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

张献忠列举合营的种种好处,极力劝说曹操等人前来黄茅关共同抵御官军的围剿。考虑再三的情况下,曹操代表老回回等人表示,回到房县后就率部向竹山靠拢,以此呼应献营。若是发现官军势大,那各路人马就会合兵一处,共同抵御官军。

从献营扎营的黄茅关出来后,老回回打马赶上跑在前面的曹操后开口问道:“老罗,为甚要答应黄虎合兵?官军来剿的是他,俺们转身走就成,跑进大山里,官军上哪找俺们?”

革里眼也跟着问道:“曹操,俺知道你鬼心眼多,不过这回明摆着不是能赚便宜的事;说是合兵,还不是得俺们出人帮他抵挡官军啊?这买卖不划算!”

罗汝才打马前行,头都不回的道:“俺曹操是吃亏的人?先答应他再说!俺们到时看风色再做决断!”

老回回急忙道:“老罗,也就是说俺们不必非得帮着黄虎?”

罗汝才放缓马速,叹了口气,侧过身子对老回回道:“老马,强如高闯王都折在官军手里,恁觉着俺们要是不帮他,黄虎这回能撑多少时日?”

老回回道:“黄虎言明官军顶多不过两万人马。他说手下聚拢近两万人,俺看那黄茅关地势险要,官军想破也不易。俺觉着只要他能撑上一月,时日长了官军就疲了,到时候准就撤兵也不一定!”

罗汝才嗤了一声:“他要是真强还要俺们来帮忙?俺们先回去准备,若是官军人少,等他们打的差不多时,俺们再上去捡便宜;若是官军势大,俺们就跑!”

刘国能坚辞了曹操邀他在房县暂歇一晚的盛情,和老回回等人分手后带着亲兵快马加鞭往回返,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回了保康的自家营地。

一进营地大门,王二娃匆匆迎了上来,待刘国能跳下马来,王二娃走到他近前压低声音道:“大哥,李老四回来了!说是巡抚寻空见了他一面,叫他回来转告大哥,若是真想归降,大哥须得亲自去一趟襄阳才中!大哥,这怎生是好?”

刘国能急忙道:“李老四现在何处?快带他来,俺有话问他!”

襄阳府衙二堂内,年约五旬的湖广巡抚方孔炤端坐于交椅上,幕僚陈同侧立在旁,襄阳知府周斌陪坐于下手位置,其他的佐贰官并没有到场。

堂下跪着两个人,正是连夜从保康赶来的刘国能和李老四。

在仔细问过李老四见到巡抚时的场景与对话后,刘国能不顾王二娃等人的反对,决定冒险搏一把,亲自去襄阳面见湖广巡抚方孔炤。

在嘱咐王二娃等人,若自己两天之内回不来,就立刻带着刘母以及部众向西南跑路,寻机进入蜀中之后,刘国能带着李老四连夜赶往近两百里外的襄阳。

二人赶到襄阳时天色未明,城门尚未开启,于是二人在城墙外找了个地方坐等天亮。

随着天色的放亮,不到辰时时分,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一队军卒来到城门外排开,开始在城门处盘查进城的行人。李老四将几块碎银暗中递到守门队官手中后,二人顺利的来到城内。

由于尚未到衙门上值时间,李老四找到上次花费重金才搭上的抚衙书吏家中,将自家头领已经来到城内一事知会与他,请他代为通禀。

二人在那名书吏家中苦苦等待,直到巳时左右,一队军卒在一名队官的带领下找到他们,搜身之后,将两人带往襄阳府衙。

主座上的方孔炤打量着堂下跪着的刘国能,沉声问道:“堂下所跪何人?所为何来?”

刘国能磕了个头回道:“回大老爷的话,罪民刘国能,以不义之身对抗朝廷,现今幡然悔悟,欲归降朝廷,故亲来襄阳,以示诚意!”

方孔炤开口道:“尔前番遣人禀告有欲降之意,本官思之再三,遂令尔亲来以观其诚;若是尔心怀叵测,定不敢亲自前来!今番尔既亲至,可见确有悔悟之心!尔可知大学士卢部堂已知会本官,数万官军已至郧阳府,不日将对尔等展开迅猛之攻势,若非你见机得快,不用多少时日就将灰飞烟灭!”

刘国能闻听之后心里既惊又喜。若自己再犹豫下去,朝廷大军齐至,到时哪怕自己临阵反水,为防自己诈降,卢象升也会将自己的人头砍下,自己喊冤都来不及。

就在刘国能请降数日之后,随着卢象升的一声令下,官军分三路向竹溪、竹山、房县一带包抄过去。

按照卢象升的部属,官军右路黄得功与李重进部进攻竹溪一带的流贼,将其击败后赶往竹山方向。

左路的秦翼明与祖宽部则是进击房县,然后将其往保康方向驱赶,与湖广巡抚方孔炤率领的官军两面夹击,争取将其歼灭。

他自己则带着天雄军与京营两万人马由正面进攻竹山,争取将张献忠部全歼与竹山。

张献忠将重兵部署在了竹山县城里,力图依靠城墙给与官军以重大杀伤。

当闻听官军只有不到万人时,张献忠心中略微松了口气。

看来寿州之战官军折损也是不少,不然怎地才来了这么点人马?

刘文秀和艾能奇在寿州之战刚刚打响便已逃跑,所以对当时的战况知之不深,只是说有数路官军合围而来。

看来高迎祥虽在寿州吃了大亏,以至于被官军擒获,但在还是给官军造成了很重的伤亡。

既然官军人少,那就派人知会曹操等人,让他们前来合兵,争取在竹山给与官军以重创,然后再向蜀中进发。

张献忠没打算出城跟官军野战,自己手下差不多有两万,留守黄茅关的有三千人,城内这一万人中虽然有数千老营精锐,但当不得官军的正面冲锋。

若是曹操等人从东面带兵过来,官军肯定会分兵拦截,正面的官军也就有七八千的样子,若是分出一半的兵力去打曹操他们,那自己就会趁机带着老营人马出城与官军混战。只要打破官军阵势,城内剩余人马就可以顺势冲杀,真要如此的话,一场大胜也许就在眼前。

他却不知道的是,卢象升生怕把他吓跑了,这才故意在正面摆放了不多的兵力。

现在官军前来的北门正面,只有神机营与伍军营各三千人马,以及天雄军的两千人,而茅元仪与冯勋各自带着五千大军,从竹山东面的罗英山穿过,已经绕到了竹山的南门,将张献忠部通往蜀中的道路给彻底切断。

竹山县城西门外五里处的堵水桥虽然并不甚宽阔,但却是连接县城与黄茅关的必由之路。

张献忠在桥西靠近黄茅关的一侧布置了五千人,由孙可望率领,专门来防守这座小桥,以确保城内人马想退往黄茅关时的通道畅通。

正当孙可望接到城内通传,说是官军已至北门时,他派往北面的一队探子急慌慌打马来报:近万官军从北而来,据此不到五里!

孙可望顾不上探究官军从何而来,马上遣人进城禀告后,立即下令排好阵型面向北方,准备与官军接战。

虽知道自己这五千人不一定是官军的对手,但孙可望硬着头皮也得迎战。

堵水桥不能让官军给占了,不然的话城内的义父就无法退往黄茅关了。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义父能迅速派兵过来接应支援了,自己要是率部退往城内,那往西的道路就彻底断绝了。

当堵水桥西的流贼在纷乱中排好阵型不久,杨茂功率领四千天雄军以及神机营、伍军营各两千人赶到。

卢象升的战术很明确,将黄茅关与竹山县城隔断分开,消灭黄茅关之贼,将竹山北、南、西三面完全隔断,只留向东的通路。

看到对面数百步外的流贼歪歪扭扭的阵型,杨茂功轻蔑的一笑,在与神机营和伍军营的两名游击简单商议过后,神机营两千铳手分为五排向前行去。天雄军的一千弓手则居于左侧,三千名长枪手紧随其后;伍军营的一千刀盾手、一千名长枪手居右突前,随时准备上前给中军铳手做遮蔽。

孙可望一声令下,流贼五百余名弓手畏畏缩缩的向前迎去,走出数十步站定后组成一个小方阵,弯弓搭箭指向迎面而来的官军。

神机营铳手用的火铳、火药改良过的,射程威力都大大提高,射程由原先的四十余步提升到了近六十步的距离。

在官军铳手距离还有七十步开外时,流贼弓手中有人在慌乱中已经将箭只射出,剩余的五百余弓手下意识中也随着射出了长箭。

第一波弓箭并未对官军造成任何伤害,绝大部分箭只都扎在了官军前面的地上,神机营铳手依旧排着整齐的阵型迈步向前。

随着双方距离的迅速拉近,贼人弓手不断将箭只抛射进铳手的方阵中。带着宽沿铁盔的铳手纷纷将头低下,挡住了从天而降的箭只的伤害,只有少部分长箭射中目标,但并未穿透铳手身穿的内衬夹有铁片的棉甲。

右侧伍军营的刀盾手快步来到铳手身前,举起大盾遮蔽着流贼的弓箭。一声尖利的喇叭声响后,铳手们停下脚步,前排刀盾手伏低身子,第一排铳手举起火铳指向前方的贼人弓手。

射完五六轮的贼人弓手看到黑黝黝的铳口指向自己,心中的恐惧感陡然加大。前排的贼人发一声喊,转头向后跑去,方阵顿时乱作一团。

一声短促的喇叭声过后,一阵爆豆般的轰鸣声响起,四百枚弹丸从铳口激射而出,呼啸着飞向乱糟糟向后逃窜的贼人弓手。

五十余步外的贼军人群中飞溅出无数血花,百余名贼人被铳子击中倒地。除了被射中头部当即死亡的,其余中了铳子的贼人们并未立即身死,巨大的疼痛感让他们忍不住在地上翻滚哀嚎起来。

神机营第一排铳手打完迅速收起火铳向两侧撤去,第二排上前,迅即打响火绳早已点燃的火铳。

两轮火铳打完,流贼五百余名弓手倒下近两百人,其余的惊叫着跑回了自家阵营。

左侧的天雄军弓手已行至贼军阵前六十步外排好方阵,随着哨管的一声令下,一千只三棱长箭如同一小片乌云一样飞到贼人头上,然后转头扎了下来。

流贼阵型右翼的士卒,在三轮长箭打击过后便留下一地的尸体伤员后惶然逃窜,随着一声长长的喇叭声响,官军长枪手绕过弓手,大步向前冲去。

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十九章 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