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 精忠报国

没多久,一名曹文诏的亲卫下到谷地,巡查了粮食山包之后,气势汹汹地找上艾曼儿部族长和胡尔特部族长,带着训斥地口吻说道:”怎么建虏还没有来?我们山上都已经准备好了!不要以为伏击不成的话这粮食会给你们。告诉你们,我们自己粮食也不多,要是伏击不成,我们不嫌麻烦,会装上车子运回去!“

艾曼儿部族长和胡尔特部族长一听,都有点急了,连忙陪着笑脸,说已经派人去联系了,建虏一定会派军队过来接粮食的,因为建虏也很缺粮,肯定来。

看到那名亲卫生气地离开,他们两人又商量开了。事情都到这一步,无论如何不能让明军离开,特别是把粮食再运回去。于是,商议的结果,是又派出信使去催大清快点过来。

而那位曹文诏的亲卫一到山的北面,蒙古人不可能看到他的时候,那脸上很凶的表情顿时不见了,匆忙上山向大帅做了禀告。

曹文诏一见,又下令全军转入休息,不用再装模作样的搞出动静了。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皇上那边传来的第二个消息。当然,时间一到,不管第二个消息能不能有,都必须撤军。

而在离海州不远地一座的高山上,一条官道从海州出来,一直往西边延伸,从这高山下面经过。山上高处,积雪并未融化,白茫茫地一片。

在这山上朝着海州的一边,有一处悬崖附近,有一个身上披着雪白披风的壮汉走了过去,对着空地上说道:“定国,吃饭了!”

这话音一落,就见那处空地上有了动静,雪地上一个人翻身坐起,在他趴着的地方,铺着干草军衣,身上同样披着一件雪白的披风,半大小子一个,手中拿着望远镜,微笑着说道:“那麻烦李哥了。”

这人正是原本在京师初级武备学堂学习的李定国,因为能信任的“人肉发报机”缺乏,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早早地派他到关宁军中报到,如今在一队关宁军夜不收的护卫下,前来监视海州的动静。

李哥听了,笑着说道:“客气什么,托你的福,我们兄弟才有机会用用这千里镜。”

他们都知道李定国的前程远大,而且李定国小小年纪表现出来的军事素养,让他们这些做惯了夜不收的人也是佩服,因此,虽然此时李定国没有任何军衔和职位,但他们一个个都刻意和李定国交好。

李定国走回林子里的宿营地,这里还有一伙明军夜不收在休息,看到他过来,纷纷和他打招呼。李定国对此很自如,毕竟正要说起来,他在军中待得时间也不短,早就学会和当兵的相处了。

一边吃饭,他们一边小声交谈着,忽然,有一名夜不收问李定国道:“定国,这么久了海州没有一点动静,他们会不会不敢出来?”

听到这话,其他夜不收也停止了交谈,都想听听李定国怎么说。因为他们发现李定国年纪虽然小,可谈吐间却经常让他们感到新奇,有些话,有些观点,哪怕他们当了一辈子夜不收的,也是从未听过的。

对于这次战事,他们这些身处其中的,自然想多知道一些。因此,也想听听这个李定国的回答,这海州的建虏到底会不会出城?

李定国听了,稍微沉吟片刻,显然是认真想了想后才回答道:“这个不好说,必须从这次战事的全盘考虑,还要再考虑建虏主事人的脾气、个性,还有他们所处的背景这些。要是都知道的话,就容易分析出海州会不会出兵。”

“厉害,定国考虑得真是全面,真有名将的风范了!”一名夜不收一听,立刻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他倒不是拍马屁,而是他原本的想法,就是在想着海州建虏是不是会出城,却没像李定国一般,从各方面综合考虑,这个回答出乎了他的意料,却又是最好的答案。

其他夜不收听了,也都纷纷点头,他们感觉,李定国考虑事情的时候,比他们考虑的起点都要高,也都要全面,或者,这就是将军和小兵的区别吧!

李定国听到同伴的夸奖,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少年人的青涩显然已经被他历练掉了,就听他继续说道:“不过我比较了解皇上。既然皇上做出了如此的安排,肯定是有把握的。皇上那边,肯定能知道我刚才说得那些,至少比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要强。因此,我觉得,大概有七成的可能性,海州是会出兵的。”

听到他这话,这些明军夜不收不由得很是羡慕。他们自动忽略了原本想问的问题答案,焦点集中在李定国说得比较了解皇上这点上。

他们长这么大,当了那么久的兵,就有幸在之前凯旋到京师时,作为勤王军的一部分曾看到皇上检阅军队。他们只能是远远地看到了下皇上而已,就这,回到关宁后,就和留守的吹了不少天的牛。可李定国却被皇上特旨从地方调到京师学习,肯定是和皇上接触很多,得圣宠的人啊!

李定国看到他们的反应,心中不由得很是感激崇祯皇帝,他自己都有点奇怪,按理来说,自己刚进入聊天群的时候,对崇祯皇帝说话很不客气,可不知道为什么,崇祯皇帝一直对自己不错,到了后来,甚至能明显感觉到,崇祯皇帝是要培养自己。

这事,他私下其实想过很多次,可每一次,自己拿出的理由都无法说服自己。实在想不明白,唯有心中暗暗发誓,此生一定要精忠报国,回报崇祯皇帝的厚恩。

他们正在说话的时候,忽然听到有动静传来。几个人一愣后,都是大喜,纷纷往悬崖那边而去。那个李哥看到他们过来,连忙说道:“你们快来看,海州北边飞驰而来的,是不是信使?”

说完话的时候,他手中的望远镜不给别人,就给了李定国,让他先看。

1253 一系列操作912 顺手而为(第四更)266 刷662 和鄂尔勒克866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770 怀念晋商了639 会盟698 强调517 又不会怀孕(第四更)928 一面倒782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781 上中下三策989 扫荡961 说明身份1238 对倭策略的改变559 高峰588 检阅120 士气高涨66 苏松重赋954 实情879 锦衣卫在此1155 愿望成真(加更)504 真当大明是病猫(第三更)1101 没有澳门了1215 仪仗出巡1281 哪位神医908 皇太极的转变260 建虏的细节367 集合516 流血又流泪(第三更)27 你们怕不怕345 榜样1117 新的誓言71 这个马世龙到底在干什么802 开民智1118 崇祯皇帝的心愿350 到达汉城143 要过年了432 孙传庭升官519 一只虎267 杀虏祭旗送忠烈1036 豪格的消息242 宣府巡抚的表态1292 新的封爵途径264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156 群起而攻之89 发号施令667 多尔衮到了(第三更)981 断子绝户计1330 大明的敌人只有来自外太空814 他们有背景(第三更)863 背景591 互利共赢?(第五更)234 曹变蛟的志向749 朕等不起啊(第三更)436 各取所需520 为了秦地百姓29 前所未有679 范文程的出谋划策580 恩威并施614 怎么和我斗1034 天下哗然1242590 难道要乾坤独断?(第四更)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诛578 紧张了(为舵主加更)1208 只想静静897 卖军火340 你说反了141 大败748 能气死么?540 这么怂1273 死中求活1077 王师北定辽东日51 打蛇七寸337 这事听着怎么就是真的呢(第三更)824 居心叵测(第三更)734 与虎谋皮436 各取所需951 谁的责任1161 杂学怎么了1309 亮相685 反常276 都很热闹329 狗官609 抢粮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么好当啊(第四更)261 QQ聊天群可以么?7 皇帝发飙365 逃出生天635 昨晚的好运(第三更)751 姜是老的辣577 以后是为国而战么(为舵主加更)828 不可同日而语876 叔叔帮你报仇792769 大清的霉运1153 南方造势828 不可同日而语224 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