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

“呵呵,这荷兰人还是较为讲究礼节,居然不远万里给朕与皇后带来这等礼物,待此次谈判完结,其归国之时,朕也要回赠礼品让其带回国内,来人不往非礼也,我堂堂中华之国,于礼节上当不可废。

大伴,差人将这些礼物交给皇后分派吧,给陈卿、邹卿看座、上茶!”

乾清宫里,朱由检饶有兴致的把玩着一杆镶满各种宝石的燧发手铳,笑呵呵的对前来复命的陈奇瑜和邹维琏道。

荷兰特使除了给朱由检送上这柄手铳外,另外还有大小自鸣钟十台,给周后送的礼物同样是镶嵌不少宝石的西式后冠一顶,还有一个木匣子里装满的宝石,以及荷兰本土生产的一些呢绒面料。

“圣上所言极是!臣观那两名荷兰特使,虽是身材高大,但举止甚是有礼,讲话之语气也是带着对他人之尊敬之意,仅此一点,臣便断定其国并非那种蛮夷小国,而是甚为富庶之地。

而反观那名大佛郎机国之使节,则是举止无礼、言语粗俗,令人不胜厌之!此等蛮夷之国,若是为我皇明近邻,其必属日日生衅之辈,实乃必征之国也!”

在顺着朱由检的话语夸了荷兰人一通后,老陈果断的给埃特罗下了眼药水,言下之意是,也就隔得远,要是隔得近了,大明就应当派军队把它给灭了才行。

“唔,陈卿却是看到其国人之本质,去岁台湾总兵虽率部全歼荷兰八百人,但荷兰人此行却并未就此提出何种异议;因其国人以为,既是交战,便有胜负,输者乃技不如人也,若想报仇,大可遣军队战而胜之以慰其亡魂即可,此便为西夷之公平之说。

而所谓大佛郎机人,临我大明之境,其狂妄之态尽显,明明是欲图谋我台湾宝岛却遭遇败阵,却口口声声索要赔款,其言行殊为可笑,此等样国,确乃必征之国也!”

朱由检清楚的记得历史上发生在今年的马尼拉屠华事件,但他也明白,在没有国家民族概念的现在,大明上下对这种事情并无同仇敌忾之心。

因为在绝大多数明人眼中,这些跑到南洋的明人已经背离了自己的祖宗,被人杀了纯属活该,大明没有义务给他们报仇雪恨。

但朱由检却不这么认为。

只要祖辈都是生活在大明领土上,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流落到海外,只要他着汉服、说汉话、习汉字、兴汉俗,那他们就应当受到母国的保护,如果这个保护来不及,那就复仇。

两万多条鲜活的生命死在西班牙人的屠刀之下,并且这个刽子手还妄图派兵侵占大明本土,然后从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攫取更多的财富,对这样的国家没有什么话可说,只须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便可。

既然这个埃特罗成功的挑起了陈奇瑜等人的不满甚至杀心,那就趁机来一把大的吧。

陈奇瑜对皇帝出人意料的赞同先是感到诧异,接着便是欣喜不已:只要皇帝支持,那就找个茬把那个骄傲的矮子弄死得了,不过,找谁合适呢?

不要以为身居高位者就没有爱恨情仇这些凡夫俗子的杂念,只要是人,就摆脱不了这些思维,何况陈奇瑜这种在诏狱中无数次反思过自己的人。

在总结自己过往得失的时候,陈奇瑜认为,心慈手软是自己的一大缺陷,整个必须要改。

“启禀圣上,老臣以为,切勿因个人一时好恶而对他人妄下断语。据臣所闻,大佛郎机国实力不容小觑,其国也是多善战之兵,况且两国相隔万里,无必要与其成仇。

此次其所提赔偿一事,除却台湾岛系其咎由自取之外,天津卫码头被亲军斩杀之两人,还是给其些许银两了解为好,如此也不使我皇明空负恶名!”

一旁地邹维琏眼见皇帝和这个新晋大学士陈某,一副要商议着怎么收拾西班牙人的样子,对此事有些不以为然的他赶忙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他眼里,虽说这人杀了也就杀了,但没必要再有进一步的举动,赔几个银钱完事就好,至于那个矮子提出的其他要求,直接回绝就完事了。

“此等小事由鸿胪寺与之商谈便是。邹卿,你与福建任上多年,与外夷,尤其是西夷了解应当比常人要多些,卿如何看待荷兰此国?”

朱由检本来没打算赔偿被击杀的那两个西班牙人什么银钱,但考虑了一下后,觉着这种带有外交性质的事件需要谨慎处理,一个处置不当传扬出去,就会给其他国家留下一个大明太过蛮横无理的印象,这样会不利于大明在外界的整体形象。

煌煌大明,不论做什么要有泱泱大国的风范,不服者、挑衅者,派军队正大光明的趟过去灭之就可,根本不必在这种小节上失了分。

“启禀圣上,老臣于福建时确实与闻诸多西夷商家之琐事,其中尤以荷兰国为多,盖因其大船巨帆,驰骋于各大洋之上,与各国往来最为频仍之故。

臣闻,荷兰国国土狭小,其土地或许如京畿相差仿佛,其人口约有百五十万之数,论其体量根本无法与我皇明相提并论,其实属西夷小国也。

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据臣所闻,荷兰国乃数个不同族群所组成,其国虽小、人口虽少,立国虽短,但国内无论男女老幼,皆以勤俭劳作为荣,以奢靡懒惰为耻,故此国之国立呈现蒸蒸日上之态势,犹如旭日之东升,其昂扬向上之气令人慨叹!

据臣所知,荷兰国于将作、天文、农业、纺织、服饰等诸多方面有着较为高超之技术,尤其在造船方面,其国更是独占鳌头,往来南洋及东洋之上的商船,大部分为荷兰国所有。

不瞒圣上,崇祯六年料罗湾海战,若非靖海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依仗众多小船对其八艘巨舰展开撕咬之攻势,最后胜负尚难预料。就算如此,靖海伯手下仅有之两艘巨船也为其大炮击沉,至于人员伤亡更是多达其数倍!

对了,老臣还想起一事,据闻荷兰国乃世上仅有之商人掌权之国,其于我朝隆万之前,乃为大佛郎机之属国也,后不知为何反出大佛郎机而自立,此次不知两国为何竟会联袂来访,此一点着实令人诧异!”

听到朱由检的问询后,邹维琏打开了话匣子,把他所知道的有关荷兰方面的情况滔滔不绝的讲了出来,朱由检与陈奇瑜都是聚精会神的一边倾听一边思考着。

“如此说来,荷兰其国人倒是与我皇明国人极为相似,其勤俭劳作之风实是令人赞叹!”

听完邹维琏的讲说之后,陈奇瑜手捋胡须点头赞道。

“听闻邹卿所言,朕倒是忽生一策!”

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九章 皇庄5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