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

拉加巴德亲信带来的三十万银币补偿款,则被作为了购买军械的款项,榜葛剌银币虽说含银量不高,但回炉后再制成大明银币,也能顶个十万两左右,而大明这些堆在兵部库房里闲置无用的冷兵器也派上了用场,好歹也算是个双赢的局面。

军事观察团五十名大明中低级将官都是参加过多次战斗的老手,擅长带领小队人马进行埋伏和突袭,他们将会在了解地形地貌后,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组成数支每支几百人的队伍,与前来围剿的莫卧儿帝国军队交手。

为了减少非战斗减员,从勇卫营挑选人员时,特意专挑籍贯是两广、福建、云贵地区的将官,与北人相比,这批南方将官更能很快适应当地潮湿炎热的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地形。

这五十人临行前品级都升了一级,等到榜葛剌的局面打开并稳定下来后,再根据个人表现叙功,兵部职方司也派遣了南方级官员跟随前往,在充当军纪官的同时,也顺便绘制好所经之处的地图,掌握好各种地形气候资料,以备将来所用。

陈奇瑜等人制订的作战方略,根据的便是拉加巴德一方对当地环境的详细描述,以及对莫卧儿帝国军队一些支离破碎的认知后作出的。

现在莫卧儿帝国在位的皇帝是沙贾汗,据拉加巴德的亲信所言,此人能力平庸,在国内威信不高,而其子奥朗则布则是野心勃勃,总想尽早代替其父坐上皇帝之位,父子二人之间现在已是势若水火,并分别将自己所掌控的帝国精锐军队调至都城附近,以防被对方所趁。

在研判过这些并不全面的信息后,陈奇瑜等人得出结论:原榜葛剌过所属地区地形极为复杂,河流丛林密布、道路狭窄崎岖,根本不适合人数众多的大规模会战,并且信息沟通的极度不畅也是非常严重的,而这些因素对拉加巴德一方是非常有利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成功率。

只要前期准备充分,并在地形险要之处设置好屏障和堡垒,之后派遣精锐把守,帝国军队很难突破这些关口,到时观察团成员大可指挥手下,对敌进行袭扰,破坏其粮道,然后再聚集优势兵力,在敌因慌乱退后时全力一击,那一场大胜可期。

只要重挫一次敌人的攻势,拉加巴德家族的威望自然会起来,再招兵买马、攻城掠地时就会从容了许多,到时施以仁政,凝聚民心,榜葛剌复国并非难如登天之事。

不过,榜葛剌复国的过程应该是很漫长的,最终成功之后,还要长期面临莫卧儿帝国政权的打压和进攻,为此,大明也将向拉加巴德家族提供后续的一系列支持,包括加大军备的供应量等,甚至不排除派遣官军亲赴榜葛剌地区,对莫卧儿帝国军队的侵略行径给与强力打击。

大明是热爱和平的国度,但也是敢于主持公道的国家,大明朝廷将不遗余力地支持任何地区和人民、为争取自由和皿煮而自发产生的正义行为,大明朝廷对莫卧儿帝国侵略榜葛剌国的行为予以严厉谴责,并坚决支持榜葛剌人民的复国运动。

拉加巴德的亲信代表其家族在大明拟定的协议文本上签字并用印。

这名叫旺比加德的中年人也是拉加巴德家族中的一员,尽管这次他们最希望的明军直接出兵的愿望没有达成,但这批军备也是他们所急需的物品。

在军器监校场目睹了这批军备的威力后,旺比加德及一干随员都是喜出望外,与这些犀利无比的大明军械相比,他们私造的那些长矛砍刀软弓,就跟闹着玩一样,有了这样精良的武备,再加上大明将官的指导训练,说不得三五年之后,自己这一代人就能恢复祖上的荣光了。

旺比加德一并签署认可的还有大明新藩属国条例,他心里清楚,这是题中应有之意,若是不签这份协议,上国的其他援助根本无从谈起。

在各项协议签订好的半月后,三艘南海舰队的炮舰,装载着大明援助的军备以及五十名观察团成员,加上旺比加德等人,离开天津港南下驶向怒阿卡丽,拉加巴德家族的复国梦随之正式开启,与之相对应的是,阿三们的噩梦也逐渐临近。

为了打造一个儒家文明笼罩的大亚洲,为了让这个圈子里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针对性的提前布局是必须的,南亚次大陆可是块盛产粮食、棉花、生丝、染料、烟草的富饶之地,这么好的地界儿别让那些婆罗门、刹帝利给糟践喽。

在榜葛剌使者满载而归后没多久,果然不出朱由检所料,出使交趾的鸿胪寺官员悻悻而归:控制交趾国北部区域的郑氏不接受大明新藩属国条例,并且不同意大明使者穿越其控制区域前往南部地区,无奈之下,出使交趾的官员只得无功而返。

得知消息后,朱由检再次召集阁臣入宫相商,研究如何应对交趾郑氏这番无理举动,结果,在这件事上阁臣们看法不一,并没有达成一致。

卢象升和陈奇瑜认为,郑氏无视大明朝廷的行为理应受到严惩,应当派遣大兵由云南入境交趾,将郑氏一族连根拔除,以警示众多屑小之辈,否则对大明的声望将会有很大的损害。

而李邦华、侯恂、范景文等人则认为,成祖时数次征伐交趾,最终虽将其并入大明版图,但结果证明,兴师动众、耗费无数钱粮的远征实在是得不偿失,尤其是交趾北部区域,丛山密林、环境险恶,实无必要再兴大兵劳民伤财前往征讨。

圣上不是说过什么经济封锁之策吗?那就下令云贵两省,从即日起禁绝与交织所有往来好了。

最近数年,随着大明局势的蓬勃发展,交趾国所产物品在大明也是颇有市场,这也让郑氏从中渔利甚多,实力也逐渐壮大起来,郑氏借机招兵买马,现下自觉底气十足,于是才有了对抗大明朝廷之心。

只要大明中断与其经济往来,用不了多少年,缺少财源的郑氏自会衰败下来,到时还不得乖乖地上表乞降,任由大明拿捏?

孙传庭本意是非常赞同卢象升和陈奇瑜的出兵策略的,但作为首辅的他已经不是原先单纯的领军文臣了,遇到这种关系到万千人生死的国家大事时,他必须要从全局考虑,要不然这个首辅就显得太过鲁莽了,况且李邦华等人的说法也没错,所以他一直没有表态支持哪一方。

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三百章 证据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