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明州锦衣卫千户所发来的奏报内容与松江府一样,也是有关朝廷官吏遇袭一事,但此次较为幸运的是,并没有相关人员在事件中伤亡,但新明州港大部分已经建好的基础设施被捣毁焚烧,本来计划在明年夏初便可以投入使用的港口工期被迫推迟。

这次破坏明州港的行动是在夜间进行的。

在当天的工程歇工之后,工部以及明州府负责协助工作的官吏们在忙碌一天后,大都回到附近的鄞县城内安歇,被雇佣的青壮也基本上回返家中。施工现场只留下了少数外地的民工,以及几名工部吏员留守值夜,以防有人偷拿施工材料,一切都如往常一样的平静安详。

当晚酉时左右,先是数十名手持刀枪的黑衣人突然现身港口,这伙人持兵高声威胁留守人员不得从木屋中出来,随后大批不明身份的人员打着火把赶到港口,手持工具对港口设施进行了破拆。

整个破坏过程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才告终,等到这批人全部撤走之后,留守人员才战战兢兢地从屋里出来,并在确认那伙人确实全部离开后,这才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由于县城城门夜晚是不准开启的,再加上留守人员害怕遇到危险,所以直到第二天天亮之后,消息才被送入城中。

随后明州各级主官以及锦衣卫千户所千户纷纷带人赶赴现场进行探查,但最终却是一无所获。一众官员们经过简短商议,决定把此事上报朝廷,请求内阁予以定夺。

由于锦衣卫的消息传递渠道比当地官府要快捷许多,所以此事便被锦衣卫率先送达了京师。

“松江、明州两处在建港口接连出事,此般行为绝非偶然!分明是有人蓄意破坏朝廷开海大计!此等公然蔑视朝廷之行已与造反无异,必须要尽速坚决予以强力回击,彻底清除不安定因素,维护朝廷政令畅通无阻!

臣自请赴明州处置此事,以求查明此事之同时,尽快使开海之策付诸实施!”

在看罢明州急报后,一直没有多言的孙传庭率先起身施礼高声奏道,语气里透着一股浓浓地肃杀之气。

出身北地的孙传庭其实本身对所谓的江南士绅集团所知甚少,对他们的观感上既不好也不差。

在他的心目当中,正是因为江南太过富庶安定的环境,才使得这群人耽于享乐之中,终日沉迷流连于酒色之间,以至于他们对北地数千万黎民艰难困苦之境缺乏足够的认知,对于朝廷意图通过开海获取大量财富反哺万民的举动并未过多关注与支持。

其实这也是无可厚非之举,只要条件具备,享尽荣华富贵也是人之常情,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抗拒之事。

只要这些人能遵从朝廷号令,对朝廷的政令能够奉行无碍,那将来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江南出身的官员进行有选择性地使用便可。

但这次松江府和明州府接连发生地恶性事件让他顿时清醒过来,在面对有人想从自己手中夺取利益的时候,这群人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自己既蒙皇帝超擢为内阁次辅,那就绝不容皇帝和朝廷的权威遭到无视及挑衅。

“孙卿此论甚合朕意!

现今江南之地之所以繁华安定,是建立在北地无数大好男儿以鲜血与性命换来的!若是没有无数人之无畏牺牲,一旦贼虏坏我神州大地,那江南之繁华盛景也将毁于一旦!

但是,如今就是有一小撮利己分子,无视数年来北地赤地千里、饿殍遍地之惨状,终日沉醉于个人私利之中,视朝廷利民之策为洪水猛兽,认定朝廷开海征税就是抢夺其个人私产!

岂不知,不管是兴修水利、屯田开荒、安置流民、海外购粮、军卒粮饷、朝官俸禄等等,哪一项不是耗费巨大?据户部统计,此种种所费,每岁至少需银五百万两以上!如此巨额银钱,若不去设法开源节流,那当从何处筹集?!

海贸巨利,世人皆知,仅仅靖海伯一脉每岁于海贸中获利便以千万计!遑论其他数以万计之海商!朝廷守此宝山而坐视他人获利而归,其人坐享安定太平之时,却从无报效朝廷之心,世间安有此般道理?

朝廷设海关征税,并非为满足我朱家以及一众朝官之个人私利,此一点须当使其知晓方可!

孙、卢二卿此番南下后,要将此间道理晓谕众人,若其中有幡然悔悟者,大可以遵纪守法之良民以待;但若是有人对此置若罔闻,执意聚众以抗朝廷,那便全部以反贼论处!

望卿二人谨记,务必使其尽知,莫在钢刀加颈之时才悔不当初!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由检神态严肃地发表一番长篇大论,对开海和征税的重要性做了充分说明,并且在最后对这两次事件的处置给出了最终要求:先礼后兵。

其实朱由检心里清楚,江南利益集团多年以来早就形成对朝廷政令置若罔闻的风气,就算孙、卢二人南下后把话说的再重,也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对于这种内心已经膨胀到极致,已经自认天下无人能治的人,那就只能用铁和血来教他们如何做人。

历史已经证明,大明的皇帝对待士绅太过优待和软弱。除了太祖太宗之外,往后历代大明皇帝都把名声看的太重,一旦出台任何伤害士绅集团的政策,随即便在朝臣们的攻击下铩羽而归。

正是这一次次的纵容和忍让,使得很多官绅养成了皇帝又能把我们怎么样的心态,总是摆出一副光着膀子、拍着胸脯、刀枪不入的姿态,当看到对方动了真格的时候,最后却是毫不意外的屁滚尿流。

满清雍正强推的士绅一体纳粮不就是明证吗?整个过程中杀的人头滚滚,在朱明王朝时叫嚣不已的江南士绅,最后哪一个不是服服帖帖的予取予求?

“望二位卿家此次南下后不负朕望,尽速将开海一事全面推开!”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三百章 证据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三十章 预谋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五十章 残暴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二百章 客户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