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

崇祯十一年九月初六日辰时中,正值夏末秋初之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京师德胜门外戒备森严,驰道两侧每隔数步便立着一名顶盔掼甲、手执刀枪的武士,外围还有上千名蓝色罩服的锦衣卫严密监控着周边,一匹匹高头大马驮着军将们来回奔驰巡视这,各色旗帜随着微风轻轻飘荡着,在威武的军卒和各种旗帜的衬托下,整个德胜门内外的气氛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

在军卒们的背后则是一片热闹无比的氛围,数万京城士绅商贾、黎民庶人拥挤在宽敞的道路两旁,一边吵吵嚷嚷交谈着、嬉笑着、喊叫着,一边迎候着剿灭后金之战后大军的凯旋。

德胜门宽大的城门洞外搭起了一座巨大的木棚,木棚的粗大的立柱上饰以锦缎和彩绸,棚下放置一座大案,一身玄色衮冕七章服、头戴九旒冕、腰系朱色大带、服配两组玉佩、足蹬皂色白地官靴的皇太子朱慈烺端坐于御座上,侍立在他身侧的是贴身小太监赵信,以武英殿大学士温体仁、陈奇瑜、李邦华、杨嗣昌、侯恂、范景文为首的京师四品以上高官、以及在京的勋贵、司礼监秉笔太监、锦衣卫堂上官在内的大铛们云集在大案下首两侧,棚内放眼望去,皆是一片朱紫色的官袍。

年仅十二岁的朱慈烺受朱由检的委托,率文武百官亲至德胜门外,以盛大的郊迎仪式静候大军的归来。

“报!大军前队已至五里!恭请皇太子殿下示下!”

一骑快马飞奔至木棚外数十步后停下,马上的骑士飞身下马后疾奔入棚,在距离大案前十步左右时停下脚步,单膝跪下行军礼后大声禀报道。

“再探!”

按照事先排定的程序,朱慈烺例行公事的下令道。

探马再次行礼后站起身来,双手拱过头顶,倒退十步左右后这才转身奔向战马,随后跃上马背扬鞭催马而去。

片刻之后,又一骑探马奔至,这次探得大军前队已至三里之外。

等到第三波探马回禀前队已至两里之外时,温体仁出列恭请朱慈烺步出棚外,一众文武以品级划分紧随在他身后两侧。

就在朱慈烺走出木棚没有几步,一阵整齐踏步声夹杂着零星听闻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向着德胜门而来,因为观看郊迎仪式而延伸到最北面的围观者中已发出了阵阵惊叹声。

各色各式军中旌旗迎风招展着,放眼望去,仿佛无穷无尽一般,大军前队的最前端,两位武英殿大学士孙传庭、卢象升、五军大都督、一品夫人秦良玉三骑并辔缓行,身后是骑马跟随的孙应元、周遇吉两人,五千名长枪兵以十人一排高举镶着红缨的长枪齐步紧随其后。

在远远看到朱慈烺的身形后,身穿大红官服的孙传庭三人勒住坐骑后翻身下马,统领前队的孙应元单臂高举,身后数十步外的长枪兵们停止了前行的步伐,手中的长枪也改成了胸前握持的姿态,整个过程中无人出声,但数千人整齐划一的举止却是散发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场,使得刚才还热闹非凡的数万人变得鸦雀无声。

“臣孙传庭、(卢象升)、(秦良玉)奉旨率十三万大兵出征关外,剿灭不服王化之建州虏寇,臣等与各部官军将士同心勠力,上下用命,十余万大军抛颅撒血、不畏矢石,皆誓言以忠诚回报君王,并于宁远城外、锦州城外、西宁堡外、沈阳城内外四战四捷!阵斩建州八旗亲王、郡王、贝勒数名,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一下虏寇将领不计其数,歼敌六万余名、俘获四万有余,使辽东跳梁完全覆灭、奴酋葬身火海之中,我大明东北之境从此无忧!

臣等身负皇命督军前线,最终幸不辱命!今率大军回返复命,有劳皇太子殿下亲迎,臣等与众将士皆感不胜荣幸之至!”

孙传庭与卢象升、秦良玉并排而立,在冲着朱慈烺拱手弯腰行礼之后,位于中间的孙传庭拱手高声向朱慈烺回禀道。

“卿等自奉皇命率军出征,于半岁期间不顾寒暑之侵,十余万将士皆以忠诚奋勇为荣,与敌浴血搏杀于战阵,更有无数大好男儿血洒疆场,以赤胆忠心舍身报国,此等壮举当为我皇明所永志!

此番卿等终不服圣托,建不朽功业于辽东,灭负隅虏寇于北境,为我皇明之安危立下汗马功劳,为黎民之乐业付出赤血性命,其功之伟,堪比国初!

孤今受父皇委托,迎卿等及大军于郊外,心下亦是与有荣焉!

酒来!”

朱慈烺言罢高呼一声,四名太监端着覆着红绸的托盘走上前来,盘中分别放置着四只晶莹剔透的玉碗,里面盛着半碗琥珀色的黄酒。

朱慈烺端起一只玉碗,三名太监齐齐上前,躬身将托盘高举过顶,孙传庭等三人分别取碗在手,太监们退到一旁。

“卿等且畅饮此杯美酒,以示大功之成!诸卿,饮胜!”

说罢,朱慈烺双手捧碗微扬脖颈,将半碗美酒一饮而尽,孙传庭三人微微躬身施礼后将碗中酒倾进喉中,几名太监再次上前,朱慈烺等人将玉碗放回盘中,太监们躬身后退数步,随后举步离去。

就在此时,不远处笙鼓齐鸣,大明皇室打击乐队奏响了《平定天下曲》,曲调简单但却有激昂之意,横管、仗鼓、大鼓、云板、笙等等数种乐器,模仿战阵上军鼓号角、兵士拼杀发出的声响,还原着战场上激烈厮杀的场面,在场的数万人尽皆肃立不动,直到短暂的演奏结束。

随后,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两名身材魁梧高大的军卒同样手捧木盘从后阵行至朱慈烺身前,单膝跪下后将托盘高举过顶,盘中分别摆放着朱由检赐给孙传庭和卢象升的王命旗牌,此举表明,孙、卢二人所受之皇命已经结束,代皇帝行使的权利也将全部收回。

朱慈烺验看过木盘中的物事后,两名太监上前接过木盘,然后与两名军卒躬身退下。

“诸卿,且乘车前往午门,父皇已在午门处等候!其余军将士卒沿途夸功,接受万民之敬仰!”

随着乐曲的结束,朱慈烺笑着对孙传庭等人开口道,三人再次施礼,朱慈烺当先转身移步,向不远处停放的金辂行去,宽敞无比的金辂后面依次排列着三架四轮敞篷马车,这是供孙传庭等人乘用的。

待众臣恭送朱慈烺坐进金辂之后,温体仁、陈奇瑜阁臣则分别陪同孙传庭、卢象升、秦良玉登上四轮马车,金辂启动后,在数百名大汉将军的护卫下率先由德胜门入城,孙传庭等人乘坐的马车才缓缓跟随上去。

随着官员们陆续入城,一排排的军卒在将官们的带领下开始进京,城内城外的气氛热烈起来,欢呼声、鼓掌声、惊叹声此起彼伏,蜿蜒行进的大军犹如一条长龙般向城内延伸而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七章 皇庄3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