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表面动荡与核心稳定

东四福建会馆,由福州会馆更名而来。

作为曾经东林党的聚会之地,福建会馆见证了东林党曾经辉煌的历史,可如今随着东林党的覆灭,福建会馆也逐渐没落。

如今的这里不再归属东林党,而是归于朝廷。

礼部将这里保全了下来,作为福建官员、士子们入京的落脚之处,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地方官再入京了。

今天福建会馆难得的热闹起来,大批来自福建的士子在这里集会,高谈阔论、吟诗作词。

周延儒走进这里的时候还有些恍惚。

如此盛景已有两年未见。

恍惚之余便是高兴,京城的气氛近来有些压抑,张献忠洛阳称帝的消息对大明王朝的统治冲击很大,民间的流言蜚语越来越多。

好在朝廷处置的迅速果断,曹变蛟已经领军南下,加上洪承畴从旁协助,想来问题不大。

“那洪承畴在陕西,四万人尚可全歼高迎祥二十万流孽,如今又有京营五万锐健儿,区区一个伪梁,兵不足廿万,将不过十人,连当年陕北之乱都不如,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民间虽多有流言蜚语,但士林之中的普遍情绪还是比较乐观的。

这种情绪既带有主观上对张献忠的厌恶心理,也有客观上敌我双方实力的分析。

张献忠就算称帝又如何,难道就比高迎祥厉害了?

高迎祥已经在山西伏诛授首,张献忠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玉绳公来了。”

有士子看到了周延儒,高声喊了一句,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这些年轻的士子便纷纷转身冲着周延儒作揖。

“后进见过玉绳公。”

周延儒面带笑意,拱手一圈:“诸位,今日老夫来此是带着皇命来的,陛下听闻福建学子入京,特命老夫从皇宫中带了些点心过来分给大家伙。”

“多谢陛下!”

“同时,陛下还让老夫给大家带句话,陛下说‘伪梁,撮尔之乱,贼酋献忠,跳梁小丑,朝廷王师挟天威南下,予其雷霆之击,半载之内必定荡平。’

近来京城多有消极之流言,陛下希望自各省来京的士子们可以相信朝廷,自发的组织起来,为朝廷正名,以宽抚民商两界惶惶之心。”

周延儒言罢又是拱手一礼:“老夫也在这里替陛下谢过,这安民心之事非有学问之人不可做,故而,有劳各位了。”

“愿为陛下效力。”

听到朱由检委以重任,这群福建士子无不欣喜,倍受振奋。

本就都是年轻人,能有机会为国家做事谁不觉得激动?

何况朱由检还派了周延儒亲自出面。

吏部尚书,天官了。

面子给的够足分。

司礼监的太监们分发点心,周延儒满面笑意的看着,心里那是对朱由检无尽的敬仰。

士子之心可用啊。

至于朱由检玩的这一出到底是什么把戏,周延儒也算看明白了。

养名、养势、养威。

养中兴之主之名、养匡扶社稷之势、养千古一帝之威。

朱由检冲龄践祚,而这个时候恰恰又是大明朝最危险的时候,国家已经到了濒临亡国的悬崖边,这个时候,天底下没人相信朱由检能救大明,因此,便对朝廷失去信心。

各自为政、不服中央是流于表面的态势,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能一眼看出来,所以中央没有威势、没有公信,威信皆无的中央如何统御全国?

然后朱由检登场开始了他的救国表演。

先是夺权,继而掠财。

权钱皆备之后,朱由检便开始打出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

先是稳定住辽东局势,不使其进一步恶化,随后重用洪承畴剿灭高迎祥和陕北民乱。

内忧外患的糟糕局面先稳定住,随后招安郑芝龙,抚平海乱,这,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这是第一步,安民心。

随后朱由检又养出了一个张献忠,张献忠的作用很简单。

就是倒逼已经和朝廷离心离德的士绅阶级重新向中央靠拢。

都说朱由检才是庚申国难的幕后黑手,可这事只是捕风捉影,没证据啊。

信朱由检还是信张献忠?

用屁股想也没人会去选择张献忠,这家伙是个屠夫,走到哪杀到哪,老人孩子一个不放过的杀人魔王,选张献忠才是愚蠢。

朱由检养出了张献忠,然后带着天下士林的万众期待去剿灭后者!

这是借力,借天下之力。

士林上下踊跃捐献钱粮,帮助朝廷扩军京营,这便是实打实借到的力。

张献忠洛阳称帝,分裂国家,天下共讨之。

说他天怒人怨一点都不过分。

这个时候朱由检以雷霆之势将其剿灭,传遍天下,功劳威名全是朱由检这个皇帝一个人的。

如此一来,天下会看到什么?会看到冲龄践祚,登基才三载的朱由检接连摆平了国家多少次危机, 这难道还不够养一个中兴之主的名吗?

或许这个时候还看不出匹配中兴二字的成绩,但足以让天下人心中对朱由检生出一种印象。

此君,可以中兴。

这就足够了。

有了这个名,朱由检就能聚民心,聚大势,聚足以匡扶社稷的大势!

匡扶社稷之后,朱由检自然也就养出千古一帝的威了。

现在的关键点在于,朝廷能不能剿灭张献忠?

此刻的周延儒早就成了朱由检的脑残粉,别说灭张献忠,朱由检就是跟周延儒说人能在天上飞,一个时辰北京到南京,他周延儒都信!

都相信朱由检能做到!

不单单是周延儒,现在的朝堂之上,谁又不是朱由检的小迷弟呢?

天下人只看到了国家动荡的表面,而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无比稳定的中央核心。

这个稳定的中央核心是什么?

是陆续入库的钱粮,是一道道表述忠心,盼望朝廷勘平内乱的奏本,是一支支入京的士子队伍。

这才是稳定。

袁崇焕已经很久没有上疏催饷了,袁可立领导下的东江镇更不会再来讹诈朝廷了,四川、贵州也不再报土司造反的贼情,转而代之的是秦良玉的捷报。

这才是稳定!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所以哪怕张献忠闹的再凶,朝堂百官都不至于有什么消极悲观情绪。

而朱由检,即将再送给天下人一份大礼,让整个局面彻底稳定住。

而稳定,将会压倒一切!

东印度公司的人,回来了。

第73章:光耀大明(1/18)第51章:皇太极很头疼第20章:吾皇万岁第56章:抚恤第84章:抄家第12章:真正意义上的地狱难度第5章:简陋的劝进,儿戏的继位第37章:狼烟四起第37章:狼烟四起第63章:三千万吨粮食!第86章:致命情报第82章:双喜临门(3/26)第11章:东林党的贪婪第88章:赌上国运的一战!第79章:一切,准备就绪!第36章:蝴蝶的翅膀第11章:东林党的贪婪第38章:应对第71章:废除一条鞭法第25章:蒙尘的皇权即将重光第26章:皇太极第82章:双喜临门(3/26)第70章:着眼看世界第70章:着眼看世界第54章:谍第76章:大改革的第二步:海权与选官第70章:着眼看世界第36章:蝴蝶的翅膀第59章:张献忠的皇帝梦第91章:开炮!第54章:谍第16章:再给朕一点时间吧第53章:巨大的财政赤字危机第23章:崇祯第88章:赌上国运的一战!第51章:皇太极很头疼第62章:晋商的政治投资第11章:东林党的贪婪第57章:除夕之夜第52章:至死方休第60章:徐光启和西方学术第55章:忠臣反贼第51章:皇太极很头疼第42章:三省督师秦良玉第37章:狼烟四起第4章:生死一线第34章:消失的钱粮第50章:惊疑第53章:巨大的财政赤字危机第9章:真诚还是欺骗?第83章: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4/26)第9章:真诚还是欺骗?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军队、监察与宗教第24章:光复沈阳、收回故土第27章:大难临头各自飞第50章:惊疑第26章:皇太极第7章:大礼议第65章:气令智昏第82章:双喜临门(3/26)第80章:兄弟之邦第56章:抚恤第66章:张献忠称帝第88章:赌上国运的一战!第89章:全军覆没第51章:皇太极很头疼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84章:抄家第28章:局第66章:张献忠称帝第44章:各自为难第52章:至死方休第26章:皇太极第20章:吾皇万岁第84章:抄家第79章:一切,准备就绪!第44章:各自为难第80章:兄弟之邦第57章:除夕之夜第5章:简陋的劝进,儿戏的继位第24章:光复沈阳、收回故土第60章:徐光启和西方学术第72章:中粮、中棉、中港第20章:吾皇万岁第91章:开炮!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陕西局势第20章:吾皇万岁第19章:天启七年--庚申事变!第54章:谍第40章:航海王郑芝龙第27章:大难临头各自飞第4章:生死一线第15章:袁崇焕第76章:大改革的第二步:海权与选官第52章:至死方休第87章:左右为难的袁崇焕第2章:满朝全是二十五仔第33章:腐烂第45章:态度暧昧的东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