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祸不单行

文华殿内,讨论还在继续,新任辅臣闵洪学思考良久,终于躬身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如拨下银两,而后从巴蜀之地购粮以解秦地百姓之困顿,此其一也!”

胡广听得点点头,陕西边上,要论富裕程度,存量多少,估计就四川最多了。虽然经历了土司动乱,不过已经平定。

如今四川的存量怎么都比甘肃要多,山西因为晋商走私粮食给建虏,并不会有多少存粮,而查封之粮食,亦要用于京畿之地救灾。至于河南之地,旱灾初显,还是要用于自己,否则中原大地因缺粮而乱,那影响就比陕西乱要严重多了。

他心中想着,又听其意思,便忙追问道:“闵卿尽且奏来!”

“其二,臣以为遣返原籍是为不妥。地方官府如有安抚灾民之力,则灾民亦不会沦落为贼人,不如聚之抗灾,修路铺桥,兴修水利皆可!”

闵洪学说完之后,温体仁立刻点头,跟着奏道:“此言大善,臣附议!”

对这个老乡的本事,他是知道得很清楚,稍微一想,便毫不犹豫地赞同之。

胡广也听得连连点头,如果按照杨鹤奏章上所说,给予钱粮,遣返原籍,他是省事了,可效果能有多好?给的钱粮能否全部给到灾民手中?灾民能支撑到下一次粮食收获之时?只要有一点没做到,就很容易如同原本历史一般,遣返之灾民重新沦落为贼。

不愧是地方能吏,所奏之策皆有实效,并无半点泛泛而谈。这让胡广很满意,对于温体仁前两日所奏,说翰林中要选拔地方吏治经验者一事,胡广准备回头就准。否则那些翰林多是读书出身,没有一点地方经验,很容易成为纸上谈兵。

他这么想着,正待开口准奏之时,忽然有四川巡抚的急报至,胡广听了心就一沉,不用看肯定没啥好事。

果然,胡广看完之后不由得苦笑,这贼老天,就是要增加中兴大明的难度啊!

他把急报让内侍转给底下臣子看,脑中则回想这急报的内容。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成都地震,声吼如雷,连震十二次,房动屋摇,鸡鸣大吠,河涨水赤,山崩城倒,压死宿城楼营兵数名。松潘卫日震十二次,声如雷。小河营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压死军民数人。同日重庆府、壁山、广安州、苍溪、珙县、威远等俱震……”

地震,其实对于四川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哪怕到了后世,也时常有闻。可这一次的地震,却是有点大,估摸着城墙都塌了那么多,应该有个六七级的样子吧!

至于奏报中的人数,古代人少,且地方官府对于被埋人数很难统计,又会习惯性地往少里报,所以就只会说“数人”、“数名”这样模糊字眼。

等底下臣子看得差不多了,胡广脸色严峻地道:“巴蜀刚经兵灾,如今又是地龙咆哮,怕是难有余粮了。”

对于这种情况,众臣皆是无言以对。没有办法之下,就只能从各地抠一些粮食了。这时候,胡广是深深地感觉到粮食之不足,便向首辅询问道:“南洋藩属国可有消息传来?”

“陛下,南洋路程遥远,一时尚无消息。”温体仁听了便奏道,“且还需与各藩属国商讨所贡粮食数目,要使两国皆能满意,也需时日!”

说得也是,还是自己心急了!胡广听了点点头。不过闵洪学却诧异了,连忙问情况,温体仁便把取粮于南洋一事给他说了下。

闵洪学听完,脸色严峻,当即躬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之前巡抚西南,其他南洋诸国未知,但对洞吾有所了解。臣以为,贡粮之事,怕是难行!”

洞吾就是后世的缅甸,胡广之前讨论南洋贡粮时,已知道这点。此时一听闵洪学之言,不由得眉头一皱。

大明在之后十多年肯定是缺粮,能从外输入粮食是最好,他当即问闵洪学怎么回事?

“陛下,洞吾国主桀骜不驯,连年征战,四处攻略,就连我大明所属之土司木邦,也已被其吞并……”

胡广一听这里,觉得木邦一次很熟悉,随后猛然想起,似乎聊天群里初等组中那个巴登顶就是自称木邦遗民。

“……以此来看,想让洞吾朝贡粮食,怕是极难!”闵洪学说完之后,脸色忽然有点犹豫,好像想再说话,不过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胡广听了,不由得说道:“看来南洋诸国,不知我大明威仪久矣,竟然还敢吞并我大明所属,真是胆大包天……”

听他说到这里,温体仁脸色一变,皇帝该不会是想对洞吾用兵吧?眼下之局势,岂能再开战事?

他这么想着,便准备开口劝谏,却听皇帝话锋一转道:“……等来日我大明有余力,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温体仁一听,还好皇帝虽年轻却不冲动,不用自己费口舌了。

闵洪学却和他不同,听得眼睛睁地大大地,目光炯炯,似乎想再看清点皇帝内心的想法。

但胡广却没再提洞吾一事,转而又议杨鹤奏章,对于杨鹤保举之洪承畴,他在后世也听说过,此时提出,没想获得朝臣一致认可,他便同意洪承畴接任延绥巡抚一职。

这次会议开了差不多大半天的时间,胡广在散会后刚想歇息下,却听到内侍禀告说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蓟辽督师孙承宗进京觐见。

原本在去年年底孙承宗就应带着勤王军来京的,只是因为永平抚慰一事,不得已拖到了现在。

孙承宗对于大明来说,可谓劳苦功高,因此,闻报之下连忙下旨觐见。甚至胡广走到了文华殿门口,亲自去迎接孙承宗。

这等待遇,在崇祯朝算是第一人了,让孙承宗感激涕零,不由得有点为自己此次急急赶来的初衷而感到羞愧。

不过,他想起国事如此,也是无奈之举,便按住了心中所想,在见礼寒暄之后,就道明了此次来京师面圣的主要来意。

今天要去探亲,下一章应该是晚上了。

1107 蒸汽船1307 迁都799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309 亮相1166 谁扯704 佟氏(第三更)1153 南方造势1246 隐户305 补饷的困难831 将计就计842 不好1152 你也不配当这国子监祭酒(加更)1013 到底谁是神经病1302 光宗耀祖的好机会1307 迁都633339 安排吴二狗140 等着摊牌109 一头黑线561 浴血奋战的功劳一定要讨回来341 大明参谋长联席会议387 吊着998 江湖追杀令964 卫所制革新难点807 国士664 没想到的结局419 任由薛国观折腾去(第四更)20 皇太极你好阴险79 空城计1293 民侯156 群起而攻之289 洪承畴的忧虑427 推销货币412 冷血419 任由薛国观折腾去(第四更)952 内讧266 刷97 指天为誓135 死心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猎物上门594 派他过来太对了(第三更)289 洪承畴的忧虑98 此乃何物535 奴酋有动作825 皇帝背书1159 苹果问题995 南洋按此例1144 王师到了247 拼着皇帝责罚也要你们体面96 骂了也是白骂626 同袍的含义563 捷报(第三更)371 新军配属1268 做一个有用的人26 通州乱局790 绝世重宝995 南洋按此例847 心态的转变(第三更)288 曹文诏的苦心990 联系上了531 隆重登场420 歧视(第五更)637 堵在了金朴镇1056 天大的好消息1259 朕付出的代价会很高1022 崇祯儿子的悲哀663 为了肥沃的土默川,干957 不要慌1224 瓜子啤酒矿泉水1021 年底算账了1313 来自东方的恶魔1075 城破808 老子天下第一1327 围魏不是救赵377 图谋吴襄1145 踏平吕宋1210 衍圣公的奏对516 流血又流泪(第三更)932 就不如你的意403 争夺版权专利局624 多铎来了1161 杂学怎么了180 道上混的1297 针对大明的阴谋开始有了雏形1142 人不自救孰能救之208 绝密对话(第五更)1251 吏部尚书一职547 强者为王1071 皇帝的打算151 皇太极这是要干啥1299 绝望471 吓死了762 此战祸根735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530 鸿门宴么618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三更)422 铁模铸炮结果出来了276 都很热闹604 施维拉1221 改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