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面试杨嗣昌

文华殿内,一名儒雅文官在郑重其事地见礼,而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则略微有点好奇地打量着他。

眼前这名官员,崇祯皇帝很有好感,不是因为他的长相让人能有好感,而是源自原本崇祯皇帝的记忆。

在崇祯皇帝还未登基之时,就已经看过这名官员所写的《地官集》二十卷,对于他在书中说讲述的有关财赋方面的见解,很是赞赏。为此,还特意让人找了他其他方面的文章来看,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他父亲获罪处死时,他提出要替父罪时,原来的崇祯皇帝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减轻了他父亲的处罚,并一点都不影响他本人的仕途,甚至青云直上,最终成为大明数得着的高官。

此时,底下那文官已经见礼完毕,恭敬地站着,等待皇帝的垂询。

崇祯皇帝看了一会,便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章,淡淡地说道:“举贤不避亲,杨总督向朕举荐了他儿子,想让卿担负起新建包头的重任,卿可知否?”

“回陛下,臣已在前两日知悉此事!”杨鹤的儿子,此时当然霸州兵备道的杨嗣昌,恭敬地回奏道。

崇祯皇帝看着他,对他的言行无可挑剔,就又淡淡地问道:“那卿可知,朕要新建的包头情况?”

“回陛下,臣亦知之!”杨嗣昌还是恭敬地回奏道,“事实上,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后秦改为九原郡,汉代时筑云中五原等郡。后来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又重设怀朔镇。唐王朝时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其中就有包头所在……”

杨嗣昌显然在收到父亲杨鹤的书信后,有专门研究过包头的历史,此时说来,滔滔不绝,能给人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准备重新包头的崇祯皇帝,对于包头的历史,都没有了解的那么细。

“……后来在英宗时期,我大明不再在河套驻军之后,蒙古部族重新进入河套地区,并发展壮大,以至于后来河套地区的蒙古部族,在俺答汗的带领下入侵我大明,甚至一度攻到京师城下!”

杨嗣昌说到这里,抬起头来,语气变得坚决有力地奏道:“陛下,河套地区富饶肥沃,不管是谁占据了这里,只要用心发展,都会有非常大的收获!陛下用兵河套,实乃英明之举,臣衷心钦佩不已!”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嘴角微撇,露出一丝笑意。这个杨嗣昌说话还真有水平,展现自己学识的最后,还能顺其自然地拍一个马屁过来,让人听得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对这马屁很受用。

不过崇祯皇帝立刻又恢复淡淡地表情,继续问他道:“那你可知,重建包头的难处在哪里?”

杨嗣昌在答话时,其实也在暗暗观察崇祯皇帝,不可避免地,对于崇祯皇帝如今这么年轻,对待臣子时,表现得如此成熟,老练,不由得也很吃惊,由此,他更不敢有轻视忽悠之心,静心屏气,集中精神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

“臣以为,包头重建,首要之重,在于入冬之前能建成避寒之所,储备过冬之粮。与此同时,还需防范西部蒙古部族的侵扰。解决此二事后,方可谈及百姓中不同族群之关系,方可开荒种田、开挖洞矿等事。”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这杨嗣昌确实对事情的轻重缓急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一点对于包头的实际负责人来说,确实难以可贵的。

这么想着,他就又问出下一个问题道:“卿对西部蒙古部族可能有的侵袭,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杨嗣昌一听,毫不犹豫,立刻就回奏道:“臣以为,当主动出击,先礼后兵,尽量避免西部蒙古部族在包头未建成之际侵袭。诸多手段,还需视实际情况而用,以保证目的为主……”

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下,似乎有点犹豫,不过最后还是开口继续说道:“臣以为,对于有些部族,适当让些利益也无妨;但对于有些顽冥不灵,敌视我大明的部族,则还需归化总督,朝廷出重兵,一战而毁之,以儆效尤,以示大明军威。唯有刚柔并济之策,方能让大明站稳在河套。”

对于崇祯皇帝的强硬,杨嗣昌是有所耳闻的。因此,他建言献策,说可以适当让些利益,用刚柔并济之策时,就有点担心会引起皇帝的不快。不过这实在是他苦思之策,想了一下后,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让他庆幸的是,在他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不快的迹象,还是保持着那种淡然,又在问道:“卿所言之让些利益,可有具体之策?”

杨嗣昌闻言,心中一松,便赶紧回奏道:“草原苦寒,对于西部蒙古部族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仰慕大明之富裕久矣。因此臣以为,对于那些可拉拢之部族,不妨向他们开放边市,允许他们可以不通过打仗死人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茶盐之类。但对于铁器之类可用于军资的,则坚决不能答应。”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终于露出了笑容,笑呵呵地对杨嗣昌说道:“卿之所言,甚合朕意!既如此,朕亦放心了。朕有意封卿为左都副御史,巡抚包头,承担起包头重建,卫护河套的重任,不知卿可愿意?”

杨嗣昌一听,不由得大喜。原本他以为,平调到包头就应该差不多了。毕竟如今的包头,并没有什么规模的人口,兵备道的官职在那里,已是大材小用。甚至有可能,去了包头那边,可能官职级别还要低上一低。

但他也做好准备了,知道那边要是做出成绩了,就算官职有可能会降上一降,对于以后的仕途,却是帮助极大,那可是开疆扩土之下的一大功绩!

可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如此重视包头重建,甚至都封了个包头巡抚的官职,这真是太意外了!

1106 千古一帝814 他们有背景(第三更)32 成了一个笑话411 柳暗花明395 高应元的提议(补偿一章)1177 羡慕856 万户飞天(第三更)1302 光宗耀祖的好机会634 无耻938147 永平陷落565 祭拜大明忠烈397 铁器铺836 小目标299 阿敏布局566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974 宦海浮沉1284 是谁是谁还是谁?829 全都悄然出行832 套中套1333 为自己正名114 宋之杨再兴777 你来选410 死战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诛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46 你我皆演员826 心不在焉484 这可是穿越福利1100 崇祯皇帝的底气232 为新军开出的价码1001 沙俄东侵383 明国见闻494 奇葩的接头暗号(第四更)878 绝对不能姑息273 大明路桥公司475 鲜花插牛粪294 新的作战方略1085 朕之子民朕护之!94 出动480 我大金野战无敌377 图谋吴襄595 就是这么容易解决了(第四更)229 徐光启的激辩(第四更)1310 虎狼之国199 论功行赏1244 婚书185 不以赚钱为目的么245 谁敢放肆320 新军成军968 大有可为790 绝世重宝311 好险719 内线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1133 值812 江湖相遇509 筹划洞吾(第四更)47 试用期结束573 登基为帝364 猫抓老鼠630 趁火打劫320 新军成军1302 光宗耀祖的好机会465 火烧连营603 强硬299 阿敏布局696 瓮中之鳖(第三更)948 倭国情况650 鸡蛋碰石头的下场278 拭目以待1286 不灭建虏,不灭倭国誓不还(为0886449加更)1333 为自己正名26 通州乱局146 露了本性?599 面试杨嗣昌612 处罚(第五更)928 一面倒744 静观其变(第三更)940 秋后的蚂蚱(第四更)1204 皇上在行动945 运筹帷幄744 静观其变(第三更)10 定策858 缸无粒米453 用心68 杀骆斩袁1289 丧家犬437 情况有变9 大魄力1296 查理一世的震惊(为风昂驹万赏加更)205 负隅顽辩522 李定国(第三更)877 五人墓碑记61 配合朕演好这个戏700 云南的基本情况(第四更)635 昨晚的好运(第三更)686 误会了450 没防备180 道上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