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

“殿下,并非微臣谄媚,说公道话,圣源乳业极其相关其余,均为开历史先河之创举,臣以为,此实为大同之道也!

臣自诩也算饱读史书之辈,也曾想于先贤各种论述中苦苦求索,力争探求出一条恒久不变之大道,但令臣惭愧的是,至今终无所得!

但是,在此地月余时日之见闻,彷如令臣于绝境时见生路,其中蕴含利国利民之种种,令人顿觉其精妙之所在,若是将其中部分稍加改动变通,便可施行于天下。

臣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将此策一以贯之,数十年后,我皇明将会创造出令天下叹服之成就,从而独领世界之风骚!”

随着与境外诸多国度的频繁接触,世界这个概念现在已经被大明人广泛认知并接受,中国地理位置并非处在天下的中心也为大家所认同,所以钱穆言辞中提到世界这个名词也并不新奇。

“钱采编谬赞了,不过,本宫听着倒是蛮受用的!

那以钱采编之见,需在何处做一番改动,才能使其变得更加圆满”

钱穆发自内心的夸赞之语让朱媺娖喜笑颜开。

少年心性,谁都愿意听到赞美,何况出言称赞的还是一位年轻有为、极富正义感的浊世佳公子。

“听闻殿下能自每岁所获之利中拿出八成以上分润于工人,此一点倒是值得商榷。

臣并非说对待手下之人不该如此宽厚,臣以为,殿下这等做法虽是甚佳,但以现状来看,应当积蓄利润,在善待工人同时,将部分银钱用于扩充经营规模上来,争取多种经营,雇佣更多百姓,使能从中受益之人更多,待到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后,每年盈利趋于稳定后,再行改革分配之事。

此为臣之一己之见,仅供殿下参详。

圣源乳业这等模式确为经营之良方,臣今番回到报社后,当将此间详情上禀,所记录之稿件在经过主编审核后再行刊发,不日之后,殿下当会从报纸上读到更为全面之建言!”

钱穆较为委婉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圣源乳业的模式已是极好,但确实有继续改进之处。

长公主对钱财看的很轻,所以舍得将绝大部分利润拿出来与工人分享,但如果是地方官府开办集体产业如此操作的话,虽然会让一部分百姓受益匪浅,但所办产业将会因为利润所剩无几,从而缺少持续投入,无法扩大持续规模,进而不能雇佣更多工人,减少让更多人受益的机会。

朱媺娖对钱穆的建议则是有些不以为然。

从她的立场和角度来讲,扩大产业规模不就是往里投银子吗?

我又不缺银子,想投多少就投多少,父皇有的是钱,只要看到工人们拿到丰厚薪资后,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比什么都重要。

将来若是家大业大、工人多了,那就把挣到的钱在拿出一份来投到学堂和医院里去。

父皇说过,教育是兴国的基础,良好的医疗保障能使更多人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更加安心的劳作,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过,尽管朱媺娖不打算听取钱穆的意见,随意改变名下产业的收入分配方式,但这并不妨碍她对眼前这位青年才俊的认可。

对方来到圣源乳业这月余时日里的行举,充分体现出务实亲民的品质,在与百姓交往访谈时,从来没有摆出一副居高临下俯视他人的姿态,这与其他大部分世家子弟的作风大相径庭,这是朱媺娖最为欣赏的一点。

与钱穆又聊了一会其他事宜,朱媺娖赏赐钱穆五十银币,随后便离开工坊去往在建的公主府邸视察去了。

毕竟身份受限,这种会见不能持续时间太长。

简短拜会过朱媺娖的第二天,钱穆主仆二人乘坐圣源乳业的公务用车,与李大牛拱手作别后返回。

在报社门前下车后,钱穆吩咐钱妙先行回家,他携着月余来用心记录的厚厚一摞稿件直奔主编公房。

正在公房忙碌的朱舜水骤然看到许久未见的钱穆归来,在颇感欣慰的同时,对这位青年才俊的赞许之意更甚。

当时安排钱穆前去圣源乳业调研时,朱舜水给出了月余的期限,意思是让钱穆能够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完成这次差遣,在拿出一份让皇帝满意的答卷后,其今后的仕途将会是一片坦途。

朱舜水极为看好这位年轻人的品德和能力,内心深处非常希望这种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将来能够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为大明盛世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次的差事算是对钱穆的一次小考,看他能不能抑制浮躁、静心做事,没想到对方竟然真的做到了。

看到钱穆怀中厚厚的文稿,虽尚未知悉具体内容到底如何,但这种极为敬业认真的态度已是让人欣赏不已。

朱舜水先是对钱穆不吝溢美之词猛夸一番,在招呼其落座后,随即遣人喊来吴伟业,两人开始各自翻看这些内容丰富的文案。

“楚屿兄,观感如何?

吴某倒是感慨万千!

说些不敬之语,吾纵览史书,千百年来,多少帝王将相、王侯豪门,虽也有体恤百姓者,其中不乏品德高尚之辈,但其行迹仍是有踪可循,并未有超脱世人之举。

而我皇明鼎立至今已有两百余载,此前历代君王行事不过如此,为民爱民似已成为奢谈。

吴某恨不能为其门下走狗也!”

吴伟业神情激动的慨叹着,似乎为自己早已娶妻生子而深表遗憾。

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