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

松潘次郎的一席话打消了在座大部分人心中的疑虑。

郑家与平户藩关系密切,这是众所周知之事,田川昱皇名义上可是郑芝龙的丈人,郑芝龙发达之后,平户藩没少跟着沾光。

不过大家更多是认为,这次平户藩想要带头倒幕的幕后推手应该是郑家,而并非是明国朝廷,或许是幕府在某件事情的处置上得罪了郑一官,所以郑家才有了借助他人之手对付幕府的想法。

“松潘君,如果是明国支持倒幕,那他们的目的何在?又有何等举措佐证?郑一官阁下在其中起着何种作用?如果倒幕成功,我们将会得到什么?若是失败呢?”

藤堂氏家主藤堂虎高发问道,这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诸人目光再次集中在松潘次郎身上。

“诸君不必多虑,明国之所以支持我等倒幕,就是因为看重我们向来与明国亲善的缘故。”

松潘次郎将明国皇帝颁布藩属国条例,却没有得到幕府响应一事简单叙述一遍,在座诸人这才明白,原来幕府是在这件事上得罪了大明皇帝,人家虽然有祖训,不会派遣大兵前来攻伐日本,但却可以用其他手段来除这口恶气。

“明国之目的,便是将闭关锁国之幕府推翻,扶持一个与其亲善之政权,共建华夏文明共荣圈,而如果我们倒幕成功,那么全日本都会因此受益无穷,在座诸君及家族也自然是荣耀加身,好处还需我多言吗?

至于失败,那是不可能之事!有明国这样强大的靠山,我们绝不会失败!

诸君只须想想,胜利之果实如何甜美就好!此等好事,何乐而不为?

明国靖海侯郑芝龙阁下已经是明国皇帝陛下之宠臣,郑家主要是负责居中联络,将事态之进展及时通禀明国高层,以便其能在关键时刻给与我等必要之援助。

为了鼓舞诸君士气,鄙人决定,平户藩会给诸位提供军械支持,每家将获得铁炮一百杆、弹丸子药二十发、甲胄三十件、盾牌二十面、长枪三十杆,诸君觉着如何?”

松潘次郎对藤堂虎高所提大明提供什么援助措施一事含糊其辞,转而直接了当的抛出了平户藩的馅饼,此举果然奏效,大名们顿时对松潘次郎的大手笔感到兴奋不已,转而忽略了大明提供援助一事。

松潘次郎与几位家臣早就商议过,既然有大明援助的精良装备到手,那么要是不拿出点真材实料给其他人,那这个倒幕小联盟就算成立起来,也会犹如一盘散沙,若想成事,平户藩必须要有做盟主的气度才可,这样会更利于平户藩发号施令。

松潘氏能够拿得出手的武士大约有不到三千的样子,其中铁炮手有四百人,由于有大明援助五百杆火铳的原因,松潘次郎决定扩充铁炮队,增加两百名铁炮手,留下四百五十杆大明火铳,剩下的五十杆送给关系最密切的池田氏,淘换下来的铁炮送给其他大名。

其他装备也同样如此处置。

除了威力强大的火铳外,大明此次赠送的其他军械,比平户藩武士们日常配备强出不是一星半点。

一丈多长的长枪都是上好的白蜡杆做枪身,枪头都是点钢打制,专门破甲,平户藩武士们身穿的那些皮甲、藤甲、竹甲在这种枪头面前犹如纸糊一般,一扎就透。

而武士们所用的日本长枪对上大明札甲,却是基本构不成什么威胁,根本扎不进去,这让日本武士们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因为将来与他们对阵的幕府军,使用的长枪和他们现在所用是一样的,只要身穿大明铠甲,那就意味着在战场上的生存率大大提高,这种宝贝谁不喜欢?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大明铠甲太过长大,平均身高一米五多的日本武士大部分无法穿用,松潘次郎下令挑选身量最高的武士用来披甲冲阵,最后也只挑选了不到两百人,最后还是田川昱皇想出了主意,他提议将其余铠甲重新修改,争取早日让平户藩更多的武士能够披甲上阵。

在弓箭对比上,大明军用制式步弓与日本武士所用的短梢弓相比也是占据绝对优势,只不过这种近一石的步弓需要力气大的弓手才能拉开,经过最终挑选,平户藩弓手也仅有八十余人能够拉开这种长弓,剩余的一百余具,松潘次郎这次也拿出来,给各家大名分配下去,也能赚个顺水人情。

大明军用步弓所用箭只都是三棱长箭,点钢箭头用来破甲效果极佳,在将这些军械挨个校验过后,平户藩上下倒幕信心大增。

有如此多的利器在手,要是再如从前那般憋屈,那可真是一种极大的羞辱。

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对于名誉看的非常重,为了维护这种荣誉,很多武士可是不惜牺牲性命的。

“等诸君离开平户藩时,鄙人会安排人手车辆,将军械秘密送往诸君藩国,但在起事之前,还望诸君严守机密,切勿泄露与外人知!”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诸人自是点头应下。

“次郎,那你打算如何举事?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前行,可就没了退路,定要策划周密才好!”

一向谨慎地池田辉政再次出言提醒道。

“辉政君且宽心,此次倒幕行动就先从九州开始,我平户藩将会率先起事,目标便是九州岛为数不多之亲藩和谱代大名!

田川君,你来给诸君详解一番!”

松潘次郎笑着回应池田辉政后,吩咐田川昱皇出面给诸人讲解平户藩倒幕策略。

在这个计划中,平户藩将会率先发难,斩杀驻地的巡见使、目付及随员,而今天与会的大名则会按兵不动。

待消息传出去后,幕府肯定会先遣九州的亲藩、谱代大名组成联军前来镇压,到时趁着组成联军的亲藩、谱代们后方空虚之际,参与起事的大名们立刻派兵攻掠其老巢,并把消息迅速传到正在交战的前线,得知这个消息的联军肯定会军心大乱,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平户藩武士只要一个猛攻,胜利唾手可得。

“松潘君,平户藩有把握对阵联军时不败吗?”

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七十章 商路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七章 皇庄3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五十章 残暴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四章 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