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

“下官奉命监军宁锦,来此已有一载有余,日常也曾四处寻访查探,以了解当地情势。正巧于适才督师所询义州一事上倒是有些见解,现下官抛砖引玉,以供督师参详,若有不当之处还望督师与沈先生指正!”

一份辽西舆图摆在兵备署衙后院书房的桌案上,洪承畴、张斗、沈世玉三人围着桌案正在低头观瞧。

年约三旬的张斗原为兵部职方司一名主事,为人勤勉本分、善于谋划。去年朱由检下旨,撤回各部由太监担任的监军,改由兵部和锦衣卫挑选合适官差派往各部监军。张斗因在兵部无甚根基,因此被派到了谁都不愿前来的关外。

原先辽西的监军太监梁朝贪婪跋扈,连祖大寿都不放在眼中。时常打着宫中贵人的旗号向将领索要财物,在辽西很不得人心,使得监军之职为将官士卒所痛恨,也让接替梁朝的张斗处处不受人待见。

张斗对于这一切早有预估,所以在坦然面对各种白眼冷面的同时也经常便服出巡,以便掌握更多辽西上下的情况。

“玉衡有话只管讲来。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只要公忠体国,何来不当之说;本官知此地局势复杂,玉衡欲开创局面甚是不易,但正因如此,方显个人才能!待将来局势安稳之时,本官自会秉公向圣上奏报有功之人!”

洪承畴温言道。

久处江湖的他自然理解张斗的难处。别说一个监军,就连他这个钦命督师、大学士,要想在宁锦有一番作为,若无外力相助的话也是相当不易。

“下官谢过督师好意,即为朝臣,一切自当以国事为重,下官所为亦是尽本分而已。来宁锦之后半载,下官无意中自他人口中得知义州有敌,于是便费了一番心思着意打听此事,最后总算对其略有所知。义州建虏共有五个满编牛录、一千五百人,属镶白旗,由一名甲喇章京统带,其中有马队一千,剩余为步卒。其在义州屯田大致有数万亩,主要沿大凌河北岸拓荒而成,以方便利用河水灌溉,有被掠近三千余名汉人男女为其耕种。义州城背靠大凌河而建,距锦州不到百里,犹如一柄利刃抵在辽西咽喉之处,其对锦州威胁十分巨大!下官推测,建虏是以义州为前哨据点,平日在此囤积粮草物资以备战时所用。一旦奴酋发觉时机已到,便会调集大兵前来,由此进击锦州、松山一线,以图夺取整个辽西,打开我大明东北之门户,然后直抵榆关!下官以为战事很可能会在两年之内发生,真要如此的话,京师将日夜闻警也!督师若欲整饬宁锦边事,义州则为必取之地!”

张斗身子前倾,手指点在舆图上义州及其周边的地方侃侃而谈。

洪承畴捋须凝神思衬一会,和沈世玉对视了一眼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认可了张斗的分析。

“玉衡所言甚有道理!本官离京时曾于兵部知悉,奴酋正集重兵征讨周边蒙古部落,以期扩充实力,其最终目的还是欲染指我大明整个辽西之地。圣上亦曾断言,建虏西征定会于今年之内完结,明年很有可能聚重兵来犯!故此,趁义州兵力单薄之际,年内需不计代价将此城夺下,使之无法成为建虏南下之桥头堡与补给之地!”

在清楚了义州的重要战略地位后,洪承畴下了决心。

“在下请问监军,依你之见,官军夺取义州需动用多少兵力?宁锦之兵将听命者几何?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也!据闻建虏八旗甚为勇悍,宁锦军上下皆有畏敌之态,其军心可用否?督师既是已有决断,那须得考虑周全方可。此战亦是关乎未来全局成败之关键一战,事关重大,最好勿要贸然行事!”

沈世玉虽是对洪承畴的决意极为赞成,但在不清楚宁锦官军军心战力的情况下,这一战还是谨慎为好。倘若吃了败仗,洪承畴不仅是在辽西无法立足,其以后的仕途也会蒙上一层阴影。所以他借着询问张斗之际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醒洪承畴不要操之过急。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以此来看,夺取义州需用兵万人之数;宁锦官军能战者皆为将领家丁,其是否听命不得而知。唉,下官适才所言有纸上谈兵之嫌,沈先生之言有理,督师初来宁锦,一切还是谨慎为好!”

刚才还神采飞扬的张斗,在沈世玉提到宁锦军心的问题后,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般,变得无精打采起来。

义州建虏的存在已经不是一年半载了,锦州官军放任其在眼皮底下屯田耕种、据城而守,这样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畏敌如虎,得过且过。

就算夺取义州的计划做的再完美,可要是交由士气全无、出工不出力的锦州官军来执行,结果可想而知,到时候一场溃败怕是在所难免。而洪承畴作为指挥者和策划者,丧师失土的罪名可是其难以承受的。

“玉衡切勿灰心,本官既是有此决断,岂能不思虑周详而妄下决断?现今之际,是要将义州之敌的日常动向、城防分布、仓房物资所处何地等事项打探清楚,何时用兵倒也不急,待其夏粮收割晾晒入库后再说。至于攻城所用兵力嘛,玉衡莫非以为大明仅有宁锦边军不成?宁锦军难道为某些人之私兵不成?莫忘了辽西亦为大明之土也!”

洪承畴神色冷峻的开口道。

既然义州建虏存在已久,而建州主力忙于西征,至少入冬前无暇他顾,况且皇太极也想不到官军会突然夺取义州,那就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再发动进攻也不迟。

夏收一个月后,朱由检收到了洪承畴的密奏。内容是请求派遣一万勇卫营或京营出关作战,攻取义州,顺势将锦州的战略纵深前移,以备大军来年对建虏可能采取的攻势。

шшш✿tt kan✿¢○

洪承畴在奏本中将出关以来的见闻做了简单陈述,并直言,据他所了解的情况证明,宁锦军的实力并未有朝臣们心中想的那样强大,关宁铁骑早已分散成小团体。辽西将门虽然与建州之间有着复杂难明的关系,但并未整体倒向建虏。多年的厮杀交手下,双方很多人之间都有无法化解的仇恨,所以锦州与建州之间还是敌对状态,只不过锦州官军相比下更孱弱而已。

在奏本中洪承畴言明,义州不仅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据近来他得到的情报表明,城内建有十余座仓房,专门储存粮草辎重,想来是建虏为将来攻击锦州做的准备。夺取义州意味着将建虏伸向宁锦的一条手臂斩断,也使得大明在整个辽东战略上占据了主动,并且会极大的提升大明官军的士气和军心,震慑私欲极重的辽西上下。

朱由检立即召见了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左右两位侍郎,将洪承畴的意图向他们说明以后,兵部三位大员对洪承畴的计划都表示了支持。

因为杨嗣昌等人都知道,建虏的主要兵力都在西征,距离义州数千里之遥,等得到义州被破的消息时,最少也是一个月后,那时候一切都已成定局。

而盛京虽然距离稍近,但仅有少部分兵力留守,就算得到消息也未必敢出兵救援;何况消息传出到集结兵力赴援,至少十余天过去了,这段时间内官军足以将义州拿下。

“此战是洪卿出关后指挥的首战,亦是自朕登基以来官军首次主动大规模的对建虏发动的攻势,并且关系到明春开始的征辽战役,故此战只许胜不许败!狮子搏兔亦要用全力,朕决意调派两万勇卫营出战,夺取义州后就地驻扎,以与锦州成掎角之势。因是攻城战,火炮须多带,车营就不必动用了。出关官军由勇卫营副总兵茅元仪率领,兵部即刻着手准备粮草物资,辎重营须于三日后出京,大军五日后开拔!”

朱由检决意派遣重兵出关给洪承畴站台,也让辽西将门见识一下还有比建虏更强悍的武力存在,彻底打消他们首鼠两端的卑劣念头,也有利于洪承畴在宁锦开展的一些列后续举动。

勇卫营成军以来参与的战事太少,只是在昌平阻击过阿济格部。虽然平日间操演不断,但只有经受过战争考验的军队才会迅速成长为精锐之师,这次出关之战将是对勇卫营很好的一次考试。

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