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

卢象升的捷报于十日后快马送达京城。一起送来的还有此次战役的具体战况,以及从竹山县城内缴获的一些战利品,包括张献忠使用的金印一枚、缕金龙棒一根、令旗令箭各八件、张献忠使用过的镀金双龙铁棍一根,上面还刻有“八大王金鞭”五个字,还有镀金大刀一柄,上面刻着“天赐飞刀”四字。

朱由检好奇的检视了一下这些战利品,对于张献忠的了解倒是更加深了一层。

镀金什么的倒也罢了,你说你一个流贼,居然还用双龙棍,还用什么金印,怎么不连龙袍冠冕一起准备好?

高迎祥那么大的势力还没准备登基呢,你一个附于骥尾的苍蝇就敢想三想四的,谁给你的自信和勇气?难道是一个姓梁的女人,对着你唱了首歌你就做起梦来了?该不会是潘独鳌和徐以显那两个败类给他出的馊主意吧?

这个逆贼确实死有余辜,本想等卢象升能把他生擒来,然后和高家兄弟一样切成若干小块放太阳底下晒干呢,没想到居然自尽了。

梁姓女子给的勇气用到了这里,总算比被切成肉干要强出好多。

战报上没有提到朱由检最关心的李定国的名字,想来是官军除了张献忠以外,对其他人并不在意。李定国或许殁于阵中,或许是不知所终。其他孙可望、刘文秀之流朱由检并未放在心上,死活都无所谓。

朱由检从内心是希望这位后来抗清时的汉人名将能逃出生天,因为他本身不像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那样,具备巨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读书明理之人做事不会太过分,更不会视人命如草芥,但这种仁慈和仁义会严重制约着李定国的发展。

但愿他能活着吧,要是有他的消息就派人将他擒来便可。

自己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很多事并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除非自己是神仙。

对于方孔炤能招降刘国能,并顺势定计擒获罗汝才、贺一龙一事,朱由检真是不怎么相信。

只能说方以智的这位老爹运气不错而已,刘国能是离着他近所以才去向他请降,若是换了别人做湖广巡抚,刘国能照样还会去请降。

方孔炤并非文才武略出众之人,说穿了,本身他就是个才具平庸的官僚。你说让他去设计逮住以智计出名的曹操罗汝才,真是有点天方夜谭,朱由检觉得反过来还差不多。

不行,得让人问问刘国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对于这位老旧官僚,居然能培养出方以智这种大才来,朱由检也是暗自称奇;他其实更相信方以智是个天才,与他老爹的培养没有半点关系。

若是按照方孔炤这种老旧思路,方以智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其他杂书是绝对不允许翻看的。

虽然方孔炤的奏折把招降擒贼一事写的妙笔生花,但朱由检很是好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既然前面有张文耀的例子,那刘国能就一样授个游击,部下精选整编后暂归卢象升麾下听命好了。投降的人格外忠心,历史上的白光先、高杰就是个例子,不过高杰现在没有出现,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罗汝才、贺一龙就地斩首就行。这些贼人出身草莽,心中没有半点忠义,不像张文耀和刘国能这种在官军里待过,至少是懂得服从和听命之人。至于左金王蔺养成和老回回马守应不见踪迹,那就命人搜剿便是,料这两人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高迎祥、张献忠身死、革左五营覆灭、李自成逃亡,历史上推翻大明的流贼已经基本肃清了,自己这也算是改天换命了吧?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心中暗自得意。

前世自己一个普通人,穿越过来做成如此大事,心中自是满满的成就感。

眼前的对手就剩下建州了,以自己现在掌握的实力来说,对付建奴问题不大,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灭掉皇太极了。

朱由检其实倾向于慢慢熬死对方。

以建奴现在不过百十万的人口来算,经济体量连后世江浙一带一个发达乡镇的百分之一都赶不上。

辽东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严重的制约了建奴的自身发展。并且各种资源极度匮乏,所需战略物资都要靠外界输入,只要严密封锁住建州物资的出入,不用数年,这个半奴隶制的部落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只要派遣少量精兵,轻而易举就能将之降服。

依着建奴极度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若不是数次从大明掳掠去大量的人口和匠人,他们现在还处于穿兽皮、用骨箭的时代。

可这样做的话,将来自己的事一旦写成书,会被无数看书的人痛骂,指责自己为何不跃马提兵踏平建奴,什么什么笑谈渴饮啦,壮志饥餐啦,那样自己会觉得好尴尬呀好尴尬。

若想花时间来熬死困死,倒是会少牺牲掉很多大明士卒的生命,可缺点也是很明显,这就代表着封锁期间,还要捏着鼻子继续喂养辽东将门这些祸害。

可要是强攻的话,现在还不到时候。连年的大战过后,将士们需要得到充足的时间来休息。

后世网上人尽皆知的用船运兵到金州一带,从侧翼骚扰的方法来对付建奴的方法,朱由检其实并不看好。

首先,这种骚扰方法要动用一只精兵,人数太多不行,人多了粮草物资怎么补给?至于说用船运粮,现在内地还有无数的百姓等着郑家运来的粮食糊口呢。

那么问题来了,你派数千人过去干嘛呢?

后世的很多人可能没去过东北,并且将后世那种人口密集、村镇相连的情况带入到了过去,东三省总人口现在已经是过亿了。

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东北太大了。

尤其后世的黑龙江省,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丘陵,跑上数十里才能看到一个几百口人的小村落,那还是人口爆炸的世代。

满清入关时总人口不过是在三百万左右,那还是之前几次进入大明内地劫掠后的总数。

朱由检估计现在建奴总人口也就在一百到一百五十万之间,其中满八旗也就五十万上下,其余的一百万由辽东汉人、劫掠去的内地汉人以及蒙古人组成。

如此宽满辽阔的大地上才百十万人口,你派人过去骚扰,请问你骚扰谁?你知道去哪里骚扰?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建奴人口密集且不设防的村子,然后冲进去大砍大杀一通?

出去一两百里见不到一个人影,看不见一个村落,而你一次派出几百上千人,要携带多少粮草?这来回数百里地,要是被建奴发现,人家骑兵在平原上能饶得了你?

强攻?不敢;骚扰?你觉得大明的官军能骚扰的了骑射无双的蒙八旗吗?你骚扰几次,沾点小便宜,人家把蒙古人派过去躲起来,你又出来骚扰了,蒙八旗一冲,你还骚扰不?你这是来骚扰还是来送人头啊?

好吧,几千人太少,那派几万人过去,粮草物资就当有运输机天天空投,这几万人过去干嘛?肯定不是骚扰了,这是一只大军,得和建奴硬怼。

行,怼吧,建奴聚齐一半兵力打不过你吗?结果还是送人头去了,然后丢下的士卒兵器盔甲粮草物资,让建奴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是大明常凯申吗?

什么?从正面出兵去救,正好合兵一处扫平辽东。

既然能从正面带兵打过去扫平辽东,那还从侧翼派人干啥?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这种想当然的方式纯属异想天开,屁用没有,但却引起后世无数军事小白的狂热追捧。好似穿越过去后,不用船运兵过去骚扰建奴你就是个白痴一样。实际上他们对过去战争所需要的海量物资补给,以及道路的复杂性一无所知,很多人以为过去的道路状况跟现在一样平坦宽阔呢。

毛文龙在东江镇其实对建奴没有产生任何威胁,他最主要的功劳就是收拢了大批不堪为奴的辽东汉人。

至于说他派兵骚扰,一个月出去斩首三级五级,自己死伤好几十,那样做有用吗?

后世穿越书中受热捧的占领海岛,侧翼骚扰的策略和计划,不过是某个大神自己琢磨出来的艺术创作而已。

这更像是三国演义里的火烧博望坡、水淹七军之类的艺术加工和想象,真实的三国里根本不存在。

剿灭献营也属大功,虽然张献忠是自尽身亡,但若不是官军奋勇作战,他肯定不会自尽。

参与剿杀张献忠的人全部官升三级,赏银百两。

但将领们如何赏赐让朱由检感觉有点挠头。

刚刚封赏过才没几日,现在已经是赏无可赏了。

怪自己把调子起高了,这下好了,下不来了。

总不能给祖宽封伯吧?虽然他在这次战斗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还达不到封伯的程度。

要是给祖宽封伯,让他爹他叔他大爷怎么办?周遇吉、曹文昭、左良玉、贺人龙、曹变蛟、李重进、秦翼明等等这些主将能没意见?

周遇吉随着孙传庭剿灭高迎祥,左良玉等人跟着洪承畴剿了陕北之贼,这等大功都没封伯,别人还是算了。

卢象升也无法再拔擢,还有洪承畴、孙传庭在那比着呢,再拔擢就得加太子少保了,可首辅温体仁都没加,这说不过去。

方孔炤得酌情给赏,虽然也许实际上他没多大功劳,但起码对外界来说,人家又是招降又是擒贼的,不赏难免让人寒心。

加个左副都御史衔吧,酬功足够。

郧阳巡抚在这次战役中毫无动静,也没见卢象升在奏本里提到过,看来才具不堪,得寻机换人。

张献忠居然在竹山和竹溪都屯了田,看来这是想把两地当成根据地啊,这回正好让两地百姓顺势屯垦就好,税赋减免三年就行。

两县的知县佐贰都阖家殉国,让内阁依照惯例追授吧,并遣人查访家人,厚恤之。

与卢象升的捷报先后送达的,还有开封知府路隽的奏本。

周王想要进京面圣。

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五章 皇庄1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九章 皇庄5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九十六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