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

阿巴泰带着剩余的数百名弓手和五百甲兵率先撤回,攻击两侧拒马的汉军旗也先后逃了回来。

耿仲明一侧遇到的情形与扬古利那边基本相似,也是拆掉大部分拒马后被明军掷弹兵重创。唯一的区别就是,耿仲明没有身先士卒的爱好,原先在明军中他便习惯于后阵指挥,从不处于队伍前端,所以没有如扬古利一样被炸死。

阿济格听到扬古利身亡的消息后,二话不说,命人将带队的汉军旗统领脑袋砍了下来,失陷主将之罪位列清军军规的第一条。

开战之后阿济格便立于马车的平台上,将整个战事的经过看的一清二楚。

这只明军的确是精锐之师,火铳手临敌不慌。没有像以前的明军那样,清军尚在射程之外,便匆忙将手中的火铳打完,然后掉头就跑,生怕被清军接阵后斩杀。而是阵列齐整,号令严明,手中的火铳也似比原先明军装备的威力要更加强大,射程更远一些,面对如此精锐,人数众多的火铳方阵,阿济格一时也想不出应对之策。

还有那个扔地雷的小股明军(阿济格并不知道震天雷,所以认为明军扔的是地雷),虽然人数不多,但杀伤力巨大。

并且这种杀伤方式让人既恨又怕。就算你是万人敌,但只要隔着一段距离,轻易就会被这种地雷炸死,实在是令人郁闷不已,给人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明军的大炮倒是不要紧,虽然声威骇人,但发射间隔很长,只要冲过炮火覆盖的范围就可。

阿巴泰被阿济格当着诸人的面抽了十鞭子,虽然阿巴泰比他年长十几岁,并且还是他的七哥,但阿济格向来瞧不起这个侧妃所生的七哥。

堂堂大清身经百战的饶余贝勒,居然没近身与明军接战便败下阵来,父汗的脸面都被他给丢光了。

阿巴泰心中怨恨,但面上丝毫不敢显现出来。他了解阿济格,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弟弟性情是多么暴躁。八弟已经贵为皇帝,但阿济格依然时常当面顶撞他,何况自己一贯受众位兄弟的歧视。阿济格身为此次南征的主将,自己要是再当面顶撞,惹恼了他,说不定把自己的脑袋给砍下来。这笔账先记着,等有机会定要报了被他当众羞辱的仇。

阿济格看着诸将,开口道:“诸将议一议,接下来怎生去打!阿巴泰,你先讲!”

阿巴泰闻言摇头道:“普通甲胄挡不住火铳,更挡不住那种霹雳般的炸雷。这昌平是块硬骨头,搞不好崩掉半颗牙。郡王,我看我等还是往东走,去和谭太合兵再行计较!”

阿济格不置可否,接着开口道:“耿格尔、丹巴,你二人也讲讲,适才战况你等都已看到,明军实力不低,咱们该如何去打!”

耿格尔开口道:“郡王,明军火铳是强,可要是破开两翼拒马,没有骑兵遮护的铳手如同羔羊一样,现下应想法破开拒马阵!”

丹巴出言道:“耿格尔说的不差,正面派人袭扰铳手,侧翼破开拒马,之后骑兵一冲,再强的火铳也只能打一次,还不定打得准!”

阿济格沉思起来。几人说的都有道理,现在最主要的是怎样破开那些拒马,不然清军强大的骑兵根本无从施展。

阿巴泰虽然说得丧气,但也未必没有道理,既然遇上硬骨头,何必非要啃到底?如此精锐的明军肯定就这么一只,况且还没有骑兵。自己想走,他们步卒根本不敢追赶,只要没了大炮和拒马的遮护,移阵的铳手就是案板上的鱼肉,长枪手也护不住他们。

探马已经查看过附近,往西是边墙和昌平之间的狭窄通道,不利大军行进。往东则是一片坦途,打下怀柔往南一路打下去,顺义、香河等地难道还有如此精锐的明军驻守不成?可这只明军如果不灭,那犹如芒刺在背,最后很可能成为心腹大患。

思衬半晌后,阿济格沉声道:“不管打不打得下昌平,这只明军须得灭掉!我大清兵与明军交手多年,从没败过!号称关宁铁骑的十几万明军被我大清打的闭门不出!若是连这数千人我等都收拾不下,那就会让本来沮丧的明军士气振作起来!况且火铳手易练,耽搁下去,明廷怕很快会再练出同样精锐的铳手!真要如此,哪里还有我大清争夺天下的机会!”

昌平城下,孙应元正在和火器营参将王允成、长枪营参将李佐、刀盾营游击范玉以及各营千户会商接下来清军的动向。

孙应元开口道:“适才一战建奴折损并不重,除却被火器营杀伤数百弓手以外,其主力骑兵未动。某判定建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接下来势必会发动猛攻,诸将作何想?”

李佐开口道:“禀总兵大人,拒马乃隔断建奴与我部之利器,我部又为火铳手之遮护。现下拒马被破十之七八,建奴定会沿用此计,如何应对还请总兵大人示下!”

王允成开口道:“李参将所言甚是,我部全赖长枪护佑,我部不惧敌正面冲锋,但忧侧翼。敌若破侧翼,火铳大阵转向不易,若被其冲击,形势危亦!”

孙应元沉吟片刻后下令道:“将城内剩余两千长枪兵调出,分别增厚两翼,确保火器营之安危;弓手向前移阵,居于长枪手阵后,刀盾手护住弓手。遣人于两侧拒马前散布铁蒺藜,敌冲锋时刻稍扼其势。城头火炮待敌骑集结时发炮,打散其队形!速去准备吧!”

时间回到谭太部中伏之前。

清军向来注重哨探,其探马都是挑选军中精锐担当,此次深入敌境更是异常谨慎。

谭太将手中的五名白巴牙喇派出,带五十余骑分两部轮番前出查探敌情。

清军每牛录三百人中选最精锐的五至十人,佩利刃,披白甲,故名白巴牙喇。这些白甲兵都是身经百战,勇武彪悍之辈,称得上是以一敌百的勇士。当年的萨尔浒之战中,几十名白巴牙喇冲阵,致使明军两千人溃败。有这五名白甲兵做尖兵,谭太非常放心。

白巴牙喇德喜年约三旬,十四岁便已上阵杀敌,其后屡建战功。但因嗜酒如命,屡犯军纪,所以一直未能提升官职,但其勇武之名冠绝正白旗。

此次他奉命领军哨探,心里也是得意非常:自己也是领着五十人的头领了,这都是自己凭本事争得的。这回定要多抢几个包衣回去,自己的十几顷地家中的三个包衣奴才已经伺候不过来了,这回须得抢五个才够。粮食多了就能酿酒,反正只要给旗里交够了征粮,剩下的自己爱干啥就干啥,谁也管不着。还要再抢几个汉人妇女回家服侍俺,上回那个妇女性子太烈,自己就睡了她一晚上,第二天就投井死了。汉家女儿真是好,身上白生生滑溜溜,把玩起来别提多舒服了。绸缎布匹也要多拿一些回去,家中的老婆最是喜爱汉家的绸缎,汉家女人的身体就跟绸缎一样滑溜啊,啧啧。

想到这里,德喜嘿嘿的笑了起来。

和他并肩骑行的白甲兵苏木斜眼瞅了他一下,不满的提醒道:“德喜,咱这是在敌境,警醒着点!”

德喜满不在乎的回道:“啥敌境,明军那群狗熊也算敌?俺杀过的明军上百个是有了,还杀过明军大将!在这儿跟俺在家一个样,就怕遇不到明军咧!”

苏木知他就这德行,向来容不得别人说他,虽然明军确实不堪一击,但现在是进了人家家门了,保不准有啥意外出现呢。

两名哨探下马进入到路边的树林中查看,前方数百步外几名清军正在纵马小跑,不时左右张望,还有一名哨探正在骑马登上前方路北面的一座缓坡,一切都很正常。

刚刚骑马登上坡顶的清军突然从马上一头栽下,顺着缓坡滚了数十步方才停住,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身上插着数只长箭,使其致命的是咽喉处插着的一只长箭。

眨眼间,苏木、德喜,还有另一名白甲兵哈拉已经将兵刃取在手中。

德喜大声喝令:“迎敌!二十骑跟我向前!十骑放箭!”

缓坡上先是出现一名明军骑兵的身影,一身黑甲,手提长枪,住马看向坡下的清军。随即又一骑出现在他身侧和他并立,之后源源不断现身的明军骑兵并排立在了缓坡顶上,如一群雕像般肃立不动。

最先出现的明军骑士一言不发,单臂举枪一扬,然后纵马从山坡冲了下来,其余明军催马跟随,一冲而下。缓坡顶上依旧不断出现明军骑兵的身影,然后成扇形向下冲锋,除了渐渐如雷般的马蹄声,整个过程没有人发出一声。

双方相距约有两百步,但明军战马接着下坡的优势轻易的将马速提起,双方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

德喜心胆俱裂。从军多年,他第一次有了绝望的念头,对面的明军带给他的压力简直要把他的意志摧毁。

中伏了!并非自己大意,已经有哨探登顶查看了,明军早就埋伏在此了!

这次只怕是回不了家了!自己死了,妻子就会成为别人家老婆,儿子就会被人家当奴才使唤!家中的财物土地也都成了老婆改嫁的嫁妆!

德喜发出绝望的呐喊,如同野兽濒死时的嘶吼。

整个战斗很快结束,勇卫营马队游击王承宪率五百骑兵伏击清军哨探,以伤亡三十五人的代价斩杀清军探马五十余骑。

德喜、苏木等白巴牙喇确实勇猛,以往都是他们击溃明军步卒后尽情砍杀,今日遇到的却是和明军大队骑兵的对冲。

个人的武勇在这种双方人数相差悬殊的对冲中毫无作用,德喜用虎牙枪刺死对面冲过来的一名明军的同时,身中三刀两枪,瞬间丧命,尸首被后面奔来的战马踏成了肉泥。

击杀第一波哨探后,王承宪率队继续催马向前,将第二波二十余骑清军斩杀,五名被清军视若珍宝的白巴牙喇没想到如此轻易的丧身大明境内。

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十六章 平叛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十八章 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