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

黄滨现在已经成了长安镇家喻户晓的人物,几百人的大工坊可是从未见过的,能成为管事那肯定是相当能干才让东家看上的。黄滨偶尔上街时,跟他认识的都是老远就客气的打招呼,口中都是尊称一声“黄管事”,黄滨心里也是开心不已。

而自打将工坊建起之后,程林便将整个管事权全部交给黄滨手中,他则接到了京城总号派来的新任务----在杭州府成立四海票号,开始着手于利用资金向小商户放贷的业务。

朱由检自后世而来,自是清楚银行的利润有多高。虽然他对金融业并不十分了解,但最简单最初级的放贷还是知道的。

收储业务暂时很难开展,但既然收储的目的是利用收放之间的差价获取利润,那先直接动用本金放贷即可。

这项业务针对的是江南豪商们赖以获取暴利的来源——高利贷。

朱由检的目的很简单,利用四海商行雄厚的背景,将贷款利息降到极低,打破某个集团对放贷业务的垄断,让更多需要资金发展的小商户得到实惠,促进整个制造业以及商业流通环节的大发展。

四海商行总部现在的总掌柜已经变成了巩凡物,原先的两名掌柜继续留任,辅佐巩凡物开展工作。

现在不管是长芦还是寿光盐场的发展都已经迈入正轨,能力突出、表现出色的巩凡物在盐场继续待下去已无必要。在从负责监护盐场安全的锦衣卫中挑选了可靠的继任者之后,巩凡物便被朱由检召回京师出任新的职务。

作为皇帝,朱由检不可能随便见一个白身,那样于礼不合。但对于巩凡物一年多来的出色工作,赏赐却是不可少的。

对于给与巩凡物什么样的赏赐,朱由检曾单独征询过巩永固的意见,毕竟巩凡物还是他的家奴,总得问问主人对方最看重什么才好。即凡是要赏,那就一定要赏到心里去才有效果。

据巩永固所言,巩凡物对钱财并不看重。其性格豪迈洒脱,性喜交游。巩永固曾多次言及替他除去奴仆身份,但巩凡物表示,他这辈子不会从巩家脱离,他的儿孙若有机会会独立出去。巩凡物的长子已至束发之年,巩永固也是聘了一名老秀才从小教导与他,巩凡物对这个长子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其将来能有所成就。

只要知道其最看重什么就好说了。随着朱由检的谕旨,巩凡物被赐锦衣卫千户一职,长子进国子监读书。

这个锦衣卫千户只是个荣衔虚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手下并无校尉力士听差,巩凡物的具体职责还是四海商行的总掌柜。

皇帝的恩赏让巩凡物感恩戴德,尤其长子能进国子监一事让他内心激荡不已。

他从巩永固那里得知,圣上欲将国子监恢复到国初时的地位,会在恰当的时机将国初时朝廷从国子监选人用人的方略重建起来,只要表现良好的监生,将来在仕途上就会有所发展,至于前途如何,那就要看个人的能力了。这就是说,只要长子自己努力,取得一个官身应该不成问题了,再不是如他这般还是奴仆的身份。

在通过巩永固的转述充分了解了皇帝的意图后,巩凡物决定先在杭州府设立票号,等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后再向其他府县推广。

巩凡物亲自坐船赶到杭州府,在程林的陪同下看过长安镇的工坊后,对程林的做法和能力给与了肯定,并表示工坊的规模还可以再扩大,争取带动长安镇丝绸业有更大的发展。然后两人就成立票号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决定先在长安镇开展业务。

管理四百余人的工坊一个人可是忙不过来,每日各种各样的繁杂事物让黄滨焦头烂额。在征得程林的同意后,黄滨将家人亲戚都招进了工坊。

他和妻子负责工坊内的管理,两个大舅哥负责食堂所需米面油菜等物资的采买,爹娘、丈人丈母、两个大舅哥的妻子则是管着饭食的制作。

在经过开始的各种混乱之后,一个多月后,工坊的各项管理慢慢得到了理顺,黄滨也不像最开始时那样忙碌了。

这日工坊工人陆续下了工,在仔细检查了工坊内所有物事后,黄滨嘱咐好雇来晚上值夜的邻居老黄头后,这才返回不远处的家中。

提前回来的妇人们已经烧好了饭菜,黄滨的老爹烫了几壶米酒,黄滨的丈人、两个大舅哥以及黄滨父子围坐在一起,一家人品着小酒开始闲话,妇人和孩子则是在里屋吃饭。

黄父端起粗瓷酒碗浅酌一口后,放下酒杯乐呵呵的开口道:“范家的二小子跟刘家的小囡后日定亲,俺看了看账本,阿滨定亲时他家给了二十文钱外加一只公鸡;俺寻思了,后日俺还回去七十文钱就够的了。阿滨,你觉着如何?”

黄滨放下手中的筷子回道:“阿爹,范云技巧能干,平常得空还帮我修修织机干点杂活,刘女也是心灵手巧的好工人;我还打算提携一下小范,这回啊咱回礼得重一些个,我看呐,就给一两银子好了!他知情了往后会下死力干活的!”

桌上其余几人闻听一两银子后都是吃惊的看着黄滨,黄父嗫喏道:“阿滨,你说的甚话?一两银子咧!可是好大的一笔财哦!平常人家要花用一两个月的哟!”

黄滨的丈人也道:“阿滨呐,虽说是你的家事,俺不该掺言,可这回的礼也过重了!这才是定亲,要是他过些日子成亲,你可咋给?”

黄滨一听丈人说的在理,便开口对黄父道:“丈人说的甚是,那就给五百文钱好了,成亲时给一两贺喜!”

黄父还想再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从前黄家的日子虽说过的不错,每年能净进账几十两银子,但跟这段时日比起来却是差的太多了。

黄滨作为管事,每月有五两银子,年底还有一成的分红;他的妻子现下也成了管事,商行每月给她三两银子的薪酬,两个人加起来一年就近百两,已经远超以前每年的纯收入了。

他们老两口加上亲家一家六口,每月都是一两银子的薪酬,这要是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辛苦劳累算不的什么,力气不用也攒不下,能换回银钱那才是本事。

只要这样持续下去,黄家不用几年就能成为镇上少有的富户。用黄滨的话来讲,过几年也给他们老两口置办上绸缎衣袍,然后在雇几个婢女仆人供家里使唤,将来人家看见他也得恭敬的喊一声“黄老员外”了。

这一切都是自己儿子挣来的,儿子在这个家说话就得有威信才成。不管自己舍不舍得,都得听儿子的,尤其是在亲家面前,更得给儿子留下足够的脸面。

Wωω •Tтka n •CO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好了,一家人开始说起别的事情。庄户人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这一说法,边吃边聊才更有家庭的氛围不是?

黄滨的大舅哥李年口中咀嚼着食物道:“阿滨,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你帮着拿个主意,咱们两家你见识最多,俺们都信你!”

黄滨忙道:“大哥有话说就成!俺们都是一家人,别那样见外!”

李年瞅了眼李父,见他微微点了点头,便鼓起勇气道:“俺不想再干采买了,俺想跟着你学学修织机!工坊两百架织机,有时一日要坏好几架,俺看你又要顾这又要管那的忙不过来,还得范云寻空帮衬着你,俺要学会了你不就轻省许多?眼见着镇上织户越来越多,可修织机的就那几家,有时碰巧了也转悠不开,俺要是学会这门手艺,家里不就多了份进项?你觉着可成?”

黄滨笑道:“这是好事啊!俺正愁着没人帮衬咧!大哥能有这份心思真是不孬!等等俺琢磨琢磨谁能替你,之后大哥你跟着俺就成,只要用心,半年之内定能上手!呵呵!”

李年端起酒碗郑重的道:“阿滨,俺这当哥的敬你一杯!俺妹子能找到你这样的夫婿,这辈子是享福了!俺们一家人都跟着沾光不少!俺全家都记着你的恩!”

旁边的李父和黄滨的二舅哥也是使劲点头。庄户人家不善言辞,但从表情上能看得出,李年的话也是他们心里所想的。

黄滨急忙摇手道:“大哥你说这话俺可是受用不起!阿芬嫁过来之后,上敬爹娘、下抚儿女,还要操持家务,现下又跟着俺进了工坊,这左邻右舍谁不夸俺黄滨找了个好娘子?俺心里也是万分知足!俺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衬着把日子过好,这就是俺心里所想!”

二舅哥李岁开口道:“阿滨说的是!一家人知心就成!俺和大哥不同,俺喜欢干采买这一行,将来若是工坊做的更大,俺还是干这行就成!”

黄滨笑道:“俺听程员外的意思,工坊肯定是能做的更大,将来俺们的薪酬还会跟着涨咧!只是俺们要全心去做,不得偷奸耍滑最好!”

其他几人都纷纷表态,遇到这样的好东家,自家绝不会让人家说出个不字来。

黄滨吃了一口酒,突然想到一件事请,于是放下酒碗问道:“二哥,俺们整日都是待在工坊中,与外面之事听得甚少,你日日在外奔波听到的事情多;俺问问你,这镇上可是有人也想办一个大工坊,可就是手里无有太多银钱的人家?”

李岁闻言举着筷子脑子来回转动着,他每日都要采购许多物资,接触的人多且杂,镇上但凡有什么事他都能打听的出来。

想了片刻后,李岁眼睛一亮,笑道:“俺还真想起一个人来!他时常跟俺打听这多人是怎生管束的!阿滨你应该认识这个人,方立!家里也是有几台织机,人也蛮不错的!”

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七章 皇庄3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六章 皇庄2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