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

特别是在高杰和守扬州的事情上,史可法的争议极大。

高杰的事情说来也简单,那就是高杰本为江北四镇之一,本事那也是不俗,但是不想被河南总兵许定国设计诱杀,身死。

高杰死后,高杰的妻子刑氏见高杰之子年幼,无力掌控高杰手下的一众大将,于是想借助史可法的官威来压服众人。

于是刑氏便提出让高杰的儿子认史可法为义父,希望史可法答应。

但是不想史可法却是拒绝了,据说是因为史可法看不起高杰的出身,认为高杰是闯贼出身,他的儿子自然就更不为史可法看重了。

反正不管怎样,史可法不但是没有答应,反而更加气人的是,史可法竟然是在拒绝后,提议让高杰的儿子认提督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这一下就不是好事变坏事,而是好事便恶事了!

你不答应就不答应,还让人家认一个太监做义父,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摆着是看不起人啊?

于是史可法这一手便是直接得罪了整个高杰的部将,使得他们是对史可法怀恨在心,这些部将里面就有那后来为鞑子立下巨大战功的李成栋!

还有就是史可法守扬州。

争议的焦点就是为什么堂堂一个偌大的扬州,如此繁荣富庶,又人口众多,竟然是在多铎于弘光元年四月一十八日兵临扬州城下,四月二十四日发起攻击,当日便破城,这是为哪般?

许多人还拿江阴八十一日为参考,认为一个小小的江阴尚可坚持八十一天,

为何天下闻名的大城扬州,却是连真正的一天都没有坚持下来?

许多人认为史可法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统帅好大军的征伐。

都说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但是这评说最是难评,因为时过境迁,许多的资料都是不可考,即便是有,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再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认知,人的思想是会发生变化的,要评论,就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评论。

这一点,又有几人敢说自己是完全的站在了古人的时代格局里?

所以按下这些就不谈,就单说既然史可法有这么大的争议,为何在历史上地位却是那么高呢?

估计大家对他这么的尊敬,给他这么高的历史地位,不是来自于他有多大的功劳,而是在于他的精神吧。

在鞑子入关,席卷天下的时候,数不清的人都是在看局势,而后认定鞑子要成事的时候,纷纷导向鞑子,投降了。

但是在史可法的一生当中,从未听闻他有一字半星的投降言论。

他的官位在弘光朝廷里面很高,是督师,是兵部尚书,是武英殿大学士,名满天下。

这样的人如果投降鞑子,一个王爷的头衔是跑不掉的,即便没有王爷当,荣华富贵还是绝对少不了的。

但是自始至终,他都是一心坚决的抗清,从未动摇。

即便是到了最后刀斧加身的那一刻,史可法都是没有说过一句服软的话,连一星半点的求饶意思都没有。

这样的一个人,到死都是这样保持不变,难道不值得人钦佩吗?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钦佩下,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他被后世之人的钦佩之情也是一点一点的累积,越积越多,便有了这般的历史地位,

按下这些暂且不表,单说李起得知眼前之人竟然就是史可法后,那是震惊了许久,满眼的难以置信。

李起没有想到这人就是史可法,怪不得昨天他为自己说话,惹怒了弘光皇帝,却是不见弘光皇帝发火,原来因为他是史可法啊!

这就说得通了,毕竟史可法也是弘光皇帝的从龙功臣,还是大功臣,弘光皇帝不管怎样,多少还是要给点面子的嘛。

“原来是史大人,昨天还多亏了史大人为本藩求情,让本藩不至于孤掌难鸣。”

李起心中极是感动,虽然昨天史可法的那些话,说了也跟没说差不多,

不但如此,还不如不说,毕竟那段话还更加惹怒了弘光皇帝。

但人家史可法毕竟也是对自己的一番好意,李起又怎能不知好歹,道谢一声还是要的。

史可法见李起态度真诚,不由得也是有点受宠若惊,

“不敢不敢,王爷太客气了,下官微薄之言,也没帮上什么忙,不敢当殿下如此称谢,惭愧惭愧。”

不得不说,大人物那就是大人物,身份地位摆在那里,稍微那么一句道谢的话,就能引来别人的一阵感动。

这时候别看史可法也是历史名人,也别看他因为有从龙之功,现在已经位列兵部尚书,

但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发生,他的名声还没有经过时间的积累,还没有在老百姓之中彻底传开。

所以这时候的他尽管身份还是比较重要,但是还远不及李起的知名度和地位。

所以这时候对李起的真心道谢,也是非常的感动,这也就不奇怪了。

一阵客套过后,李起便是不由得对史可法问道:“史大人,如今这天下几方势力交错,不知道史大人对这天下形势如何看?”

既然是历史名人,离奇自然也是想知道一下他对如今这天下局势的看法。

希望可以从史可法的回答之中得到启发,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好奇心,李起自然也不例外。

史可法见李起这样问,略微在心里恩量了一下,然后又斟酌了一下用句,

道:“如今我大明有三个主要敌人,一为李自成,二为张献忠,三为关外鞑子。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没有一个安定的家国,如何去对抗关外强敌?

所以下官以为我大明当务之急,最主要的敌人便是李自成和张献忠!

其中尤以李自成最为甚重,此贼不但逼死殿下的父皇,我大明的先帝,更是将我大明天下祸害的不成样子!

我大明之所以会失去神都,以此贼关系最为密切。

此贼不除,我大明天下不得安宁!”

第六章 初遇关宁铁骑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训第七百二十四章 用人也没什么讲究第两百二十四章 官场体面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要说了第两百八十八章 大势已去第两百八十六章 偏师第两百三十三章 刘叔第一章 国破家亡第六百九十一章 想的美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见第六百四十五章 明珠蒙尘第九十一章 骑虎难下第两百九十三章 阿济格死于此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这地方的百姓不一样第五百八十六章 以前没用现在有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堵胤锡石化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结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如此结局第七章 吴三桂第五百五十五章 这不可能第四百三十七章 搏杀第三十三章 初见夏国相第三百七十八章 什么是皇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张献忠大怒第七百三十章 心中满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办法也有第七百一十三章 回光返照而已第六百五十五章 女人都好骗第七百四十五章 当局者迷第七百四十五章 当局者迷第七百二十六章 还是早作打算好第三百一十一章 英烈不如戏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比赛第五十三章 未请教好汉大名第六百七十七章 张献忠之死第四十五章 路遇强盗第七百七十四章 得寸进尺第三百零三章 咬牙切齿的多尔衮第二章 这是哪第六百八十六章 兵发山海关第一百三十八章 两军阵前第五百零四章 送上门找死第三百零七章 多尔衮的心性第一百七十四章 洪承畴第六百二十二章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第两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堵胤锡添堵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总是天真的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战第五百零一章 再见寇白门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七百三十章 心中满意第四十五章 路遇强盗第五十章 乌达黑莫古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第六十八章 鞑子旗主巴颜第八十七章 我是救人的啊第五百八十二章 鹿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广王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战第三十六章 岳来第三百八十四章 口舌之利似刀剑第两百二十四章 官场体面第四百三十一章这究竟是为什么第两百三十四章 无奈的多尔衮第四百九十七章 礼物第五百一十章 你太高看他们了第四十七章 **烂第六百九十七章 可以回家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马家堡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袭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战满达海第四百零四章 诀别第三章 突遇闯军第七百六十章 步兵战骑兵第六百零五章 李起也为难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痛心疾首第三百一十七章 殿下三思第两百二十六章 罢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别样意味第两百二十二章 怀念前朝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下大义第六百二十二章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第两百二十五章 朝议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景极好第四百四十九章 冲锋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不遂人愿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堵胤锡何惧第两百九十八章 高兴的小不点第三百二十七章 扬名是个技术活第三百六十八章 谁都不想死第二十三章 李自成第两百三十九章 借东西的变债主第三十五章 遇袭 求收藏求推荐第两百七十七章 感动的陈圆圆第两百二十六章 罢官第两百五十四章 异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残忍的鞑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兵发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