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

随着海外人才大量引进,所需住宅及配套建筑越来越多,皇家理工学院面积也随之一扩再扩,朱由检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大学城模式,里面综合服务设施都要建设齐全,以为人才及其家眷提供更必要的生活服务,使之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王国。

朱由检特意下旨,在理工学院成立一个专家服务社,雇请近一百人专门为这些人才服务,好让他们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当中。

只有专注才会成功。

衣食无忧,不用为家庭琐事操心,日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人帮助解决,资金问也无须担心,有充足的保障,这些引进的人才只要专心搞研究就可以,在这种环境下,不出成果都难。

蒸汽机就是例子。

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在经历过数不清的失败后,蒸汽机的研发终于有了进展,但由于缺乏橡胶作为密封材料,所以这台庞然大物还无法投入到实用之中,后续细节上的改进还在一步步进行当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走出第一步,那其他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慢慢改进。

在重奖了参与蒸汽机研制的所有人员后,朱由检又自內帑中拿出五十万银币,专门用于蒸汽机极其附属配件的研制,并放出话去,一旦有人能够在蒸汽机实用效果上取得进展,将不吝以侯爵之位酬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朱由检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自己的悬赏就能得到兑现。

无论蒸汽机还是其他重大科技成果,都属于时间的玫瑰,他对此充满信心。

崇祯二十二年九月,一连串好坏掺杂的消息接连传来。

好消息是,太子妃有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有八个月,朱由检就要升级为爷爷了。

没想到四十岁就能当爷爷了,朱由检在欣喜之余,也难免有些荒诞的感觉。

若是没有这场穿越,自己的孩子也就十几岁吧。

这个好消息在京城传开没过多久,浙江巡抚衙门、湖州知府衙门联袂上奏:致仕归家的前首辅温体仁病重。

朱由检闻讯后心情顿时变得糟糕异常,他立即下旨,让吴有性挑选医术高超的御医由锦衣校尉护送,即刻动身赶赴湖州府南浔县辑里村,为温体仁诊治病情,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救治。

当天下午,太医院御医方维信、李少华随身携带珍贵药材,在十名锦衣校尉的护送下,自通州码头乘坐官船连夜赶赴浙江。

湖州府南浔县辑里村中心位置温家大宅里,府内穿梭往来的婢女仆从都是神情端肃,彼此之间说话也都是刻意压低声音,生怕不小心引来主人的责罚。

自家老爷已经病倒十数日了,大少爷遍请湖州府内名医,到处寻药问诊,但诸多上门诊治的郎中在诊脉后也是拿不出对症之药。

眼见得躺倒在病榻上的老父亲气色越来越差,温俨在内心悲痛之余,原先温文尔雅的性格也变得急躁易怒起来,但凡看着谁做事不够顺眼,这位温家大公子便会疾言厉色加以斥责。

就在数天前的时候,一名仆从不小心将一个茶盏打碎,刚巧被温俨撞见,原本对待家里仆从十分宽和的他却是勃然大怒,当即下令管家用藤鞭抽了这名仆从十鞭,这在从前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福利的下人们在私下议论时,对此都表达了理解之意,府中不管是老爷还是大少爷,乃至各位奶奶,平时对待下人并无苛虐之处,每月的月薪也都是足额按时开支,大家伙儿对主人们也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现在眼看年近耄耋之年的老爷突染重疾,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府里从上到下,谁的心里也不好受,大少爷是至孝之人,在这种情形下发点脾气实属正常,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个眼力价儿,那就自认倒霉好了。

温府第三进内宅主房里,一股浓郁的药味飘散在室内每一个角落,雕花镂空紫檀大床上,温体仁仍旧昏睡不醒,看着自家丈夫原本消瘦的面庞现在更是皮包骨一般,坐在床边的胡氏和孙氏都是垂泪不已。

“莫要再哭了,老夫一时半会还不要紧!

去把俨儿喊来,老夫有些话要讲!”

就在胡氏和孙氏二人低头抹泪时,躺在床榻上的温体仁缓缓睁开双眼,浑浊的眼神看着妻妾悲伤的表情,声音虚弱的开口道。

“老爷你醒了?!天可怜见!

快去将参汤给老爷端来!”

“还有桂花莲子羹,妾身去一并拿来!”

胡氏、孙氏看到昏睡两日的老爷再次有了生气,喜不自禁之下也是乱了方寸,根本没顾得上自家老爷吩咐之事,胡氏招呼着两个婢女过来,将温体仁上身慢慢扶起,然后把一个柔软舒适的靠枕垫在他的背后,以便等来了参汤后容易喂服,孙氏抹了把眼泪后更是直接起身急匆匆去了前面的灶间,亲自给自家老爷端羹汤去了。

在胡氏的服侍下,温体仁服用小半碗参汤,精神头旺了不少,面上的气色也好了许多,随后又将一小碗桂花莲子羹喝下去,说话时底气充足起来。

早就闻声赶来的温俨垂手立在一旁,多日来糟糕的心情瞬间变好。

老爹病卧在床十余日,病情日渐沉重,从开始时还能勉力说上几句话,直到后来终日昏睡,中间醒来后服用汤药后,很快便再次因精力不济而陷入沉睡之中,像今日这般看上去精神头不错的情景还是头一回。

“夫人,你二人且去歇息,老夫有些话要与俨儿交代一下。”

吃完喝吧歇息片刻后,温体仁目视妻妾温声吩咐了一声,胡氏、孙氏虽说担忧丈夫的身体,但她们心里也清楚,自家老爷怕是没多少时日了,必须趁着神智清醒之时,把温家的大事交待一番。

片刻之后,胡氏、孙氏带着婢女仆妇离开主屋,屋里就只剩下了温体仁父子二人。

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