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

坐在主位上的孙传庭微笑的看着众将喜气洋洋的神情,一改一直以来端肃严峻的作风,任由众人尽情的说笑着,同时他的心里也是感到欣慰无比。

这场举足轻重的大战在经过一年多充分准备,在皇帝的亲自部署下,在朝廷相关有司的定策和后勤支持下,在数位重臣的统筹指挥下,很快便要见分晓了。

按照眼下的势头,只要一切进展顺利,中间不出大的疏漏,大胜可期,甚至可以说,灭国可期。

毕竟人家号称大清国,并且是有针对性的取了国号。

大明是火德,对面就搞了个大清,以水克火,试图火中取栗。

只不过,现在的水看起来将要枯竭,而火却是有人四时不离、不断添加炭薪的炉火,越烧越旺。

在众人沉浸在一片喜悦之情中彼此之间相互小声议论片刻后,孙传庭声音洪亮地再次开口道。

帐内众将闻言都是愣了一下,熟悉的人相互之间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都把目光投射到了孙传庭的脸上,心里头都是暗自猜测不已。

“在宣布此事之前,本官有句话想问问相关人等,边镇诸将可知圣上为何突然将尔等调至关外,与东虏大军相抗?”

孙传庭故意没有马上宣布到底是怎样的消息,而是面带笑容的看向杨国柱等诸镇总兵大将,眼神中带着些许令人玩味的含义。

孙传庭的问话让边镇诸将或是茫然或是懵懂,只有个别以极端恶意猜测朱由检用意的人装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回禀督帅,圣上不管为啥原由把俺们调至关外都可!俺们都是朝廷的兵马,粮饷都是朝廷供应,官职也都是圣上赏赐,就应当听从号令!只要圣上一声令下,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一脸大胡子的贺人龙出列拱手施礼后大咧咧地回答了孙传庭的问话。

这厮表面上看似粗豪,其实内里却是极为精细,平时最是会看风向。他眼见得现在国内流贼荡平,朝廷编练出了好几支兵强马壮的新军,各路边镇已有式微之势,以后的前途还不知道究竟如何,现在逮住机会当然要大表忠心了。

“好!人龙这番言辞值得夸赞!身为人臣,不管文武,都要以忠君为最先!以听从朝廷调遣为首要之责!

本官知道,此番征调你等前来,有人心下自是有他想,甚至不惮以朝廷欲消耗尔等实力之龌龊心思猜测圣意!

此等心思可止矣!”

孙传庭收起笑容,细长的双目扫视着诸镇总兵大将,只把众人看的都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实话告诉你等,对面虽有东虏十余万大军,但只要有勇卫营、川军、秦军、京营四部强军在,不需外部助力,本官便可以挥师尽扫对面之凶顽!”

孙传庭激昂地语气里带着满满的自信,透着一股俾睨天下的豪迈之意,看向边镇诸将的眼神中也是有一丝不屑的味道。

孙传庭的话语让孙应元、周遇吉等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各人都是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英姿勃发的样子让其他人既羡又妒。

包括辽西将门在内的边镇诸将对孙传庭这番言论尽管略微不服,但都明白他说的是事实,他们对自己率部抵达关外之前的战事已是有所了解,知道朝廷编练的新军在连续数场战斗中重创了清军,逼迫清军主力由宁远一线退回到了松锦。

但在官军占尽优势之下,皇帝突然下旨将他们调至关外,这让很多人心里感到迷惑不解。

难道是皇帝生怕即将到手的胜利会出什么漏子,所以征调人马以壮声色?

又或者是有奸臣想使那借刀杀人之计,想借着建奴最后还有一战之力时,把他们这伙边军给消耗掉?

“本官之所以问这句话,就是因为接下来的好消息与此密切相关!

既然尔等不得其所,那本官就将答案告知尔等!”

包括祖大寿在内的所有边将顿时收起了各种心思,同时看向了重新露出笑脸的孙传庭。

“你等可知今日之战,为何东虏于战酣时突然鸣号退兵?

呵呵!

并非因为其在战阵之上受挫之故,而是因为其老巢已是不稳!

去岁圣上便将降将刘国能、张文耀两部共计五千员数密调至登州,演练夺岛登陆、长途奔袭之战术,为的就是今年官军主力与东虏正面会战时,遣此一路偏师登陆辽东,袭破东虏祖陵所在----赫图阿拉,然后趁其后方空虚之际,直捣黄龙,威胁盛京,此所谓攻其之必救也!

今日奴酋退兵,定是渡海偏师已然得手,盛京危在旦夕之故,奴酋迫不得已才聚兵回撤!

如此一来,东虏接下来退兵已是不可避免之策,值此东虏大军军心不稳之际,正是各部建功之时!

圣上调遣尔等前来,实因诸将多年来为国奋战多年,值此灭国之大功欲成之时,圣上感念之下,欲与尔等分功也!”

孙传庭的话语刚落,边镇诸人皆是一片哗然。

出于历史上清军对明军动向了如指掌的缘故,朱由检在制订两路奇袭的策略时,曾严正告诫相关人等,不得对任何人透露此次战役的所有消息,并且将当事人的范围缩小在了最小的范围之内,甚至就连温体仁这样的首辅对此也只知道一星半点,更别说远离朝堂的这些武将了。

所以当孙传庭把朝廷的策略讲出,并刻意将朱由检笼络人心的安排表达出来后,边将们虽然并未全信,但对朝廷此次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也是感到了由衷的佩服。

“督帅,那我军今日为何不趁建奴军心动摇之际,全军压上一举歼之?”

在众人议论声见小之后,杨国柱出列施礼后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其实这也是代表不知情的众人所提出来的问题。

按常理说,今天官军在战场上全面占优,而清军不仅是几路人马已成败相,而且后路不稳的消息一旦扩散开来,那整个大军的士气就会大沮,此时正是官军取胜的大好时机,为何孙传庭却任由清军退回扎营之地呢?

祖大寿虽说对朝廷安排的奇兵之计赞赏不已,但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孙传庭的应变策略感到不解,甚至是有些不屑。

趁他病、要他命,这才是主帅最该有的决断,但孙传庭的应对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哈哈哈哈!”

孙传庭看着众人表情不一的神态后,禁不住捋须大笑起来。

在众人莫名其妙的目光注视下,孙传庭片刻之后方才止住了笑声。

“尔等以为仅此而已不成?

本官若是告诉尔等,东阁大学士、总督宣大的卢公,先已率三万铁骑,与东虏大军回撤必经之地上埋伏在侧,尔等该作何感想?!哈哈哈哈!”

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八十章 困难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