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初入京城

这个年关,陈学文依然没有回来与大家伙,一块过年,而陆浩杰和林小溪小夫妻两,也因为路途和行程的原因,没有回来。

面对这样的情形,李氏虽能够表示了解,却终究还是不免露出了落寞的神色,再加上家里人对于大郎二郎两兄弟,年后就要上京参加会试的紧张,这个新年,对于林小桥一家人来说,过得似乎比往年,少了些激情。

李氏心里不得劲儿,便整日窝在屋里,也不愿意理事,好在还有个可爱的安哥儿,时常在一旁逗笑添趣,些许抚慰了一下,闺女头一次不在家过年的落寞。

过了年,安哥儿虚岁就已经三岁了,但实则年龄却只有一岁零几个月,小家伙胖嘟嘟的,特别的招人喜欢。

不管见着谁,粉嫩的小胖脸上都是堆着满脸的笑意,而且自从林小桥有一回亲了他几下之后,小家伙现在只要见着自己熟悉的人,就爱捧着人家的脸啃着,李氏几个常常被他涂得一脸的口水。

郑寡妇素日里最是喜欢安静的人,却偏偏就喜欢搂着这个小魔星,乐呵呵的看着他闹腾的欢实。

新年里的正月,初一的下午,林小桥一家按着惯常的旧例,去李氏的娘家住了几天,之后就窝在家里,只偶尔会出去赴个宴,被那些贵夫人们邀着,去府上赏赏花什么的。

说到这些,有一件事,林小桥起初倒还真是觉得挺稀罕的,她虽明白所谓的赏花什么的,其实也就是那些大户人家之间,互相联络感情,彼此走动的一个由头。

但正值寒冬之际,外面还时常飘着雪花,这边也没什么大棚技术,可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们,却还真的能够捧出,几盆娇艳艳的名贵花来,给众人观赏。

打听过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富贵的主儿们,家里头都是有专门的暖房,以供冬日养花之用的,且这些府里头,光是花匠就会养上好几个,林小桥听说之后,不禁有些咂舌,感叹这些富贵乡的老少爷们,所过的生活是多么的奢靡。

想当年,她刚刚来到林家老宅的时候,那些村里的百姓过的又是何等的穷苦日子,终日在土里刨食,全家人的辛苦劳作,却只能换来一日两餐,喝稀粥吃咸菜的日子。

一盆花的买价,或许就要几两至上千两的银子,果真是贫富差距极大,阶级太过分明了,林小桥不禁感叹自己的好运气,一路顺畅的挣到了第一桶金,才使得一家人脱离了那种贫苦的生活。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郎二郎两兄弟就开始,为着进京做准备了,此时,郑寡妇也向众人宣布了一个决定,她打算这回与大郎二郎兄弟俩,一块儿上京。

大家伙对于她这样的打算,皆没有什么异议,众人均以为她是思念自己的儿子了,想上京去看看,说来陈学文也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回来了,作为一个母亲,怎么可能会不挂念儿子呢。

李氏听了这个消息后,还热情的帮着郑寡妇收拾行装,准备了许多这边的土产,想要带去给陈学文。

临行前的第三天,郑寡妇又过去李氏的房间,找她透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顺便与她商议一下。

火盆里的炭块烧的火红火红的,间或还会发出一两声‘噼啪’的轻微响声,安哥儿穿的圆滚滚的,像个红团子似的,正窝在郑寡妇的怀里,好奇的打量着自己母亲和姐姐的神色。

方才,郑寡妇过来刚一坐下,就与李氏开门见山,说她这回想带着林小桥一块进京。

李氏听了她的打算,实在是心里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应下来。

按着她的本心来说,李氏自然是极不愿意答应的,毕竟大闺女年前刚嫁了人,跟着丈夫去了外地,连过年都没得回来,而两个儿子也即将要去往京城,少说也得有小半年的时间都没得回来了。

因此,除了个尚不知事的小儿子外,她的身边,也就只剩下这个小闺女,可以陪在一旁了。

女儿与儿子的相继离开,本就使得李氏心里生起了落寞的愁绪,只是想着还有小女儿的体贴和小儿子的天真,李氏才没有觉得十分难受。

但不舍归不舍,李氏也知道小女儿向来懂事体贴,行事也很有分寸,她本来就担心两个儿子独自上京考试,无人照应他们的起居饮食,若是有小闺女跟着去,自是可以将两个儿子照顾的妥妥当当的,那么她也可以为儿子少担着点心。

而且,李氏平日里也曾听到郑寡妇念叨过两句,说是想带着小闺女回娘家看看,听说学文的外婆十分关心自己外孙的亲事,想亲眼看看他未来的媳妇。

李氏也能理解老人家,关爱外孙的心思,但纠结来纠结去的,就是有些舍不得。

郑寡妇一边逗着怀里的安哥儿,一边觑着李氏的面色,见她犹豫不定的模样,便笑着说道:“咋了?这就舍不得闺女了啊?咱们也就只去几个月的时间,等大郎二郎两个考完试,不还跟着一块儿回来嘛!带着孩子去见见世面,也没什么不好的,而且小桥这丫头去了,也能更好的照顾她两个哥哥不是!我倒是也可以照顾他们的,只是不如小桥更熟悉了解他们的喜好,能够照顾的更周到一些。”

李氏勉强笑了笑,“你说的,我心里都清楚!还不就是舍不得嘛,家里的孩子,一个个的都走了,我这心里头本来就难受,如果这丫头也走了,心里头难免会觉着空落落的!”

郑寡妇会意的浅笑了一下,“若不是我母亲那边,每回来信都提这事,我也是不肯将小桥带离你的身边的。说来我也是有十来年没有回过京城,也不曾与娘家之人联系过了,从前只觉得心里头存了口怨气,怪当初父母没有替自己选到良人,硬逼着我嫁给一个负心汉,才导致后面的诸多事情发生!但是,这些年,我也渐渐的想开了,也不怨他们了,各人的命数皆是天注定的,或许我这辈子合该要经受这些,也怨不得他人。况且,那人虽然不好,但他却给了我一个好儿子,我也就不算亏了!这一年多来,我母亲那边时常给我来信,透过信件里的叙述,我也渐渐的感觉到,母亲她老人家真的是老了,思念儿孙的心更加迫切了!所以,这回我也是想,了一下我母亲的心愿,让她亲眼瞧瞧,自己外孙的未来媳妇,也好了了她的心事。”

李氏听着这些,也跟着欷歔了起来,“你也别太难过了,这次回去多陪陪她,她老人家肯定心里头高兴!”

“你说的也都对,但这事吧,咱们也得问问小桥的意见,就怕听了这事儿,会害羞不敢去了。”李氏说这话时,看了眼一直坐在一旁低着头不出声的林小桥,倒是存了丝希望,听到她说出拒绝的话来。

岂料,林小桥打从听到郑寡妇,说要带她上京的事情时,心里头就止不住的雀跃激动,终于可以有机会去京城看看了。

只是,方才两个长辈在议事,而且,林小桥也看出李氏不大想让她去的意思,所以,才一直在一旁没有吭声,只等着她们二人商议好了再说。

现在听到李氏问她,林小桥一个没忍住,便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我愿意跟着郑婶一块儿去京城!”

李氏听了她的回答,心里一阵泄气,这下子可是连个阻拦的借口都没有了。

瞧着闺女脸上瞬间绽放的神采,李氏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然这丫头那么想去,她也就不做那个恶人了,省得以后落下埋怨。

郑寡妇瞧着她松动的态度,心里也是松了口气,毕竟这是人家的闺女,她也不能强行带去不是。

她此次决心带着小丫头上京,除了方才说的,想领去给自己母亲看看之外,其实,还是想让小丫头,提前去见识见识京城的繁华,到那边去学习学习人际的交往。

京城那块地界,到处都是权贵,远远不是小小的安平镇能够比得上的,小丫头虽然现在已经能够熟练的,与镇上那些个夫人小姐们打交道了,但是,她以后作为正经的官家夫人,要学的可还不止这些。

若日后,学文可以外放任上,那还稍微好些,天高皇帝远的,也无需多与一些达官显贵打交道,但是,若学文日后的前程,就留在京城的话,那小丫头要面对的人和事就多多了。

天子脚下,是非最是多的地方,尤其是各个官家内宅的纠纷,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和勾心斗角,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郑寡妇知道这丫头向来聪慧伶俐,但却也过于心善,许多时候,她也能看透一些人和事,可是这丫头的一贯态度,却是不予理会,只关注着自己周边的那一方寸土,说到底,还是心直了一些,总还是要好好教教才行的。

想到这些,郑寡妇心里也不禁生出一丝无奈之感来,当年她就是厌倦了那些,才带着儿子逃离的,却没想到,现在还要手把手的教导儿媳,那些个烦人的阴司勾当,真不知是不是老天在故意捉弄……

看到李氏眼里的担忧,郑寡妇也忙开口承诺,“你放心好了,丫头交给我,我定是会将她照顾好的,到了京城,我也不会允许任何人,给她委屈受的,几个月后,一定会全须全尾的带回来交给你。”

临行前一天的晚上,李氏将几个儿女都叫到自己的面前,絮絮叨叨的很是嘱咐了一番,交代完这个,又去交代那个,直折腾了将近两个时辰,才肯放他们离去。

第二天,大家伙准备启程出发,李氏又搂着兄妹三个哭了一场,殷殷的嘱托了一大堆,但那些话却是自几天前,就开始翻来覆去的说过好些遍的。

兄妹三人虽然心里无奈,但面上却是没有表现出来,不论李氏说什么,他们只一个劲儿的点头应下,如是这样,李氏还是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看得大郎二郎两兄弟在一旁急的跺脚,最终还是林小桥唤人将安哥儿抱来,把李氏给哄住了。

一路坐在马车上,颠簸了五天之后,他们一行人又换成了水路,坐船坐了十来天,才到了京城。

二郎自小就没坐过船,所以,这家伙只在船上待了半天,就上吐下泻的没个消停,后来还是大郎去找了船夫,问他讨了个偏方,等船只临时靠岸的时候,去抓了药让二郎喝下,情况才会有所好转。

郑寡妇瞧着二郎晕船症状如此严重,心里也是一片焦急,还不忘时时守着林小桥,怕她也会有所不适。

但是,事实证明,她的想法完全错了,这丫头不仅一点不适感都没有,还成日在船上蹦上跳下的折腾,一会儿不知从哪里寻了个渔网出来,身子勾着船沿,拿着渔网在那儿网鱼,一会儿又自己做了几个鱼竿,带着两个丫鬟坐成一排,一本正经的钓鱼……

郑寡妇瞧着她折腾的那个欢实样,也不禁松了口气,索性也没拘着她,任由她自己找乐子消遣,反正这整条船都是他们包下的,船上除了船公夫妻俩之外,也没什么外人。

且郑寡妇原以为这丫头,也就是随便折腾的玩玩,却没想到还真的每天都能弄上几条鱼来,还会变着花样的,每天用鱼做食材,做出一些好吃的菜式来。

等到他们船行靠岸,到达目的地时,林小桥已经将蒸鱼,烤鱼,红烧鱼,麻辣鱼,煎鱼等各式鱼类菜式,都做过一遍了。

这样接连着十几天吃鱼,若不是林小桥真的做的味道不错,大郎几个早就看鱼生厌了。

一行人刚上了码头,就有个官家模样的人过来接应了,郑寡妇称呼他为‘海叔’,由二人的对话中,林小桥得出了消息,这个海叔以前是郑寡妇娘家那边的下人,又由她的母亲送给了陈学文,现在帮着陈学文打理一些内宅事物。

稍加寒暄几句之后,林小桥她们便被安排上了马车,往陈学文的宅子行去。

第60章 “孽种”之说第6章 温馨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118章 铺子田地两边忙第148章 自寻乐趣第17章 上林村第85章 小桥定亲第205章 无端的挑衅第22章 姥姥孙氏第215章 归家琐事第9章 林家第20章 二房夜话上第85章 小桥定亲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44章 归家第144章 再议新的未来第137章 去省城考察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车一族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168章 解决麻烦第3章 争执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187章 欢喜过大年第49章 李家盖房第77章 巧计脱身,惩治恶霸第186章 年关至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101章 亲人相聚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115章 要开铺子了第9章 林家第129章 成亲前的准备第39章 一大笔钱第40章 秦业第102章 糟心的事儿家家都有第189章 及笄定婚期第45章 与李氏议分家第86章 学文母子的过去第140章 回家了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84章 小儿女情感第99章 姥姥家拜年第2章 现实与矛盾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142章 梅干菜第3章 争执第40章 秦业第189章 及笄定婚期第80章 刘氏被逼无门,踏上歧路第43章 喜悦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59章 林娇一语道真相第161章 乡试第29章 水煮板栗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39章 一大笔钱第52章 周刘二氏密谋第166章 临行前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190章 全力备战第124章 开块菜地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172章 出手第86章 学文母子的过去第89章 事情后续第29章 水煮板栗第39章 一大笔钱第200章 初进郑府第11章 奶奶周氏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115章 要开铺子了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52章 周刘二氏密谋第20章 二房夜话上第140章 回家了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41章 酒楼离开之后续第207章 偶遇第160章 春去夏来第81章 馓子销路打开,李二虎离家出走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8章 闹剧后续第215章 归家琐事第149章 人才培养第37章 谈成(上)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34章 舒心的一顿饭第38章 谈成(下)第145章 意外的小财七十五章 刘氏上门下第173章 母女温情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1章 醒来第205章 无端的挑衅第103章 大部队迁移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41章 酒楼离开之后续第9章 林家