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

陆元征的这番话彻底打动了何云贤。

他心里清楚,锦衣卫办的案子都是钦点,不论过程还是结果都要据实上报,只要把刚才陆元征的话稍微润色一下后写进题本,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临危受命的高大形象就会跃然纸上,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皇帝看到奏报后肯定会对自己好感大增,值此纷乱之时,自己接掌知府之位的可能性将会非常之大。

“那。。。刘祚之事需要下官如何去做才好?”

刚才还一口一个本官,一副正气凛然模样的何云贤,在事关切身利益的时候终于放下了身段,也抛掉了文官的自尊,转而在一个锦衣卫副千户面前称起了下官。

“老何,你我同为圣人效力,哪来的下官上官的?刘祚之案与你无涉,你只需上本朝廷,言及其种种罪状即可。徐启明你该听说过此人吧?还有刘兴文,刘祚之堂兄,此二人加上刘祚等犯官,皆为此次图谋祸乱江南之主犯。某对你说句实话,此次刘祚之案牵连甚广,唯有尽速与某些利益勾连者决裂,方能安然脱身,否则必受其累!自崇祯八年起,我亲军办差可是从未让圣上失望过!”

陆元征身子前倾,摆出一副好友般的姿态,故作神秘状的压低声音道。

何云贤的弹本是非常重要的,这也算是代表何云贤与江南官绅集团的决裂的投名状,虽然上官被锦衣卫逮获,但身为佐贰官借势上本弹劾上官,其帮着锦衣卫背书之意非常明显,从此之后何云贤就等于站在江南官绅们的对立面了。

陆元征直接把话挑明了:这个案子牵扯到的官员将会很多,如果你何云贤不公开上本弹劾刘祚,却又想得到知府之位,这事不光是不可能,说不定还会被牵扯到案子中。

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这样的好事想都别想了。

何云贤当然知道徐启明的背后是谁,也清楚此案一旦株连,不仅是徐文渊会倒霉,平日间与其交往甚密的官绅也会被列为同党。锦衣卫栽赃陷害、刑讯逼供等诸多手段可是名声在外的,只要被他们盯上的目标,不死也要脱层皮去。

可一旦上了弹章,那就意味着自己会彻底得罪整个江南官绅阶层,也会得罪其在朝堂中的靠山,自己将来的仕途会充满了危险,指不定哪天就会被人寻到错处后上本弹劾,闹不好就会丢官去职。

但若是不按照锦衣卫的意愿上弹章,那就不光是知府的位子没了,甚至还有可能陷进刘祚一案中,眼前的职位副千户虽说现在是一副和善亲切的样子,但何云贤相信,只要自己一口回绝,对方立刻就会翻脸。

内心挣扎半天后,何云贤下了决心:“那下官何时上本为好?是等刘祚招供之后还是现下就写?”

陆元征见状心中大喜:“此事不急,某先在这边恭喜何知府了!哈哈哈!刘祚等人谋划以罢市为先导,待数日城内粮油盐等百姓日用短缺之后,再遣人暗中蛊惑百姓围攻官府、造成民乱之像,以达成其不可告人之目的!何知府,当务之急便是要恢复扬州日常之模样,再就是官府遣人去昨夜遭恶贼纵火之地勘察现场,之后根据商铺及附近住户之损定价赔偿,伤亡者要给与抚恤,以使刘祚等人只阴谋落空,还朝廷一个繁荣稳定之扬州!此事若是处置得当,某与梁千户自会在奏报中替何知府大书特书!何知府,府衙中可有与你交好之官吏?你说出其姓名、官职,某即刻放人!”

陆元征一口一个何知府叫着,就跟何云贤真的成了知府一般。本来还在纠结无比的何云贤听到后心里确是感觉受用无比。

精神大作的何云贤随口说出了几个名字,既有刑房也有户房、工房的,但大部分都是书吏之类的吏员。陆元征叫过门外的校尉,吩咐他们今日便跟着何云贤身边,一边护卫他的安全,之后再去大堂前院,将这几个人开释,然后从哪些胥吏衙役壮班里挑选人手,书写告示沿街张贴,组织人手敲锣宣告,令所有商户即刻开门营业,否则以交通盗匪之名逮治入狱。

陆元征交代完之后便起身离开回了千户所,有一名百户带人留下继续讯问甄别其他人就可以了。

他知道只要何云贤应下此事,肯定会尽心竭力去做。大明的官员大部分虽然比较贪婪,但治政能力还是不欠缺的。

只要官府中人出面,除了有数的几家官绅大户之外,本来就游移不定的中小商户们,在听到官府的宣传后,肯定会立刻开张营业。毕竟都是指着呢点生意养家糊口,罢市关张也是在徐启明、刘兴文挨家挨户的派人劝说威胁之后才有的举动,现在既然知道徐启明等几个领头的已被逮入狱中,自己再不听招呼的话马上也会被抓紧大佬,那还何苦还要硬撑着和官府对抗?

至于四海商行及周边受损住户赔偿,那肯定是从徐启明等人的家产中拿出。

昨夜的大火烧毁了四海商行数间店铺和货物,连带着附近的住户也遭了秧,共有三十多间房屋被烧毁,幸运的是无人被烧死。

回到千户所的陆元征立刻去了梁琦的公房之中,将何云贤之事向梁琦做了禀报。

“老陆,做的不坏!只要官府出面,扬州便能平安无事,过几日就会复原以前的模样。刘祚等人落网,咱们这边就算是大功告成了!现在时辰尚早,还不到辰时,你在扬州守着,某去淮安府看看那边的情形。依照镇抚使之意,本该等这伙人闹大再出手,现下既是扬州已是完结,其他府城或许很快知晓,为防不测,某去淮安坐镇看着!这边你盯着便好,某都已交代下去了,按原先的路子走便可!”

就在扬州的罢市行动转瞬之间便被平息之时,扬州东南方的苏州府却是暗潮涌动。

锦衣卫在苏州府只设立了一个百户所,公事房为原先的苏州卫署衙。

百户所刚刚建立搬入之时,由于江南的卫所早就名存实亡,署衙内早就无人办理公务,加上年久失修、缺少人气的缘故,原先巍峨大气的屋宇很多都已坍塌破败,各处的院落中也是杂草丛生。

苏州百户所的百户陈全是一个性格粗犷之人,见此情形之后也没太在意,只是拿出公孥银通过牙行雇人简单清理了一遍,然后再把倒塌的房舍粗粗修整好之后便带人入驻其中。

这日下午申时后,百户所署衙陈全的公房内,李若链正在与苏州知府方文进行密谈。

这个方文便是孙传庭在陕西剿贼时任职灵台知县的那个方文,因军功被拔至从六品的品级,后来在孙传庭的大力举荐和朱由检的亲自过问下,吏部超擢拔之为苏州知府。

方文由一个从六品衔的知县连跳数级升到了大府主官之位,内心深处对孙传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暗自发誓,此生一定不辜负孙传庭这份再造之恩,争取在苏州府任上做出一番出色的政绩,用来回报恩主的举荐之恩。

但当他满怀信心的由西北的穷乡僻壤赴任繁华的苏州之后才发现,若无大的变故,自己这个苏州知府怕是很难做出什么成就来了。

原因很简单,他的政令根本出不了苏州府衙,他这个知府已经被彻底架空,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泥胎木塑。

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