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

“长官阁下,我们远涉重洋,自遥远地欧洲来到东亚地区,并且占据了台湾这块宝地,目的是为了与东亚各国进行正常贸易,从而赚取大量的利润供我们享受高贵的生活,而不是为了与近在眼前的大明帝国为敌,那样的话恐怕不会有太美好的结局。何况明国移民和军队并不多,台湾岛的面积足有欧洲几个小国那样大,我们和明国人友好相处、瓜分台湾岛才是最好的办法!”

说话的是东印度公司派驻台湾的贸易代表巴列维特,这是一名颇具绅士风度的年轻男子,高挺的鼻梁、褐色的眼睛,英俊的脸庞上带着不以为然的笑容。

“我反对贸易代表先生的意见!我认为,明国政府的这些举动,很可能对我们荷兰及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利益产生严重威胁!”

说话的是一脸络腮胡子地荷兰驻军上校范。戴克。

“我很欣赏上校先生的言论,请上校先生继续讲下去!”

普特曼一脸欣慰之色看向范。戴克,示意他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

“遵命,长官阁下!”

范。戴克向普特曼点头示意,然后眼神迅速地瞟了一眼一旁的巴列维特。

“现在的情形就像我们当初占领这块地区时有些类似。热兰遮城修建完工时,麻豆和目加溜湾人等原住民也是对我们抱有敌意,而我们开始也曾经试图用友谊来化解这种敌意,但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利益冲突,妄想通过示好来消除误会是万万行不通地!”

普特曼缓缓点头以示同意范。戴克的言论,而巴列维特却是一副不置可否的神情。

“东南亚各种族都有一个明显地弱点:欺软怕硬!明国人也是这样!当初如果我们不去抵抗麻豆人和目加溜湾人,任由他们继续破坏我们的城堡建设,毁掉我们即将到手的果实,甚至于害怕害怕他们而不敢报复,那我们伸出的橄榄枝将不会被他们接受!”

说到这里,范。戴克逐渐加重了语气。

“事实证明,当我们动用强大地武力把他们的人和村落彻底击溃和破坏,焚化了他们骄傲自大的气焰后,他们反而主动向我们伸出了友谊之手!若不是这样,我们在其他地方的城堡建设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各种畅销欧洲的商品就无法从这里取得!东南亚的人种特性决定了他们都具有野蛮基因,那就让我们用文明之剑来教化他们吧!”

范。戴克说完之后,端起桌上的咖啡畅饮一口后随口赞道:“咖啡的香气远远胜过明国的茶叶,我认为它将会在整个欧洲开始流行,我们应当加大咖啡的贸易,减少对明国茶叶的需求和依赖!”

范、戴克对于刚刚在欧洲小范围流行的咖啡情有独钟,时常托人购买捎带咖啡豆到台湾,然后自己磨碎后煮沸饮用。

“上校先生,我承认,您刚才说的的确有道理,但您好像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巴列维特站起身来到桌上的白釉茶具前,拿起茶壶倒了一杯热茶,端起来嗅了一会后才啜饮一口,在口腔中停留数秒后方才咽了下去,脸上露出了回味的神情。

“茶叶真是东方大明帝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啊,这种自然地清香味道让人陶醉,喝一杯热茶后整个人都舒适无比!当然了,上校先生推崇那种苦涩的豆子也是个人自由,本人并不反对!”

“贸易代表先生,请继续您的发言!这是在讨论正事,和会议无关的问题请在私下交谈时再说!”

普特曼略带不满地打断了巴列维特关于咖啡和茶叶的讨论。

他虽然是台湾地区长官,但却对代表东印度公司的巴列维特没有任何限制权。

占据台湾的目的是为了贸易,而不是为了挑起战争后赔钱,如果他不能征得巴列维特的同意便与大明开战,那东印度公司也会对他进行强力弹劾,直至他灰溜溜地回国。

“普特曼阁下、上校先生,您二位可能对大明帝国了解的不够彻底,本人因为在东印度公司的原因,经常参与到与明国的各种贸易中去,所以也接触和了解到有关明帝国方方面面的信息。明国人可不像岛上原住民那样的粗鲁野蛮,相反,大部分明国人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而且明帝国是远东地区的庞然大物,他的军队是用上百万来计算的,如果招惹到明国政府,我们在台湾这一点可怜的力量很可能经受不住明国军队的打击,那样的后果对于我们来说将是毁灭性和难以接受的!”

巴黎维特神情郑重的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端着茶杯坐下来继续小口啜饮着热茶。

“贸易代表先生,你显然犯了短视地错误!幸亏您不是我们荷兰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否则地话,我们的军队将会时刻处在危险的境地!”

范。戴克将杯中地咖啡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地往桌子上一顿,用带着嘲讽意味的语气开口道。

“巴列维特先生,您可能只看到明国人在岛上目前为数不多的人口和军队,但是据我得到的情报来判断,明国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面积旱灾的侵袭,并且大规模的反政府军正在四处攻击明国政府的城堡,数不清的明国北方人口被迫四处流浪。如果我判断不错的话,这批新来的移民就是明国北方的流浪人口,被明国政府组织起来运到台湾来的,而未来几年内,还会有大量的明国人被运到台湾,他们将会向整个台湾岛蔓延!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制止明国政府的行为,那未来我们的热兰遮城以及大员将会被他们吞噬!”

范。戴克的一番话让巴列维特陷入了沉思当中,而普特曼则是频频点头。

“上校先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们在远东地区的高级别人员都知道,明帝国人口规模十分庞大,据测算,明国总人口应该在一亿左右;若是他们把北方的受灾人口搬迁十分之一上岛,那也会是个十分可怕的数字,几百万人口已经相当于我们荷兰的总人口数一倍还多!”

一提到人口数量,不管是巴列维特还是范。戴克,面上的神情都是既喜又忧。

喜的是,如果能把比欧洲总人口还多几倍的市场打开,那他们将会获取数不清的金币和各种财富。

而反过来的话,要是和这样大的帝国成为敌人,那压力也是非常巨大地。

这个时期的荷兰总人口还不到两百万,虽然仗着武力横行大洋,获得了“海上马车夫”这一令人生畏的称号,但他们还从未和一个如此大的帝国做过敌手。

“为了坚决阻止明国政府侵占台湾的行动,我们必须用武力给明国军队和移民造成重大杀伤,让他们从心里感到惧怕,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台湾以及整个远东地区的地位和财富!巴列维特先生,我相信东印度公司也会赞成我的这个决定的!”

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十章 追击2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