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收留

河南卫辉府汲县城内一个街口,六岁的妞妞蜷缩在一个角落里。身上的单衣已经脏乱不堪,破烂的衣袖里,皮包着骨头的手臂已经没有了原先的肤色,头发如同一蓬乱草一般。

虽然已是仲春,太阳晒到身上暖洋洋的,但她却觉得冷如寒冬,浑身就像打摆子一样颤抖着。一双已经没有神采的眼睛望向南面,迷迷糊糊的想到:哥哥怎么还没回来呀?好冷啊,哥哥能抱着我就好了!就像娘亲那样搂着,好困啊,咦?娘,是你吗?娘!抱抱妞妞,俺冷,爹爹呢?娘,抱着妞妞吧,娘!你怎么又走了呀?

八岁的大牛全力跑着,双手紧紧的捂着胸口,怀里是半块硬硬的高粱饼子。

讨了半天,才有个好心的大婶给了他半块饼子。自己和妹妹已经两天没吃饭了,爹爹和娘亲都已经死了,大牛知道,他们是饿死的。

爹娘把最后一口饭都留给了他和妹妹,自己却拼命的吃观音土,最后肚子涨的的鼓鼓的。

爹爹先死的,临死前那不甘又绝望的眼神大牛一辈子忘不了。

娘亲临死前,虽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还是拼尽全力把妹妹的手放到大牛的手里,充满期待的看着他。

大牛明白,娘亲是要他保护好妹妹。

大牛眼泪已经流干了,因为年龄小,没有力气挖个坑把爹娘埋掉,连年的大旱绝收,村里只有死人了,活着的都逃难去了。

大牛和哭哑了嗓子的妹妹给爹娘磕了三个头,就带着她往几十里外的县城方向走。爹活着的时候告诉他,顺着唯一的路往东走就是县城。

跑了百余步,大牛就没力气了。两天没吃饭,浑身软的像面条,眼睛里也冒出了无数个星星。

大牛放慢脚步,慢慢的往前挪动脚步,妹妹还在等着吃饭呢。

半天功夫大牛终于挪到了妹妹身边,妞妞好像睡着了,大牛蹲下来,一只手掏出饼子,一只手摇动妹妹的身子:“妞妞,别睡了,看,哥哥手里拿的啥!”

妞妞迷迷糊糊的听见有人喊她,过了一会才听清是哥哥的声音,努力的想睁开眼睛,可眼皮就像粘住了一样。

她想回应哥哥,但全身的力气好像全部消失了,她只想睡觉,睡着了就能看见爹娘了。

大牛看到妹妹没有醒过来,晃动她身体的手能感觉到妹妹在轻轻的颤抖。大牛放下饼子抱起妹妹的上身,妹妹身上滚烫滚烫的。

他知道妹妹病了,大牛的心一下子就像被一只手攥住了一般,疼的不行。他明白,这时候得病意味着什么。

大牛哭了,抱住妹妹哭的撕心裂肺,他觉得对不起爹娘,娘要他护着妹妹的,可妹妹就要死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到了大牛的耳朵里:“小弟弟,你怎么了?”

大牛泪眼模糊的抬头望去,一个身穿灰袍的年轻人站在他身前看着他。

大牛抽噎着道:“妹妹病了,要死了!”

年轻人俯身用手摸了一下妞妞滚烫的额头,皱眉道:“是风寒,死不了,得去找郎中。”

大牛欣喜的道:“真的死不了?”

年轻人笑道:“你要信我就跟着我,我带你妹妹去找郎中!”

大牛警惕的望着他,爹爹说过这个世上有拐子,把小孩拐去挖心掏肝。

年轻人看到大牛的神情,就猜到他在想什么。

手伸进怀里掏出一块木牌冲他晃了晃道:“看见没?我是官府里的人,还骗你不成?坏人哪有这东西!”

大牛一听官府,警惕立刻变成了畏惧。

小时候村里有头牛病死了,官府来人查看,官差可凶了,里长那么厉害的人,在官差面前都不敢直起腰,还被官差抽了一鞭子呢。

年轻人温声道:“你爹娘在哪里?”

大牛低头回道:“俺爹娘都饿死了。”

年轻人叹了口气道:“走吧,先治好你妹妹,之后某带你去一个能吃饱穿暖的地方。”

大牛怀疑的看着他。

年轻人笑道:“某是官府的人,是贵人派某搜寻和你这般的孤儿,赶紧走,晚了你妹妹真会死掉的!”

大牛挣扎着站起来,想拖起妹妹,可他哪有力气了,年轻人又轻叹一声,弯腰抄起妞妞抱在怀里,起身疾步而去,大牛捡起半块饼子紧紧跟着。

当崇祯再次来到皇庄的时候,已经是崇祯九年的四月了。

田地里的小麦已经开始拔节结穗,经过一个冬季的追肥浇水,麦子长势良好,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铺满了大地,让人不禁对一个月后的丰收充满了期待。

经过大半年的持续投资,皇庄里的农户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庄里的男女老少都有活计做,收入也稳定提升。鸡鸭已经开始产蛋,产出的鸡蛋鸭蛋全部由皇家市价收购,然后送到勇卫营,供每日操练的士卒补充营养。

农户们手头有了钱就要购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日用品,甚至有比较富裕的家庭,给自家女人购买胭脂水粉这等算是奢侈品的东西。

商人的嗅觉最为灵敏,从开始的小商贩上门贩卖,到现在开店经营,庄子的围墙外面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

因为皇庄的示范效应,周围各个权贵的庄子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下调佃租,原先的十七大部分都降到十五,农户们却也是感恩戴德了,终于可以吃一顿饱饭了,虽然是粗粮,这也是以前做梦想不到的。

崇祯却已经准备夏粮收获的时候,把佃租降到十三了,估计那些权贵们暗地里不知有多少恶毒的语言诅咒他了。

庄墙修建的时候,崇祯特意嘱咐向外扩大不少。原先的农户家成了庄子的最里面,外围建了一排排土木结构的新房子,房屋之间都是紧紧挨在一起,这是崇祯根据后世六七十年代集体宿舍的模板规划的。

对于处于死亡边缘的老弱妇孺来讲,有个安身之处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哪还有什么别的要求。这样的房屋能够节省大量的空间,将来如果有人发达了,那就再另找地方自己盖房子就行。

这里住着的都是陕西河南一带遭受旱灾后逃难的妇孺。至于老人,一个没有。大灾之下,绝大部分老人为了给自家孩子省下一口粮食,选择了吃树根,树皮,最后啥都吃没了,只能吃观音土,结果可想而知。

大部分青壮选择了带着全家加入到了流贼的队伍中去,家中没有青壮男人的妇孺则被收留到了这里。

救助大牛和妞妞的那个年轻人是锦衣校尉王安成。锦衣卫奉皇命出京收拢妇孺,王安成是其中一员。妞妞病好以后,王安成带着大牛和妞妞以及另外二十多个孤儿回到了京师,然后大牛他们便被安置到了皇庄。王安成因功被提拔为小旗后,又一次出京完成同样的任务去了。

大牛和妹妹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孤儿。考虑到妞妞是女孩子,分房子的庄头特意安排了一个套间给他们。两个房间各有一张简单的木板床,都有崭新的被褥铺盖。大牛住外间,里屋归妞妞。

所有来到皇庄的妇孺第一件事就是强制洗澡,她们脱下来的旧衣服被点火焚烧后掩埋,以防传染疫病。

村子里盖了两所澡堂子,男澡堂里有大大的浴池,里面蓄满滚烫的热水。女浴池则是一个个木板隔开的单间,里面放着大大的木桶和澡豆,为了照顾像妞妞一样的小女孩,女浴室还特意分派了几个妇人给小孩子搓洗。

洗刷一新的大牛和妞妞们,都会领到崭新的衣袍和鞋子,这都是按照崇祯的要求做好的,因为收容难民的缘故,制作军服的作坊专门分出一些女人给他们缝制衣物。

已经痊愈了的妞妞洗完澡穿上新衣服,开心的不得了。蹦蹦跳跳的回到屋子里,来到里屋自己的床前,妞妞脱下新鞋子,爬上了铺着褥子的床上,在床上蹦了几下,忽然怔住了。她慢慢躺下,用被子紧紧的裹住了自己,眼泪无声的流了下来,爹爹和娘亲不知道在地底下有没有新被子盖。

崇祯牵着朱媺娖小手,悠闲的的在庄外的市场逛着。

朱媺娖手拿着一只糖葫芦,一边吃一边到处打量。她和朱慈烺一样,生存范围仅限于乾清宫周围,天天面对的就是宫女和太监,外面的一切对于她都是新奇无比。

比如手里的糖葫芦,红红的果子外面裹着炒的焦黄的糖,酸酸甜甜的味道让她开心极了。

朱慈烺对于小女孩喜欢的东西非常排斥,虽然心里很想尝尝,但对妹妹递过来的糖葫芦却严词拒绝,然后偷偷嘱咐跟着的侍卫多买几只,回京以后给二丫送去。跟二丫只接触过一次,但朱慈烺却一直惦记着她。

崇祯对儿子的小把戏置之一笑,对警惕的观察四周情况的程千里身边笑道:“老程啊,你又不是头一次陪我出来,别那么紧张,我问你,有什么梦想?”

程千里愣了一下,搔了搔头皮回道:“启禀黄老爷,卑下睡觉从不做梦的。”

崇祯怒道:“笨蛋,我是问你的志向,是志向!懂不懂?!”

朱媺娖努力的咽下一口糖葫芦,插言道:“父皇,媺娖和老程一样,睡觉也不做梦的!”

程千里陪着笑脸道:“卑下懂得懂得,卑下的志向就是好好护卫黄老爷一家的安全!”

崇祯没搭理他,蹲下身子抱起朱媺娖,小声说道:“媺娖,父皇怎么教你的?在外面不要叫父皇,要叫爹爹,记住了没?再喊错了,以后不带你出来了!”

朱媺娖虽然不明白为何不能叫父皇,但还是拼命的点头表示记住了。崇祯哈哈笑了起来,朱慈烺在后面撇了撇嘴,对朱媺娖的幼稚表示很无语。

崇祯抱着女儿边走边说道:“老程啊,我是觉得你正当壮年,一身好武艺,整天跟着我有些屈才了,所以才问问你。你倒好,不跟我说实话。哪个男人不想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你是我信任的人,心里有啥想法尽管告诉我就是。”

程千里郑重的道:“回黄老爷,卑下学的是马下功夫,上了战阵就不顶用了。说心里话,跟在黄老爷身边护卫,卑下心底感到非常的荣耀,家中妻儿也以卑下是锦衣卫而骄傲。卑下数代锦衣出身,但从未有人做黄老爷的贴身护卫,卑下这辈子不想再起变化,等儿子长大,卑下也会让他入卫所为黄老爷家效力!”

崇祯停住脚步,注视着程千里道:“只要大明在,我不会亏待你这样为大明效忠之人!”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十八章 容情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四百章 布防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