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159章

韩秘书道:“好的, 小黎总,你开店的情况我会找机会跟领导汇报的。再接再厉哦,等着年底看你的二十家店。领导可是说了等你开到二十家店他要亲自来祝贺你的。”

黎夏超市的发展, 领导一直是关注的。不然他也不会花这么几分钟听黎夏叨叨。

身为市长秘书, 他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

“韩秘书, 太感谢您了!”

“小黎总客气了。超市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在下岗大潮前, 你对社会稳定也是做了贡献的。”

明天那些收了钱替人办事的家伙应该就会被敲打了吧。明明是国家干部,却被有钱人使唤如家仆。高市长乐意才怪了!

黎夏挂了电话,看向坐在电脑前听她打电话的顾芬芳, “我刚打过去的这个韩秘书,是市长秘书, 副处级......”

顾芬芳拿出一本本子记录下来。她后面留了一页空白, 如果有机会能够完善相关资料她再添上去。

“我刚说的提供凉茶的事你去安排一下。每天早上、中午让大碗面熬煮一大锅凉茶。就在两个店之间, 隔一段距离弄一把带着咱们logo的太阳伞。凉茶就摆在下面,再弄点冰。准备好纸杯, 请那些顶着暑热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在身的同志自行取用。这个事安排专人跟进,没了赶紧续上。看来成立行政部是势在必行了。这些杂事儿得有人做。”

“好的,黎总,我会安排人去跟进后续的。”

这是一件惠而不费的事。去药馆买一些凉茶,让大碗面淡场的时候熬上就是了。

那些大热天还被弄出来执行公务的多半是新人、小卒子。黎夏往他们局里送礼多半也分不到他们头上。

但出了事却是需要他们出来跑腿的。一点凉茶, 让人到时候跑动乐意些也好。

而且, 小卒子将来总是要升上去的嘛。

黎夏交代完, 起身出去。

让她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她是待不住的。有事没事就要出去走动一下。

办公室走一圈, 或者超市楼上楼下逛一逛。

弄得办公室的人和五店的人一刻也不敢松懈, 生怕什么时候她就突然冒出来了。

之前傅杳钧也时常在这里办公。但傅杳钧一直是东奔西跑的、难得停歇。在办公室也有不少事务要处理,很少会下来逛。

但黎夏嫌外头热、会把她晒黑(本来从深圳回来她就黑了一号了), 十分消停的待在室内不出去。没事就在办公室和超市里转悠。

她不管具体的事务,也不骂员工,但还是给众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甚至都有员工私下偷偷问魏容了,“魏主管,黎总最近有什么安排么?”

魏容好笑不已,“黎总还没监察队的人管得多呢。有事她也只会训我们管理组。你们这么怕她做什么?”

年后,黎夏弄了一队执行力非常强的退伍兵进驻各店,专门负责监察有没有违规操作。

这些人是一点情面不给人留的。

“大老板啊,能不怕么?”

“她这个周末要回县城。但过几天又要回来给大家伙上办公自动化的相关课程。最近电脑刚回来,又有人狙击咱们超市,所以黎总才会来坐镇的。过了这段时日,你想看到她都不容易呢。”

有黎夏在,管理组心头确实比较踏实。但老板天天跟你一个地方上班,就还是不那么自在。

黎夏到顾芬芳刚整理出来的阅览室看了一下。

顾芬芳为了做PPT,在傅杳钧那里借了不少关于国外零售巨头的书。

她看过有一种打开了新世界的感觉。颇有些激动的跟黎夏道:“黎总,原来电脑这么重要!而且国外的零售业居然已经走了那么远了,领先我们好多。我、我想申请一笔资金,多购置一些国外零售业以及办公自动化方面的书籍,在公司弄一个十几平方的阅览室。让大家午休时取阅。周末各店的人还要来上课,这些资讯也可以通过他们传递回去。”

黎夏给她批了一千块,让她去张罗。

顾芬芳在黎夏和傅杳钧这里问过,又去跟程武、包华打听,最后定下了书单安排人去买书。

黎夏这会儿进来看看,已经像模像样的了。每天午间休息时不少员工在这里头看书。

她走到书架旁看过去,《促销的本质》、《赢遍全世界: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十堂课》、《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购物中心开发及经营管理实务》、《从零到亿万:日本八佰伴集团掌门人和田一夫传奇》......

她拿起借阅记录翻看,和田一夫这本书借阅的人最多。

不奇怪,这年头的国人谁没看过日本电视剧《阿信》啊?

阿信从最底层历尽艰辛,从一家蔬菜小店开始,最后开创了日本著名的百货连锁企业八佰伴集团。

和田一夫就是阿信的儿子。国人看他比看美国的沃尔顿大叔更亲切。虽然他是个日本人!

和田一夫将八佰伴发展成为在世界16个国家拥有400多家店铺、员工达2.8万人、年销售额332亿人民币的跨国连锁集团。

不过,和田一夫犯了欲速则不达的经营大忌。由于过度扩张和市场定位不准,八佰伴将于三年后的1997年9月18日宣布破产。

这才是《阿信》的续篇之续篇。这也是黎夏需要引以为鉴的!

傅杳钧走进来,“黎总,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啊?”

“我在想八佰伴的案例。”

傅杳钧道:“和田一夫,上海新世纪大厦就是他两年前斥资3.4亿元合资修的。很厉害的一个老人!”

黎夏道:“他扩张得太过了!”她把书放回了书架。

她把给韩秘书打电话的事告诉了傅杳钧。

“咱们经不起这么折腾。”

傅杳钧点点头,“关总这都折腾半个多月了。有这时间,早就找好几个点了。说起来乔猛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坚持了这么久啊。”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而且乔猛刚刚下定决心好好做实业、开超市,就被这么无情打压。留下这样的名声,对他以后做实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明天我就不来公司了,我回县城去。”

周六/四方超市宴请供应商,她是陪客。而且当日还得唱一台大戏呢。

傅杳钧点头,“有监察队常驻,巡店比之前轻松了。他们真的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从摆货到调货,全都监督着门店。”

超市摆货是很讲究的。

除了端口位置很重要,库房里先进先出也是必须的。

有员工收货、出货图省事就近摆放、拿取。其实以超市目前走货的量,他们卖的又大多是保质期长的货物,一般不会出现过期。

但黎夏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求必须先进先出。防的就是后进的货先卖出去了,以前进的还在库房里堆放着。

如果门店不按这么做,监察队就会扣他们的分,

wωω ●t tkan ●C〇

现在时间久了,各店仓管收货也都习惯了先把剩下的货挪到外面方便拿取的地方,再把新收的货摆到里头去。

傅杳钧说着笑了一下,“我以前还奇怪你干嘛招那么大比例的退伍兵。确实比一般人的纪律性强啊。”

黎夏道:“我对退伍兵的私人感情还是比较深的。”

傅杳钧想起她的男朋友就是退伍兵不由一笑。

第二天周五下午,黎竣开着面包车把父母、妹子和老婆一起载回县城。

差不多睡过午觉他们就出发了。魏容的工作性质本来就不用坐班的,而且是跟着黎夏一道走,自然不存在翘班一说。

两口子一个星期没见儿子了,还真有点想得慌。

黎阳前几天打电话上来,县城的房子敞了两个月已经可以住人了。

他说天热,让父母不用管。家具、家电他找车运过去安放好就是。

还缺的东西就再现置办了。

所以车子直接开到了县城新房子那边。

黎阳、陈媛和黎雯、黎远都已经在这边了。

老两口住主卧,黎夏住了第二大的房间,然后是黎雯和黎远。

一进门黎夏摸摸下巴,这是帮她把家当都搬过来了?

除了二老屋里的床和衣柜,其他都是黎夏的东西。她三个房间的床、衣柜还有冰箱、洗衣机等等都搬过来了。

所谓还缺的,也就是她一直没置办的电视了。老宅那个14英寸的黑白电视搬过来和这新房子也不搭。

蛮好,省事了。

黎阳道:“夏夏,我按你房间之前的摆放给你摆的。”

黎夏道:“谢谢大哥。有专门给人搬家的人了?”

“有了啊,一辆小卡车,什么都一车拉过来了。四五个人一起动手,都没用我做什么。床拆了,衣柜是连里头的东西一起运的。”

黎会计道:“这么搬一次多少钱?”

“五十块。”

黎会计点头,那还不错,省事省心的。

陈媛把黎夏拉到一边,“小妹,我跟你商量个事儿。我想买你镇上的房子。”

“好啊,卖给谁不是卖?你要的话直接八千拿走。”

魏容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她说夏夏又不缺那几千块,干嘛要卖房子?

合着是卖给大嫂啊!

也是,她长期在市里不回来,就是回来也是住县城。镇上那套房早早晚晚会被大嫂借用。

大嫂的工服加工如今越做越成气候了。她需要一个把人集中起来干活的地方。

听说她还组织了人手在包抄手。镇上超市都有按斤称的了。

夏夏的房子长期空着,如果都不肯借给亲嫂子用,会有人说道的。

与其如此,不如干脆说要卖房子。这样大嫂就不好再说借用的话了。

陈媛点头,“好!”

黎夏的房子六千六买的,后来又陆续花钱弄过。如今房价是在上涨的,要她八千是真的是成本价。

来看房子的人也有人出到过这个价的。

两姑嫂便说定了周一去办过户手续。

陈媛问道:“爸,咱们进册要去庆祝一下么?”她惦记杜氏食府许久了。

黎会计道:“嗯,也不用搞那些虚的了。就今晚咱们一家子去......去杜氏食府吧。我知道你们都想去那里吃。行,去吧,老子请客。反正是打七折!”搬新家,确实还挺高兴的!

面包车开过去,杜老板笑吟吟的迎出来,左右看看,“老先生,怎么不见黎总?”

“她和我孙女在后头。”

面包车只有八个位置,家里九个人。黎竣说挤一挤就行了。

黎夏道:“你要是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被抓到,我不会去捞你的,而且会开除你。”

再说大热天的,谁想挤啊?

黎雯便跟着她一道坐三轮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