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商人(一)

“还有!”许八郎继续地道:“这种手枪需要用特制的子弹,就像是大家看到的那样的子弹,这种子弹只有我们太平寨能够生产,你们要是用完了,就必须要从我们那里进,但是,这种子弹生产起来,也是极其麻烦的,这也是我们不愿意将之推出来的一个原因。”

许八郎之所以要补充这些谎话,就是担心尉迟俭有了计较,毕竟不用装填火药,不知道比火枪要先进了多少,他是生怕太平寨的步枪被提前暴光了。

“既然这种手枪不能够大批量生产,但是你们也可以将之卖得十分昂贵,使一般人买不起,只有少数人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意定然是十分好做的!”尉迟俭建议着道,他当然希望自己也能够有一把手枪。把价格抬得高得离谱,别人买不起,但是并不代表他买不起。

许八郎看了他一眼,已然明白他的私心,道:“我姐姐说,这个世上穷人之所以怕有钱人,就是因为有钱人有钱,可以用钱买到所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有钱人再有了手枪,那么还会有穷人的好日子过吗?”

这一番话,说得尉迟俭有些尴尬万分,却又无法反驳。

“呵呵,真不知道你们太平寨还有多少好东西没有拿出来!”这一次,便是连顺昌皇帝也不由得赞叹着。

许八郎微微一笑,道:“这世上的好东西有很多,但是想要得到,也不能去抢,去偷,陛下,您说是不是?”

顺昌皇帝一愣,分明听得出来,许八郎的这话是话中有话。

“难道你们太平寨的东西有人去抢,有人去偷吗?”顺昌皇帝问。

此时,尉迟俭却有些坐不住了,他也听得出来,许八郎的话是直指向自己的。

许八郎道:“我们太平寨的确一直被很多人觊觎着,这些我们也不怕,便是有百万大军过来征伐又能如何?呵呵,远得不说,就说这近的,前日我们在开封西面的中牟县,便遇到子打劫,那个时候我还在奇怪着 ,这天子脚下,应该是太平地境,怎么也是盗匪横行呢?”

听着许八郎的话,顺昌皇帝的脸阴沉了下来,转头问着尹凯:“尹爱卿,这又是怎么回事?”

尹凯有些难堪,他也从许八郎那里听说了商队被劫之事,只得道:“开封府地境不宁,臣的确有失察之责,臣已派人往各处查探,那些劫匪应该是某支禁军伪装而成,他们可能是冲着太平寨的火枪去的。”

“禁军伪装成匪徒打劫?”顺昌都惊讶得张开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来。

尹凯道:“此事由来已久,每年到得年根之时,总会有一些军中的败类,纠集一起,假扮盗贼,为非作歹,去年臣便处置过一起类似的案子,只是当时他们只有十数人,臣按军令处斩了为首的几个人,余者流放千里之外,没想到今年又出了此事。”

顺昌皇帝沉着脸问道:“你可查出是哪支军队所为?”

尹凯看向了兵部尚书汤灿,道:“是兵部从京东西路调来的鲁阳军,此军如今归于兵部节制,并非属于臣下的京城防御司。”

汤灿连忙起身道:“陛下,鲁阳军是上一次契丹人南犯大名府的时候,紧急从京东西路调过来护卫京城的三支禁军之一,如今虽然大名城围以解,但是这三支禁军并未回驻原地,还在开封的近郊驻扎,他们做出此等事来,臣下的确不知,待今日之后,臣定然核实情况,以便禀奏。”

顺昌皇帝冷哼了一声,道:“不用了,这件事便着尹爱卿去办吧!”说着,仿佛又想到了什么,接着道:“京城附近本来有二十万禁军,北地之乱,调走了十万,的确有些空虚,那三支禁军既然还在开封,那便留在此间吧,不过,尽由兵部划往京城防御使节制!”

汤灿与尉迟俭都是一怔,这等于平白无故地,又壮大了尹凯的势力。尹凯的手中本来就有三支大楚军最精锐的三支禁军,如今又给他三支,合兵有六军二十万人,比尉迟义所统领的北地军队相差不多了,如果将来尉迟义兴兵南下开封的话,也不见得就能够令顺昌皇帝就范。

“不可!”尉迟俭连忙起身阻止。

“有何不可?”顺昌皇帝问道。

尉迟俭道:“若是京城及附近的所有禁军,都归尹大人一人调遣,那么朝中的兵部、枢密院、三司又成了什么?难道都是摆设吗?”

顺昌皇帝冷笑道:“兵部连手下的调过来的军队都管不好,让他们在京城附近为祸,还有什么用?枢密院和三司如今就是一个摆设而已。”他后面还想要说一句,不过都是你们尉迟家的工具,但是这种话也只能在他的心里面暗骂,却也不敢说将出来。

尉迟俭和汤灿不由得对视了一眼,没有想到顺昌皇帝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陛下!”尉迟俭还是平心静气地道:“如今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难道陛下自己没有反思过吗?难道不是因为京城防御使的权力过大了吗?”

被尉迟俭如此一说,令顺昌皇帝一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解答,又求救一样得看着尹凯。

尹凯本来默不作声,他看得出来,尉迟俭一直对他的这个京城防御使恨之入骨。

此时,见到皇帝看着自己,知道自己不说话是不行的了,只得清了清嗓子道:“宰相大人可能是健忘了吧?当初赋予京城防御使这么多事,这么多权力的,不正是梁王尉迟良对先帝进言的吗?”

尉迟俭怔住了,的确,当初他的大哥尉迟良,是想要让老四尉迟礼来担任京城防御使之职的,所以便将京城防御使的职权扩大到了整个京城地区的安全事务上,同时将部分的行政和军事权力也加入其中,谁又会知道,到后来宣德皇帝却提了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尹凯来担任此职呢?

汤灿连忙道:“陛下,当时如此决定,的确是有当时的必要性。但是时过境迁,彼一时,此一时,不可一承不变。再说……”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有意地看了尹凯一眼,又道:“若是将所有的权力,尤其是军队,过于信任地交给一个人来节制,万一这个人心怀不轨,只怕到时……”他说到里,便停住了,有的时候,话不必要说得过于清楚,一样能够让别人理解。

顺昌皇帝看了看尹凯,如今对于他来说,他宁愿相信尹凯,也不愿意相信殿中的这些官员。

尹凯见到皇帝为难,想了想,只得起身道:“陛下,臣以为汤大人所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如今大名城之围以解,北地的战事此时是在燕京,不若将这三支禁军遣回原驻地,也省却了许多的麻烦!”

听到尹凯这么一说,顺昌皇帝想了想,点起头来,道:“好,那还是照尹爱卿的办法来做吧!”

尉迟俭却是在暗暗地叫苦,他之所以让汤灿留下这三支禁军没有遣回,就是想以此来与尹凯抗衡,有这三支禁军在城外,最少也能够保证他在紧急的时候,可以马上调兵过来。

只是如今,既然顺昌皇帝打消了把这三支禁军划拨给尹凯的决定,他也不好再阻止这些军队回归原地了。

第238章突变(三)第193章 谋夺(三)第136章 过年(一)第141章 条件(一)第25章 入潜(五)第371章 合战(一)第255章惊变(五)第160章 焰火(五)第52章 煜(二)第455章 负荆(五)第377章 安身(二)第433章 织布(三)第123章 离合(三)第184章 明约(四)第120章 晋阳(五)第212章 花节(二)第247章失(二)第345章 大名(五)第298章 首败(三)第74章 孟州(四)第407章商队(二)第230章 归途(五)第140章 过年(五)第199章 卧底(四)第153章 夺权(三)第381章 买卖(一)第61章 瓦桥(一)第261章帝崩(一)第15章 鬼骑(五)第193章 谋夺(三)第316章擒王(一)第335章忍谋(五)第364章 搅局(四)第314章 地雷(四)第130章 夜袭(五)第493章大乱(三)第120章 晋阳(五)第278章颜毅(三)第180章 京城(五)第6章 康王(一)第68章 谈判(三)第336章求证(一)第391章 对峙(一)第2章 逃亡(二)第136章 过年(一)第150章 条件(五)第102章 求和(二)第26章 契合(一)第5章 逃亡(五)第187章 喜事(二)第2章 逃亡(二)第165章 金刀(五)第318章擒王(三)第436章 军制(一)第402章 刀神(二)第218章 若离(三)第302章结盟(二)第229章 归途(四)第289章朝论(四)第164章 金刀(四)第137章 过年(二)第186章 喜事(一)第439章 军制(四)第30章 契合(五)第398章 抢亲(三)第62章 瓦桥(二)第139章 过年(四)第462章 突变(二)第264章帝崩(四)第455章 负荆(五)第336章求证(一)第239章突变(四)第422章 内弟(二)第182章 明约(二)第89章 易货(四)第14章 鬼骑(四)第250章失(五)第7章 康王(二)第199章 卧底(四)第363章 搅局(三)第205章 燕京(五)第123章 离合(三)第297章 首败(二)第470章乱京(五)第365章 搅局(五)第130章 夜袭(五)第488章改朝(三)第459章请罪(四)第273章保州(三)第220章 若离(五)第152章 夺权(二)第267章复仇(二)第509章大结局(四)第93章 逼婚(三)第406章 商队(一)第96章 毒妇(一)第368章 复地(三)第332章忍谋(二)第149章 条件(四)第221章 陌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