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随着老天连续降下几场大雨,天气逐渐转凉,辽东的雨季也宣告结束。

崇祯十年七月二十日,以成亲王岳托为主帅的一万多建州大军,在义州被明军夺取二十天后,从盛京集结出发,经过数百里的跋涉后由义州北门进入城内。

岳托这次共带来了一万多人马,外加一万多汉人包衣。

这一万多人中,除了汉军旗总共二十个牛录近六千人外,还有镶白旗六个半牛录、镶红旗八个牛录以及三千蒙古骑兵。

那一个半牛录便是由多弼、巴扬阿率领的五百镶白旗骑兵。

汤古岱带着剩下的一千人和勇卫营血拼时,多弼带着五百骑兵在锦州数千马队的监视下根本无法近身,直到看见城内燃起了大火,这表明明军已经破城,汤古岱等一众族人怕是凶多吉少了。

多弼和巴扬阿无奈之下率队避开锦州马队向北而去。在寻到一处浅滩渡过大凌河后,二人带队去了广宁,然后火速派人返回盛京报信,禀报义州失守、汤古岱战死的消息。并着重向主子们言明,这次攻城的明军火器众多、且犀利无比,虽不知有多少人,但望之不似与建州交战多年的宁锦明军。

本来皇太极打算只派汉军旗火器营出战,外加三千蒙古骑兵以及镶白旗五个牛录的人马就足够了,但在闻听此信后又调来驻守辽阳的镶红旗八个牛录的八旗兵归到岳托麾下,并将汉军旗全军全部派出,准备以汉军旗的火器压制明军。

在接到各路探马回禀方圆五十里之内并无明军踪影后,岳托吩咐汉军旗和包衣们在城内驻扎,八旗兵和蒙古骑兵则在城外扎下了营盘。

按照祖辈传下来的习惯,岳托并没有住在条件更好的城内,而是将大帐扎在镶红旗在城外的营中。

时间已是未时末,岳托的牛皮大帐里众将云集,身体刚刚恢复不久的岳托换了一身便服坐于中间的主位上。以孔友德为首的汉军旗将领立于下手左侧位置,镶红旗、镶白旗的甲喇章京、牛录章京以及八旗蒙古的固山额真博尔格、梅勒章京图门和阿苏德立于右侧。

“我军自盛京远道而来略显疲惫,今日好生修整一番,明日辰时俄尔岱领着镶红旗的士卒先拔营前往锦州,三顺王带着汉军旗居中,包衣在后,镶白旗压阵,图门领八旗蒙古左右游弋,全军须得于未时到锦州四十里处扎营!”

岳托沉声下令道。

众将齐声接令后,岳托接着开口道:“前番哨探回禀,言道锦州四门紧闭,明人似已知道我军要来,这又跟从前一般模样缩于城内;明人善守,锦州不好破,都言汉人多谋,恭顺王,你可有好法子?”

孔友德没想到岳托上来就点他的将,楞了一下后赶紧出列施礼道:“回成亲王的话,据闻明军攻打义州之时,未曾蚁附,而是用大炮轰破城门后破城而入。汉军旗此次携来二十门红夷大炮,奴才以为我八旗当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直接架炮轰击城门。此法汉军旗虽未施行过,但既有前例,奴才寻思应当不难!”

进驻义州之后,因为听说明军火炮之威,所以孔友德曾令手下善操火器之人查看明军炮击之后的痕迹。在沿着城墙四处查验之后,汉军旗的人发现城墙并无明显被弹丸摧毁之处,直到看见仅余残渣的三处城门后,汉军旗的人这才恍然大悟:明军是直接用炮打破城门的。

岳托一直以为义州是被明军蚁附攻下的,听到孔友德的回禀后先是一怔,继而大喜:“明军用炮轰开城门?此言当真?祖大寿与我八旗缠战数载,不过一个庸才而已,这是何时学到这等本事?火炮还有如此用场?真是天助我大清!哈哈哈!”

八旗只善野战,对于攻城和守城向来都是缺乏有效的手段,攻打大明的城池时除了靠内应以外并无好的办法。现下忽闻有如此快速便利攻城方式,岳托顿时喜不自胜:若此法可行,不仅能取下锦州,甚至将来连山海关也能寻机夺下。

“奴才手下曾悉心查看过,义州东、西、南门均为明人用火炮击破城门,城头并无酣战之迹,看来此法应当可行。但汉军旗从未运用过此法,尚需验之后方知其效,若我大兵临锦州城下时便可试之!”

锦州城祖大寿宅邸书房内,祖家三兄弟正在商议建奴即将来犯之事。

“老二,建州那边有啥动静?城头都布置妥当了?除了留着南门,其余三门全部封住。叫儿郎们打起精神来守好城,城防由你全权负责,一旦察觉谁有异动,斩立决!城外就交给皇帝亲军,咱们关起门来看热闹就是了!”

对于锦州的的牢固祖大寿很是放心,建奴又不是头一回派兵前来攻打,哪一次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这次也不会例外,就算孔友德带着大炮来也白搭。

“前日有报,城外二十里已见建奴探马踪迹,昨日建奴探马已抵城东、西、北三面窥探,料其主力应该于两日后抵达,至于其兵员数目不详;现城头的大炮都已准备妥当,北门、西门应为建奴攻击方向,北门城头两侧置有六门红夷大炮,西门四门、东门两门,俺早就发下军令,只要建奴敢靠近城墙三里之内,就开炮轰他娘的!守城本就是咱们的长处,甭说这回来敌不多,就算洪太带着十万大军前来,想强取咱们锦州也是白日做梦,兄长就踏踏实实地躺着睡觉就成!”

祖大乐身子歪靠在太师椅上满不在乎的回道。

建州来犯锦州数次,每回都铩羽而归。这回既然朝廷打算借着锦州这个饵把来犯的建奴一网打尽,那他们祖家正好乐得清闲。

“兄长,俺觉着朝廷兵部这回猜的不差,建奴打一下锦州后还是会转向松山,既是洪亨九有了谋划,官军或其犀利、士卒精强、人数也多过建奴,估摸着八旗兵这回得不了好去。咱们还是多遣探马瞧着点外面,若是朝廷官军眼看要胜,咱们也趁势派人马出去斩些人头回来,将来叙功之时也叫孩儿们沾一些光才好!”

祖大弼开口建言道。

“唔,叫大宽他们准备好三千精卒,待探查到外面战事差不多分出胜负之时就带人由南门杀出去。叮嘱好大宽,别去招惹八旗真奴,那些野人拼起命来可不是吃素的,就逮着汉军旗那些软蛋捏就行!老二,你别在这待着了,赶紧去城头上巡视一番,看看还有何疏漏之处,上城墙的儿郎们伙食安顿好,把赏银摆开给他们看着,凡杀伤建奴一人赏银十两!小心驶得万年船,咱们可不能在洪亨九眼皮底下丢了老脸!”

祖大乐起身应声而去。

就在祖家兄弟商议完的两日之后,连同包衣在内的两万余建奴大军进抵锦州城下。岳托下令分兵两处,一路预备自北门发起进攻,一路则绕到西门处开始战前的准备,锦州守军在祖大乐的调派下也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

一场在辽西久已未见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