你们才想得到么?别人都是蠢才?若是因此教朋友之间,生了隙,岂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朱动听着,一时也不知道如何答话,这时却就听着文胖子也跪在一边禀道:“少爷莫忘当日自猫儿庄回京师,娘娘也待少爷是极好的。”文胖子这平时不爱掺合的,也进言道,“若有郕王在手,以两广之兵势,一旦朝廷再有乱命……总之,胖子也不会说话,到时少爷要不要做,总是多条路!”

“若到那时,何患无名?”丁一抬手示意文胖子起身,他心想真到了那时节,等多残才会奉郕王起事?再搬个皇帝在自己头上?若真到了那时,当然就是敢叫日月换新天了!

这时却见曹吉祥在跟前磕了头说道:“少爷是纯忠之臣,一颗丹心可鉴日月,自然不是兴安那老狗可以揣摩的。只是少爷若带了郕王回两广,却是为着爷爷啊!不然这郕王在京师,不杀,若他暗中联络朝臣,到时又是一桩祸事;杀了,又教爷爷担上杀弟之名,这史笔如刀,唐太宗千古明君,终是抹不去玄武门之变。少爷与爷爷君臣相得,奴婢以为,当为爷爷分忧才是!”

不得不说,奸臣这职业,也是讲天赋的。

曹吉祥这厮,这么一番话说出来,顿时逼格就上去了许多,多光明,多坦荡的理由啊!

这可不是为了要当军阀,不是要防着皇帝一手,是纯忠,简直每个毛细孔都散发着忠臣气息:为君上分忧嘛!

不然逼着英宗担个杀弟之名,不好,对不对?谁敢说不对?

带郕王回两广不是为了日后有事,可以用郕王名义起兵,而是为全了君臣相得的情义,免得皇帝难做人。

丁一当场就无语了,他是被曹某人这席话说得失语,当真一时不知道如何说起。

“你们先下去,教兴安进来,容我想想。”丁一也只能这么对这三个属下吩咐。

兴安进来,脸上自然是按捺不住的狂喜,他本来已经绝望,没有想到中间还起了这么个变数。不过进来之后看着丁一没有开口,他自然也很识趣地没有说话,垂手站在一边等着丁一理清思绪之后,看看再怎么答复他。

“他有没有想好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丁一大约想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才这么开口向兴安问道。

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5章 忠义无双(十三)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四)第82章 雄鸡一唱(十七)第7章 风萧萧(十九)第1章 督广西(十六)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38章 勋贵(二)第46章 教看风云手(七)第2章 绝户计(八)第3章 永镇广西(二)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94章 天子赐颜色(六)第105章 血腥序幕(二)丁一的奋斗二十一第6章 欧洲(十八)第5章 租界二第8章 决斗(十八)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1章 旧部(十)第1章 督广西(十八)第1章 风吹海不平(四)丁一的奋斗十二第65章 更有强中手(十)第91章 万事皆备(十)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82章 雄鸡一唱(二)第6章 伤别离(十八)第72章 把吴钩看了(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九)第5章 租界(九)第29章 江山万里烟(十九)第6章 欧洲(九)第11章 日久见人心(七)第74章 把吴钩看了(七)丁一的奋斗二十七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3章 永镇广西(二十八)第1章 督广西(一)第5章 君临(七)第5章 忠义无双(十二)第1章 温柔乡(九)第2章 明敕星驰封宝剑(七)第1章 督广西(三)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7章 狰狞(十三)第2章 割袍(二)第2章 筚路蓝缕(十八)第112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四)第20章 江山万里烟(十)第3章 心如铁(九)第99章 只待东风(三)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64章 更有强中手(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41章 教看风云手(二)第127章 待从头(十)第11章 猎火照狼山(六)第28章 江山万里烟(十八)第3章 爪哇(三)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2章 远航(十二)第2章 远航(六)第9章 风*流*眼(八)第2章 远航(七)第4章 新君(十六)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2章 筚路蓝缕(十四)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四)第5章 君临(六)丁一的奋斗七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三)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十一)第5章 君临(一)第30章 杀官(二)第119章 待从头(二)第11章 猎火照狼山(六)第4章 新君(十九)第4章 万山在握(二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8章 决斗(一)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二十)第99章 天子赐颜色(十一)第6章 欧洲(三)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四)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五)第121章 待从头(四)第2章 远航(十一)第3章 飞地(六)丁一的奋斗八第2章 远航(二十)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84章 虎脱柙(八)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二)第5章 忠义无双(十二)第3章 心如铁(十七)第1章 督广西(二十)第7章 狰狞(二)第59章 交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