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因粮均输之争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一声冷笑道:“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还真是阔绰!”

边上的陈宝庭见了,也很是气愤的样子,不由得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此人肯定是个贪官!”

他们这些人,虽然在皇帝身边,可要是崇祯皇帝不说,他们也不知道更多的细节。因此,眼下的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陈新甲是贪官。而对于贪官,这些刚从内书堂出来的少年郎,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割了子孙根的人,还是很愤慨的。

崇祯皇帝听了,看着他们说道:“朕迟早会收拾他们的,不过不是现在。只要朕拿你们当心腹,还会有源源不断地官员来贿赂讨好你们,你们先做好登记。知道了么?”

“奴婢遵旨!”轮值的四名小内侍,一起躬身领旨。

再说出了皇城的陈新甲,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已经明白他的底细,只是目前手头没有完全信得过地军队,而且还想挖掘出他更多的同伙,才没有动他。

此时的他,日夜兼程过来,自然不可能第一时间出发就回山西,那样身体绝对受不了。抬头看看天色快到傍晚,便去了驿站,不过没有休息,转头换了一身便服便出了门。

在他护卫的掩护下,鬼鬼祟祟地七绕八绕,最后才去了杨嗣昌的府上。毕竟他是封疆大吏,而杨嗣昌乃是内阁辅臣,没有皇帝的旨意,他要是到京师的第一时间就登门拜访,会非常引人关注的。

然而,他当然想不到,他的事情,最不想让皇帝知道的,但不管他怎么小心,皇帝都会了如指掌。

不得不说,他很悲剧!

等陈新甲到了杨府之后,杨嗣昌差不多刚好散衙回府。

对于他的到来,杨嗣昌也不意外。毕竟杨嗣昌可以说是陈新甲的恩主,当初去当宣府巡抚,以及后来的宣大总督,都是杨嗣昌保举的。

客厅坐定,茶水奉上之后,两人便聊上了。

“恭喜杨阁部,贺喜杨阁部啊!”陈新甲笑容满面地对杨嗣昌说道,“皇上紧急召见下官,已经能看出,卢象升必定没有幸理了!”

杨嗣昌一听,稍微有些意外。皇帝急召陈新甲的事情,他是听说了的。但具体内容,见面说了什么,他不知道。此时一听,不由得心喜,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自然知道彼此的一些事情,而卢象升,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于是,陈新甲就把他觐见的情况给杨嗣昌说了一遍,而后断然说道:“济南失陷,已成定局,皇上震怒之下,卢象升必死无疑!”

杨嗣昌听了,正想开心一下时,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立刻低声问道:“什么意思?何以肯定济南失陷,莫非是你们……”

一听这话,陈新甲心中暗道一声糟糕,失言了,便连忙补救道:“杨阁部试想,建虏军队之强,眼下我明军能有其对手?全国各郡县武备松弛,兵不堪战,如今听来,建虏是有目的性地攻打济南。如此情况下,要是建虏没有几分把握,会这样做么?由此下官断定,济南府必失!”

杨嗣昌听了,盯着陈新甲的眼睛,还是有点怀疑。

他也当过宣大总督,在任上的时候,和晋商的关系也还不错。虽然没有到穿一条裤子的份上,可很多事情都是有共同利益的。又或者说,他是官宦世家出身,和陈新甲不一样,对那些晋商攀附他,也只是认为是个金主,能多得一些助力,给他们一些庇护而已。

因此,杨嗣昌知道晋商有做走私生意,向关外贩卖违禁物品。不过这种情况对于边境来说,不要太正常,加上平时得晋商的孝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如今,听陈新甲这么一说,忽然想起皇帝所说内应一事,他不由得产生了联想。

陈新甲见他还有疑惑,便连忙表忠心道:“阁部休要如此小看下官。下官好歹也是大明的封疆大吏,又岂能助建虏行事?再者说了,下官一直在晋地,又怎么可能伸手到济南府去?”

说到这里,声音又大了一分道:“下官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明。和建虏议和一事,目的还不是和阁部一致!”

杨嗣昌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主张向满清方面议和,就有陈新甲的意见在里面。他们两人,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政见相同。

当然,还有其他地方,也是政见相同,又有晋商的银子加成,所以杨嗣昌才会对陈新甲另眼相看,引为心腹,多次保举他。

此时,杨嗣昌听他再三解释,也就没有再多想,摇头回答陈新甲之前的话道:“你不在京师,恐怕不知道如今的皇上对卢象升有多宠信。我还是有点担心啊!”

一听这话,陈新甲楞了下,有点不思议地说道:“下官可是亲眼所见皇上已经失了方寸,就算卢象升再有本事,能得皇上宠信,可藩王失陷,乃大明自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还能幸免之?再者说了,只要朝廷上下一起名正言顺地弹劾卢象升,这弹劾的人多了,皇上还能一直宠信着?似乎……皇上还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吧?”

藩王失陷,确实罪过太大。就连杨嗣昌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被崇祯皇帝派去镇压流贼,也是因为张献忠奇袭襄阳,襄王朱翊铭被杀,他惊惧之下,畏惧自杀。

因此,杨嗣昌听了后,沉思片刻,最终点点头道:“说得也有道理,卢象升应该是躲不过这一关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又是一叹道:“说起来,卢象升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处处和我作对。有我在,就不能容他也!”

陈新甲听了,立刻附和道:“可不是,阁部主和,他非要主战;阁部要均输,他却非要因粮。处处和阁部作对,实在是不识时务!”

此时,正在皇宫监听他们两人对话的崇祯皇帝,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想了起来,不由得很是振奋。

对啊,卢象升之前不是在宣大总督任上推广过“因粮”之策么!之前因为杨嗣昌等一大批官员的反对,原来的崇祯皇帝动摇了。可如今,自己怎么可能动摇呢!

321 绝对不行654 不妥545 筹粮602 刘姥姥来了598 大赏223 就等着杀猪了(为大家辛苦抓虫加更)809 狗急跳墙的意思774 忠烈祠再会660 离间205 郑芝龙的决定596 祖训641 选了就别后悔649 血泪教训779 日子很悠哉154 拿下(为唐铁光盟主加更9/11)51 老油条的处世不一定有益235 十八子主神器(为五月月票七百加更)672 封赏135 无敌统帅(为天外天007长老加更2/4)69 伍忠的表演684 胜了?182 不给银子就闹了394 不近人情271 内应839 前所未有的压力622 真假8 内书堂263 没有虎躯一震的剧情313 明末最有为官员之一416 “友军”524 吊打范文程45 大眼瞪小眼574 范文程的应对43 找到了理由750 崇祯皇帝的誓言232 神机妙算之崇祯皇帝940 流星火雨206 打死数典忘祖之辈(为推荐票一万五加更)614 演戏523 内讧205 郑芝龙的决定985 大结局536 天下之大变局670 实为大明勋贵之表率也792 瓜分世界835 能有什么机会?345 明军已经烂透了71 奖励974 再聚首729 血债血偿70 军令如山491 序幕(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6/11)588 民心军心875 大明第一代439 断子绝孙397 都给本王闭嘴294 开门迎客621 时代已经不同了15 有的是办法93 君父258 余贼之议692 阎三箭505 他怕!172 军功章(为月票300加更)300 东厂发飙879 困境950 美国公228 犯大明者诛775 粮草危机673 未必不是机会336 下饺子喽(感谢ZhengyuanHX的万赏)736 神秘木雕354 求援393 你要干什么?(为道法自然成心魔万赏加更)836 杀一个回马枪506 英雄所见略同600 又遇见了(为堂主汉苗加更1/2)353 计对朝鲜7 悬而未决648 热血青年886 死心957 巴黎会议521 赶紧救啊608 西南群魔265 天灾人祸347 天恩浩荡634 儿臣想要!516 诡异742 给皇上的礼物562 恭送上路之建虏版3 攘外必先安内758 豪格之威897 人力有时而穷495 建虏并不笨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层楼67 朕亲自去683 见识262 流贼的处理70 军令如山662 割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