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九节 成竹在胸

共尉和吕媭见吕释之这么说,不禁也笑了,异口同声的问道:“他的运气究竟怎么个好法?”

吕释之咂了咂嘴,眉头蹙了一下,扫了一眼共尉,边想边说:“我也是接到斥候的回报猜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太准确,可能是误传的地方,一直没太想明白。正好告诉你们,一起参详参详。”

“快说快说。”吕媭被他吊起了胃口,笑嘻嘻的催促道。

吕释之见吕媭那副模样和未嫁之前的撒娇没什么两样,估计她和共尉成亲以来的这段时间一直过得很开心,至少没有像吕雉那样天翻地覆,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一边替吕媭感到庆幸,一面又为吕雉难过。吕雉的能力比吕媭强,可是命却比吕媭差了好多。

“章邯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出人意料的没有去围大梁,反而围了陈留。照理说,就算陈留城坚固,但是有近十倍的人数优势,以秦军的战斗力,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肯定能拿下陈留。刘季的手下再善战,也挡不住凶悍的关中子弟军。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不知道章邯是不愿意伤亡过大,还是防备身后的大梁,刘季居然在陈留坚守了足足一个月,而且还没有任何破城的迹象。”

听了吕释之这话,就连共尉和吕媭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知道刘季手下人能打,但是没想到他们这么能打。

“章邯大概还是想把刘季逼出城,在野战中击杀他,所以遵循兵法中的围三厥一古训,留下了陈留的南门。刘季挑了一个夜晚,黎明时分突然带着大军出了南门,可是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他一出南门走了没多远,就折向了东。说来也巧得很,那天鸿沟上全是秦军运粮的船,那些秦军忙了一夜,刚睡下不久刘季就杀到了,踩着船渡过了鸿沟,然后放了一把火,把船全给烧了。等章邯闻讯带着大军赶到,刘季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以后就再也没听到过他的消息。我本来还想再打听打听的,却等到了章平带着三万大军奔陈县而来的消息,我就没敢再多呆,立刻从陈县撤出来了。”

共尉和吕媭听了,大眼瞪小眼,都觉得刘季这运气也太好了,居然有秦军的运粮船这么巧就停在鸿沟上,让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从三十万大军的包围中跳了出去,除了运气,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了可惜二字,刚要说话,却听到吕释之拍了一下大腿,叹了一声:“可惜。”两人心领神会的笑了笑,转过头看向吕释之。吕释之话一出口,也觉得有些不妥,自己说这话好象倒是盼着刘季被秦军干掉似的。见他们看过来,有些尴尬的咧了咧嘴,三人怔了片刻,各自哈哈一笑,撇过这个话题不提。吕释之干笑了两声,又提醒共尉道:“章平率三万秦军已经占领了陈县,章邯随后可能也会赶到,向东他可以攻击彭城,向南他可以攻击宛城,阿尉你可要做好准备。”

共尉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你放心好了,章邯不会到陈县的,他最多攻克了大梁就会渡河,我们要对付的,也就是章平带领的三万前锋,真正要注意的倒是三川郡的李由,韩国方面有消息说,章邯在定陶大胜,李由又坐不住了,最近可能有向颍川出兵的可能。”

吕释之不解的看着共尉:“为什么章邯不会到陈县?就算他不到陈县,他也可能从颍川南下啊。陈留失守,大梁已经失去了支援,魏豹他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大梁一下,章邯和李由东西两路夹击,颍川岂不是更难抵挡?”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共尉淡然的点点头,重新坐回到那副地形图面前,手指着洛阳和大梁之间的太室山:“不过有这座山夹在中间,李由想要和章邯共进退,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然了,只怕他们也没有共进退的想法。章邯出关以来,风头一时无两,只怕已经有很多人眼红他了。李由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不会让章邯抢了他的功的。”

“话虽如此,还是小心为上。”吕释之也走到地形图前,越看越觉得稀奇,他一手抱在胸前,另一手支着下巴,啧啧有声:“早就知道关中四塞这地,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四塞是个什么模样,这么一做出来,果然是个大好的地形,秦人数次拒山东六国联军于函谷关前,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看了半晌,忽然说道:“这个宝贝究竟叫什么名字?”

共尉犹豫了片刻,挠了挠头:“叫沙盘。”

“俗!”吕释之脱口而出,连连摇头:“这么好的宝贝,怎么叫这么个名字,怎么也得大气点,要有……要有……”他翻着眼睛想了片刻,得意的笑了:“叫九范吧。”

“九范?”共尉一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吕媭却白了吕释之一眼:“兄长,你也孟浪了,当此是非之时,岂能叫这种招人忌讳的名字。”

吕释之哈哈大笑,连连摆手:“那我就不管你们了,谁你们叫什么吧,反正我是这么叫他了。”他笑了两声,忽然收住了笑容:“阿尉,你对彭城的形势怎么看?”

共尉不答反问:“兄长又怎么看?”

吕释之也不以为意,他抚着胡须,严肃的看着共尉说:“阿尉,你现在的处境很微妙啊。”

“何以这么说?”共尉不动声色的看着他。

“如果大王以伯父等人的性命逼你交出兵权,你如何应付?”

共尉没有答他,抬手示意田伦取来了一些酒食,一边招呼吕释之饮用,一边沉思着,过了片刻,这才说道:“不瞒兄长,我已经急书阿媚,只要没有危急到性命,大可以委屈一下。我想以大王的城府,大概不会做出逼我跳墙的事情来。”

吕释之呷着酒,咀嚼着共尉的话,半晌无语。

“大王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楚国对他来说是第一重要的,一切事务,都不能损伤到复兴楚国的大业。项梁那么跋扈,他都忍了,我又没有明确反对过他,他又何必把我逼到绝路上去?”共尉虽然说得很有把握,但是心里却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的一切布置,都是基于怀王是个理智的人,是个和项梁一样知道权衡的人,万一这个人是个愣头青呢?那可真砸锅了。不过这一切都不能露出来,不管在什么人面前,他都要表现出一种成竹在胸的气势,即使是在吕释之和吕媭面前。“何况目前他要对付项家,暂时恐怕还没有考虑到怎么对付我的问题。”

吕释之长叹了一口气:“富贵险中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和大王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前一直以为他是个没用的人,一听到他以雷霆手段迁都彭城的事,我还真是看错他了。既然你这么有把握,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不提就不提。”共尉展颜一笑:“说实在的,我一直在等着你来。赵青到南郡去了,宛城没有信得过的人镇守,我不放心。你来了,我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去颍川了。”

“去颍川?”吕释之很茫然:“韩国已经来求援了?”

“还没有。”共尉摇摇头:“不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既然肯定会出手,我就早点做准备了。我准备近期带着大军到鲁阳去,就算要打仗,也要在颍川打,如果秦军进了南阳,今年的收成可就全完了,大军还指着今年的收成过冬呢。军无粮可不行啊。”

吕释之摇着头笑了,他无奈的叹了口气:“我还准备跟着你去前线呢。在陈县呆了几个月,一仗没打,章平一来,我连他的战旗都没看到就跑了。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的上战场打一仗。”

共尉摇头苦笑:“打仗有什么好的,不是杀人,就是被人杀,每一仗打下来,都有不少熟悉的面孔消失了。你要真想打仗的话,我在宛城呆着,你去鲁阳吧。”

吕释之连连摇头:“还是我在宛城吧,你手下那帮骄兵悍将可不是那么好带的,我这一仗没打过,连秦军影子都没看到就弃城而逃的人,怕是指挥不动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的看着宛城吧。”

“也好,你先去休息,趁着我还有两天再走,我把南阳的情况给你交个底,你也好方便一点。”共尉摆了摆手,示意吕媭带吕释之去休息,吕释之刚刚起身要走,共尉却又象是想起了什么,拍了拍脑袋,皱着眉头说:“你等等,我有个什么事要问你的,刚才说了半天,却把这件事给忘了。唉呀,这两天真是忙糟了,嘴边上的一件事,就是想不起来。算了算了,你先去休息吧,等我想起来再问你。”

吕释之啼笑皆非的看了看愁眉苦脸的共尉,又看了看吕媭,摇了摇头,举步出了房间。共尉一个人坐在沙盘前,眼神逡巡不停,一会儿看向关中,一会儿又看向山东,一会儿看向南阳,一会儿又看向河北的邯郸,反复推演着可能的结果。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司马田伦拱着手站在一旁,带着一丝敬畏的看着沉思的共尉。虞子期抚着剑柄,脚步轻无声息在外面来回走动着,不时的向房内瞟一眼。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宛城陷入了夜色之中,浑厚的鼓声从远处传来,提醒着人们已经入夜,宵夜开始了,大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百姓们早早的休息了。陈胜起义之后,从桓齮驻守宛城开始,宛城就开始实行宵禁政策,入夜之后,闲杂人等不得上街走动,只要天一黑,所有的百姓就会关上门,留在自己的家中,宽阔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共尉击败桓齮,带着数万大军进驻宛城,宛城的百姓更是小心谨慎,虽然说共尉的军纪很严,除了陷阵营之外的所有人马又都驻在城外,但是百姓们还是很小心,生怕惹着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当兵的,遭受无妄之灾。

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正在来回巡视的虞子期迎了上去,低语了几句,不一会儿,陈恢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珠,两步迈到共尉的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个腊丸递到共尉面前:“大人,急报到。”

如同一段朽木一样正在沉思的共尉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几乎是抢一般的接过腊丸,手指一用力,已经捏破了腊丸,露出中间的一片帛,展开来是一个宽约一指、长约五寸的小布条,上面写着寥寥可数的几个字。共尉迅速的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站起身来,走到青铜灯前,将布条凑在火苗上点燃。帛条一接触到火焰,立刻燃烧起来,明亮的火光照得共尉的眼睛闪闪发光。

站在两步之外的陈恢看着脸色被火光照得明灭不定的共尉,强忍着自己的好奇心,没敢去打听是什么事。虽然他现在是共尉的亲信,负责最机密的事宜,可是这件事却连他也不知道,就连这个腊丸是从什么地方送来的他都不太清楚,只知道这是共尉一件极隐秘的事情。

共尉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的陈恢,十分满意,这个人很知道轻重分寸,是个可用的人。

“去请桓将军来。”共尉摆了摆手,重新坐在沙盘前,不过这一次他的神情变得轻松了许多,眉眼之间隐隐的有些笑意。

“喏。”陈恢连忙应了一声,脚步又轻又快的退了出去。

九月末,攻克了陈留之后的章邯移师大梁,魏豹和项佗面对着近三十万的秦军,惊惶失措,他们又想据城而守,又怕被秦军围住了之后想跑也跑不到,君臣激烈争论了几个时辰之后,终于得出了结论,放弃大梁,向南退入颍川郡,同时向韩王成和共尉派出使者,请求他们出兵支援。

魏豹本来是不想向共尉求援的,因为薄姬的事情,他对共尉恨之入骨,可是形势逼人,他又不得不向共尉低头。他投靠了项梁,本来以为能因此不用理睬共尉,可是谁想到势头正劲的项梁居然一战就死了,刘季从他这里捞了不少好处,在陈留苦撑了大半个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偷偷的跑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大梁,要面对士气正盛的秦军,他实在没有这个胆气。他不想再重复兄长魏咎在临济城的遭遇,他自忖也没有兄长那种为国为民的勇气,他只能逃,在秦军合围之前逃之夭夭。至于看到共尉时怎么办,那是后一步的事情了。

韩王成接到魏豹的消息时,也正焦头烂额,他刚刚接到太尉韩信的消息,三川守李由不知道抽了什么风,调集了三万人马出轘辕关,取道纶氏、阳人,似乎有意从梁县进入颍川。韩王成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向正在家修身养性的张良请教呢,又接到了魏豹退出大梁的消息,急得他直跳脚,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陈县的章平扑向召陵,似乎想从东路切断他的后路。这样一来,秦军三面夹击,大有将韩国一举歼灭之势,吓得韩王成再也不敢犹豫了,立刻驾车赶往张良的府中。

张良从大梁回来之后,就辞去了司徒之职,不再关心政事,静心在家调养身体。每天不是和共乔弹琴读书,就是自己焚香静坐,再不然就由王祥陪着练练导引术。一个多月调养下来,他的身体明显有了起色,本来有些腊黄的双颊变得红润起来,他的面容本来就长得很柔美,脸色再一好,就更象个女子了。

韩王成的车驾停在门外的时候,张良正弹着琴,共乔闭着眼睛,如痴如醉的坐在对面,不知是沉醉于琴声,还是沉醉于弹琴的这个人。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张良轻轻的按住了琴弦,琴声嘎然而止,共乔也诧然的睁开了眼睛。

杜鱼大步走了进来,冲着张良拱了拱手:“先生,大王来了。”

“大王?”张良很诧异,韩王成忙得很,很少有空亲自到他的府上来,一般是派一个近侍来问问消息,今天这是怎么了?张良抬起头,看了看外面阴沉的天空,忽然觉得有些不安。韩王成这么放下架子,恐怕不是来探望的,而是有急事。他思索片刻,站起身来对面带失望的共乔说:“你先暂避一时,等我和大王谈过事之后,再教你这首曲子。”

“不用暂避了。”话音未落,韩王成已经三步并作两步的跨了进来,扫了一眼屋内的琴和香炉,羡慕的笑道:“还是司徒大人悠闲,对美人,调素琴,奏雅音,何其乐也。”

张良淡淡的笑了笑,连忙赶上前去,撩起衣摆就要跪拜。共乔犹豫了一下,也走到张良身边准备跟着拜倒。韩王成连忙双手抚起张良,又对共乔虚扶了一下:“先生请起,夫人也不必多礼。”

共乔大羞,两朵红云飘上了脸颊,曲身一礼,匆匆的退到帷幄后面。韩王成知道她没有走远,只是不好意思,也没有多说,拉着张良的手,还没坐下就急不可耐的说:“司徒,你再也不能这么安闲了,韩国危矣!”

张良大惊:“大王何出此言。”

“唉呀,司徒真是一心修道,不闻窗外事吗?”韩王成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张良,似乎不相信他真的不问世事了。见张良一副茫然的模样,他也顾不得太多,连忙将刚收到的消息说了一遍,最后说:“司徒,我实在是彷徨无计,只好来请你参谋了。”

张良捻着胡须沉思了片刻,看着韩王成略带惨白的脸,沉声问道:“大王有何打算?”

韩王成一摊手:“我能有什么打算?秦军三路来攻,总兵力三十多万,我韩国总共人马不到十万,还有很多是新兵,根本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就算加上魏豹的人,也不到秦军的一半,这仗怎么打?而且秦军分三路来攻,章邯正面攻击,李由、章平抄我后路,竟似要赶尽杀绝一般,我……我真是无计可施了,只好来向司徒请教。”

“大王想和共君侯合兵一处吗?”张良已经明白了韩王成的用意,他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了当的说。韩王成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他来求张良,当然就是这个用意。上次共尉提议韩魏楚三国联盟,本来是个好事情,可是后来魏投向了项梁,韩刚复国成功就过河拆桥,惹怒了共尉,现在再去向共尉求援,实在是张不了这个口。可不是不向共尉求援,他和魏豹两个迟早要被秦军收拾掉,只有再次和共尉联盟,才有可能与秦军周旋一二。

“大王不用担心,你直接派使者去见共君侯就是了。”张良平静的说:“共君侯是个明白人,他不会不知道韩魏之后,秦军的目标就是他,他一定会来支援韩魏的。”

韩王成一听张良的意思,好象他不愿意去见共尉,不由得急了。“司徒,你也知道的,上次是我们先负了共君侯,三国联盟不欢而散,共君侯愤而退入南阳。现在……现在再去求他,一个使者哪能行?寡人的意思是……是……”

张良苦笑了一声:“大王,你负了共君侯,我又何尝不是负了共君侯?如果我去见共君侯,只怕事情反而不妥。大王,你也不用担心,君侯虽然年轻,可是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会因为一点私人恩怨影响大局的。”他顿了顿,摇了摇头:“至于我,是无颜去见他的,大王就毋须多言了。”

韩王成见张良态度坚决,一时倒也不知道如何处置再好。他瞟了一眼帷幄后面的裙摆,沉思片刻:“既然如此,那寡人就不勉强司徒了,只是想请教夫人,不知共君侯有何所好?”

帷幄后寂静无声。

张良用眼角看了半晌,轻轻的叹了口气,他向韩王成躬了一躬:“大王,你如果真的觉得不放心的话,就将湛卢送给他吧,他喜欢神兵利器。”

韩王成的脸色顿时僵了一下,愣了半晌,有些不舍地点点头:“也只得如此了。”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一节 谏逐客书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七节 勾心斗角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一节 刘季中计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八节 表里不一第一章 陈胜王 第十七节 虚虚实实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三节 乘风而来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节 神机妙算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五节 杀机丛丛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三十节 大出意外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八节 一笔交易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六节 秦楚恩怨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四节 众志成城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三节 斩草除根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二节 儒墨相争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六节 敢战死士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六节 战神天威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一节 重振士气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七节 心有灵犀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十一节 先胜后败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一节 内忧外患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八节 虚张声势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节 欲罢不能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五节 好德好色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四节 浑邪王降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十八节 见血就晕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九节 做贼心虚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五节 虚虚实实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六节 兵临城下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八节 虚虚实实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二十八节 各有所想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八节 漫天要价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四节 弄巧成拙第一章 陈胜王 第十一节 娇横美妇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节 利欲薰心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九节 权衡利害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节 乡愿博士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一节 谏逐客书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九节 封狼居胥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十四节 刚烈杜鱼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三节 各言其志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二十三节 见缝插针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七节 险象环生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四节 内外之敌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八节 大道所在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三节 养虎为患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四节 娄敬献计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三节 绝处逢生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一节 损人利已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四节 一战而克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九节 成竹在胸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节 两只狐狸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二十一节 何必当初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十节 兄弟重逢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二节 将计就计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十八节 黎明突袭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八节 郦商立功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五节 损人利已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二十五节 事出意外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三节 项悍夺兵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八节 背水而阵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十二节 步履维艰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九节 江山如血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三十九节 流氓本色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六节 祸不单行第二章 喋血巨鹿 第一节 旁敲侧击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三十二节 瓜分天下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七节 洞观若火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一节 骄兵悍将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一节 刘季中计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十一节 匈奴冒顿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七节 秦人之苦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节 一喝退敌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七节 方寸已乱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二十一节 何必当初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七节 在天之灵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三十三节 无一生还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十三节 求战心切第一章 关中经略 第二十一节 以静制动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三节 姊妹之间第一章 陈胜王 第四节 轻取乡亭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二节 左右为难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九节 实力尊严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三节 斩草除根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七节 心有灵犀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九节 实力尊严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一节 敬而远之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二十二节 斤斤计较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三节 宋襄相齐第一章 陈胜王 第二十五章 人心所在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节 天无二日第一章 陈胜王 第九节 故技重施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七节 误中副车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十八节 推波助澜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九节 乘桴出海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一节 刘季中计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节 项羽袭营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六节 以逸待劳第一章 陈胜王 第二十八节 后来居上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节 明争暗斗第一章 陈胜王 第十二节 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