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

时节已至五月中旬,北地的气温也一天天升高,草木花卉都已是繁盛绚烂。

寅时初,蓟镇总兵府后院花厅内灯火通明,一个个美貌的侍女端着盛放着各种美食的杯盘碟碗穿梭往来,总兵府内戒备森严,随处可见执刃披甲的武士。

宽敞的花厅内四角点燃数只婴儿手臂般粗细的蜡烛,正中间摆放着一张花梨木方桌,上面摆满各种珍馐佳肴;酒桌的正上方悬挂着一盏白色绸缎制成的方形灯笼,绸缎外面绣着有仕女簪花图案,里面固定着数只略微小一些的蜡烛,将正在欢笑宴饮的数人笼罩在光影之中。

酒桌上共有四人:洪承畴、因督运粮饷稍晚方至的沈世玉,还有就是吴襄父子。

洪承畴坐于主位,沈世玉与他对面而坐,吴襄父子则是打横相陪,四人面前各自摆放着白玉制成的精致酒碗,碗中是琥铂色的陈年女儿红。

酒菜上齐之后,吴襄一挥手,所有的侍女仆从全部退出并远离了花厅。

“我儿三桂入关剿贼归来数月,期间与卑职数次谈及督师时,话中满是敬仰之意,亦对沈公于闲暇时之拨冗点拨不胜感激!其对督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高深智谋钦服不已!恨不能常在督师帐下效命,以血勇之躯建不世之功!卑职今日终是有幸得见我大明擎天之柱,心内实是深感荣幸之至!卑职仅借杯中之酒以敬督师,对督师两载以来对三桂拔擢照看之恩深表谢意!”

穿着一身青色直身便服的吴襄站起后双手举杯过顶,低头向洪承畴致意道。

“左都督太过客气,长伯能有今日成就全凭自身与战阵搏杀所得,本官只不过据实上奏、朝廷论功行赏而已;至于大明擎天之柱之称谓,本官权当左都督酒后笑谈,以后切勿再提!来!本官提议在座诸人共同举杯,为我皇明平靖流贼而贺!”

对于吴襄有些过火的夸赞,洪承畴心中略感不悦。大明擎天之柱这等话语若是教外人所知,指不定要惹得多少人心里不快,尤其是卢建斗和孙白谷,二人的功劳不下于自己,这句话纯粹是给自己招灾。

但他面上却是不露声色,笑着举起酒碗浅酌一口后随即放下,其余三人连忙起身,将碗中酒一饮而尽。

身为南人的洪承畴口味清淡,只捡着几盘青菜以及一盘香笋鸡丝尝了几口,随即放下银筷赞道:“左都督府上厨艺不坏!此几样菜蔬颇合本官口味;不过本官要提醒一下长伯,年纪轻轻切勿贪恋口腹之欲,日常还是要勤读兵书战策、多习战阵之事,以备将来之需才好!”

正亲自给洪承畴斟酒的吴三桂连忙放下酒壶,拱手施礼道:“小子谨遵督师教诲!小子回返数月来,日常亦是督促手下兵卒习练武事,绝无一日放松!现下流贼既灭,建虏已成必决之敌,小子愿有朝一日追随督师,率大军灭此朝食,以宽我皇心忧边事之心!”

洪承畴大声赞道:“好!大丈夫功名当在马上取!长伯有此志向,本官老怀甚慰!此言此行可为我大明官将之模范也!来,本官提议,为大明有长伯这等年轻俊彦干一杯!”

说罢,待吴三桂给吴襄、沈世玉斟满酒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其余三人纷纷把碗中酒喝干。

酒过三巡之后,沈世玉笑着开口道:“左都督,洪公此次离京前,圣上专门下旨给兵部,按蓟镇兵员人数下拨三个月之粮饷,共计纹银十二万八千两、粮三万四千余石,明日还请左都督遣员查收并出具收据,以便兵部职官返京时交差!”

吴襄急忙拱手逊谢。

他心里清楚,兵部只是按蓟镇上报的人头拨下钱粮,并未提核查兵员数额一事,在当今朝廷严查各地统兵大将吃空饷的前提下,这已是朝廷对蓟镇释放的极大善意了。

其实吴家在辽东多年,早已通过走私、吃空饷、经商等手段捞取了大量的财富,此次移镇蓟州后,已经察觉到朝廷对辽东将门不满的吴襄生怕因小失大、为了那点空饷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上报兵部的蓟镇兵员数额并无多大水分。

尽管如此,他吴家终究还是要欠着朝廷的情分的。

“吴某于辽东戍守多年,与辽东各统兵将官甚是熟稔,沈公此次跟随督师赴关外就职,终归是人地两生,辽东戍守之官将皆是数代镇守,其中难免有跋扈无礼之辈;沈公若遇为难之事尽管开口,吴某的面子辽东官将大多还是会给的!”

吴襄这番话名义上是对沈世玉讲的,实际是说给洪承畴听的。

从自己率部移镇、勇卫营守御山海关,到今日洪承畴替换昏庸的吴阿衡督师蓟辽,这接连不断的行为正如次子吴三桂所言,朝廷对辽东将门已经无法忍耐,他吴家必须要拿出一个态度来了。

虽然不清楚洪承畴此去辽东会采取什么手段,但与辽东将门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吴襄知道自己几个舅哥以及手下那帮将领的德行,如果洪承畴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在事涉个人利益的问题上,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极端事例。

前任蓟辽督师吴阿衡赴任锦州不久,就被辽东那帮武将连吓带哄的赶回关内,无奈之下只能龟缩于蓟镇,整日饮酒消愁,直至被一道圣旨罢职回家。

祖、吴两家虽然是利益相通,在大事小情上向来共进退、同取舍;但吴襄素无大志,对目前的富贵荣华已是相当满足,他甚至有过走通朝廷重臣的关系,回京谋取一个虚职、安享富贵的念头。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吴家已被舅哥们绑在了一条船上,想要脱身谈何容易。

“呵呵!左都督一番好意,在下心领了!沈某不才,追随洪公身侧已五载有余,期间见识过无数重将悍卒、凶贼恶徒,尸山血海中混迹多年,沈某自认不乏胆识与见识;辽东一地终归还是大明之地,辽东将卒亦是大明官军,洪公身负圣命督师蓟辽,此乃代天子行事也!沈某亦曾虑及此行后心有所悟,值此四海平定、官军强盛之际,大明之境内何人敢违抗天命!”

沈世玉言罢,端起酒碗仰头喝干。

他知道吴襄的示好之意,但身为钦差大臣的幕僚,沈世玉决不能示之以弱,他这番话其实就是代表着洪承畴的态度。

酒宴与酉时末结束,吴襄父子分别恭送洪、沈二人回客房歇息。

到达客房门口时,沈世玉转身对身后的吴三桂开口道:“长伯,数月不见,学问可曾放下?来来来,随某进屋,某要考校与你!”

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十五章 哗变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