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叛变土司的下场

如此重要的地方,只要智商达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就不可能不重视其安全。更何况他隆王是领兵南征北战厮杀出来的,且当年洞吾进攻孟养的时候,就是被孟养土司抄了粮道,才导致大败,当时的洞吾国王,要不是大明地方猪一样的官员,突然传令停止追击,就绝对会交代了。有这样的教训在,这宝井的防护,可以说相当严密的。

孟密和宝井之间,有一段路就只有一条狭小的官道,两侧是缅北最为常见的高山峻岭,原始森林中想过军,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隆王才会把物资集散地选择在宝井,除了放一支精锐坐镇之外,他在孟密的大军张开,完全遮住了从孟密这边通往宝井的通道。明军除非打败他隆王的大军,否则就不可能派兵打宝井的主意。

然而,他隆王所不知道的是,在宝井以南二十里左右的一处废弃矿山,却驻扎着密密麻麻地军队,从服饰上看,却是大明军队。

在矿山外侧,通往外面官道的路上,伏着很多人,有一男一女两名将领正在这里巡查。

“禀大人,这里一切正常。有三名洞吾人路过,已经擒住,并无一人逃脱!”

那名青年将领听了点点头,正待说什么时,那名女将忽然说道:“夫君,孟密那边的大战马上开始了。”

这个女将不是别人,就是在聊天群中的马张,秦良玉的儿媳张凤仪。另外一个被她称为夫君的人,自然就是马祥麟了。他一听之下,顿时脸色兴奋了,当即转身道:“走,回娘那边去!”

中军帐内,忠烈伯秦良玉正在和一名武将说话,就听她微笑着说道:“昔年我白杆军和戚家军曾有联手一战。当年的戚家军,也多是火器部队,如今,我白杆军再度和火器部队联手,这次一定能完成陛下交代的旨意!”

他面前的这位武将,是一名参将,名叫魏守泽,他的麾下,是一千燧发枪兵,在昆明训练得差不多后,和白杆军一道秘密南下的。此时听了,他不由得谦虚道:“忠烈伯过奖了,末将这支军队,又如何及得上当年的戚家军!”

说到这里,他忽然感觉有点不妥,便又马上补充道:“不过末将麾下装备的乃是当下最为厉害的军国重器,就算不及当年的戚家军,和忠烈伯一起征战,对付这些洞吾军队,那也是绰绰有余了!”

秦良玉听了,微笑着点点头。当年的戚家军,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戚家军了。军魂已逝,无论战法,应变等等,都已经大不一样。否则的话,建虏还想打败真正的戚家军,那是做梦!

眼前这支军队,这火器之犀利,她也是生平所未见。当她第一次看到这支火器军队的演练时,是真正吃了一惊。特别是那种要两个人合着才能用的抬枪时,一眼就断定,这正好能克洞吾人的象军。

在南方打仗,道路不便,如果是火炮的话,随军行动就存在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洞吾这边,交通情况更是糟糕。可这抬枪,比普通火枪的威力大数倍,却能有人扛着走,如此利器,毫无疑问是这次攻打洞吾的最有利武器之一。也不知道是谁想出了这个天才创意,竟然兼顾火炮的犀利和运输的便利。

秦良玉此时还记得非常清楚,当她非常震撼地问出,到底是谁这么聪明,竟然发明了这种抬枪用于南方作战?闵洪学闵阁老也是一脸佩服,答复她说是皇上!

听到这个答案,秦良玉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又觉得理所当然。因为这两年来,她一直关注那位非常赏识自己,君恩似海的崇祯皇帝。当她听到那一件件有关年轻皇帝的匪夷所思的事情时,一次次地被震撼之后,对于这个抬枪,她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两人正在说着话时,马祥麟和张凤仪兴冲冲地进入大帐,禀告了孟密那边的情况。

秦良玉一听,也颇为高兴。大军在侦知他隆王领军北上孟密之后,就料定他会把粮草集散地放在宝井,因此早就悄悄地躲在了这个矿山中。如今一些都按计划实施,那就意味着,就等孟密那边,让洞吾军队吃个大败仗,士气低落的时候,一举拿下宝井,给洞吾军队以最有力的打击,如此之下,洞吾军队必定溃散,洞吾主力,将一战而灭!

如果宝井战事在孟密开打之前就发起的话,他隆王必定会领军回击,打通后路,如此一来,孟密那边的战事就没法打响,诸多目标没法实现,而宝井这边要承受的压力也会空前巨大。最好的时间点,自然是计划的,等洞吾军队在孟密消耗,吃败仗,士气低落时候。

如果是以前的话,这种战机难以把握。可有张凤仪在,想要什么样的配合都可以,自然要选择最佳时机了。

在秦良玉他们开始准备攻打宝井的战事时,孟密的攻坚战终于开始了。

这一次,没有城外的防御工事,洞吾军队能直达城墙之下。虽然他隆王确实是想一次就攻下孟密,下了严令,要求手下全力以赴。各军军将督战,甚至直属他隆王的督战队也一字排开,敢有后退者立斩无赦。虽然孟密的城墙远说不上高大,可明军乃是有备而战,又岂是说打就能打下来的?

火炮的轰鸣,滚木礌石,金汁狼牙拍等等,论守城的花样,汉人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洞吾军队死伤惨重,却连城头都没法攻上去,眼看着夕阳西下,他隆王的脸阴沉地仿佛能拧出水来。和他一起观阵的那些大臣,也都一个个沉默不语。孟密城头明军所表现出来的战力,远非他们以前对付的那些守城土司可比!

鸣金收兵后,王帐军议,他隆王冷眼盯着鸠兆师,冷声喝问道:“不是说这些明军乃是逃民而已么?为何有如此厉害的战力?”

鸠兆师知道今天攻城惨败,他隆王怕是要找替罪羊,这问到自己头上来,情况有点不妙。他连忙出列回答道:“确实是逃民而已,这一点,其他各位应该都能证明……”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那些和他一起从明军那边投降过来的土司首领。对于这点,他倒是不怕责怪,因为是事实,又没有骗他隆王。不过他顺手指着的时候,发现那些土司首领全都没看他,而是低着头在看着地面,神态之专注,似乎是想把地面看出花来!

鸠兆师见没一个人仗义执言,主动证明自己说得没错,心中不由得很是生气。不过此时被他隆王盯着,他也没法先去生别人的气,脑中只是一转,就又禀告道:“殿下,今日之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明军守城不计成本,殿下放心,如果明军一直像今日这样防守的话,我敢保证,没几天孟密的守城器械就会用光了!”

听到这话,他隆王回想着今天的战事,感觉确实如此。那城头上的明军,简直有点败家子的倾向!如果换成自己指挥守城的话,像今天这样的消耗,非到战事的关键时刻才会有如此大的消耗,否则守城器械都用完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由此看来,城里的明军确实没多少守城经验,之前鸠兆师所说,怕是不会有假!

他隆王虽然想明白了这点,可他还是没法高兴地起来。今天这一仗,损失实在有点大,让他都感觉有点肉疼。为了一举攻下孟密,派出去的可都是手下精锐啊!要这么耗几天,那自己又哪来的军力继续震慑周邦?

这么想着,他的眼睛盯着鸠兆师,忽然有了想法,便冷声开口说道:“孤许尔等投靠我洞吾,又给了你们诸多好处。如今孟密之战事,尔等也得尽力,让孤看到你们的诚意。明日一战,尔等为先锋,率先攻城。只要拿下孟密,孤不惜重赏!”

说完之后,他不容鸠兆师他们分辨,直接甩袖子走人。

这一下,鸠兆师等土司首领就有点傻眼了。他们自然清楚孟密城内储备了大概多少守城器械,反正以今天这样的消耗,随便再支撑个一两天都是没问题的。如果明天自己率部攻城,那岂不是拿自己手下的人命去消耗明军的守城器械么?一天战事下来,自己还能有多少手下?

当初投靠洞吾他隆王,不就是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想被消灭么!可这么一来,真按他隆王的要求去做的话,那岂不是背叛大明的结局,一样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还落得不义名声!

这一刻,好几个土司首领心中不由得懊悔起来,早知道如此的话,还不如不降了呢!至少向大明证明了忠心,至少在尽力之后,能撤回城里去!不管如何,守城总好过攻城吧!虽然有可能两种选择都是全军覆没,可至少名声保全了。

这一夜,好多个土司首领都想着再求见他隆王,企图让他隆王收回成命。可他隆王也早就料到了这点,反正不管怎么求见,就一句话:不见!

不见的话,就没法申述,想了半天的推辞理由都用不上,这让这些土司首领一个个都很焦虑。此时此刻,他们大概是明白了,在他隆王的眼里,哪怕洞吾的民夫,都比他们要值钱。否则的话,驱赶那些民夫上去攻城,虽然效率会低一些,但照样是能消耗明军的守城物资的。

又或者是他隆王还想要他们好好攻城,又或者是给他们补偿,回头又传下旨意,说饭管饱,攻城物资,也尽量补足。

当第二天黎明再度来临,他隆王依旧不和鸠兆师他们这些头像土司照面,反而派来了督战队,意思不言而明,无奈之下的鸠兆师等土司军队,迫不得已只能饱餐一顿,携带了足量的攻城物资开始攻城。

一见这些投降洞吾的土司军队来攻城,顿时,城头上的明军,都不用各级军官下令,用了十二分的心思来狠狠地收拾这些叛徒。一时之间,孟密城下,尸体堆积如山。

他隆王在远处平台上看着这一切,却只是冷笑而已,并没有像昨天那样阴沉着脸。他看出来了,派这些土司军队前去攻城,消耗明军物资的效果果然好得出奇,他用肉眼都能从远处看出来,今天消耗明军的守城器械,绝对比昨天还要多!

一天下来,孟密还是没有攻下,城头上,大明的旗帜依旧在迎风飘扬。退下来的土司军队,所剩不到一半。土司首领们,比如鸠兆师等人,简直是欲哭无泪!那些损失的手下,一半是被孟密城头的明军杀死,另外一半是被身后的督战队正法。此时的他们,已经领教到了他隆王的冷酷无情。可以预见,明天的攻城,肯定还是他们这些土司军队当先锋。

他隆王的意思很明白,要么城头上明军的守城器械都被消耗掉,要么他们这些土司军队被消耗掉,反正有一方被消耗掉才算到头。

生死关头,鸠兆师等土司首领已经顾不得后悔,联合起来闹事,强烈要求面见他隆王。

而孟密城头的明军将士们,就当了一回吃瓜群众,看着洞吾军队的营地那,起了乱子,闹哄哄地就差火并了。

然而,让他们有点遗憾地是,洞吾营地那边,并没有真正地火并,闹了一阵后最终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城头上的明军发现,那些叛徒又是第一个来攻城了。和昨天有点区别的是,在叛徒的中间,夹杂着很多衣衫褴褛的洞吾兵卒,或者根本不能算兵卒,就是拿根棍子,一根长枪的洞吾民夫而已。不过从总体来说,攻城人数比起昨天要多多了。

对于城头明军来说,城外来攻的就是敌人,他们要做的是,杀死敌人,不让敌人登城。

又是一天的战事下来,观战的他隆王终于露出了笑容,孟密城内的明军,已经有明显的迹象显示,他们的守城器械消耗地差不多了。这个数量,和鸠兆师之前提供消息中的数量相吻合。

感谢紫箐玉蓉的打赏!

529 火炮的改进250 蝴蝶效应之朝战爆发632 劫粮(第三更)1226 老朽撞死在这里1013 到底谁是神经病855 里面是什么?1141 只干猴子802 开民智953 亡国灭族的一刀698 强调1302 光宗耀祖的好机会634 无耻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248 皇太极是你爹还是你娘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700 云南的基本情况(第四更)234 曹变蛟的志向970 豪格大闹崇政殿1215 仪仗出巡362 谁才是大明最强军1064 陷阱?854 必然如此1222 聊天群的快捷762 此战祸根1135 南洋局势383 明国见闻185 不以赚钱为目的么1207 去山东731 大清万胜(第三更)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777 你来选392 张定国的招供925 宜早不宜迟233 范永斗拜年1052 重情重义1202 海军陆战队967 北方蒙古定也624 多铎来了449 汉人的身份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223 主子心里苦啊151 皇太极这是要干啥968 大有可为447 灌了什么迷魂汤1227 永远铭记的一夜378 草原形势1316 瑞典名将931 考核指标636 营啸(第四更)1056 天大的好消息974 宦海浮沉1193 危和机1081 辽东安排562 文武之辩362 谁才是大明最强军129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1206 周皇后的心思698 强调1094 能不扯淡不?505 莽古尔泰完了(第四更)1266 被多尔衮那啥了一次1233 少小离家老大回1243 是我们大明1032 清除奸细135 死心809 交锋265 蛋糕做大再说84 吾皇万岁(加更)299 阿敏布局1225 祖国强大了,谁还愿意在外飘荡648 胜利凝聚人心(第五更)363 宁完我的机会302 沈阳的八卦366 攘外必先安内895 服舍违式545 疯了(第三更)320 新军成军1225 祖国强大了,谁还愿意在外飘荡15 再加人1132 求援1062 小不忍则乱大谋972 好意外的消息139 引导271 毛文龙平反(第四更)311 好险23 暗潮涌动523 老婆没了(第四更)472 豪格很冤枉495 废除八王议政1300 懵逼81 麻木1144 王师到了100 建虏的杀器1209 天下读书人的代表480 我大金野战无敌959 蹂躏范府737 支援(第四更)623 压力有点大1120 吏治1240 出去装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