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帝崩(四)

尉迟良死了,第二天,宣德皇帝也驾崩了。

但是,京城里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故,尹凯坐镇在开封府,十万禁军尽数得把持着进出京城的各处要道,盘查甚严,便是黄河渡口,都是全天候的有人守护着。

新皇顺利的登基,年号为顺昌,既没有摄政王监国,也没有太后垂帘听政,只是顺昌皇帝赵丰的皇后也是尉迟家的人,是尉迟家的三女尉迟仁。

大家暗地里都在讲着,虽然顺昌皇帝继位了,但是,他的权力可能还不如老宣德,他有可能是皇后尉迟仁手里的傀儡。

所有的人都盼着尉迟家倒台,谁又能料得,不过是把皇后由尉迟温换成了尉迟仁呢?

不管怎么,尉迟家九中,又死了两个,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顺昌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事,就是主持老皇帝宣德的葬礼。

这个葬礼程序繁琐,天下同悲,从头到尾,一共要花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将宣德遗体送进帝陵并不算是结束,后面还要有一年的时间悼念。

这一年里,全国上下不得开欢宴,所有的歌舞也尽绝,便是青楼女支馆也要停业肃白,穿红挂花那就是大不敬,抓到是要下狱的。便是原订在这一年里结婚的人,也需要把婚礼往后推迟,直到过了忌年之后,才可以恢复正常。

尉迟良的葬礼因为赶上了宣德皇帝出殡,所以尉迟俭不得不草草的安排,以避开先帝的讳日,这对于叱咤风云的梁王来,不能不是一种悲哀。

尽管尉迟俭、尉迟礼等人恨得牙根直痛,却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恭敬温良的样,脸上不能表露出一丝对皇帝的不满。

不过,对于尉迟世家来,虽然失去了大姐尉迟温和大哥尉迟良,但是,宣德皇帝的离世,仿佛使得尉迟家的势力更加强大了起来。

因为,宣德皇帝为了他的儿祁王能够真正的掌握大局面,竟然连郑王都被忌讳地踢出了朝堂,往北地去接管尉迟义的三十万大军了。

尉迟俭并不担心郑王真得能够接掌北地的军权,因为他非常清楚,北地的各军都是尉迟义一手打造出来的,不是谁当了北地元帅,就能够调得动的。

虽然宣德皇帝临死之前作了安排,但是他已经死了,就不可能再还能决定以后的事情。

尽管对于自己的这个不听话的五弟,尉迟俭很是头痛,却也知道,如今在失去了大哥尉迟良之后,他们尉迟家也只能指望着五弟尉迟义的兵权在手,若是尉迟义都没有了兵,那么尉迟家就算是想翻天,也翻不起来的。

…………

尉迟义是在宣德大丧的三日后回到京城的,马上便知道了京城里所发生的事情,对于大哥尉迟良和大姐尉迟温的死,他自然也是十分得痛心,却也知道,这其实是大哥与大姐咎由自取。

老皇帝到末了也没有放过他们,走的时候,将这两个人一起带走了。

只是,在得知宣德皇帝驾崩之后,北汉的攻势马上急骤起来,泽州前线不断得告急,新皇顺昌帝只得召见尉迟义,允许他不用给先帝扶灵,尽快赶往泽州与北汉作战。

对于顺昌皇帝来,虽然没有什么能耐,却也有一种骨气,不愿意与敌国割地赔款。

尉迟义也只得从宫中回来后,在大哥尉迟良的棺椁前挥泪告别,直到这个时候,尉迟俭才有机会与自己五弟能够坐下来好好得谈起尉迟家的未来。

此时,除了尉迟义和尉迟俭之外,二哥尉迟恭与老四尉迟礼围坐在了大哥尉迟良的灵柩前,五个兄弟只剩下了四个,也是一种不出来的唏嘘。

“大哥是被宣德老畜生毒死的!”在家里的时候,尉迟礼便毫无顾忌地骂了出来。

尉迟义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一张张地展开素纸,丢在火盆里烧着,他的心里也如同一堆的乱草,不出来的烦闷。

“老五,你就没有一句话可吗?”尉迟礼见尉迟义不答话,忍不住叫出声来。

尉迟义低着头,低低地道:“你要我什么?”

“什么?那个老畜生把你调离北地,明升暗降,手里的兵权却没了。如今泽州那边告急了,新皇帝又无人可用,还是要你去带兵打仗!这个时候,你不跟他叫叫苦?他一,你就答应了?你怎么就那么好话呢?”

尉迟义白了他一眼,却没有答话。

“好了!好了!老四,你不要瞎吵了!”尉迟俭打断了尉迟礼的话,他一本正经地对着尉迟义道:“宣德帝一直对咱们尉迟家十分忌讳,所以在离死之时,把大哥和大姐一打尽了,也把你调离了河北;但是,如今的新皇帝是祁王,他还是要仰仗咱们尉迟家的,只要你给他打几个胜仗,他就知道了,如今的大楚朝是离不开你的!到时候,自然会恢复你的兵权!”

尉迟义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依然耐心地在为大哥烧着纸。

尉迟俭停了一下,又接着道:“其实,就算是你不去打仗,要给你恢复兵权,也不是没有办法,顺昌皇帝远没有宣德帝那么能折腾,他是个没主见的人,到时候让三妹在他耳边吹吹风,自然也会让你重回北地的。”

尉迟义还是没有答话,仿佛是把尉迟俭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这一次,便是连二哥尉迟恭也有些不耐烦了起来,他道:“我老五,你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倒是一句话呀?”

尉迟义这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尉迟恭,又转头看着尉迟义,问道:“三哥,我只问你一件事,你且如实得跟我明白了,或许我还能够看在兄弟的情面上,帮一帮尉迟家族!”

其他三兄弟都怔了怔,分明听来,尉迟义这是有了归隐之心。

“你且看,到底是什么事?”尉迟俭问道。

“我的儿——煜,哪里去了?”

尉迟义的声音十分缓慢,仿佛是毫无生气,但是却给人一种必须要回答,否则便会丧命的感觉。

尉迟俭怔了怔,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起了。

倒是尉迟礼十分得不解,问道:“煜?煜不是被许七那个臭婆娘带到太平寨去了吗?”

尉迟义头都不回,仿佛是没有听到尉迟礼的话,一双鹰一样的利目,一动不动地瞪视着尉迟俭,他可以看到尉迟俭的脸上,哪怕是些微的变化,只等着他的回答。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第396章 抢亲(一)第77章 偷寨(二)第51章 煜(一)第504章 复仇(四)第307章斗智(二)第196章 卧底(一)第283章 破城(三)第373章 合战(三)第121章 离合(一)第301章结盟(一)第79章 偷寨(四)第302章结盟(二)第201章 燕京(一)第92章 逼婚(二)第14章 鬼骑(四)第275章 保州(五)第287章 朝论(二)第88章 易货(三)第168章 乘龙(三)第302章结盟(二)第312章 地雷(二)第434章 织布(四)第105章 求和(五)第433章 织布(三)第167章 乘龙(二)第147章 条件(二)第384章 买卖(四)第266章复仇(一)第394章 对峙(四)第136章 过年(一)第320章擒王(五)第390章 情殇(五)第79章 偷寨(四)第262章帝崩(二)第159章 焰火(四)第256章寻(一)第50章 招安(五)第385章 买卖(五)第96章 毒妇(一)第185章 明约(五)第504章 复仇(四)第316章擒王(一)第416章 商人(一)第135章 退婚(五)第30章 契合(五)第347章 持战(二)第144章 团圆(四)第311章 地雷(一)第461章 突变(一)第52章 煜(二)第413章 朝贡(三)第94章 逼婚(四)第188章 喜事(三)第79章 偷寨(四)第432章 织布(二)第450章 对枪(五)第159章 焰火(四)第412章 朝贡(二)第498章谋略(三)第139章 过年(四)第238章突变(三)第105章 求和(五)第340章 求证(五)第256章寻(一)第361章 搅局(一)第65章 瓦桥(五)第196章 卧底(一)第195章 谋夺(五)第308章斗智(三)第425章 内弟(五)第134章 退婚(四)第180章 京城(五)第37章 夺巢(二)第309章 斗智(四)第250章失(五)第217章 若离(二)第47章 招安(二)第485章喜事(五)第359章 败溃(四)第390章 情殇(五)第259章寻(四)第200章 卧底(五)第257章寻(二)第327章讨价(二)第21章 入潜(一)第455章 负荆(五)第362章 搅局(二)第101章 求和(一)第244章苦(四)第152章 夺权(二)第382章 买卖(二)第441章 三攻(一)第425章 内弟(五)第356章 败溃(一)第250章失(五)第280章颜毅(五)第305章结盟(五)第338章 求证(三)第165章 金刀(五)第19章 往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