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辽东伯

而一支旁观的汉卒看到这一幕,在目瞪口呆一会之后,自称阿狗的那个,立刻就跪了下去,对陈绍安身边的那名领头的将领高声说道:“小人是汉人,愿意弃暗投明,跟着朝廷官军杀建虏!”

听他这么一说,这些汉卒才回过神来,他们此时还属于建虏军队的一部分。立刻,他们也就跟着跪下,纷纷喊着要归顺朝廷杀建虏。

李定国大步走近他们,扫视了这近千人,看他们一个个瘦的,而后大声说道:“你们是汉人,却助纣为虐,原本都是该杀!但本将看到了,你们有人喊出了,下辈子一定杀建虏,决不投降,因此,本将可向总督大人,向皇上禀明实情,准你们所请!”

他是参将,可以决定在战场上把这些人杀了,却没有权力接受他们,赦免他们以前的罪过。因此,他才有此一说。

陈绍安在边上听到了,也是跟着说道:“好好表现,回头总督大人、皇上要是知道的话,说不定还能论功行赏。我就是例子,努力吧!”

听到这话,这一千来个汉卒,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一直担着的心,也就松口气了。由那个阿狗领头,纷纷拜谢李定国将军的不杀之恩!

等到他们都站起来之后,忽然,陈绍安想起什么,不由得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当即对李定国说道:“李参将,我知道建虏让他们来是什么用意了!他们这些人,都是以前东江军水师出身,熟悉水性,知道怎么打造战船,扎木筏。他们来这里,肯定是来帮建虏把粮食运回内陆的!”

李定国这边,正在愁运粮这个事情。此时一听,不由得大喜。

阿狗等人,刚好也听到了对话,知道他们应该是扎木筏,运粮食什么的,虽然不是明白怎么回事,但扎木筏这些,他们拿手啊,于是,一个个立刻表态,说要好好表现,和水有关的,就包在他们身上好了。

李定国了,自然是高兴,便带着他们,押着五十来个建虏返回图们江入海口这边。

粮食堆积如山,就已经是让这些汉卒震惊了,但最让他们,包括那些建虏俘虏震惊的是,空旷地上的一个木桩上,竟然绑着大清的和硕肃亲王。还有在海边附近,全是建虏的尸体。

这一刻,这些汉卒那是真正相信,建虏绝对已经是离灭亡不远了。看看,连和硕肃亲王这么高地位的建虏,都被明军活捉了啊!

这么一来,他们就更是铁了心,一定要好好表现才好了!

于是,这上千人在饱餐一顿后,都不用人催,就立刻热火朝天的就地取材,开始扎木筏什么的,只是过了两天之后,李定国就开始沿着图们江开始逆流而上。那五十来个建虏俘虏,包括豪格在内,也被监视着当了纤夫。

他们这边的情况,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中,李定国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欣慰李定国随机应变,并没有按照死命令烧毁粮食,而是把粮食往回运,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粮食问题之外,也有点小遗憾:这个李定国,太好杀了,把那个西林觉罗给杀了,浪费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

不过回过神来想想,其实也无所谓了,每一次战事的胜利,窃听系统都会奖励窃听种子,特别是比较大的战事,比如说辽阳、沈阳之战,都是奖励甲级窃听种子的,够用!

此时,四处出击的骑军,也多回沈阳来复旨了。主要是各地的建虏,差不多都在冬天的时候饿死,剩下没死的,也根本没有什么战力。大明骑军一到,就能立刻拿下。除了有少部分军队有带回俘虏之外,大部分军队,都是空手而回,说是建虏已经疯狂,试图顽抗之下就都杀了。

对此,崇祯皇帝也不以为意,如今他关注的重点,是已经登陆朝鲜的倭国军队了。

这一日,他便在沈阳城外召集全军。当场给出封赏,所有出征的将士,按功劳的大小,获得了沈阳城外大小不一的粮田。要知道,这沈阳城外的粮田,就相当于京师城外的粮田,这些粮田给普通将士都封赏了下去,顿时,沈阳城的上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那是几百里外都能听见了。将士们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这一次虽然没有武将封爵,但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当着全军宣布,说保定总督卢象升,公忠体国,为平定流贼之乱、抗击建虏、最终剿灭建虏立下不朽功勋,因此特封卢象升为辽东伯。

这一下,全军都被震惊了。要知道,整个大明朝,文官封爵的,开国那些不算,就只有一个王阳明了。而卢象升被封爵,这可是第二个。

但是,有熟知历史的人回过神来,却也感觉理所当然。

王阳明封新建伯,那是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相对来说,宸濠之乱对大明的影响,要远小于辽东建虏之乱。可以说,辽东建虏的祸乱,那是整整影响了大明几十年,几百万军民受到建虏的祸害。

如果王阳明能封爵,那卢象升会封爵,岂不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一个文官被封爵,在这大明朝也是非常稀罕的事情。在其实至名归的同时,也引得不少人很是羡慕。

如此,在镇压建虏之乱的过程中,最终一个文官,两个武将得以封爵。可惜卢象升不在沈阳,已经领军前往镇江堡,有了一丝遗憾。

在大军前面的众多武将,比如曹变蛟、周遇吉、黄得功等人,此时都忍不住埋怨这些建虏,好歹是“灭国之战”,怎么样都要拼死抵抗一下吧?结果倒好,皇上御驾亲征之下,是不是威名太盛了?建虏不是闻风而逃,就是自焚而亡,根本就没有一场像样的战事!

这些建虏,还野战无敌,还纵横辽东,都他娘的骗鬼啊!皇上一出手,真得太轻松了!

原本以为在这“灭国之战”中,好歹再来两场艰苦战事,这样奋勇杀敌之下,说不定也能再有封爵之望。可如今……

皇上要是真得封爵,搞不好还会被贺疯子,虎大胡子嘲笑,也会被朝廷御史弹劾,被那些文官议论。就连自己,也不好意思受封了!

这……这真他娘的根本就不是来辽东打仗,而是来巡游而已!

他们正在这么想着,崇祯皇帝扫视过他们,却也看出他们心中所想了。

其实,原本这次的封赏,是想着打完建虏,回到京师之后再开始的。但是,倭寇的登陆,特别是李定国那边竟然把倭国送给建虏的粮食给截了下来,这就改变了崇祯皇帝的想法。

当初英俄尔岱和范文程费劲口舌,争取来了这么多粮食,是给盛京和辽阳为主的六七万建虏渡过难关用的,这粮食数量,至少要支撑一个月是肯定的。但是,这么多粮食,最后都便宜了大明,这也就是说,镇江堡那边,驻守个五万军队,坚持个一个月,问题也就不大了。

因此,崇祯皇帝便决定,打完了建虏,索性趁这个机会,一不做二不休,领军前往镇江堡,看如果出现机会的话,就把在朝鲜的倭国军队给灭了算了。

而大军开拔之前,怎么样都要鼓舞下士气,因此,这封赏的事情也就提前,直接在沈阳这边举行了。

此时,崇祯皇帝扫视底下各军,便又大声说道:“如今,倭国竟然和建虏结盟,犯我大明,如今已经登陆朝鲜。我大明天威,岂是这等蛮夷冒犯的?朕意已决,御驾亲征朝鲜,剿灭倭军。众将士们,可愿随朕再战?”

他的话,由大嗓门的锦衣卫校尉传下去。底下的军卒一听,顿时都是大喜。

原本就觉得这光复辽东之战,最后的灭虏之战太不过瘾,不要说那些武将遗憾没有封爵,就是普通将士,也觉得分到的粮田有点少,此时一听还有仗可打,那自然是最受他们欢迎了。

当然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相信,有皇上亲自领军,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往往都是大胜,己方伤亡会很少的。有这样的前提在,当兵的,哪个不喜欢随驾打仗?

因此,在全军将士都听说了之后,根本不管倭军怎么样,立刻全都单膝跪地,齐声大喊起来:“战,战,战……”

他们强烈想打仗的意愿,再次响彻在这沈阳城头。

崇祯皇帝见此,也不意外,便当场下旨,大部分骠骑营将士,以及部分勇卫营和车营的将士,随驾出征。剩下的,除了留守沈阳之外,其他明军将士便返回补给方便的盖州候旨。

灭虏之战才灭,新的征程便又启程了。但是,并没有一个将士为此有怨言,反而是随驾出征的喜气洋洋,返回盖州和驻守沈阳的,垂头丧气!

以前,是杀鞑子,如今,杀倭寇!

216 小星星838 被明国皇帝跑了187 打入诏狱严刑伺候85 伪君子真小人510 给建虏一个大大的“惊喜”984 小心思518 要不要这样啊!241 蝗虫倒霉了772 叛变626 看得真叫一个闹心(为等等暖暖万赏加更)308 天下为之轰动892 最后一战788 大明的瓶颈920 一切都是渣渣233 拥有猪队友的感觉(为五月月票六百加更)479 作死的倭国543 不辱使命738 荷兰人的经验324 满清后宫惨案736 神秘木雕823 他做梦了753 言出必行113 喜出望外228 犯大明者诛356 再次御驾亲征91 没有担当的后果326 无能废物16 误国阉宦973 下战书351 尚可喜之死863 谁笨蛋601 吃饭看病400 千万坚持住658 后招639 长大了839 前所未有的压力475 为什么?483 好狠的计策!695 居安思危483 好狠的计策!744 荷兰人的智慧853 议和啥199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490 对丰收的喜悦852 不想当懿文太子562 恭送上路之建虏版651 该回家看看了445 卢象升抗旨683 见识545 筹粮236 猛虎潜于山林怕怕383 谁是叛徒?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层楼731 心中发毛746 狩猎479 作死的倭国890 不光彩的事情420 杀!744 荷兰人的智慧807 明军变了啊84 担当294 开门迎客613 倭寇小矮子,蹲那尿尿呢?742 给皇上的礼物108 卢象升的奏章341 紧急应对670 实为大明勋贵之表率也163 腹背受敌291 又是五百万收入203 封赏处罚184 谋逆244 兄弟730 能臣先压着81 良心被狗吃了403 一条狗的下场548 利之所趋(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9/11)783 羡慕457 科技的蓬勃发展11 这种文官太少了937 卢象升来了787 惊为天人168 满清出关(月票100加更)452 天煞孤星(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4/11)7 悬而未决600 又遇见了(为堂主汉苗加更1/2)957 巴黎会议794 蒸汽船584 狠人277 触目惊心89 人在做窃听种子在听535 阅兵692 阎三箭525 人间地狱147 无耻之极454 惩恶扬善961 后悔啊771 攀科技708 结盟60 老太监出手539 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