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不期而遇(一)

1637年9月上旬,开普敦以西外海。

天气晴朗,狂暴的海风将船上张开的风帆鼓得满满的,碧绿的波涛一望无垠,看起来这又像是一个无聊的下午。

不过这一切的幻象都被海面上连续响起的隆隆炮声所打破。“扬武”号、“扬威”号两艘快速巡洋舰倚仗着自己傲人一等的高航速以及在同等吨位中堪称中上的火力,将一艘悬挂英国旗帜的武装商船打得完全没脾气。

不过半个小时后,这艘拒不投降的英国船只便被特遣舰队的火炮送进了海底。一直在旁边观战的“方丈”号运输船(冈比亚河缴获的荷兰商船)上派下了许多小艇,水手们划到英国人沉船的区域,开始救助一些落水的英国水手。

“已经是一个月来拦截的第三艘英国商船了吧?”后方的“八月十日”号战列舰上,舰队司令官陆铭放下了一直举着的望远镜,自言自语地说着。

“是的,第三艘!”他的副官、海军少尉桑凯有些兴奋地说道,“而且都是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前两艘是运载香料的、这艘是运载茶叶丝绸的,可惜了,都没来得及俘获。在伦敦翘首以盼的东印度公司股东们恐怕要失望了,满载他们发财希望的船只再也不会回到本土了。哈哈,也许他们以为遭遇风暴了,毕竟这很正常,远东这条航线没有一艘船能够永远安然往返下去的。也不知道这帮东印度公司的船长们怎么想的,难道这条航线就这么太平么,竟然都不执行护航船队制度。”

“那是因为没那个必要。”陆铭说道,“大洋这么广阔,小舰队在海面上碰面的几率并不高。你看我们这么久才拦截了三艘船,也许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已经有三十艘、五十艘船安然经过了。英国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失踪的船只到底是遭遇海盗了还是遭遇风暴了,这个时代本就是这样啊,远东的利润极为惊人,但是风险也异常地高,他们早就做好承受一定损失的准备了。咦,那是什么?!”

随着陆铭拿起望远镜仔细观看,桑凯也急忙看了过去,好家伙,那是大船队!

“全舰队呈一字纵队队形,迅速抢占上风!”陆铭果断下令道,虽然还看不太清楚对面是哪个国家的船队,但是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

由于南海运输公司的两艘运输船“蓬莱”号和“瀛洲”号仍停泊在河中堡码头内休整,因此海面上只剩下了七艘特遣舰队的船只。其中两艘战列舰领头,两艘护卫舰紧随其后,而“方丈”号运输船则躲在主力战舰的内侧,她贫弱的火力还无法参与到这种级别的海战中来。至于两艘“扬武”级快速巡洋舰,则照例游弋在其他几艘战舰之外,准备利用其高航速骚扰、袭击敌舰队的薄弱环节。

对面的船队终于显现出了庐山真面目,这是一支来自英国的大船队!仅仅是根据目前观察到的敌船而言,就已经超过了六艘,其中两艘为战舰,其余四艘为武装商船;而瞭望手无法观测到的更远处,还隐隐显露出了几根高耸的桅杆,这清楚无误地告诉了海上的东岸人,他们后面还有数目不详的船只跟着。

战还是走?“八月十日”号战列舰上的军官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整支舰队的主宰者——海军少校陆铭。

“打了!”陆铭咬牙发出了命令。自己的船队里有航速缓慢的运输补给船“方丈”号,逃跑的话势必要将其落下,这是陆铭所不能容忍的。既然如此,那么就干脆地和英国佬来一仗吧!自己这方七艘船只,其中六艘都是专业海军战舰,更是有两艘火力强大的超级战舰压阵,未必就会输给英国人。

指挥官既然下了令,军官们立刻四散到甲板上开始指挥。整支舰队迅速抢占了上风,然后向前方英国人的船队压了过去;而两艘“扬武”级快速巡洋舰则很有默契地落在了另外一侧,以超过9节接近10节的高速朝英国人包抄而去,其尖形船艏漂亮地劈开波浪,宛如一条游走在海浪中的飞鱼。

英国人松散的船队阵型在遇袭的第一刻就开始了调整,但是处于下风向的他们调整起阵型来异常困难。眼看东岸人已经冲到了一千米以内,英格兰人放弃了无谓的努力,开始调整航向,迎面朝东岸人冲了过去,准备展开他们擅长的乱战。只要他们成功拖住敌人一小会儿,跟在后面的十艘船只便会迅速涌上来,然后凭借数量优势击败敌人的舰队。

“轰!轰!”进入七八百米距离后,一马当先的“八月十日”号战列舰的船艏炮率先展开了射击,平直的弹道在穿越最前方的英国战舰甲板上空后耗尽动能落进了海里。

在“八月十日”号打响了今天的第一炮后,“扬武”号快速巡洋舰右舷十二门火炮打出了今天的第一次齐射。她趁着英国人的战舰被吸引到右侧的机会,利用其高航速一路狂飙疾进,迅速贴近了一艘外围的英国武装商船,在五百多米的距离上打出了一轮齐射。

“扬武”号舰长韩德智今天的手气是异常地好,首轮齐射便有半数炮弹命中目标。六枚锈迹斑斑的实心铁球打在敌船的甲板舯部以及艉楼上,效果不明。取得命中的“扬武”号也不恋战,抓紧时间再次打出几轮齐射后,快速脱离了与敌船的接触,朝下一个目标扑去。

而在她斜后方,“扬威”号快速巡洋舰也施展了同样的招数,在六百五十米的距离上狠狠蹂躏了一番英国人因为装满货物而迟缓笨重的武装商船,然后扬长而去。

六百五十米的距离正处在“扬威”号战舰上火炮的最佳射程之内,而这个距离对于习惯在三百米内开火的英国人来说着实有些尴尬。他们也试着朝“扬威”号发射了十几发炮弹进行还击,结果大部射失,只有一发运气弹打中了目标,却也没造成什么明显的伤害。

而此时主力战舰也开始与英国人的战舰接战。两艘英国英国战舰似乎是750吨-800吨级的,装备有火炮近四十门,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小口径火炮。最大口径的火炮才不过是18磅铸铁炮,而且只有区区四门,打主力的还是12磅和8磅炮。

果然不愧是跑远洋航线的战船,无论是吨位还是火力都要比特遣舰队之前遇上的英国船要强不少。

不过,这样的火力配置对于排水量近千吨、重要部位均加厚船板,并且以18磅以上大口径重炮为主的“八月十日”级战列舰来说根本不够看,她们也许只能欺负欺负跟在两艘战列舰后方的东岸护卫舰而已。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了一面倒。

英国人的战舰在数量庞大的32磅、24磅和18磅长管加农重炮的猛烈轰击下被打得船板飞溅、死伤枕籍。从八百米的距离一直轰击到四百米,挨了无数发炮弹的两艘英国战舰终于得到了还击的机会。

她们发射的实心铁球炮弹击毁了“八月十日”号上一个炮组,并造成相邻炮组的两名炮手受伤。与此同时,“共同市场”号的艏斜桅被一发炮弹打断,艏楼枪炮甲板上一门火炮被击毁,艏楼厨房内也遭到几发炮弹洗礼,造成了几名人员伤亡。

不过这样的伤害对于两艘战列舰来说无异于挠痒痒,她们很快用更凶猛的炮火将敌人的顽抗一一摧毁。18磅、12磅短管炮发射的葡萄弹和爆炸弹不断在敌人甲板上取得战果,英国水手、炮手在猛烈的炮火中大量伤亡,敌人的反击也越来越弱。

“司令长官,前方出现大批英国船,数量有八、九……不,有十艘!长官,请注意,前方出现了十艘英国船只!”瞭望手撕心裂肺地呼喊了起来。

即使是在战斗最激烈时刻也在分心关注前方情况的陆铭闻言反而于放下了心。他趁着一阵海风吹来、烟雾消散的时刻,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前方:果然,视野内出现了几艘英国船只,看样子似乎是武装商船。而在这几艘武装商船后面,又是两艘正快速赶过来的战舰。

前后总共十六艘船,其中四艘是战舰。陆铭快速估算了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现真的还很难说。一方面己方只有六艘能够战斗的船,但全部是火炮众多的专业军舰,加起来共有大小火炮246门(“方丈”号装有8门小口径铜炮);而英国人十六艘船估算下来差不多有260门火炮,双方的火炮数量相差不多,但是东岸人的火炮在口径上面占了一些优势,而英国人由于船只数量多,因此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利用的火炮数量又要比东岸人多一些。

想到这里,陆铭突然有些纠结了。这明显是东印度公司组织的一次大规模船队啊,竟然让自己不期而遇,如今这局面该如何进行下去呢?

第七十五章 决战:尾声(二)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四百八十章 南铁公司(三)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国人(六)第三十七章 为王前驱(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丘区(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一)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矿(二)第二章 还是政治任务第五章 安齐拉纳纳(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二)第三百十四章 新的拓殖(四)第二十二章 漂洋过海(十二)第一百十四章 迟来的接触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经济工作(四)第一章 非洲航线(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线不容侵犯第三百九十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三)第三十七章 战争机器(六)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创业与发展(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与突破(三)第四百十九章 艰难的谈判(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二)第六十七章 颓势与调整(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方(一)第二十三章 圣奥古斯丁(一)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第七十八章 割麦子第三百九十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三)第八十八章 表兄(一)第八十章 伟大的航行(五)第六十九章 决战:间奏(二)第三百零三章 战争岁月(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印度公司(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铁路时代(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判断(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政(二)第七十二章 乌江之畔(三)第七十八章 边贸市场(一)第二十章 进击的舰队(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东线无战事(一)第四十六章 圣维森特协定第六十六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二)第七十五章 经济圈第一百零九章 远东根基第四十七章 波尔多风云(四)第五十三章 漂洋过海(十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微调(二)第一百零七章 烟台(二)第七十章章 明轮船第二百二十四章 经济工作(四)第六十九章 农业问题第八章 狼群(三)第九十一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岛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进第四章 公司在行动第一百零六章 烟台(一)第三十六章 东岸见闻录(续)第五十九章 东岸主义(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湖西(一)第六十六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二)第三十四章 燧发枪第九十六章 附属地建设(三)第二百十二章 游击(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五十一章 战备之船舶(一)第八章 新移民(一)第四十五章 西班牙补给船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印度公司(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识形态第七十四章 决战:尾声(一)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七十八章 边贸市场(一)第五十章 战备之轨道(三)第五十五章 黑水大开发(一)第十一章 外交抗议第七十三章 乌江之畔(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一百二十章 见闻(三)第七十五章 南方战区(二)第五十九章 艰辛的建设第二十六章 荷兰人的未雨绸缪(二)第四十九章 火地岛之行(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来自荷兰的坏消息第一百八十章 浑水(九)第五十三章 战备之物资(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三十三章 战争机器(二)第五十章 波尔多风云(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获的里昂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二百七十四章 唯一的防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