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

乾清宫的一座偏殿内,四角放置的数个铜盆散发着凉气,盆内的冰块正在一点点融化,殿内温度舒爽宜人。

崇祯踞坐于龙椅上,正在听取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整顿后宫的情况汇报,王承恩依旧侍立在侧,

前番皇帝在处置晋商之后莫名大发雷霆,王德化被皇帝用茶杯砸破脑袋;司礼监秉笔兼内官监掌印王之心更惨,因干儿子杜勋出任宣府镇守太监期间行为不法,对晋商勾结宣府军将交通建奴一事放任不管,且在其中大肆受贿一事而受到牵连。

锦衣卫查抄杜勋在宫外的府邸家产,共得银八万余两,宅院两处。

王之心在皇帝的逼迫下,亲自监刑将杜勋杖毙。事后王之心明智的选择了献银乞活,忍痛将多年积累的家产献出大半,用二十万两银子才求得了去天津养老的敕命,算是舍财保命了。

王德化自崇祯在信王潜邸时便跟随身边,知道这位主人虽然性格急躁,但对身边伺候他的人一向极为宽容,从未见皇帝发过如此大的火。

惊惧之极的王德化恐步王之心的后尘,他才五十多岁,还不想早早归乡养老,他立即带人对后宫的所有太监宫女进行了全面筛查。

王德化安排亲信在宫内扬言,凡有检举可疑人等者赏银五十两,知情不报者即刻杖毙;投案自首者视情节轻重论处。

此举果然奏效,随后不断有宫女杂役前来检举可疑人员和事项。在上万太监宫女的大内,想保密太难太难了。

经过查实,交通内外的太监宫女有二十八人。多为将宫内皇帝、皇后、皇子公主以及贵妃的隐私泄露给某人,以换取银钱之用。这些人大都是能接近帝后或是其身边亲近之人,然后将其见闻泄与宫外。

天家无小事。别看他们传到宫外的都是今日皇帝与皇后下棋、皇后与贵妃不合、皇帝因某巡抚奏折发怒,太子因背错论语被皇帝责罚等诸如此类的小事,但在有心人的细致分析下就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大致判断出皇帝的目的和喜好。

就在调查期间,尚膳监和御用监突然有太监自尽。一为服毒,一为上吊,死因不明。

尚膳监服毒而死的是一名掌司,负责掌管食材采买及宫内食用。十几岁进宫,在尚膳监二十余年。平日里寡言少语,很少与他人打交道。事后搜索他的寝室,在床下发现砒霜一包,宫外宅院一座,宅院地窖里搜出白银两万余两。宅中仆役都是京城人士,受雇于他。因他很少出宫,所以几名仆役对这位主人知之甚少。

御用监上吊的是一名典簿,平素为人和善,人缘极好,只是不知何故突然自尽。这名典簿在京城也有一所小宅院,家中只有一名老仆,也是其花钱雇佣,平日负责看门和打扫庭院,对其主家日常行为一无所知。

王德化听到有人自尽,立刻联想到皇帝发怒时所说的话,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这两人定是心怀叵测,有不可告人的图谋。尤其尚膳监这名掌司,他的位置太重要了。他若是有了什么不轨之心,那可就是滔天大祸。

但两人即死,所有事情就无法追查了,两人在宫内没有交好之人。

尚膳监那名掌司一向独来独往,对人也是不假辞色,众人也不喜与他打交道。

御用监刘姓太监虽然人缘不错,但并不与人深交,众人对他的评价就是:一个好人。

虽然这二十多人中有人是自首的,但王德化还是下令全部杖毙,并名其所在宫殿监司所有人等观刑。看到被打成一滩烂肉的前同僚,所有宫女杂役俱是胆战心惊,当场吓尿裤的、昏厥的、呕吐的不在少数,大多数人晚上都做起了噩梦。

崇祯对王德化的处置还算满意。经过这次净化行动,宫内应当会更加安全,家人的安危得到更大的保障。

两名自杀的太监就随他去吧。崇祯不认为会是暗地里有某个组织想对皇家不利,这些人说穿了都是利益驱使下的个人行为,他拿正德帝和哥哥天启之事作伐,不过是想敲打王德化等人,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瞎子聋子,所有事情都在自己掌控之中而已。

崇祯看着满脸是汗的王德化,开口道:“事情做得不错。你是我潜邸旧人,现在贵为内相,要明白今日的荣华富贵是谁给你的!只要我朱家在,你等才能平安富贵!要是大明江山易主,你等下场如何不言自明!往后要用心做事,莫要犯了禁忌!否则朕决不轻饶!”

“老奴明白!皇家才是老奴等的家人和依靠!那些外臣终不可信!皇爷放心,老奴今后定会教宫中如铁桶一般,皇爷一家人尽可安心!”王德化连忙保证。

这时一名小内监来到殿内,跪下磕头后禀道:“皇爷,皇后遣奴婢来禀报,说是午时请皇爷去用膳!”

崇祯认得他是坤宁宫的内侍,于是笑道:“回去告知皇后,朕一会便去!”

小内监磕头后起身离去。

崇祯道:“朕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去吧!”

王德化磕头后躬身弯腰出了殿。

崇祯对身侧的王承恩道:“大伴,朕想重开东缉事厂,想委你提督。你考虑好之后,朕会让骆养性配合你抽调人手。”

王承恩闻言后既喜又忧:提督东厂后便是司礼监二号人物了。据他所知的宫中秘辛,东厂提督太监权利非常大,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皆在其监视范围之内,包括锦衣卫,也是被其监视的对象。提督太监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其他任何人无权指派他。

他语含不舍的道:“皇爷,您让老奴做什么都成。可东厂在紫禁城外面,老奴接了差事就得离开您的身边,老奴心下不舍得!老奴要是走了,谁伺候您呐?”

崇祯笑道:“天下之人莫不是为了名利二字。别人一听这种好事,马上喜不自胜,想着如何利用权势为己谋利!你倒好,想的是走了谁来伺候朕!东厂权利太大,若是握于刘瑾、魏忠贤之流的手中,那实是太阿倒持!你是朕最为信任之人,东厂交于你手,如朕亲临一样!”

王承恩垂泪道:“老奴说句大逆不道之言!在老奴心中,皇爷便如老奴亲弟弟一般!乍一离开,老奴实是不舍!老奴也非贪恋权势之人,老奴且把厂子开起来,等皇爷寻到忠心可靠之人,老奴便交于他,还是回到皇爷身边伺候您!”

崇祯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向殿后行去,边走边道:“都随你!朕也舍不得大伴!李二喜暂且跟着朕,你那个外侄王世勤做东厂掌刑千户!”

王承恩急忙跟上,二人出了乾清宫后门,径往后面的坤宁宫而去。

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六章 皇庄2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八章 皇庄4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十章 困难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十七章 樊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十章 困难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三百章 证据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