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事定

眨眼之间,离孙传庭定下的一月之期还剩三天了,这期间刘辅国与孙作旺又秘议几次,做了更周密的布置。

张润达家里人则是对外宣称,张指挥使突发重疾,已经口不能言,拒绝一切外人探视。刘、孙二人自是清楚怎么回事,虽然恨得牙痒痒,但却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两人召集准备参与计划实施的所有将官,在刘辅国家中聚会。与会众人都是孙传庭整顿卫所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对孙传庭可谓恨之入骨,对于两位指挥使大人预谋之事非常赞同,个个扬言要替朝廷除去祸乱卫所,动摇朝廷根基的奸臣孙传庭。刘、孙二人对大家的士气大为满意,此事只要众人团结一心,大事可成。

刘辅国在会上特意嘱咐,不得泄露半点消息任何人,就算是自己的妻儿也不行。

到了齐集左卫的当日,各人自是带着亲信前来。到时就对大家说,孙传庭名义上是整顿卫所,实际是欲将众人交出的田地占为己有。

三卫指挥使大人已将此事上报,朝廷重臣对孙传庭非常不满,已经派人来陕西彻查此事,咱们只是比朝廷先行一步而已。只要有朝廷的旗号,所有人胆气都会大起来。认为这是在替朝廷做事,是伸张正义,何况就算出了乱子,还有自古以来那句话-----法不责众。

只要现场气氛调动起来后,谁也不敢预测会发生什么。更何况刘辅国真正的杀手锏是官署内他和孙作旺手里的近百名精锐家丁,场外众人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思虑再三,刘辅国等人都觉得万无一失,只等几天后发难就行,于是一众人等分头散去。

巡抚署衙后院的书房内,孙传庭与庄元洲、崔文生、谢仁星以及前天赶到的程千里、锦衣卫西安千户所李国良等人,正在商议几天后如何应对即将发生的叛乱。

庄元洲开口道:“既有杨明盛送信义举,让我等事先知悉刘某等人将如何行动,那在下以为大人完全可以提前行动,各个击破,以免到时大人到左卫时,现场混乱,万一大人发生意外,那就万事皆休了,请大人三思!”

其余众人听罢,都觉得庄元洲所言有理,纷纷表示赞同之意。

李国良作为坐地户,自是不希望孙传庭处什么意外。他知道孙传庭是简在帝心之人,皇上非常看重他,这等重要人物要是在西安除了什么事,他这西安锦衣卫千户难免会被上峰迁怒,虽然他知道卫所兵丁战力孱弱,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于是他开口道:“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人乃封疆大吏,无有必要以身犯险。既然罪证确凿,大人下令以谋乱之名予以抓捕就行,有圣上派来的本卫之精锐,有大人标营,卑职手下也有不少可用之人,几个不成器的卫所土豪还不是手到擒来!”

孙传庭听众人言罢,笑着开口道:“本官虽是读书人,但向来以李唐出将入相的先辈为榜样!本朝更有理臣卢建斗以文臣之身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如若连区区卫所土兵都畏惧,将来何以面对战力强劲之流贼建奴?古人讲究师出有名,本官不能以其有作乱之心就将其诛杀,那样定会至天下舆论大哗,本官初到陕西就会背上天下骂名。即便有圣上袒护,本官也不惧流言,但将来想有更大作为就很难了。此次圣上亲遣身前护卫及锦衣精锐前来助我,既是考虑到我定会以身犯险,担忧我之安危,也有坚定本官意志之意,孙某对圣上关切之意倍加感怀,本官意已决,诸位好意心领了!”

众人见孙传庭已经下定决心,便不再相劝,转而商讨起应对之策。

商讨半天,最后决意程千里率京师来的好手,装扮成卫所军户,去往左卫官署后面潜伏。俟前面信号发出,立刻翻墙进入官署之内,将埋伏的卫所兵丁擒杀。

巡抚标营则是挑选三十名精锐护卫身披重甲,随身护卫,孙传庭官袍之内穿一件软甲,以防对方有弓手放箭,其余标营护卫等分布四周,场中乱起,立即冲杀,一切以孙大人安危为重。

李国良则负责探查左卫官署地形,以便程千里等人熟悉,计议停当后,众人散去各自准备。

几天之后,西安左卫卫所官署前的广场到处是人,喧哗嘈杂,热闹异常。

官署前的台阶之上,站立着刘辅国、孙作旺等卫所高官,剩余级别较低之人则是与各自的亲信站在场中。场外则是一些看热闹的军户,他们虽早已知道巡抚大老爷要收回官员侵占的公田,并且重新分配军户口分田之事,但是大部分军户早就对朝廷失望甚至麻木了,所以只是一副旁观的姿态注视着事态的变化。

只有极少数穷困军户还对新来的孙大人抱有希望,盼着将来能有吃饱饭的一天。看到今天上官们聚众闹事,并且有传言说朝廷要派人将孙大人拿下,所有军户的心顿时冰凉一片。但是国人喜欢看热闹的本质未变,周围听到动静的军户也都围到了广场四周。

刘辅国等人看着眼前纷乱的人群,经过蛊惑之后群情激昂,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只等孙传庭到来。

孙作旺开口道:“刘兄,按理说孙愣子早该接到我等送去的急报了,怎么这个时辰还没来到?莫不是他胆小不敢前来了?”

不等刘辅国作答,忽然一阵闷雷般的响声自天际传来。

场中之人有的抬头向天看去,蓝天白云,烈日当空,哪来的雷声呢?响声渐渐大了起来,远处烟尘大作,一只身穿红色衣甲的马队突然出现众人的视线里,眼看接近广场,马队放慢马速,到达广场后前队四下散开,一身大红官袍的孙传庭神态威严的端坐马上,扫视着场上的人群,

西安三卫身处陕西腹地,承平日久,卫所众人哪见过如此带着杀气而来的大队骑兵。一股浓重的杀气扑面而来,嘈杂混乱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原本信心满满,想要痛打奸臣的众人都已惊呆,有的瑟瑟发抖,有的眼睛四处打量,一旦不对立刻逃跑脱身。

站在台阶上的刘辅国等人面色难看之极,很多人心中打起了退堂鼓,就连刘辅国心中也产生了动摇。但转念一想,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干了,想到此处,刘辅国高声喊道:“你们不愿退回田地,我说了不算,正好孙大人来了,咱们请孙大人与你等分说!”

孙传庭看着眼前一幕,心中不由冷笑连连,一群跳梁小丑也敢在孙某面前施展拙劣之计,整顿卫所之事今日必须做个了断了。

他下马向官署门前行去,护卫赶忙有人上前,准备开道,谁知人群竟自动分出一条道来,孙传庭看都不看两边一眼,片刻间经过通道,来到官署衙前,三十名身穿重甲的护卫随侍在他两边,将他与人群隔开。

刘辅国等下了台阶迎候,孙传庭等众人施礼过后,背着手走上台阶,转身面向人群,目光灼灼看着人群,两名护卫举着盾牌在他身侧。

孙传庭开口道:“整顿卫所,退还侵占之公田,是本官依据太祖所定之律令,念及尔等数代为朝廷效力,本官特意把将官的口分田增加数倍,远远多于普通军户,将来不管是自己耕种还是佃租出去,一家人自会衣食无忧;尔等还不知足,今日竟聚众喧哗,莫不是想造反不成?”,说到最后,语气严厉起来。

场上众人依旧震惊于刚才马队到来的气势中,没有一人敢出言顶撞。

孙传庭继续说道:“今日乃退还田地的最后期限。据三卫指挥使的禀报,他们愿意执行本官之令,但属下抗命不遵,并且有哗变之态势,力请本官前来弹压。刚才你等也看到了,本官标营已经来到,尔等仔细想一想,是否有对抗朝廷及本官的本钱,十息之内还不散去者,将以作乱之名诛杀!”

人群中开始发出嗡嗡的议论声,很多人已经开始动摇。标营的巨大威慑力已经把他们的侥幸心理击垮,毕竟匕首短刀根本无法对抗全副武装的马队,性命最重要。

田地少了到时候想办法再捞回来便是,没了命啥都没有了,要是被孙愣子下令以造反作乱为名击杀,家产就会全部充公,妻儿老小发配边疆,那可就啥都没了。

想到这里,很多人已经开始移动脚步,准备散去,刘辅国眼看着精心布置的计划要完,立刻朝前方的人群中使了一个眼色,人群里立刻有人高喊道:“别听狗官放屁!我等都是朝廷命官,他不敢随便杀我们!要是退还田地,家中妻儿老小吃甚喝甚!难道要和那些穷军户一样吃糠咽菜不成!把狗官宰了,咱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吃香的喝辣的,大伙上啊!”

一声弓弦声响起,一只利箭从人群中朝孙传庭射来,孙传庭来不及闪避,身侧的一名护卫迅速举盾遮蔽,蹦的一声响,箭矢撞到铁盾上后滑落在地。

随即前排众人纷纷从怀中掏出短刃呐喊着冲向孙传庭。看到有人箭射巡抚,并且有人冲向大门处,人群顿时混乱起来。有人想跟着前冲,有人想逃向一边,各种喊声叫声喧嚣而起。

分在在四周的标营马队中有人朝天射出一只响箭,罗世芳立刻催动坐骑开始带队往里冲杀,刘辅国心中一喜,面上带着惊慌之色喊道:“保护巡抚大人!”喊罢,上前便要拽住孙传庭胳臂往官署里拖。

数名护卫迅速上前将其隔开,把孙传庭护在当中,其余护卫抽刀与蜂拥而上的卫所将官的家丁拼杀起来。

孙传庭身边的护卫都是挑选的精锐之士,个个身材高大,手握长刀,身披重甲。卫所家丁平日根本不操练,加上都没有上过战阵,只凭着一股血勇之气拼命向前。

一名标营护卫手中长刀匹链般斩下,冲在前面的一名家丁从肩膀处被斜劈成两截,鲜血四溅。

另一名护卫长刀一挥,一名家丁头颅高高飞起,脖腔里的鲜血喷泉般激射而出。

一名手持阔大短斧的护卫横着一斩,将一名家丁拦腰砍成两半,腹腔里花花绿绿的场子流淌出来,让人闻之欲呕的腥臭味四散开来。

其余的护卫刀砍斧劈,眨眼间众人眼前一空,所有冲在前面的家丁被斩杀殆尽。

孙传庭面不改色的看着眼前,血肉飞溅的场面并未使之动容,刘辅国等人看到如此惨烈的厮杀场景,胸腹之间被飘散的血腥味催迫,个个低头弯腰开始吐了起来。有的吓得双腿发软,瘫坐于地,小便失禁。

罗世芳直冲向孙传庭所立之处,长枪横扫,战马所到之处人群不是被马踏便是被枪扫飞,余者见状四散逃离,惊叫声惨嚎声响彻全场,片刻之间便杀到了官署门前。

他看到孙传庭被护卫护在当中,安然无恙,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这时马队都已杀穿人群聚集过来,这次标营加上随身护卫孙传庭的重甲护卫,一共来了两百人,其余的留在西安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本来按罗世芳的意思,一百人就足够了,他根本瞧不起这些连土匪都不如的卫所兵丁。最后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多来了一百骑,罗世芳下令聚集过来的骑兵将逃离的卫所之人驱赶过来,周围看热闹的军户早就跑的没影了,剩下的都被马队像赶羊一眼赶过来跪了下来。

孙传庭见大局已定,遂笑吟吟的看向刘辅国,开口道:“刘指挥使,听说你在官署里为本官准备了一份厚礼,咱们进去瞧瞧如何?”

刘辅国等人吐的昏天黑地,早就没了力气,个个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听到孙传庭的话,刘辅国已然明白,自己所有一切都落入人家的算计当中,他脑中一片空白,眼神空洞,整个人瞬间苍老许多。

官署大门内走出一人,正是程千里,他身上溅满鲜血,手中软剑上犹自滴着血水。看到孙传庭后,程千里倒握软剑,向孙传庭拱手施礼道:“报大人知,里面作乱之贼已全部擒杀,后事如何,还请大人示下!”

程千里毕竟是皇帝身边之人,不能失礼,孙传庭微微拱手还了半礼,开口道:“有劳程百户,不知京师来的弟兄伤亡如何?”

程千里笑道:“多谢大人相问,弟兄们只有几个受了轻伤,我等自带伤药,敷上几天就无恙了”

孙传庭点头表示知晓,转身看向已被捆绑起来的刘辅国等人,摇了摇头,叹道:“自作孽不可活!真应了那句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本官对尔等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今日落到如此下场,尔等可谓是咎由自取!来人,全部押解回去,等候朝廷发落!”

经过查点,被标营和程千里等人斩杀的共有两百余人,受伤的三百有余,剩余的五百余人在标营的看管下清理现场,尸体装上牛车拉到荒郊野外挖坑填埋。重伤垂死的补刀一起埋掉,伤势较轻者在清理完后和那五百余人一起押解回西安,孙传庭已先行一步回了署衙,留下五十名标营官军维持卫所秩序。

回到署衙之后,孙传庭立刻给崇祯及朝廷上疏奏明此事原委,并且召集布政使等各衙门主官通报了事情的起因及结果。

朱永佑等人对孙传庭整顿卫所之事早有所知,只是都不看好他。觉得他上任时间太短,脚跟尚未站稳,就拿众所周知的顽疾动刀,有点小人得志之意,过于狂妄自大。

但因为陕西大部分高官与卫所并无牵连之故,所以众人只是冷眼旁观,等着看孙传庭的笑话。

众人万万没有想到,卫所诸人居然敢聚众闹事,这已经可以说是犯上作乱了,更没想到孙传庭如此心狠手辣,屠刀高举,杀伤如此之重。

朱永佑等人暗自心惊之下,对孙传庭的畏惧之心陡增。但对于圣上和朝廷对此事有何反应,众人想法不一,多数人心里觉得孙传庭对朝廷官员下手太过狠辣,恐怕圣上以及阁老重臣们会心中不喜。

孙传庭的奏疏快马送达京师,数日后圣旨下来了。

刘辅国、孙作旺以谋乱罪斩首,家产充公,全家发配琼州。其余从犯俱以从罪论处,家产充公,全家发往辽东效力。

孙传庭沉稳担当,勇于任事,擢升为左副都御史衔,望该员持续奋进,进一步打开局面,为早日平定陕西再立新功。

撤销西安前卫和左卫,所有人丁田亩划归相邻府县治下,此案其余有功人员由陕西巡抚酌情酬功。至此,卫所之案尘埃落定。

几日后,刘辅国、孙作旺在闹市区被明正典刑后,斩首弃市,其家眷由按察使司派人解往琼州。

杨明盛父女被送到抚衙,孙传庭亲自出面款待,对其献计送信的义举大加赞赏,杨明盛展露出来的才华也让孙传庭有了惜才之心,遂极力挽留杨明盛留在抚衙为朝廷效力。

庄元洲等人也是希望他留下,闲暇之余孙传庭可以对他们的学业进行指点,几个人只见也可以互相切磋,争取能在下一科高中,杨明盛自是痛快的答应,众人皆大欢喜。

查抄家产一事由李国良的陕西千户所经手,毕竟这是锦衣卫的长项,抚衙只是派出若干书办协助登记在册,对于查抄人员的一些小动作视若无睹,这也算一种潜规则了。

这是孙传庭特意交代过的,他也明白水至清无鱼的道理,朝廷吃肉,下面办事的人总要喝点汤才好。

锦衣卫从刘辅国家中藏银的地窖里起获了数个大小不一的银冬瓜,大的有几百斤重,小的也有数十斤,还有几十箱的银锭和几箱金砖,共计白银二十余万两。

盖因这几年持续大旱,粮食价格飞涨到二两银子一石,刘辅国十几万亩的田地所产粮食,大多转换成了银子,其家中以及在西安的粮行存粮并不多,只余几千石而已。

孙作旺与刘辅国的捞钱门路基本相同,其家中抄没的银子也有十几万两,粮食数千石,在西安的商铺若干。拿到清单的孙传庭开怀不已,仰天大笑,庄元洲、杨明盛等人也是喜动颜色。

这次抄没家产以及上次罗世芳剿灭整齐王所得,共计白银近五十万两,还有圣上给孙传庭的十万两,六十万两银子足够未来数年之用,终于有了在陕西大干一场的资本了。

接下来孙传庭以巡抚衙门名义下达命令,庄元洲、杨明盛、崔世生、谢仁星等人为首,动员各衙门里的书办吏员分别下到三卫,开始清理田地,分派口分田,并大规模募兵。

穷困已极的军户们拿到了抚衙发给的每户十亩的地契,虽然都不认得上面的字,但看到大红的官府印章,还有自家当家的按上的通红的手印,所有人都仿佛做梦一般,醒过神来后,喜极而泣跪下磕头的占了绝大多数,每户人家都将地契珍而重之的藏到家中最隐秘的地方

好事还不算完,巡抚大人还定下章程,所有租种公田的军户,佃租全部为十四。比起原先刘辅国们的十七佃租来说,这又是一项极大的善政。

如果是拿一户四口人来计算。十亩的口分田一年主杂粮在十石左右,也就是现在的一千五百斤。因为缺乏足够油水,所以饭量都很大,这些粮食看着不少,其实也只够一家人的温饱而已。

但比起原先没有口分田,租种的佃租高达十七,一年一家人也难得吃几顿饱饭的日子来讲,已经是天堂般的生活了。

现在吃饱之余,如果多租种公田,还能有更多的粮食到手,这让每家每户每人都沸腾起来。多收入意味着家中有儿子的就可以攒钱娶个婆姨了,就意味着将来有了余钱就可以把下雨漏水的房子翻盖一下了,就意味着逢年过节可以给家里衣不蔽体的女娃扯几尺花布做一间新衣裳了,就意味着去赶集的时候,可以用几个铜钱,给跟自己受了一辈子苦的孩他娘买一只粗陋的簪子了。

原先的奢望现在已变得触手可及,结果三卫的公田确认的当天就被佃租一空。很多人自发在家中为孙传庭立了生祠,孙青天的大名瞬间传遍了西安周边。

这些善政直接导致了募兵的顺利进行。等到崇祯派来的皇庄庄头带领的打井队赶到时,经过精挑细选,孙传庭已经募兵一万,他经营陕西之路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七章 皇庄3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十章 追击2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九章 皇庄5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