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走私商人”的兴趣

“什么?有海盗要来袭击我们?”肖明礼有些失态地喊道。

“是的。”高摩沉重地点了点头,“库艾特船长在圭亚那停泊修理船只的时候打听到的消息。其实也不是什么海盗了,准确地说是一些走私商人,一些对我们的瓷器感兴趣而又不愿意付钱的法国走私商人。”

“为什么要来打我们?”肖明礼还是没有消化这个消息。

“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规规矩矩做生意的。”王启年冷冷地说道,“我们有瓷器,而且看起来数量还不少,如此高额的利润并没有多少人能够抵挡。就是这个库艾特,要不是知道我们多少还算有点实力,并且他想独占瓷器贸易的利润的话,我想他也会和那些法国商人起同样的念头的。”

“老高,这个消息可靠吗?”马乾祖严肃地问道,“这件事情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工作重心的调整。”

“库艾特船长告诉我这个消息在圭亚那和伯南布哥并不是秘密。这支法国商人(或者说海盗)船队已经集结起了两艘大船,他们目前还在等待,看看是否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但是无论如何,最迟1月信风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南下。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另外有一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那就是这帮强盗对我们的实力一无所知。”高摩同样一脸严肃地回答道。

“我想这件事我们必须严肃对待。”马乾祖沉吟了一会,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赌不起,陆军、海军要先期开始做战争准备。现有的项目要全面进行审查,非必要地都暂时停工,资源要集中起来,一切为可能的战争服务。除此之外,我提议提前召开全体代表大会。”说完,马乾祖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全体代表大会一年一次,固定于每年12月份召开。

很快,十一名执委会成员陆陆续续也举手表示同意。

执委会确定方针后,立刻开始开始把消息传递到了每个角落,通知每一位全体大会代表(即全体穿越众…)。码头边、渔船上、农田中、马厩里、砖窑洞中、车间里、哨塔上、炮台前,每一个接到通知的穿越众都匆匆赶了回来,当然各个单位也留下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定远堡的穿越众组织了一个几十人的队伍乘船赶回,当然了,这支队伍得到了定远堡所有人的代表授权。

这是穿越众的第二次临时或提前召开的全体代表大会,上一次还是上半年橙色河流号突然闯入大鱼河的时候呢。

会议礼堂紧邻住宅区,采光不是很好。不大的会议室内挤进了四百多人,顿时显得有些拥挤。很久没有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全体代表大会主任刘为民亲自主持会议,刘为民先是简单地介绍了今天会议的议题,然后便由各个部门负责人详细展开。

前面几个议题无非是本年度工作总结、下个年度工作规划等等,众人也都是一带而过,很快,今天的戏肉来了,执委会主席马乾祖提出了关于做好战争准备应对可能袭击的提案。

这个提案顿时引爆了会场,穿越众们还是第一次真正直面外部威胁。激烈的讨论持续了整整半个小时,然后开始进行表决。

这次穿越众显然是同仇敌忾,到场的400多人几乎全部投了赞成票,提案获得通过。

11月17日,库艾特船长在额外支付了价值10万杜卡特的现金后,带着316套瓷器返航回阿姆斯特丹,穿越众则开始了疯狂的战前准备。

首先是清点自己的战争物资。算上这次库艾特船长带来的物资,穿越众目前共有24磅炮10门、18磅炮12门、12磅炮10门、8磅炮8门、6磅炮2门、4磅炮4门、3磅炮4门,合计各型火炮达50门。

火炮数量是够多了,可熟练地炮手却很急缺。没办法,穿越众一边继续往港口三个炮台安装12磅以上的大口径舰炮,一边也开始训练更多的炮手。除此之外,移民中的前炮手也是重点关注的。执委会许诺,只要他们参加这次可能爆发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将会立刻获得自由民的身份,并有一笔优厚的奖赏。即使战争没有爆发,他们也将会获得一笔数量可观的奖金。

如此一来,当11月18日港口要塞守备队成立的时候,有经验的炮手也不过100多人,这里面穿越众不过六七十人。幸好现在时间还有一些,穿越众又在移民中招募了大量新炮手开始训练。

要塞守备队除了炮兵以外,还有一支在警备队的基础上扩编的步兵,编制暂定为250人。这支部队拥有200枝苏尔火绳枪、50枝新式狗锁式制动火枪(早期燧发枪),高精度狩猎弩若干。

这支部队是为了守卫城区和炮台而设立,主要成员为穿越众和第一批的瑞士移民。这批移民来了半年多了,忠诚度比后面来的几批要高不少。当然,海盗的名声历来很差,赶尽杀绝是他们最爱做的事情,相信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去投奔海盗。

目前“鞑坦港”和定远堡共有人口1985人,其中穿越众568人。历次移民当中,第一批瑞士移民182人(已死亡1人)比较可靠;第二批芬兰和利窝尼亚移民227人算是基本可靠;第三批、第四批和第五批移民数量众多,加上时日尚短,穿越众在其中的影响力还很弱。

当然了,影响力弱并不等于他们会出什么问题,毕竟他们都是在旧大陆混不下去的可怜人,来新大陆只是为了吃口饱饭。而穿越众在这点上面并没有亏待他们,再加上这次的敌人是臭名昭著的海盗,倒不用担心有人会变节或临阵倒戈什么的。

围绕着主城区的围墙早在两个月前就已修建完毕,厚达1.5米的砖墙能够抵挡大多数陆军轻型炮的轰击。南、北、西三座城门是结实的橡木大门,外包铁皮,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炮台上的火炮安装在继续。穿越众马拉人扛,硬是把一门门火炮安上了炮位。经过一番努力,到11月月底的时候,三个炮台的火力均得到了加强。其中,一号主炮台拥有10门24磅炮、4门18磅炮和2门12磅炮的超强对海火力;二号炮台有4门18磅炮、4门12磅炮;三号炮台同样拥有4门18磅炮和4门12磅炮。

这些火炮安装在半封闭式的掩体里,每门都对应一个区域,只要事先进行大量的试射,对每门火炮的性能和设计参数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敌方舰队来了将会很悲催。

除了对海大炮以外,三座炮台还分别安装了不少陆防炮位。这些炮位主要安装的是陆军用的轻型火炮,只是数量不是很多。剩下的一些陆军用火炮则安装在各个城门口的城头上,用作威慑敌军的步兵。

从那天以后,“鞑坦港”的码头上便终日炮声隆隆不断。那是炮手们在进行实弹训练,兼顾测量各种射击参数。这个时候执委会再心疼钱那就是煞笔了,炮手和枪手一样,都是炮弹喂出来的,平时训练的越多,战时才能打得越准。

三一年式全身甲则开始了全力制造,目前武器工坊一个月差不多能造七十领盔甲,加上一些存货,到一月份的时候,保守估计盔甲数量能有一百五十领以上。这种能远距离防范火绳枪弹射击的盔甲深受穿越众和移民们的喜爱,能多一件这种保命的装备,对于部队的士气有不小的提升。

11月20日,城外的150亩土豆收获完毕,共收获土豆近30万斤。

虽然正处于战争前夜,执委会还是丝毫没有耽搁农业生产,新的400亩土豆田在随后的一个星期内陆续播种完毕。

除此之外,日常训练一直在加班加点地进行着。所有不必要地娱乐活动一律取消,紧张的气氛笼罩在“鞑坦港”上空。

第二十八章 新华堡(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第九十章 表兄(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经济调查(二)第八十九章 表兄(二)第九十章 返回(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方战区(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四)第二章 非洲航线(二)第四十一章 平安堡(三)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钱荒与票据(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方战区(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智利的野望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第十五章 军部的独走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二十九章 大开发:贸易第三百九十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三)第九十六章 附属地建设(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国离乡(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合作(二)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场(四)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方战区(七)第九章 新移民(二)第一章 政治任务第二章 新起点(二)第九十一章 登莱第一百七十二章 移民起运第四章 艰难的开始(二)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开发(三)第四百八十章 南铁公司(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局(十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起义(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漂洋过海(四)第三十五章 繁荣的走私贸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日(六)第四十九章 火地岛之行(下)第四十三章 贸易与殖民(二)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场(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铁路时代(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日(五)第六章 政治与生意第三十章 新华堡(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社会变迁(一)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二百十七章 热带沃土(三)第五十七章 决战:前奏第八十二章 伟大的航行(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第六十章 东岸主义(四)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十六章 混乱与秩序(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燃烧的瓦尔迪维亚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九十七章 重返黑水港(一)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能放弃的土地第二十三章 百万法郎战争(二)第六十一章 非洲航线(续一)第四百十九章 艰难的谈判(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钱荒与票据(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会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国人(六)第三百十六章 军队与财政(一)第六十七章 海军与海盗(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智利的野望第四十八章 波尔多风云(五)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十八章 铸炮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五十一章 特遣舰队第七十章 决战:间奏(三)第八章 新移民(一)第十九章 济南(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经济调查(三)第二百三十章 新市场(二)第三十九章 善后会议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来(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业与外交(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五)第四十章 杭州湾(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业与外交(二)第二百九十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一)第六十四章 所谓的偷渡航线第八十九章 表兄(二)第四十六章 外交与危机(一)第六十二章 非洲航线(续二)第一百三十章 乱局(五)第七十九章 好望堡的未来第四百二十七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四)第十六章 深固根本(二)第二章 还是政治任务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场面第三十六章 东岸见闻录(续)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