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下手

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一,辰时二刻。

皇极殿。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开始了他穿越之后第十一次早朝。

连续十天早朝让京官们已经习惯早起,习惯每天面对刻薄寡恩作死不休的朱由检。

每天清晨,百官冒着严寒,乘轿穿越半个北京城来到紫禁城,聆听崇祯皇帝发号施令。

他们眼中的大明天子,近来越发荒诞,一会儿训练新军,一会儿改革漕运,甚至还要召集藩王入京。

不过从大明诸帝生命轨迹来看,这位不断作死的朱由检怕也是快要死了。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大明皇权便已被成熟的内阁制度架空,皇命难出京畿。尽管朱厚照奋斗一生,抗争一生,荒诞一生,最后却被无耻文官抹黑一生。

朱由检趾高气昂,意气风发,自以为自己走到中兴大明的康庄大道上,殊不知,这些只是他的幻觉。

对于内阁大佬来说,坐在皇极殿上的那位说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侵犯文官们的利益,皇命很难传递下去,更不要说是执行。

合作才是王道啊。

既然朱由检想一意孤行上演荒诞戏,那大家就陪他演下去吧。

实际上,如果不是顾及所谓的君臣之礼,陈演等人或许根本不会搭理性格偏执刻薄寡恩的崇祯皇帝,况且这个皇帝最近还患上了失心疯。

崇祯有把枪。

可是那又能怎样呢?

朱厚照当年手握兵权,自封为镇国公朱寿,在漠北击败不可一世的蒙古小王子,战功赫赫。这样一位帝王,在强大的文官势力面前还是一败涂地。

自封朱寿却落得个朱寿不寿,莫名其妙落水而死,死后还受到百般污蔑,沦为后世笑柄。

“朕前几日发出的诏令,六部都执行没有!”

大殿之上,寂静无声。

“朕让吏部发给孙传庭的金子,发了没有!”

吏部尚书卢若腾连忙上前,跪倒在地:“回皇上,金子发了,按皇上旨意,孙家也被送往京城,现在西城客栈居住。”

“召进宫来,朕要见他们!下去!“

卢若腾答应一声,如蒙大赦,连忙退下。

朱由检抬头望向兵部尚书张国维,“可有闯贼李自成消息?”

张国维正有军情禀告,听见皇上问话,连忙奏道:

“回皇上,昨夜山西总兵周遇吉,巡抚蔡懋德联名奏报,言闯逆已于正月初八离开西安,沿官道向东,逼近黄河。山西兵力单薄,粮草不济,恳求朝廷支援。”

“粮草援兵,朕自会派人送去,就在这几日,让周遇吉他们再等等。”

张国维微微一愣,他以为皇上是在敷衍,低声道:“军国大事,还请皇上慎行,慎行。”

朱由检颇不耐烦的摆摆手:“朕知道,等藩王入京,朕便派他们过去,和流贼决一死战!“

张国维哑然失笑:“怕是那时,宣大镇早就沦陷了。”

站在旁边一直旁观不语的内阁首辅陈演听见这话,立即朝李国帧使了个眼色,李国祯心领神会对张国维道:

“张大人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末将看来,山西易守难攻,再说,宣大三镇乃我大明之精锐,连建奴都要忌惮三分,区区几个流贼,呵呵·····”

张国维立即反驳道:“李都督满口胡言,宣大三镇兵士欠饷已有半年,朝廷迟迟拿不出军饷,山西将官怯懦,兵士冻馁,士气低落,如何与李闯对阵?李大都督既然如此藐视李闯,可率京营往山西击溃流贼,建功立业!何必在这里说风凉话!”

”京营的事情轮得到你兵部管?”

李国帧怒气冲冲,抡起拳头就朝张国维胸口锤去,兵部尚书年岁已高,却是身形矫健,急忙躲闪开,挥舞手中笏板,顺势扇到李国祯脸上,李大都督脸上顿时红肿起来。

忽听咔哒声响,周围顿时鸦雀无声,群臣皆屏息凝视,望向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

朱由检环顾众人,小心翼翼拂拭那把九五手枪,盯着眼前两位上演全武行的大臣,微微笑道。

“大臣当朝斗殴是我大明的优良传统吗?有朕在,要打架,轮得上你们吗?”

李国帧捂着红肿脸庞,抬头望向龙椅上黑洞洞的枪口,不知觉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崇祯有把枪,而且还用这把枪杀过人。

“末将失礼!还望皇上恕罪。”

朱由检冷冷一笑,环顾众人道:

“闯贼不日渡过黄河,大明危矣,你们却还在朝堂之上斗殴!令朕心寒啊!“

见群臣默然不应,朱由检接着道:

“山西有难,向朕求援,要钱,要粮,要兵,然而朕现在什么都没有!成祖爷赏赐的黄金用完了,大明就靠诸位了!”

朱由检话音落地,皇极殿上死一般沉寂,众人纷纷低头。

礼部尚书倪元璐上前两步,向崇祯皇帝跪拜道:“臣家中还有白银八百两·······”

朱由检朝他举起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他知道这个倪元璐虽然才能不足,然为官颇为清廉,以至于经常靠出售字画补贴家用。崇祯十六年,也就是去年,百官捐献,倪元璐捐出一千五百两银子,家底被掏空,据说把他老婆气的跑回娘家住了两个多月。

“倪大人就快告老还乡了,还是留些银子回南直隶买房置地吧,听说南京房价又涨了。”

张国维欲言又止,惭愧低下头,朱由检没有看他,看据他所知,张大人手中更为拮据,据史料记载,甲申之难,张国维殉国后,他的两个儿子一路乞讨逃到南直隶,差点饿死,可见家中确实是没有什么积蓄的。

朱由检抬头望向其余大臣,远远望见他老丈人周奎将脑袋埋得像鸵鸟一般。

朱由检不由感叹,任何时代,清官都是珍稀物种啊。

“既然诸位不肯协助,那朕就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建奴奸细与京师晋商勾结,抄了这些奸商,或许就能缓解山西燃眉之急。”

陈演等人心知肚明,搜查奸细是假,乘火打劫才是真。

大学士魏藻德上前一步,朝朱由检跪拜道:“皇上,京师去年遭受鼠疫,商户损失惨重,好不容易休养生息,若再生波澜,恐怕·······”

国丈周奎涉足京师商业,与晋商有千丝万缕联系,此时更加着急,也跟着附和道。

“皇上应以大局为重,什么鞑子细作,以臣看来,多半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的事!”

户部尚书泸若騰也跟着附和道:“两位大臣所言甚是,京师难得安宁,皇上慎重啊。”

“鞑子都跑来京师劫掠女子,还说什么子虚乌有!眼睛都瞎了吗!”

崇祯皇帝拍案而起,吓得旁边王承恩差点摔倒。

”锦衣卫番子在西城夜巡,抓了个鞑子,审问得知是建奴镶黄旗夜不收!抓住他时,他已屠了两户人家!朕在镇抚司诏狱亲手将他杀死!人头就在这里!”

朱由检说罢,从龙椅之下拿出个包裹,奋力扔到周奎脚下,包裹内滚出个拖着细长辫发的人头,那正是克塔谭首级。

“还有谁敢说京城没有鞑子!”

群臣被朱由检身上杀气镇住,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朕今日来,是通知你们的,不是和你们商议的!以后谁若再敢与晋商交往,朕决不轻饶!”

朱由检说罢,率领侍卫,径直走出皇极殿。

“召集中卫军,出宫!”

走出皇极殿好几步远,朱由检转身故意对王承恩大声道:

“去找个工匠,把皇极殿屋顶补补,朕可不想下次早朝时,哪只鸟再跑到朕头上拉屎!”

京师西城,山西行馆。

这天早晨,乔志雍比往日起的更早些,洗漱完毕,他心情愉悦,准备赶去东市,去看看他新近从扬州运回的一船布帛。

身为晋商第二号人物,乔志雍在京城的生意做得很大,涉足领域颇多,他与六部官员也多有来往,与当朝国丈周奎,京营都督李国祯关系尤为密切。

在晋商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生意是不能做的。乔志雍作为晋商杰出代表,为了商业利润,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茶叶,粮食,布帛,煤炭,甚至朝廷禁止的盐铁军马,他也要插一手。

适逢乱世,连年灾害,朝政腐败,法纪荒驰,正是像乔志雍这样的巨贾大展宏图的时候。

或者说是他们发国难财,喝人血的时候。

用完一顿颇为精致的早膳,乔掌柜阔步走出行馆,乘滑竿小轿径直来到东市商行。

抬轿的轿夫是乔志雍从山陕雇佣来的马帮,四人弓马娴熟,是乔志雍亲自挑选的保镖。四人抬着小轿穿过北西城街巷,不时有人过来寒暄,这些人或骑马,或乘轿,大都是些京城官吏,平日里与乔志雍多有往来。

说话之间,便来到东市,布帛已经从船上卸下,开始装运到马车上。马车周围,几十个身材矮壮,面色不善壮汉。气温虽然寒冷,这些汉子却都剃光了头,正忙着将布帛搬上马车。

“都好好干着,回去每人发半两银子,喝酒暖暖身子。”

乔家的大管家大声对壮汉喊道。众人听了却是一言不发,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

乔志雍神色平静,快步走到一辆马车前,伸手扯开一束布帛,手指伸进薄薄麻布下面摸了摸,脸上露出满意笑容。等他伸出手时,指间却是粘了层细密的雪盐。

乔志雍转身招呼管家过后,低声告诉他,京营那边已经打点妥当,待会儿就可以出城了。

当朱由检率领两百多名中卫军出现乔家大院时,乔志雍正在东市将五百石雪盐走私给建奴。

清国大学士范文程给乔志雍开出的价格比北京盐价高出两倍。

长期以来,乔志雍的心情是矛盾的。

他生于晋阳,自幼深受儒学熏染,天资聪颖,若走仕途,现在或许也是个知府巡抚之类的大员,忠君报国,青史留名。

然他出身于晋商之家,个商人,只有效法先人,唯利是图,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不是穿越者到来,在原本位面中,乔致庸坚持走私,协助我大清问鼎中原,被封为皇商,乔家大院风光无限。

没想到末日来临是如此突然。

“掌柜的,大事不好了!不好了!锦衣卫和宫里侍卫要砸咱们大门了!

“什么!”

乔志雍怒气冲冲,近来发生在皇极殿上的事情,他也听见大臣议论过。

“不要命的东西,给爷放出话去,杀一个锦衣卫,赏银百两!”

第二百二十六章 鬼泣第一百九十九章 禁欲第三章 君臣第一百八十章 肾虚第三百零四章 拓荒第五十六章 太子(京师篇)第一百五十二章 填壕关于朱由检性格说明第七十六章 赐婚第三百十八章 再次穿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国第六十五章 钱粮(京师篇)第三百章 武士第一百五十八章 博弈第三百二十三章 环太平洋第一百八十章 肾虚第三百六十章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第一百一十章 清廉第二百三十章 杀贼第三百二十九章 征战莫卧儿帝国(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栗黑洞(旧日支配者)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权第三百二十八章 毒液第一百一十五章 困兽第三百零八章 新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博弈第三章 君臣第六十七章 应对(京师篇)第三百零五章 清洗第九十章 首战第一百七十五章 治病第一百八十一章 杀贼第一百四十章 填壕第二百零二章 和亲第六十七章 应对(京师篇)第三百零五章 永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舌尖第八十四章 尘土第三十四章 盛京第二十八章 艳后第一百四十章 防御第二章 朝会第八十九章 棱堡第二百二十六章 灭贼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平第一百八十二章 开战第九十九章 溃败第一百一十五章 弃子第三百零三章 时机第二百二十章 谎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暴君第三百零八章 病毒来袭第一百零五章 撤兵第一百八十章 肾虚第一百五十六章 触发第四十六章 夜战第三百十五章 大战在即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煎第三百二十二章 釜底游鱼第三十七章 青皮第一百五十二章 阉割第一百五十八章 博弈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二十二十九章 出征第九十九章 溃败第三百一十二章 舞女第九十二章 炮击第一百八十一章 杀贼第三百十五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零三章 时机第六十九章 破城(山西篇)第五十八章 望所(日本篇)第三百三十四章 惊涛骇浪第三十三章 兵饷第二百六十三章 赴死第三十二章 铭记第五十六章 太子(京师篇)第三百十三章 彼得大帝第二百三十八章 团聚第三百一十四章 鸠占鹊巢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盗第二十六章 韩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骑兵第六十六章 放血(京师篇)第八十四章 空手第三百一十章 屠岛第一百八十章 肾虚第四十三章 谋划第三百一十章 屠岛第六十九章 破城(山西篇)第二章 朝会第三百四十二章潘神第一百四十章 填壕第一百二十章 和谈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三百十五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章 英雄第三百零九章 尸毒第三百零五章 永生第三百零三章 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