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四国会议

464四国会议

七月二十日。这一天,秦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忙着收割麦子和草料。

关中地区由于奴隶数量不够,一些农场主亲自上阵。即便如此人手依然不够,因为一家要面对的可是高达一千亩地。麦子形成的麦海望也望不到头。这还算是好的。如果看看那些五千亩以上,特别是那些高达一万亩地的超级农场主,他们都快愁死了。没有几千奴隶,这麦子是无法收割完的。特别是现在都是忙碌的季节。他们只能花费一定的价钱雇佣韩国人来收割麦子。

奴隶紧张的情况不仅仅是关中地区,在新建立的蒙州,奴隶不仅要在黄河地段收割麦子,还要放牧牛羊,同时也要收割牧草。而在北方同样是忙碌的情况。大量的战俘开始进入草场收割牧草,他们要准备过冬。但同时大量的道路也要休整完毕,特别是这是军事工程。秦国的法律那是相当的严格的。为此。一些工程兵也被迫加入其中。

奴隶的紧张一下子刺激了两个需求。一是,大量的开战猎捕行动。获取大量的少数族裔成为奴隶,但是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口稀少。于是一些奴隶头子开始注意到另外一个新兴的奴隶来源地。朝鲜,也就是长白山附近广大地区。那里已经出现了一些文明。大量的奴隶贩子开始集结在那里商量对朝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而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刺激研究一种类似于铁马,或者是工厂使用机床的机械来完成农业收割。这个意向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因为奴隶往往在关中数量很少,因为大量边界州的建立截留了其中很大一部分。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依靠机械解决问题。尚文针对这个情况,紧急下拨一笔科研费用用于研究大量的机械。因为这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同时为了解决冬天蔬菜情况。尚文建成用玻璃做成的温室。玻璃随着粗盐的上市。开始大量的进入普通人家。特别是一些商业店铺开始拆除大量的木质门窗。转而使用透明的玻璃。不仅如此。在新城区。玻璃已经成为首选材料。

玻璃大量的出现,也就为镜子的普及做出了铺垫。秦王宫内,安装大量的镜子成为秦王实力的象征。同时,秦王想要拆除一些宫殿,改用水泥建造,因为,水泥可以建造的更高。在新城区,嬴玉竟然建造了一座三层高的楼房。所以,秦王想要建造五层高,甚至是更高的楼房。

尚文以材料不足以建造如此之高回绝了此事,否则,他有得掏出一笔款子来完成这项工程。

就在尚文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赵国方面却意外的发来书信。书信是李牧写来的。他来询问关于秦国调停的具体事宜。一同到达的,还有边关谍报。新闻记者对灵寿之战知晓的并不多。因为,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韩国身上,韩国方面做出的变化非常的大。特别是还是首位女王。这是他们获取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

通过谍报,尚文知道了灵寿之战,同时也明白李牧为什么会这么做。李牧计划借助这场战役结果,为赵国在谈判桌上谋取更大的利益。尚文不知道,这是李牧的意思,还是赵王的意思。

实际上,这正是赵王的意思。李牧列出的几点,让赵王感到了后果的严重性。虽然赵王极端的不情愿,但他却不得不接受。李牧虽然没有提及军粮的事情。但是燕军战力已经远远不是赵军所得提及的。赵王无奈让李牧全权负责此事。

为了安抚李牧,赵王加封李牧为武安君。秦国有一个武安君那是白起,赵国的武安君就是李牧。李牧显然成为赵国的战神。这有些突兀,因为。赵王之前还很嫉恨李牧,为何如此一下子转变了态度。

原因就在于郭开。他在秦国粮食期货上的巨大损失,让他明白,这战不能再打了。再打,军中无粮。大军自然哗变。这对谁都没有好果子,与其如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推动停战。也正是在郭开从中斡旋,这才导致赵王接受秦国方面的调停。

燕国还没有消息。尚文需要等待燕国方面的情况。不过,从燕国大使传来最近的情况。特别是援助团。秦国特别派出了由武将组成的援助团协助解决燕国的事务。团长为屠睢。他们传来的消息,经过参谋部的分析。让尚文看出,燕军进展的速度太快了。快的都有危险了。如今,燕军新败,损失肯定是有的,参谋部给出的最新参考意见是,燕军无力继续进行进攻赵国。接受调停是最好的。

尚文等待燕国的消息。就是要让燕国听从秦国的安排。不过让尚文惊讶的是,齐国方面没有动静,看来,赵国是单方面要解决停战问题了。

既然调停。尚文提出李牧可以到新郑来谈。那里是第三方国家。而且,那里也是秦国的盟国。具体的情况也可以谈。不过考虑到会谈中,政治,经济成分肯定要大,比如赔款,商贸税率等等。尚文在私人信件中,告知李牧最高派一名高级文官参与其中,最好能够得到赵王的授权。

同时,尚文也给韩淑写了一封,把在新郑举行会谈的情况告知对方。写完书信之后。尚文及时的通知张良。让张良有所准备。

就在这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韩国方面终于传达了这个已经不是最新消息的消息了。

剧辛也是有苦难言。毕竟,燕国吃了败仗。燕国竟然不想再打了。他们的黄金产量出现了问题。一条金脉在暴力开采下枯竭了。他们正在寻找另外一条金脉。这是他们无法进行战争的原因。

尚文也很直接了当的把调停的事情告知对方。让对方做好准备,最好派一名新的代表全权负责此事。剧辛也认为这将事情非常重大。便回去商量去了。不管怎么样,四国会议肯定是定下来了。

1341 威胁484 长远打算1762 用匈奴人1191 全新的敌人1729 让魏王听听响声1273 道路问题748 研究地雷1876 黄金战争1481 外交新情况980 愤怒的工人1882 没意思740 一压一拉1897 建设和安全1010 希望快点962 我们发财了20 公主又来捣乱1923 赵军士兵的特殊才能966 河水1172 韩国的条件8 拜为客卿567 新华夏1595 下台1227 不进攻的齐王宫722 剑变枪370 裁军推动军事变革1011 边界战火1406 能解释一下吗806 司马部1294 单方面结束战争1261 暗杀涌动1055 难道不欢迎吗277 军事演习来震慑290 空地协同作战1279 杀了一个秦国人1260 百分之一点五139 大炮发威1185 我不知道1811 更长远的事情794 准备前哨战623 海军出海的理由879 遭遇战832 打爆炸药包647 赵国大罢工540 资本引发的改革162 变相的重商主义1274 女人的心思511 秦王打台球1654 丝绸之路1176 混乱的韩国货币246 堑壕战1810 编制流民1630 使用奴隶437 地图上的文明271 可怕的铁丝网534 三百步的步枪25 北方隐患1764 股票抵押389 唉1630 使用奴隶1178 侦查活动763 拉出去158 又没钱了1214 投入战斗1691 有什么好主意125 大秦空军大秦天军1380 为何而来1861 莫儿部978 周边有赵军1345 灵儿1202 解救的方案316 外国使馆305 我们要吃肉1170 靠近的海盗1761 东西贸易公司1941 李文的损失1324 尚文的计划314 就职310 知识财富1788 魏国问题1783 打猎23 令人心血澎湃的武器1614 力量726 拉拢水军1416 我们是来谈判的116 吃丹药的秦王第一 批动员令1518 理论条件1392 杀税吏1365 时态736 最早的贸易关税战650 机枪轻机枪1575 炮台的死穴1196 发现暴徒787 相互矛盾927 兴起的海外事业1221 韩国人登陆1410 忙碌的丞相1853 生病的船员595 空降作战142 求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