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

在陕西镇、甘肃镇等各路边镇大队人马压前腾出空间后,勇卫营参将黄震带着四千人从右翼后队列阵向前,然后转向西边,朝着正在与宣大兵激烈交手的清军左翼中路大军行去。

为了保证这次关外大战取得最终胜利,兵部按照朱由检的谕旨,将驻守在山海关的勇卫营张奎和黄震部大半调出关外,只留下了一千五百人镇守着这座雄关。

骑在马上的黄震率部转身向西行出不远,只见远处的清军旗帜飘扬、烟尘四起,没过多时,大股的清军离开中路大队,转头朝着他所率的明军而来,具体人数应当不少于他这路人马,距离在两里开外,没有马队。

“止步!整队!”

黄震高声喝令,身边的亲兵吹响了喇叭,随着前排士卒停下脚步,整个大队也止住了阵型。

“检查弹药!引燃火绳!”

一片窸窸窣窣声响起,士卒们在极短时间内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日常演练时的内容。

“进!”

黄震高声下令后随即从马上跳了下来。

清军弓手的厉害他可是早就听说了,一旦双方接阵,自己骑在马上就是最好的靶子。

两里的距离对于相对而行的两军来讲片刻即至,数十息之后,双方在相距一里左右停下了脚步,开始各自整队,准备发起攻击。

率先开始进攻的是勇卫营,中间的两千名铳手以四百人为一排,组成了一个五层的方阵,在两侧长枪手、刀盾手遮护下向清军行去,掷弹手和虎蹲炮手紧随在铳手方阵后面。

前来阻截的五千清军采用的依旧是一成不变的阵型:三十余辆盾车在前,为数不多的重甲步卒跟随在五百名弓手后面,随后是披着棉甲的大队步卒跟随。

清军之所以到现在没有动用马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万多骑关宁骑兵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压力。

由于在先前跟随岳托、多尔衮等人南下时,蒙八旗连续作战之下损伤极重,骑兵数量大幅减少,在面对大军两翼受到几乎倾巢出动的关宁骑兵的威胁下,清军各旗不得不将各自的骑兵调派到两翼与关宁骑兵对峙,从而使得正面主战场上基本上全都成了步卒,即便如此,从骑兵的数量上还是比关宁骑兵差了数千骑。

眼看着清军方面的包衣推着盾车碌碌而来,黄震一声令下,五十名掷弹兵中出来了二十人,沿着长枪手和铳手之间的通道疾步向前,各人手中的震天雷和引火的火绳都已备妥。

当包衣们推着的盾车前行到距明军五十步左右准备放下车子跑回去时,二十名掷弹兵手持着已经引燃的震天雷冲了出来,不等包衣和后面跟着的清军弓手反应过来,这些掷弹兵已疾步向前冲到盾车二三十步的地方,随后各人身体后仰、腰臂发力的同时后仰的身体猛地前俯,一枚枚冒着火花和青烟的铁疙瘩飞向尚未反应过来的包衣和清军。

紧接着,不等第一波震天雷落地,二十名掷弹兵手脚麻利地从腰间摘下另一枚震天雷,在第一波震天雷的爆炸声中再次投掷出去,随后转过身来撒丫子跑回了本阵。

明军这一切都是在十余息间完成,包衣们和持弓的清军弓手还没琢磨过味来,两拨四十枚震天雷已经先后在人群和盾车中炸响,方圆几十丈内被尘土和硝烟包裹其中,范围内残肢断臂、血肉横飞,一架架盾车也被炸的支离破碎后歪到一边,失去了遮护清军弓手的作用。

趁着清军乱成一团、视线被阻挡之际,明军铳手方阵迅即前行二十步,前排铳手直立打响了手中火铳后各自向两侧撤离,后排跟上后迅速击发,在二十余息内五排铳手全部击发完毕。

除了少数哑火的火铳以外,近两千枚铳子如同暴雨般对七十步距离内的目标进行了洗礼,一阵清风吹来,硝烟散尽,在人们的视线里,整个射击和爆炸范围之内,已经没有任何可以站立地生物存在,只有几架完好的盾车孤零零的立在原地。

紧跟在包衣盾车后面的清军弓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五百名弓手十不存一,推车的包衣则是无一幸免,清军的攻势尚未展开,便在明军这种突如其来的攻击下夭折当场。

弓手身后不远地清军重甲步卒看着眼前的一幕后顿时无措起来。

失去了弓手对明军的压制和支援,再加上前面路径上铺满了的尸体和盾车残骸,一时半会间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发起攻击。

而此时明军左翼的秦军和京营大队人马,在对阵两红旗的战斗中也是取得了不小的优势。

虽然两红旗的弓手大阵给秦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但顽强的秦军铳手冒着箭雨与清军展开了对射,在趁势突进地清军步卒面前五十步地地方立起了一道弹幕,一轮轮的三段击之下,一千多名清军步卒被射翻在地,直到清军畏惧之下不再发起进攻方止。

中路车营的前行则是受到了阻碍。

清军堆起的三层炮阵有效的挡住了车营前进方向,在佛郎机炮的掩护下,车营的刀盾手和长枪手不得不干起了拆迁的活计,这让一兵未损的两黄旗得以从容地往后撤出了几里之地。

陕西镇等各部边军在迎敌后还是传统的打法,调集各镇弓手与清军对射,然后以盾牌手用大盾硬抗清军甲兵突进,长枪手则是在盾牌后面突刺。

由于战阵蔓延开来的缘故,各镇总兵手下加起来的数百骑家丁亲兵无法策马往来奔驰,只能在后方听候上官的命令,以便在合适的机会冲阵砍杀。

至于战场两侧最远端的两军马队,因为相互之间各有顾忌,所以虽然战马云集,但双方都是派出了小股骑兵进行厮杀,并没有展开那种大规模的对冲。

清军骑兵是因为整体数量少于关宁骑兵,生怕对冲之后伤亡过大之下失去了对主战场的保护,而祖大寿这边则是因为不舍得让辛苦培养起来的手下死伤过大,双方便在这种各怀心思地状况下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随着双方的大战逐步展开,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至下午酉时时分。

就在此时,清军方面突然响起了悠长的号角声,从中路两黄旗派出的骑手一边骑马向两侧奔驰,一边吹响了手中的号角。

听到了号角声之后,各路清军趁着与明军之间有足够距离之际纷纷向后退去。

在楼车上观察到这一状况的孙传庭立刻发下命令:全军暂缓攻击,不得前进追击退后的清军,任由对方撤回。

接到命令的各路主将虽然都是大感意外,但谁都不敢违抗将令,没过多长时间,刚才还硝烟四起的战场上很快恢复了平静的状态。

第九章 皇庄5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十章 大战4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三十章 预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