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与生意人的外交(二)

穿着深蓝色陆军制服的张大牛抬头挺胸地站在会议室门外,目视前方,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厮的耳朵已经竖了起来,似乎在努力听着会议室里的动静。

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外交谈判。作为陆军第5连的资深士官,张大牛及两个排的战友们被调集到了镇政府大院内外,与警察们一起将整个院子都警戒了起来。张大牛有幸被分配到了在会议室门外站岗的待遇,对官老爷们颇为好奇的他便聚精会神地听起了他们说话的内容。

只可惜会议室的隔音效果着实不错,这让他一直听得模模糊糊的,这让他更是心痒痒。只有偶尔双方似乎因为争执而提高了一些嗓门时,才能让张大牛听的稍微清楚一些。

“我方坚决主张整个新华夏岛的权益,对于贵公司在图莱尔港附近大肆捕捉土著、砍伐珍贵树木的行为表示极大愤慨,请贵方立刻予以停止。”嗯,这个声音似乎是刘昂刘大人的嗓音。他说话抑扬顿挫的,很有特点,听过的人都很能容易就分辨出来。刘昂说完后,他的秘书似乎又用法语给荷兰人翻译了过去。

荷兰人很快用高亢的声音开始了反驳。嗯,肯定是那个浑身穿戴着跟个唱戏的一样的荷兰总督,这个家伙一直板着脸,应该不会很好说话吧。刘昂的秘书很快又将荷兰人的意见一字不漏地翻译了回去,然后刘昂又张口说了些什么,但声音太轻张大牛没听清楚。

接下来又是一阵嗡嗡嗡的低沉话语,让张大牛听得昏昏欲睡,直到再一声高亢的嗓门将他惊醒。“不,这不可能,这些技术都是我们国家的核心技术,绝不容许他们染指。尊贵的总督阁下,您的要求不被我们准许,很遗憾。”

什么?那帮红毛竟然想买我们的技术?这如何使得!张大牛突然感觉有些生气了,他如今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也不懂的泥腿子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他已经很清楚工业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性,说是命脉也不为过。这种东西,怎么能够卖给别人呢?

但是荷兰人似乎并没有打算轻易放弃在这个问题上的纠缠,他们反复在这上面做文章,声音也很激昂,语速也非常快,似乎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东岸人也针锋相对,在这个问题上看起来寸步不让,双方陷入了费神的口水拉锯战之中。

接下来两个多小时内一直都是这种“低声”的交谈,让张大牛什么也听不到。正在他懊恼间,大门突然被从里面打开了,南非开拓队队长刘昂率先步出了会场,只见他一边走一边朝落在他身后的德扬总督生气地说道:“我方对西班牙人采取必要措施对于减轻贵国以及贵公司面临的压力也是大有好处的事情,而且我们也已经答应断绝对巴西人的武器供应,贵方为何如此贪得无厌,难道你们执意要搅进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中吗?”

德扬总督闻言轻轻一笑,然后说道:“坦率地说,你们给出的交换利益并不足够。停止向巴西人供应武器只是一方面,尊重我公司对东印度群岛的统治也是一方面,你们还必须拿出一些诚意来,比如我们所需要的水力锯床、刨床、镗床的设计。”

其实这几样技术在东岸是已经被淘汰的“落后”技术,而且在去年也被某几位叛逃的工程师带到了拉普拉塔以及法属殖民地多凡堡,扩散到荷兰是早晚的事情,因此这个时候如果能够作为一个筹码打包卖给荷兰人,似乎也是一笔相当不错的生意。刘昂之所以到现在还在和对方就这个问题喋喋不休,纯粹是故意的罢了。

谈判的一行人坐在镇政府大院内的一颗栽种多年的梨树下,然后继续进行无休止的谈判。这个时候谈判的主题依旧是围绕技术转让来进行的,而且双方不断往里面添加筹码或杀手锏。比如关于东面与荷兰人交好的卡玛部落与东岸人持续已久的战争问题,比如东岸人对圣玛丽岛海盗的公开庇护问题,比如东岸商人与奥斯曼帝国的商人一起排挤荷兰人的问题,等等。

这种无休止的拉锯式谈判在吃过午饭后继续进行,一直到晚间时分才暂时宣告结束,双方达成的协议屈指可数,似乎只有一条关于东岸停止进攻卡玛部落、荷兰也停止对他们的援助暂时得到了双方的共同首肯。

第二天开始谈判继续,不过会场却转移到了刘昂位于城外的私人庄园内,并在那里一直持续到了十天直到2月20日。这次双方获得的成果比较大,首先是荷兰人表示将在华夏东岸共和国与西班牙王国可能爆发的战争中表示中立(荷兰与西班牙的战争在此时基本已濒临结束),并愿意以优惠价格向东岸人出售一些重要的战争物资;同时他们也愿意缩减、控制在图莱尔的商站规模,并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最后他们还同意开放荷属巴西、西印度群岛、非洲殖民地港口给东岸人,算是基本同意了东岸人所提出的大多数条件。

而相对应的,为了使荷兰人同意上述条款,东岸人自身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放弃了对巴西的葡萄牙人的支持、决定约束南非八旗对卡玛部落的不间断袭击、约束圣玛丽岛海盗对荷兰商船的袭击;同时开放南非、新华夏岛的港口让荷兰船只得以停靠补给;水力锯床、刨床、镗床、锻锤的技术以五千吨大米的代价转让给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人将在47年10月底前用船将这些粮食运到大泊港交付。

最后一点,双方互相承认各自占有的现殖民地范围,原则上同意开放各自殖民地的贸易往来——当然这些还需要更上一级的批准。一旦得到批准通过,那么双方下一次的谈判将重点商谈各自殖民地贸易的商品种类问题。如果有可能,双方还可以订立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以保证双方之间难得的和平谈判成果。

其实真要说起来,双方此次达成的这些协议基本上在之前都已经磋商过好几轮了,双方对各自的底线都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次谈判的时候也不会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非常离谱的条件,因此谈判进程总的来说还是较为顺利的。据此次来谈判的荷兰方全权特使德扬总督透露,坚持对东岸人持强硬态度的范迪门总督也许不久后就要去职了,这样一来,双方之间的分歧应该会更加地少,今后应当能愉快地做生意。

在这之中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荷兰人询问是否能够开启几年前失踪在新华港附近海域的“旅人”号武装商船的调查,以查证这艘船只是否已经失事。刘昂闻言后脸色不变,但内心却极为尴尬,这艘船被东岸人改头换面后目前已经成了东葡联合舰队的一艘战舰了,如何能够再还给荷兰人,因此只能装傻把话题岔了过去。

最后,荷兰人还要求东岸放开钢铁出口限制。近几年来,随着荷兰人和东岸人关系的逐步缓和,河中殖民地与开普敦殖民地之间也渐渐有了些许贸易联系,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自然是从东岸流入的钢铁了。好望堡的荷兰匠人们将这些以钢条形式出现的优质钢铁回炉加热,然后锻打成各种器具,质量比他们从欧洲买来的要好上太多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直接购买东岸人生产的各类器具,主要还是一个成本问题。荷兰人在好望堡有大量的奴隶匠人,成本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而且东岸人也未必能够提供他们所需的种类繁多的各种金属制品。东岸人的货架上永远只有那么几种单调的铁制品:铁锹、铁镐、钉耙、锄头等,而且还限制对开普敦殖民地的出口。那么荷兰人就只有自力更生了,而从河中殖民地流入的钢铁在东岸不属于管制商品,因此便成了荷兰匠人们的最爱,也为他们开拓殖民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确定不会觊觎各自的势力范围后,东岸与荷兰之间的矛盾在近几年逐渐缓和了下来。而在东岸人主动释放了一些善意后,以生意人自居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东岸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相信在未来几年双方逐步开放殖民地贸易后(如果可能的话),双边关系也许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而在稳住了与荷兰人的关系后,东岸人便可以腾出更大的精力来料理与西班牙人之间的那一大摊子破事。毕竟,多线作战一直是兵家大忌,家大业大的西班牙人能不在乎这个(在战争中以一敌几),但身子骨还不够强劲的东岸人可吃不消。现在嘛,甩掉了荷兰人这个大包袱后,是战是和,东岸人都有了极大的回旋余地。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东南太平洋(四)第七十三章 海军与海盗(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捕鲸(二)第八章 大建设(一)第四十四章 战争结束的曙光(一)第八十四章 财富与销赃(二)第三百二十章 策应(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浑水(十)第二百六十七章 网(五)第十九章 南方共同市场(四)第七十章 南巴塔哥尼亚(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亚(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三百七十六章 围困第九十九章 东方战略的开启第二十八章 本土:外交(四)第七十七章 西线无战事第六十七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会第六十八章 海军与海盗(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后勤与马政第七十二章 联合舰队第四章 公司在行动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三十三章 西进与铁矿(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龙江的新秩序第三十六章 为王前驱(一)第四百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创业与发展(二)第二十四章 百万法郎战争(三)第十一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三)第九十六章 远航船队第二十二章 私掠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三百三十四章 钱荒与票据(一)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微调(二)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第九十五章 山间的战斗(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奥斯曼之行(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四百九十七章 灼热的经济(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五)第四百零七章 风吹麦浪(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印度公司(二)第十六章 善后处置(二)第一百十一章 有线电报第一百六十七章 制碱第二十八章 圣奥古斯丁(六)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五十二章 追逐战(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嬗变的局势第一百零七章 哥萨克与满洲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东线无战事(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圣菲,指日而克!(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北走廊(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亚(一)第八十三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三)第十三章 新发展(二)第七十八章 割麦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华夏、新危机(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伊河(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筚路蓝缕(三)第七十五章 参谋旅行(一)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一百十六章 乌江之畔(五)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二十七章 贸易摩擦(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北走廊(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乱局(九)第七十五章 南方战区(二)第六十二章 塔城煤矿(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东南太平洋(一)第五十四章 南方的英国人(二)第三百零六章 第勒尼安海(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一百十五章 曾抚台的忧心第七十八章 伟大的航行(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疯狂的棉花第四百二十章 黑海乱象(一)第七十七章 西线无战事第二百八十章 火烧营房事件(二)第二十三章 漂洋过海(十三)第一章 非洲航线(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抢收”行动第四百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二)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场(三)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筚路蓝缕(三)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七十章章 明轮船第十五章 军部的独走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铁公司(一)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