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太没面子了!

曹化淳这家伙,心机真够深的!

他料到了朱由检的心思,也料定自己无法劝服王立,就悄悄搞了点小把戏——七日前,他在遵化城外放飞的信鸽,其实是通知魏忠贤!

他相信,能够劝服王立者,唯有魏忠贤一人!

确实,曹化淳没有猜错:魏忠贤接到信函,当夜就乘船北上!

并且,他担心自己无法劝服王立,还说服了赵倩一同北上!

当然,王立对此事毫不知情!

曹化淳去南都的目的,更是无从得知!

“王公公,你的银子,难道挣够了?”魏忠贤一脸奸笑。

王立猜到了他的意思,淡然一笑:“魏公公,你也太小看我了!

就算某人封锁了长江航道,我也有办法保证商路的畅通!”

闻言,魏忠贤心头一紧,仔细打量着王立。

或许,自己真的是老了,再也不喜欢打打杀杀!

换了自己,如果明军封锁了长江航道,还真没把握保证商路的畅通!

若说王立想造反,魏忠贤宁死也不相信!

但,王立为何要辞职,实在想不通!

“王公公啊,我活了一把年纪,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事情,不要做得太绝!

前些年,我年轻气盛,做事不计后果,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

现在我才意识到,只有“和气”才能生财……”

“是么?”王立轻声一笑,俯在魏忠贤耳边:“这两年你没在京师,吏部、户部和礼部提拔起来的几位侍郎,全都是东林党哦!”

“什么?”

魏忠贤心头一急,猛拍桌子,正要发飙,突然发现上当了,无奈地笑了笑:

“王公公啊,就算你能保证长江航道的畅通,就不为自己的天音阁想想?”

我去!

提到天音阁,王立暗叫不好!

此时的四川,即便为“流贼”所踞,长江之上的货船仍然络绎不绝!

就算跟朱由检翻了脸,王立也能保证贸易的畅通无阻!

就算有些影响,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然而,南都的天音阁,就没那么幸运了!

没了西厂提督的身份,凭借自己手上的兵马,仍可保证天音阁不被剿灭!

但是,如果朱由检想动天音阁,他无需派兵围剿!

只需动用朝中的“复社”成员,让他们稍稍作梗,天音阁的生意就会一落千丈!

另外,如果自己成了逆臣或流贼,就算家财万贯,也无法获得“秦淮八绝”之芳心!

真要这样,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奋斗的目标?

还有,正在青城山脚下的朱徽娖!

如果她长大懂事了,知道自己跟她的父皇作对,不恨死自己才怪!

魏忠贤说得对,事情不能做得太绝!

至少在表面上,要有大明臣子的身份!

至少在朱由检眼中,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忠臣、能臣!

可是,就在几天以前,刚刚向朱由检递交了辞呈!

在没有得到批复的情况下,大张旗鼓地引兵南下,这到底是忠臣还是谋反?

唉!

冲动真是个魔鬼啊!

后悔了!

可是……

刚刚才说出去的话,没过几天就收回,那也太没面子了吧?

朝臣们会怎么看待自己?

悄悄地,哭哭啼啼地向朱由检求个官,这种事情可做不出来啊!

这狗日的魏忠贤,为何笑得如此阴险?

想吃掉我的天音阁,你还没这本事!

想看我的笑话?你怕是想多了!

哼!

明朝的士大夫有气节,咱也要面子是吧!

就算死,也不能让这老家伙看笑话!

于是,端起茶碗,轻轻地吹了吹,满不在乎地笑道:“魏公公,你怕是想多了!

我在四川赚了多少银子?我的“川西大开发”赚了多少银子?

这些能瞒过旁人,难道瞒得过你?

你认为,我会在乎小小的天音阁?”

轻啐了一口,王立继续装作满不在乎,笑道:“做万岁爷的臣子,真特么心累!

就算我不再是西厂提督,咱俩也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不论什么情况下,魏公公都会罩着我的,是吧?”

王立这话,分明就是威胁!

不过,魏忠贤也满不在乎,咧嘴一笑:“王公公,你不用揶揄我了!

这几年来,我银子没赚多少,却把自己的屁股,洗得比脸还干净!

就比如,被万岁爷收买的王体乾,你是不是好些年没见他了?

当然,你说得没错,咱们是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只可惜,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罩你多久?

真以为,你干的那些事情,是我能罩得住的?

我年近七十,也算是活够了!

而你,可就亏大了!”

音落,魏忠贤端起茶碗,皮笑肉不笑。

王立,一脸黑线!

这家伙绕来绕去,还是想让老子复职!

其实,我也想复职啊!

关键是,面子上过不去啊!

真向朱由检低了头,往后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不行,不能服软!

特别是在魏忠贤跟前!

“魏公公言之有理!

不过,你和万岁爷全都误会了!

我递交辞呈,不过想休息一阵子罢了!”

“王公公,你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

你这是化被动为主动!

或者说,是个苦肉计!”

魏忠贤扭扭脖子,自信一笑,继续说道:“西北几省的剿贼,我也听说了!

王家桢损兵折将,致使流贼四散而逃,论罪当斩!

可别忘了,他只是暂代的“五省剿贼总督”!

这事要是深究起来,你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你这么一请辞,谁还敢追究你的责任?”

“魏公公果然是老谋深算啊,这都被你看穿了,佩服,佩服!”

王立满脸堆笑,心头却在骂娘!

我在你的眼里,就有那么不堪?

你这颠倒黑白的家伙,难怪能把东林党搞得服服帖帖!

朝中那些喷子再狠,也没敢把放跑流贼的责任,推到我的身上吧?

罢了,罢了!

反正你不敢搞我,这就够了!

唉!

只要朱由检来请,我就勉为其难地复任吧!

咦,曹化淳那家伙,就这么走了?

难道,他真是去南都办事,不是来请我回京?

……

魏忠贤知道,自己已经劝服了王立,匆匆回了南都。

曹化淳那家伙,好像,真是去南都办事!

临走的时候,竟然,没跟自己打招呼!

王立正在郁闷,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

进入船舱的人,正是赵倩!

送来一碗刚沏好的普洱茶,很自然地绕到王立身后,揉肩捶背!

力道,恰到好处。

王立就这么微闭着眼睛,享受着久违的温存。

不过,赵倩的手上忙碌,嘴里却没闲着!

“厂公剿贼一年多,卓有成效;

然后,风尘仆仆地赶往京师勤王,仅用一个月就全歼八旗兵,真可谓有勇有谋;

然,世人只看到厂公的人前风光,却不知厂公的艰辛劳累;

妾身也觉得,趁着这段时间,厂公应该好好地休息一下!”

赵倩分明是话里有话,必然跟魏忠贤串通了口径!

碍于面子,王立算是默认了!

“忙里忙外的,你也别累坏了!”

说话的同时,王立反手一抓,捉住一只柔弱无骨的玉手;

再随手一拉,顺势将赵倩揽入怀中:“你看你,黑眼圈比以前更深了!”

“哪有啊,那是妾身的眼影!”赵倩莞尔一笑,柔声说道:“妾身不敢久留,天音阁的很多事情,雪儿和彩凤没法处理!”

赵倩脸上的担忧,王立敏锐地察觉到了,随口问道:“怎么,谁敢找麻烦不成?”

“京师与南都千里之遥,但京师的很多消息,南都次日就会知道!”

赵倩欲言又止,稍稍顿了顿,继续说道:“顾横波的那幅“金顶佛光”,在天音阁拍出了二百万的天价;

其本质,是福王世子朱由崧,与桂端王世子朱由榔的争风吃醋;

获悉厂公上交了“西厂提督”印玺,两位世子整日在天音阁找茬生事;

幸得陈安俊不畏权贵,以及魏公公的仗义相助,他们没敢太过放肆;

妾身担心,这只是暂时的……两位世子,毕竟是皇亲国戚……”

赵倩没有明说,但话里的意思很明显!

她是在委婉地劝说王立,希望他尽快复任!

王立知道她的本意,嘴上没有说什么,却对她的话略有怀疑!

福王朱常洵,不是分封在洛阳么?

桂端王朱常瀛,不是分封在衡州么?

不是说,藩王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么?

他们的触手,怎么就伸到了南都?

赵倩为了诱骗自己复任,编的故事,好像漏洞百出啊!

“厂公,朱由崧与朱由榔既是世子,又是两位王爷现存于世的长子;

他们继任王位之前,离开父王的封地,并不违反大明的祖制;

而且,那位朱由榔,这会儿才十三岁!

在秦淮河畔,他已经给几十个歌舞乐妓梳了拢!

这其中,也有好几个天音阁的歌妓!

然而,全都始乱终弃,转手就被他卖掉了!”

靠!

朱由榔那家伙,才十三岁?

难道,毛就长齐了?

已经祸害了几十个歌舞乐妓?

我去!

祸害别的妓女也就罢了,竟敢觊觎顾横波?

想起她的纤纤小脚,想起她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风姿,王立越发生气!

朱由榔这狗日的,我都没听过他的名字,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人物,绝不能留!

不过,朱由崧的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这家伙,到底是谁?

他的老爹朱常洵,倒是大名鼎鼎——据说是李自成“福鹿宴”的男主角,王立对他老熟了!

据说,当年的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特别喜欢这个儿子!

只可惜,朱常洵不是长子!

在太后和众臣的压力下,经过十几年的“国本之争”,朱翊钧被迫立了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自此之后,大明开启了二十八年的“万历怠政”;

几十年后,大清入关编撰《明史》时,张庭玉直言不讳地写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话又说回来,现在的福王朱常洵,王立早就盯上他了!

在西北剿贼的时候,若不是各路总兵盯着,若不是时机不成熟,早就把朱常洵抄了家!

要真是这样,哪轮得到他的儿子在天音阁放肆!

朱由崧,朱由崧!

这家伙的名字,真的很耳熟呢!

这家伙,到底干了什么大事儿?

靠!

明知道我是历史学渣,怎么老给我出历史问题?

管他呢!

这俩世子,先弄死再说!

哦,对了,咱现在,不是西厂提督呢!

朱由检那家伙,真把我的请辞奏书当真了?

好歹,你装模作样地挽留一下嘛!

只要你开了金口,我也不好拒绝是吧!

到时候,咱就勉为其难地复任了嘛!

朱由检的诏书,怎么还没到?

不行,实在等不及了!

不论是谁,敢觊觎我的顾横波,绝不能留!

“宋哲!”

“大当家的,有何吩咐?”

“马上派人去南都!

福王世子朱由崧,桂端王世子朱由榔,全都给我装进麻袋,绑上石头,沉到秦淮河里!”

“大当家的,真要这么干?”

“靠!我何时跟你开过玩笑?

曹化淳已经去了南都,你们要特别注意此人,尽量做得干净点!”

“喏!”

第36章:敢跟我抢柳如是,你找死!第189:瞌睡遇上枕头第136章:一个个的,全都冒出来了!第70章:大敌将至第92章: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第59章:各怀鬼胎第161章:蜀王必须死!第32章:咱俩五五分账第99章:洪承畴又在杀降!第60章:背黑锅的吴三桂第44章:熊文灿的行贿第161章:蜀王必须死!第45章:擦肩而过的柳如是第7章:阻拦圣驾第116章:上门求援的内阁首辅第211章:太没面子了!第22章:朱由检的心机第174:碰上个软硬不吃的家伙第46章:萧山驿站第160章:坚决不做“背锅侠”第82章:峰回路转(1)第19章:继续忽悠魏忠贤第73章:京师保卫战(3):虚晃一枪第109章:绕至八旗兵的后方第2章:稀里糊涂入皇宫第116章:上门求援的内阁首辅第184章:朱由检的元宵节噩梦第121章:不藏了,我摊牌了!第75章:京师保卫战(5):浑水摸鱼第132章:民妇与官斗第118章:不喜欢裹小脚的女人第114章:来互喷啊,谁怕谁?第230章:南辕北辙第90章:遍地都是廉价劳动力第173章:海兰珠:千里入关第161章:蜀王必须死!第45章:擦肩而过的柳如是第108章:这个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39章:忽悠,往死里忽悠第76章:京师保卫战(6):城外初战第94章:一不小心,捞了条大鱼!第128章:“变法”的决心第195章:让他们尝尝“庞氏骗局”第11章:狸猫换太子第239章:演技高超第203章:有内鬼?第104章:朱由检,你真够卑鄙!第71章:京师保卫战(1):遇伏第106章:大凌河之围第141章:嚣张的西厂第217章:君臣之间离心离德第184章:朱由检的元宵节噩梦第25章:一代宗师陈王廷第93章:何须自己动手?第131章:殿试?这不是为难我嘛?第51章:毫无信誉,连魏忠贤都怕第54章:遍地都是银子!第156章:蜀王府的鸿门宴第139:孤城的守将第176章:曹文诏VS孙传庭第47章:这把玩大了!第109章:绕至八旗兵的后方第35章:确实是个人才第169章:车厢峡之围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230章:南辕北辙第228章:再次涌动的暗流!第179章: “赈灾彩票”与“剿贼彩票”第141章:嚣张的西厂第57章:兵分三路第187章:盖世神作,俘获芳心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86章:三喜临门第169章:车厢峡之围第38章:崇祯元年,袁崇焕抵京第175章:孙传庭请兵第149章:再撒一个“鱼饵”第191章:捧杀!棒杀!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43章:曹化淳的突击检查第57章:兵分三路第175章:孙传庭请兵第48章:该来的迟早会来第152章:被尊为“圣人”的资本家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78章:明代的“痔疮切除术”第26章:西厂“厂公”初体验第9章:不如去宝钞司“顶雷”第16章:家奴,肯定斗不过主子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41章:嚣张的西厂第123章:割有钱人的“韭菜”第20章:这是上朝还是菜市场?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第38章:崇祯元年,袁崇焕抵京第208章:心乱如麻!第71章:京师保卫战(1):遇伏第155章:就算烂掉也不降价!第138章:朱元璋埋下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